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最后的狂人(我就是邹恒甫)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邹恒甫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走狗”形象:好一条中华民族的“走狗”!

几年前,当鲍勃·佐立克还是美国贸易代表的时候,跟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有过很多交往。其人外表柔和,个性却极强硬。吴仪本也不是弱小之辈,但还是有好几次都被佐立克给气哭了。邹恒甫是知道此事的,所以,当邹在世界银行的电梯里遇到即将履新的佐立克时,当着其他人的面跟佐氏打招呼:鲍勃,你算什么东西!

这,便是邹恒甫!一个自己引以为自豪的中国人民的走狗,中华民族的走狗,穷苦人的走狗。大凡养过狗的人都知道,狗是最忠诚的动物之一,你如果有条狗,你会感觉很温馨的。当有险恶的时候,你的狗会先跳出来,挡在你的前面,保护你。当你孤独的时候,你的狗会悄无声息地陪伴你,默默注视着你。当你快乐的时候,你的狗也会欢蹦乱跳,与你一起兴高采烈。

当中国大多数精英还忙着往外流的时候,邹恒甫于1992年就悄悄地回到了他的母校武汉大学,用自己的薪金和从朋友那里筹集到的钱筹办经济科学高级研究中心;而当好多精英开始意识到回中国可以很方便“摸”到钱,而蜂拥回来办各种名目的学习班的时候,邹恒甫仍然极其低调地坚持办他的学,带他的学生,并将他的行动扩展到了北大、中大、浙大等院校。他仍然把北大和武大给他发的工资都用在办学里面。

好一条中国人民的走狗!(如果有人不相信邹的收入,可以要求北大和武大公布情况,同时一并公布其他教授、院长的收入、纳税情况。)

当大多数精英在忙着当“独立”董事,为特殊利益集团摇旗呐喊的时候,邹恒甫在大声疾呼,要关心弱势群体,降低贫富差距,并为此积极献策。他的建议已被决策层所采纳,并付诸实践。

好一条穷苦人的走狗!一条大多数中国人民的走狗!

当大多数精英在为日人万元而沾沾自喜的时候,邹恒甫奔走于波黑、南非、印度、印尼、罗马尼亚……为世界银行的减贫政策调研。他曾幸运地躲过头顶上的子弹,安全地回到华盛顿。

好一条穷苦人的走狗!

当大多数精英在台上台下歌功颂德,互相吹捧的时候,邹恒甫直言时弊,毫不留情地抨击学术界的虚假,痛击教育界诸多祸国殃民的行径。

好一条中华民族的走狗!

这,便是邹恒甫!一个自己引以为自豪的中国人民的走狗,中华民族的走狗,穷苦人的走狗。

“走狗”由来:中国农民的儿子

1962年5月20日,邹恒甫出生于湖南华容县的一个小镇,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普通农民。由于母亲体弱多病,加上他兄妹三人,家里日子过得很拮据。邹恒甫自小懂事,做农活、干家务,样样都会。上学后,他利用假期帮人看过果园,养过蚕,以此赚些学费。前些年,每次从美国回来,他都会去外公外婆居住的乡下做两天农活,种菜、插秧……直到两位老人去世。

认识邹恒甫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读书狂”,到哪里兜里都揣着书本,一有闲暇,就会拿出来看。小时候,就是在地里干活,他也会抽空看会儿书。即使在“文革”期间,他也一直保持着读书的习惯。1977年,邹恒甫高中毕业。那年恰逢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于是,他拾起荒废已久的学业,寒窗苦读数月。谁也没想到,他竞轻松地考上了武汉大学。那年,他只有15岁,是当年武汉大学新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在家乡被传为美谈。刚上大学时,邹恒甫学的是历史,可不久就被调到经济系。当时大家都往“数理化”里钻,经济学是很少有人问津的冷门专业。邹恒甫曾为此失落好一阵子,“回家都不好意思和亲戚邻居们说,怕被人笑话。”

在学校,邹恒甫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读文史哲书籍上。回忆起那段经历,邹恒甫笑着说:“我在闲逛中度过了大学时光,没有什么做学问的志向。”1982年,20岁的邹恒甫大学毕业。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出国留学,而他由于年龄太小,又没有考托福,被许多国外大学拒之门外。无奈之下,他自己向哈佛、斯坦福、威斯康星等大学发出留学申请。没想到哈佛很快就来通知称对他很满意,他一直不敢相信,还以为哈佛弄错了。第二年3月,他收到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欣喜若狂,“就像范进中举一样!”由于太兴奋,他一不留神让门槛绊了一跤,摔破了膝盖。留学哈佛并非一帆风顺。第一天,他竟因英语说得不好没能报上名。此后,由于基础差,他学习非常吃力,有时甚至想放弃回国,但他最终咬牙坚持了下来。在哈佛,他学到了许多世界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真正领略到经济学的魅力,还先后担任哈佛大学经济系研究助理及哈佛商学院研究处副研究员。1989年,他从哈佛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应聘世界银行。当时应聘人数众多,竞争异常激烈,平均两千多人争一个职位。最后,邹恒甫脱颖而出,成为首位进入世界银行的中国青年专家。“我总觉得人生是非常偶然的安排。”他说,考上武大、留学哈佛、到世界银行工作,都是一种偶然。但就是这种偶然让他对生活充满激情。

“走狗”心声:务农是我最崇拜的职业

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我本人都是农民一族。我的爷爷最喜炊邀叫花子(湖南土话,即乞丐)上桌喝酒,甚至留叫花子在家里睡觉。我的当医生的父亲对此是有意见的,但我本人是完全站在我爷爷一边。三十多年来,我回爷爷奶奶家一定挑水帮忙,炫耀自己还能挑一百八十多斤的水桶。

可惜我的86岁的爷爷在几年前与几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比赛酒量时不幸喝多了(我后悔没有在旁边帮忙)。更糟糕的是这几个小伙子吓坏了,根本不管我倒在地上的爷爷,都跑了。我奶奶回到家里才喊几位邻居把我爷爷用板车运到镇上的医院。经医生诊断,我爷爷已中风。我爷爷醒来后还是想喝酒,我当然还是给他买五块钱一斤的粮食酒。他说我是浪费钱,两块钱一斤的就足够好了!

我最后一次同我瘫痪了的爷爷喝酒是同我的学生龚关(现任上海财大经济学院的副院长,给田国强打工)一道去乡下的那次。我们开了6小时的车,我害怕龚关嫌弃我爷爷奶奶的身体和他们飞着苍蝇的饭菜,专门让汽车司机和龚关一道去城里的餐馆吃饭。我又和爷爷喝了许多酒,当然少不了绿头苍蝇在我们周围飞舞。

我在武汉大学一定要我的学生和我一起经常去帮农民工干活。我对我们IAS的教师有句话:身体好,到中心(IAS)上班;身体不好,到园林科上班。我在美国也有时帮我父母亲种丝瓜、苦瓜和冬瓜等蔬菜。我们种的冬瓜把美国白人邻居惊呆了:这些是什么奇怪的东西啊?能吃吗?我曾得过社区优秀种菜种花奖……务农,这是我最崇拜的职业。

为表示我对伟大的农民爷爷奶奶的怀念,我特写一首我学魏晋南北朝的古典诗词风格的、邹恒甫首倡的中国新新古典诗词之一。这首诗词并没有得到我奶奶的评价。(我奶奶不能写字,但她能识字看书,她是我一生中所见到的最博学的中国女性。她出口成章,唐诗宋词三国水浒封神榜……无所不背。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我的国学班的学生至少要背三万首唐诗宋词的原因,我爷爷是一个文盲。)

P3-7

后记

当我们读这本书时,我们在读什么

读完这本书稿最后一页时,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如同一个漫长的旅途终于达到了目的地。掩卷而思,唏嘘不已。作为一名职业编辑,我通常要求自己在改稿时不预设立场,刻意与作者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以便尽可能客观地审视书稿的观点。但对于这本书,我却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在整个改稿过程中完全被情绪所裹抉,时而击节赞叹,时而痛心疾首,时而欢欣鼓舞,时而义愤填膺。这本书究竟有何魔力?

同时,毫不夸张地说,这也是我编辑过的最复杂的书稿:文体包括演讲录、访谈录、新闻稿、传记、杂文、散文、书信、评论、诗歌、古文、专业论文等,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内容从人文气节到社会理想,从高校教育到学术腐败,从新闻事件到各方评判等,可谓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由此为读者引申出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读这本书时,我们究竟是在读什么?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跌宕起伏的传奇经历?那些闹得学界满城风雨的江湖恩怨?另外一个版本的《丑陋的中国人》?

早在几个月前筹划书稿的时候,恒甫老师就明确地对我说:“这是一本给年轻人看的书。”答案就在这句话里了。为什么年轻人需要看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洋洋洒洒三十多万字,没有讲别的,只讲了一件事: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追求的。在一个传统社会价值体系已经坍塌、西方的社会价值体系又嫁接不上、新的社会价值体系尚未构建的时代中,这正是年轻人最需要知道的、最重大的问题。人生需要怎样的坐标?在这个坐标系下,什么是是非对错?什么是好坏善恶?应该如何求知?又应该如何践行?只有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读,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这本书。

当有的教授教导学生“没有四千万不要来见我”,恒甫老师说,“生命是灰色的,但理论之树长青。”学生应立志致力于学术研究,他的学生再去投资银行他就自杀!

当有的经济学家忙着“为钱正名”,争做富人的代言人,恒甫老师说,“经济学不可以回避价值判断和公正问题”,“我是中国农民的儿子,我愿做中华民族穷人的最忠实走狗!”

当有的年轻人热衷于研究官场潜规则,恒甫老师说,“我们所有中国人应对给领导提包的行为说不!否则,我们在整体上是自己作贱自己。”

当学术界“钱权色学”四位一体化之风越演越烈,恒甫老师说,“如果我不站出来同邪恶的权力较量,谁会、谁敢站出来?”

当假话空话套话在中国社会成为一种流行,恒甫老师说,“我是湖南人,我平时说话一直比较激动,因为我是在用我的生命说话。”

也许有人说,严格地讲,恒甫老师做不了年轻人的完美人格导师,因为他总是太高调,不懂得内敛,不喜欢假装谦逊;他总是太偏执,非黑即白,爱憎分明,且从不加以掩饰;他总是以要求自己的高标准来严格要求别人,不留情面,不懂得水至清则无鱼。其实,对这些显而易见的道理,15岁考上大学、20岁远赴哈佛的聪明至极的恒甫老师何尝不知道?只是,对于一个已经病入膏肓的社会,矫枉必须过正。

正如鲁迅先生指出:“比如你说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扇窗,大家一定不允许。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了,愿意来开窗了。”恒甫老师正是这个喊着要拆掉屋顶的人。于是在旁人眼中,他就成了特立独行的堂吉诃德似的怪人。其实,对于恒甫老师来说,他本来是,应该是,也只能是,一名纯粹的学者。他为之拍案而起、大声疾呼的,不是别的,只是力争在这个纷乱吵嚷的社会中,给学术领域留出一方小小的净土,为读书人安放一张安静的书桌而已。但就是为了这点小小的理想,他几乎用尽了自己的全部能量,甚至不惜把自己从一个纯粹的学者,变成了世人眼中的“斗士”。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这是陈寅恪先生的名句,也是恒甫老师用在本书后记中作为全书的总结。陈寅恪先生的学术造诣与人格风范,是一代伟大学者的品质典范,也正是恒甫老师所推崇备至的人生追求,更是他希望年轻人能拥有的人生理想。一次次风波之后,让恒甫老师难以割舍的,不是别的,唯有他的那些学生而已。

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追求的?这是我们在反复改稿的过程中挥之不去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希望每个读者读完这本书之后,留在心里的问题。

最后,我们要特别指出,本书是由恒甫学社的成员集体创作而成,在这里我们特别感谢这些为本书成稿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朋友们。

编辑徐玲李治华

2013年3月

目录

代序 邹恒甫:为什么要做中国的堂吉诃德?

前言 中国只有一个潇洒的恒甫,你们万万不可把我锁在体制内

第一章 “走狗”邹恒甫

 一、做中华民族穷人的最忠实“走狗”

“走狗”形象:好一条中华民族的“走狗”!

“走狗”由来:中国农民的儿子

“走狗”心声:务农是我最崇拜的职业

“走狗”情怀:苏丹人穷但最可爱

“走狗”宣言:我今天还是中国公民,我愿做中国穷人的“走狗”!

 二、无气节不足以做“走狗”

我为我自己三十年来的直率、直爽和一针见血感到自豪

给领导和老板提包是中国当今社会的耻辱

谁是倪萍和徐静蕾?

我知道李泽厚,不知道李泽楷

“殉文化,死自由”的民族气节

 三、为穷人说话的“走狗”言论

股市是阶级斗争的场所

打金岩石和所有股评家300大板

经济学决不可以回避价值判断和公正问题

说“经济学家就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樊纲绝不是我同学

经济平等和社会公正是发展中国家未来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公共政策应向机会最少的那部分人倾斜

保证每个公民得到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是社会公正的最基本要求

政府的教育支出至少应该占到总财政支出的六分之一

走出“腐败—不平等—暴力和社会动荡”的恶性循环

劝君再读《资本论》

四、为祖国办事的“走狗”贡献

我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些成绩

我对中国经济学教育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几点小贡献

中国股票市场的建立也有我的贡献

第二章 “狂人”邹恒甫

 一、邹恒甫被辞:挑战高校行政管理体制

邹恒甫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周济部长的一封公开信

我系主任的空头衔是张维迎权力争斗的产物

如果我不站出来同张维迎较量,谁会/敢站出来?

邹恒甫致蔡洪滨的第一封公开信

邹恒甫致钱颖一学弟的学生蔡洪滨的第二封公开信

感谢林毅夫、钱颖一、Milgrom等对我的安慰

我给教育部长写信是要把官僚治校问题提到桌面上

“教授治校”是我的梦想

 二、炮轰北大:挑战学术腐败、师德败坏的怪现状

我再次对所有在国内外的中国经济学家说一亿遍

有些经济学家既当婊子还立牌坊

我想撼动的不仅是北大

 三、炮轰“独立董事”:挑战不务正业的学术界

独董当惯了就成了走狗

我没有能力解决学术界的问题

请“钱许王胡李白邹”七哈带头抵制钱权色学四位一体化

第三章 “拓荒者”邹恒甫

 一、我们都是三五流甚至九流的垃圾经济学家

我和林毅夫是三五流,张维迎是九流,大多数人都不入流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比我们好一千倍

我对钱李王许白胡六个学弟的评价二十多年来都没有变!

 二、从不后悔、还将继续在中国推行当代经济学教育

我一生最伟大的选择只是在中国率先进行当代经济学教育

IAS就是我的“心脏”

我会继续在武汉大学办IAS和国际EMBA

再次感激刘道玉校长三十年来对我的栽培和爱护

我不会为五亿人民币折腰

我的工资福利全存在燕园中国工商银行支行,用来继续办学!

 三、中国学术缺什么?

邹恒甫五问中国人

我们做学术缺钱吗?

学术大师何以造就?

怎么我们这一代学问人也要保护落后的学术既得利益?

把中国数学推向世界第一流的一个小建议

第四章 经济檄文散论家邹恒甫

 一、通俗而严肃的经济学问题

挑战经济学常识与智力的十四个问题

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和社会主义个人所有制

 二、宏观经济建言

国企分红如何纳入公共财政预算

搞定社保就不怕失业

走向非洲,中国企业大有作为

 三、 财政权力:集权还是分权?

在许多穷的发展中国家,财政权力应相对集中

地方财政权力应该适度

把握适度的财政分权,减少财富不平等分配

第五章 文人邹恒甫

 一、我想和大师们谈谈

王国维误解了成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

对钱钟书《管锥编》的失望与惋惜之叹!

没有民魂,怎么可能有哈耶克的“自发秩序”

巴尔扎克对千古历史的总结

荒诞文人歌德的短视与无知

 二、缅怀已逝的良师益友

深切悼念董辅礽先生和拉丰、小凯

深切悼念著名统计学家张尧庭教授

哀悼恩师汤在新先生

 三、“浅薄而高远”的新新古典诗词

一个没有思想、文学特别是诗词的盛世是最可怕的野蛮时代

我的新新古典诗词与余秋雨的无病呻吟是完全两样的

新新古典诗词的要领

邹恒甫 “天人悠忧”诗文/赋十首

 四、品评邹恒甫的新新古典诗歌

答徐晋如:没有气质的诗歌,就没有存在

鲁文:“不能以世俗之标准衡量说是好诗,但确实是了不起的诗,牛诗。”

网友罗长林:“诗如其人,此即邹恒甫诗之品质。”

李白甫:“恒甫的诗词有很好的气质,诗于其人。”

网友“春风何尝”:“比起邹恒甫的诗,茶太淡了!”

第六章 众说纷纭邹恒甫

 一、名家眼中的邹恒甫

郎咸平:中国经济学界唯一值得敬重的是邹恒甫

林毅夫:邹恒甫是个具有战略眼光和开拓精神的教育实干家

邹至庄:邹恒甫对中国教育的四大贡献

谢丹阳:品邹恒甫

阮志华:对IAS和邹恒甫的评价

 二、学生和网友眼中的邹恒甫

叶楚华:我与邹老师一次“惊心动魄”的通话

刘有光:记邹恒甫见全世界的部长

刘有光:邹老师说他的学生再去投行他就自杀

刘有光:张维迎机会主义心态和二十年的欺骗

柳虢光:记邹恒甫在武大附中讲课

武大学生:我眼中的邹恒甫和林毅夫

北大学子:我对北大和邹恒甫的一点回忆

一名普通海外书呆子眼中的恒甫

 三、邹恒甫会不会成为中国最后一个狂人?

《中国青年报》:邹恒甫爆与不爆,相信已在那里

刘道玉:我对北京大学光华学院的三点看法

叶檀:邹恒甫张维迎之争本质是什么?

魏甫华:透过“邹恒甫事件”看人力资本的自由性质

邓特博客:莫使英雄泪满襟——邹恒甫先生研究

天涯海角客:国人权力崇拜是滋生“北大淫棍”的源泉?

李健:邹恒甫教授上海财大演讲散记

搜狐网友“酒罢问君三语”:邹文厉公传

附录 邹恒甫经济学术论文

作者后记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编辑后记 当我们读这本书时,我们在读什么

序言

中国只有一个潇洒的恒甫,你们万万不可把我锁在体制内

中国只有一个潇洒的恒甫,你们万万不可把我锁在体制内

众多的朋友这样给我提建议,要我向毅夫学习。这证明你们是多么不了解恒甫和毅夫啊!我很伤心!

毅夫在中国的环境里搞学问、办学、当幕僚,上下左右都要对付,难啊!我一声叹息!

恒甫多潇洒:这点是毅夫最欣赏恒甫的地方。我是天马行空,遍地开花,悠哉游哉!我当服务员,请世界第一流的经济学家为中国培养人才。二十多年里,我只上过两次电视:那是完全浪费时间的意淫啊,但毅夫没有办法,被逼得上电视、开会、吃饭……整个一个痛苦的存在。

毅夫有自己做学问的标准,所以,他对浪费时间是心痛的!

但是,维迎选择了一条投机取巧的不归之路:学问一旦停止,他便跟不上了。他只好天天想鬼点子出名:上电视、开会、吃饭、见报、开后门、搞关系、害毅夫和海闻、破坏他们俩在CCER的项目(打过几次架)、当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即你们在中国能见到的所有乌七八糟、乌烟瘴气的事情!

中国只有一个潇洒的恒甫,你们万万不可把我锁在体制内!你们看,钱颖一进了清华体制内,多乖多怪呀!你们看,田国强进了上海财大体制内,多怪多乖呀……他们都必须学会看眼色、探风声、听吹风、打招呼……

网友说得好:钱颖一同学,你这样不好嘛!要出来说话,不出来说话,至少要在心里站对位置啊,如果你心里已经站在邹教授这边,那我可以解释为你可能正在用行动打造完全不同于北大光华的清华经管学院。清华经管学院以前可是朱镕基总理当过院长的,好好干,顶天立地,争取为国家多做贡献啊。

有天才,怎么不搞数学!搞个下三流经济学。无聊!我们难道不懂学问的档次?清华的唯一宝贝是国学院。悲哀啊!只搞了三四年便说没有用,没有钱,不搞了。这是当年曹校长和中国实用主义的致命罪恶。

让我向毅夫学习的朋友们,我谢谢你们的好意和歹意了!

内容推荐

2012年6月,全球经济学家排名前100名中仅邹恒甫一名华人,“中国经济学第一人”的名号再次坐实。然而,让邹恒甫名满天下的,不是他在经济学领域的成就,而是他以一己之力挑战北大,挑战学术界,挑战一切社会丑恶现象的“壮举”。

这,是邹恒甫的悲哀,但却是这个时代大行其道的悖论。《最后的狂人:我就是邹恒甫》想回答的是:

谁是邹恒甫?

邹恒甫是北大,是学术界,是整个社会的敌人吗?

我们应该支持他,学习他,还是批评他?

读完这本最另类的自白和最尖锐的批判书,您是否应思考:

邹恒甫会不会成为中国最后的狂人?

邹恒甫的今天会不会成为我们的明天?

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应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理想?

《最后的狂人:我就是邹恒甫》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编辑推荐

《最后的狂人:我就是邹恒甫》是对邹恒甫与张维迎之争以及“北大桃色事件”最全面的梳理和披露,包括张维迎与邹恒甫交往、交恶的整个过程、邹恒甫致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的原信;以及媒体、名人对这些热点事件最深刻的分析解读。书中观点辛辣,语言犀利,看问题一针见血。全书的封面设计、结构编排与邹恒甫的个人风格融为一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8: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