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报月刊》创刊四十多年以来,历经查良镛、胡菊人、董桥等八位主编,在文化界、知识界、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甄选了《明报月刊》对文、史、哲、音乐、电影等领域的大家的访谈文章,内容涉及国家与知识分子、中国文化与现代化、文学与政治、香港电影等方方面面。名流雅集,涉笔成趣,文字洗练,论道精彩,读来酣畅淋漓又不失轻松惬意,让人仿如置身各个讲堂与诸位大家倾心交谈,借大家之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启发。
香港《明报月刊》独家授权内地首次公开数十位华语大家游记世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明报出入山河/明报月刊文丛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
作者 | 饶宗颐//李欧梵//吴冠中//张恨水//余光中等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香港《明报月刊》创刊四十多年以来,历经查良镛、胡菊人、董桥等八位主编,在文化界、知识界、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甄选了《明报月刊》对文、史、哲、音乐、电影等领域的大家的访谈文章,内容涉及国家与知识分子、中国文化与现代化、文学与政治、香港电影等方方面面。名流雅集,涉笔成趣,文字洗练,论道精彩,读来酣畅淋漓又不失轻松惬意,让人仿如置身各个讲堂与诸位大家倾心交谈,借大家之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启发。 香港《明报月刊》独家授权内地首次公开数十位华语大家游记世界! 内容推荐 40年前的1966年,金庸在香港创办了《明报月刊》杂志。如今这本杂志已在海内外知识分子心目审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始终保持着独立自由的人文精神传统,其作者涵盖各文化领域的名家大师。但是由于发行区域的龈制,这本杂志对于内地的大多数读者来说,却无缘见到。本书首次将香港月报精华以及因随代局限而来能流布于内地的精彩游记,一首次结集出版。 目录 域外时光 缅甸七日游 施叔青 禅窟:佛教圣地 饶宗颐 欧洲文化神秘面的代表——重游布拉格札记 李欧梵 从特里维夫到马萨达——以色列散记 舒婷 南非行——非洲诗歌节漫记 北岛 秋之旅 金耀基 萨尔斯堡之冬 金耀基 风雪兼程去“卖艺”——从波鸿到慕尼 黑舒婷 牛津的适苇河畔 黄维糅 北欧行 吴冠中 回到哈佛 施叔青 死亡谷 北岛 西游散记 人类原乡的最后守护者——大兴安岭森林的鄂克温族 陈万雄 游牧民族在中国历史上开新局——拓跋鲜卑的神奇历史旅程 陈万雄 “塞外之城”呼和浩特 陈万雄 走入蒙古人的天地 陈万雄 日、夜、晴、雨 黄苗子 黄河一掬 余光中 游故宫 张恨水 家住书坊边 林海音 承德蛐蛐闹夜记 吴祖光 游船上的臆想——我的第一篇大陆游记 李欧梵 又到杭州 王蒙 建阳:考亭——朱子晚年故居 饶宗颐 古村七日 吴冠中 鲁镇的黑夜与白天 迟子建 江上日志 黄裳 屈原、湘西和旅游 黄永玉 雾都重庆觅当年 郁风 试读章节 缅甸七日游 突然之间,中南半岛版图最大、资源最丰富的缅甸,打破了沉寂,老百姓走入街头,赶走尼温,结束使缅甸民穷财困的专制制度,消息传来,唤起笔者缅甸七日游的记忆。 八五年缅甸开放准许游客入境七天,笔者参加一佛教艺术寻踪团,从曼谷乘坐缅甸唯一航空公司飞抵简陋的仰光机场,虽已入夜,旅客拥挤,团友尾随行李车往外走,以为可以集体过关,没料被截了回来,海关人员公开受贿,向领队伸出两个指头,有两个部门要贿赂,区区一条洋烟不算数,团友只有纷纷奉献。 轮到填写汇率单,每个人须在面无表情的官员面前发誓签名,答应以后缅甸七天.每次换缅币,不论巨细,均得一一记下。几个小时的枯坐,有位团友说她在曼谷机场看到一只猴子,由一个女人拉着上飞机,筋疲力尽的虚脱中,如果她说有人带了头大象在候机室静坐,我都会相信。 折腾了半天,接机的女导游又宣布以后七天的行程,刚好与香港旅行社的安排,顺序整个颠倒过来,照领队的策划,我们一行十九人将顺着年代,从古都蒲甘、曼德勒、东枝做一次历史文化的巡礼,女导游毫无妥协之意.将我们送到茵雅湖酒店。 隔天早晨,在阴暗点灯的餐厅吃早餐,外边是如夏的二月晴天,当年俄国建筑师;何以会在终年长夏的仰光,设计如此阴暗的餐厅,实在难以理解。 领队力争无效,行程还是硬给颠倒过来了,先到东枝府游英莱湖。 英莱湖 船夫独腿划船 缅甸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古代曾经统治缅甸南部的孟族。最早从斯里兰卡传入佛教,后来被人数众多的缅族同化,现今克伦族、掸族、钦族等人口比例,远不及占百分之六十五的缅族。 分布于东部掸邦高原的掸族,与中国西南的傣族、泰国的泰族、寮国的佬族同属一民族。掸族地处高原,反对政府的叛军出没山林峡谷,除了东枝市区,游客不准入山。 飞抵东枝,海关入境得出示证照签证.有如身临异国,令人费解。缅甸于十九世纪沦为英殖民地,东枝由史葛特爵士一手建立,还设了学校。城市在山间盆地之上,由于地形高,气候类似"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冬"的昆明,为英国殖民者夏天避暑之处。 接机的导游是个丰腴懒散的中年女人,父亲是回教徒,母亲则信奉佛教,东枝也有不少基督教徒,各种宗教杂处,是个和平安宁的山城。居民用竹木茅草搭屋。上层住人,门前悬挂蜂巢,用来避邪,为了防止蝎子、蛇从房顶掉下来,家家寝室皆挂蚊帐,下层则养马、家禽。居民种糯稻和烟草。 去酒店途中,参观当地盛产的烟草工厂,试了一口雪茄,刚卷的烟叶仍湿,涩苦极了。 下榻的Strand酒店,英国殖民残存的标志,房内设备简陋,在昏暗的灯光下咀嚼食而不知其味的缅甸菜,团友带进徘徊门外的华侨青年一同进餐,他自称姓林,上几代从福州来落户,毕业于曼德勒大学,因不肯入缅籍,至今找不到工作,整天抓住游客练英语,对外头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晚饭后我和三位团友应邀到他家做客,街上乌黑,只靠他手上的手电筒勉强照明。路过天主教堂、锡克神庙、佛堂并列的大街,来到他铁门深重的家,被吵醒的父亲用一口福州话边骂边来开门,见了我们才讪讪止住。据林老先生说,东枝约有五千华侨,他大儿子经营酒和猪只批发,生活不俗,当着小儿子的面说他脑筋有问题,毕业了三年整天无所事事。 临离开时,这青年带我们参观他的藏书,抽出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罗素论文集》预备深夜长谈,赶紧告辞出门,他又坚持陪我们走了一大段路,看得出很寂寞孤单,在这隔绝的东枝,他的求知欲被当成笑谈,连自己的父亲都嫌弃他。 隔天起了个绝早,去看Indha族五天一次的赶集,附近少数民族穿着传统服饰,坐在载着青菜、猪只的骡马车摇摆来赶集,当地导游坐在条凳上吃缅式早餐,油炸的面食,浇上热热的浓汤,可口得很。这天正好是情人节,团中一位脱离摩门教,以中国道教为博士论文现教哲学的美国人,抱了一大丛紫红雏菊,送给年长的女团友,引得拍手声四起。 来东枝的目的,是为了游英莱湖,坐上三丈长的独木舟,两边芦苇、莲藕高可及人,行船二十分钟,视野豁然开朗,湖面如镜.一如昆明的滇池。荡过来的小渔船,船夫不用木桨,而以独腿划船,为英莱湖的奇景之一。湖上有三十多个村子,建在腐草和浮土结成的浮岛,一百多年前,附近少数民族为了逃避缅、泰两国无休止的战争,隐居到这世外桃源,自称为"湖的子民",在浮岛上种植蔬菜,捕鱼为生。 独木舟的马达声惊醒了阳光下沉睡的湖,满载水果、鲜花、进香的供物、小铜佛等纪念品的小船,如箭一般滑过来,顷刻间已形成了一个水上市场,把我们团团围住,日午的阳光针刺一样热辣,买了顶就地取材海草编的大草帽遮阴,从帽檐下举目四望,和尚静修的寺院,离地盖在水上,是怕动了凡心的佛门弟子半夜潜逃,才筑起孤岛一样的寺院,孤零零突出水面?!果真竹编的窗口,黄色袈裟晃过,难耐清修的小和尚,在偷窥寺外红尘吧!忍不住向他招手,早已失去迹影。 买了一条"湖的子民"引以为傲的织花围巾,上了岸边的庙,里头供奉的五尊佛像,还是十二世纪时喜爱旅游的土王从马来半岛佛庙请回来的,一直摆在湖边山洞,几世纪后才发现,盖了庙供奉金身,信徒往佛像贴金以示虔诚,五尊佛看来已像五粒金球,完全失去本来尊相。 每年节庆,以佛庙为中心,仪队游行十分壮观,湖上独腿划船竞赛不可缺的庆祝活动。 内陆小飞机把我们载到中部的曼德勒,缅甸第二大城市,一八五七年,英明的缅王明东依照佛教古老的预言一手建成的"金城"。 “金城”曼德勒 实现佛祖预言 传说释迦牟尼曾与弟子阿难游历曼德勒山麓,佛陀向信徒宣称:在佛教建立的两千四百周年,山脚下将出现一座以佛教教义而建的首府。 明东国王笃信佛法,将十五万人口从"多宝之城"的古都因瓦城迁移到曼德勒,建筑新都,以光耀佛陀预言。 著名的曼德勒山,海拔二三六米,亮丽的阳光下,无数的白塔、佛寺沿着广阔的山麓斜坡披散开来,蔚为奇观,显见当年佛法鼎盛、信徒虔诚香火不断的风光。 朝拜圣山的信徒,从山脚下沿着一千七百二十九级石阶爬上去,蜿蜒如蛇的山道,顶上人字形的遮盖,香客不怕日晒雨淋,两旁设有石椅,爬累了可坐下歇脚。石级外山坡大大小小的佛塔、小庙不断,其间有一颇具规模的舍利塔,埋有佛祖三根骨头,本世纪初由印度总督赠给缅甸佛教徒.建塔供奉于此。 山顶一尊镀金的巨佛立相,右手指着山下皇宫所建之处,这尊佛像手印与一般习见的不同,远在皇宫奠基之前,它已凝立山头,右手下指一如先知。 立佛脚旁,有一尊女塑像,捧着割下来的双乳,做奉献佛祖之状,传说她是食人的女巨妖,受佛法感化,为了表示诚心,割乳献佛,女妖改邪行善,轮回转世为明东,即为曼德勒王。P3-6 序言 金庸 《明报月刊》创办人及第一任主编 群星灿烂月华明(总序) 《明报月刊》创刊十周年时,我最初写了一篇纪念文字,题目是《“明月”十年共此时》。《明月》最初十年是相当艰苦的,过的是寂寥的岁月,作者不多,读者也不算多,在学人之间没能引起多大注意。在我担任总编辑期间,我常去日本,独自在东京神田町的旧书店中翻阅尘封蛛缠的旧书,冀望发现一些可以用做插图的旧图片,那时的心情也是寂寥的。 后来情况渐渐改善了,我们的处境也好了些。读者多了起来,作者群也渐渐扩充了。读者们翻阅2000年《明月》的总目录,可以发现,我们的作者几乎包括了海外与中国文化知识有关的各家各派人士,真正可以说得上是“群星灿烂”。《明月》的主持人与编者受到过各种各样的攻讦,然而受得多了,也就不在乎了。真正的炸弹包我们也收到过,一些文字上的污蔑算得了什么。 中国自和西方思想接触以来,出版过很多极有影响力的报刊杂志,例如梁启超的《新民丛报》,其后的《新青年》《语丝》《新月》《创造》《小说月报》,台湾的《文星》等等,都曾对当时的文化界、知识界起过介绍新思想、讨论新问题的作用。《新月》和这些前辈刊物相比,以对中国社会影响之深,作用之大而论,自然是万万不如,所刊载作品的学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到目前为止,恐怕也是有所不及,然而我们还在继续出版,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将来还有长远的前途。我们的作者包括了全世界的华人,方面之广,大概已超过了上述那些前辈刊物,所介绍和讨论问题之广泛,大概也已超过。看情形,《明月》今后一定会愈来愈精彩。希望将来再刊登一些外国学人的中文作品或外文作品的中文译文,成为一份国际性的中国文化刊物,既有深度又能普及,那时才真正是“群星灿烂月华明”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