《中国新文学大系》是“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优秀成果的作品总集,是中国出版界几代出版人延续了七十余年努力编纂的一项系统工程。
《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五辑(1976-2000)选文时限二十五年,基本涵盖了整个“新时期文学”。在经历了十年文学凋零时期后,中国新文学重新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各种门类的文学创作硕果累累。为了全面反映这二十五年新文学的创作业绩,本辑《大系》增加了微型小说和儿童文学两个门类,篇幅也增加到三十册,总字数约二千万字。
入选作品,一仍前例,原则上采用首次发表和初次出版的版本,文中除错别字外,不作任何改动。文末注明出处。这一时期发表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作家的新文学作品,一并列选。入选的作品,分类编排于各分卷之中,不另立册。篇目排列,理论卷、儿童文学卷和史料·索引卷按专题分类排列,同一专题下以文章发表或出版先后为序;其他分卷均以作品发表或出版先后为序,同一作者有多篇作品入选,其篇目按时间先后排列一处。
本书为系列之《第一集·文学理论卷一》。
总序一
总序二
序言
文学·政治
驳“文艺黑线”论
为文艺正名
——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
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学术讨论会上的报告
人性·人道主义
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
人性与阶级性
为人道主义辩护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
典型·真实
一个值得重新探讨的定义
——关于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关系的疑义
不能如此轻率地批评恩格斯
——读一篇论文的感想
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
“再现真实”:一个结构语言学的反诘
形象思维·审美
形象思维再续谈
关于文学特征问题的思考
创作论从政治性到认识性到审美性的发展
艺术的魅力
——在一个会上的发言
别、车、杜在当代中国的命运
主体性·方法论
论文学的主体性
文艺学方法论问题
现实主义和反映论问题
研究方法
现实主义精神和多样的创作方法
文学批评中的系统方法与结构原则
得意莫忘言
——关于“文学语言学”的研究笔记之一
论系统科学方法论在文艺研究中的运用
关于目前文学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对艺术真实的心理学探讨
文化研究与地区研究
重写文学史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关于“重写文学史”专栏的对话
《中国文学史》导论
被压抑的现代性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当代文学”的概念
知识分子·“人文精神”
旷野上的废墟
——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
人文精神: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
人文精神问题偶感
关于文化现状、道德重建的对话
人文精神:最后的神话
关于“人道主义”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