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1号,狼2号……”彪形大汉在铿锵有力地叫着。
“到!”
“到!”
……
每个人的声音都是那么的掷地有声,特种部队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身上不但有着一股常人少有的豪气,而且长年的残酷训练、无数次的惊险任务,已让他们练就了一副钢筋铁骨和如狼似虎的吼声。更何况现在他们就是“狼”,必须要有狼的血性,所以大家都不甘示弱,每个人喉咙里发出来的都是震天的嘶吼。
众所周知,做一名特种兵不难,但要想在特种队伍里成为数一数二的佼佼者,那就并非易事了。不过,对每一位特种兵来说,成为特种兵里的特种兵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彪形大汉每喊完一个名字,队员马上答“到”,然后迅速以标准的跑步姿势站到另一边。
“4个人为一个小组,第一小组5人,按纵队站好,以后我们都是以小组行动。”
“第二小组,狼6号,狼7号……”
“到!”
……
当彪形大汉喊完狼13号的时候,3个小组已依次站好,果然训练有素。
这时,彪形大汉走下高台,边看边在队伍前后转悠起来。空旷的山洞里,不断地回响着咯噔咯噔的军靴声,令每个人的脊背都冒着阵阵寒意。
“告诉你们,现在所有的队员都没有名字,全部以代号相称。在这里,你们也没有灵魂,就是一群被我折磨的恶狼。说白了,你们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如果想在这里找到自我的话,我劝你们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彪形大汉一边走一边说着,冰冷的声音让人感觉很窒息。
“哼!”队伍里不知是谁出人意料地发出了一个与当前气氛极不协调的声音。
作为一名军人,自然知道部队里的规定,但有时候总会有那么几个不服气的刺头出来找找事,但他们也绝对是过硬的特种兵,正因为过硬,才“有种”发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声音。
“是谁?”彪形大汉显然听到了这个不服气且带着轻蔑的声音,脸色一沉,突然怒吼道,“有种给我站出来!快点!!!”
“我!”一个干脆利落的声音从队伍中响起,并且充满豪气。
由于每个人脸部都蒙着面罩,又穿着同样的迷彩服,而且身高也差不多,彪形大汉只好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寻找声源。
“5号,出列!”猛然间,彪形大汉在确认找到目标后怒吼道。
话音刚落,队伍中立刻走出一个人来。看来,这5号可能对当前的情形不太满意,或者对彪形大汉的话有些反感,所以他根本没有按照任何军事要领去做,而是懒散地走到彪形大汉面前站住了。
“是你?”彪形大汉厉声责问道。
“是!”5号满脸不服气地说,“是又怎么样?”
“你学过队列没有?”彪形大汉的语气有些低沉,但十分严肃。
“笑话,当然学过。”5号依然有些轻蔑。
“那就对不起了!”彪形大汉说完抓住5号的手臂一拧,一脚就踹在他的小腿肚子上。
“哎哟!”顿时,5号尖叫一声就倒了下去。
这一拧可不打紧,5号的手臂竟然动不了了!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所有人顿时都懵了,瞬间的动作、麻利的身手,5号甚至一点反应都没有就被撂倒了,真叫人瞠目结舌。眼前的一幕不禁让队员们大吃一惊,就算5号身手再不济,也不至于连一点躲避的表示都没有吧,可他确实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而且好像还受了内伤。
“我告诉你们!”彪形大汉狂叫着,“不要不服,这就是不服的下场,谁不服的话,一起滚出来!”
停留了片刻,队伍里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不瞒大家说,你们玩的都是小儿科,什么特战大队、警卫师,我都不放在眼里,知道猎人学校吗?知道中国的西点吗?知道魔鬼训练营吗?我都待过,我经历的东西比你们看的还要多得多,所以谁也不要有怨言,不要跟我耍小聪明,到最后只会害了你们自己。如果你们还承认自己是一名中国军人,那就请记住,这里才是你们真正的训练营,这里才是你们军旅生涯的最高起点。”
“啊!”大家还没有从彪形大汉的话里回过神来,又听到5号的一声惨叫,看来这家伙确实伤得不轻。
彪形大汉瞥了5号一眼,瞬间又抓住他的胳膊拧了一下,确切地说不是拧,而是使劲的一推一拉。
“5号,入列吧。”彪形大汉说。
5号慢慢地动了动胳膊,感觉筋骨好像舒展了些,手臂也能动了,真是太神了!此时,他已没有了原来的傲慢和无理,一个标准的转身,跑步入列,然后转体站好。
“忘了告诉大家,我叫恶狼,是你们这次集训的教官,不过以后大家不要喊我教官,要喊我恶狼,听明白没有?”彪形大汉在原地徘徊着,大声地说道。
“明白!”13名队员齐声高喊,看来他们已彻底被恶狼的气势给镇住了。
“很好,不过5号所犯的错误可不是你们一句‘明白’就可以完事的,我说了你们以后都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从5号刚才‘哼’那一声就开始了。”恶狼说完,走到第一小组跟前。
“我现在命令,鉴于5号犯的错误,第一小组连带受罚,俯卧撑500个,马上开始!”
听到恶狼的话,大家这回倒是没有发懵,因为这是他们都很熟悉的惩罚程序,对于俯卧撑则更不陌生了,所以个个都俯身趴了下来。
“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看着第一小组辛苦地在受罚,你们忍心吗?”恶狼突然出人意料地问道。
却没有人敢回应。
“我问你们忍心不忍心?没听见吗?快说!”彪形大汉不耐烦了
“忍心!”
“忍心?”恶狼反问道,“你们的战友正在经历不幸,难道你们真的忍心?”
“不忍心!”
“不忍心,说得好。”恶狼冷笑了起来,“那就陪战友一起共患难吧。”P1-3
士兵什么时候能成为真正的军人?
我想,当你看到《狼》这部小说时,就会明白,特种兵不是精巧的杀人机器,他们也是有着激情,有着梦想的凡人,血与火的淬炼不会浇灭他们心中猎猎飘扬的军旗。
——他们的忠诚,他们的光荣,时刻让我们热血沸腾
——漠北狼,代表作:《兵王》、《兵道》等
狼行千里,独啸沧月
许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一幅沧桑而又充满野性,与力量美的画卷,只是谁又去理会那孤狼啸月时的凄怆?老兵不死,仅仅退隐,只是习惯了风中的刀声之后,却又如何能喜欢那繁华中的喧嚣?有人说,不少老兵只能依靠记忆的营养,让他们又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之上,找到了兵者无上的荣誉和忠诚。
——流浪的军刀,代表作:《终生制职业》、《愤怒的子弹》等
一群野兽一连兵,一粒子弹一颗星。披荆斩棘潜踪去,赴汤蹈火敌戎清。铮铮碧血经!
——刺血,代表作:《狼群》等
读者,哈里波大:一部男人的书。军人的豪放、悲壮、热血与真挚的情感,不屈不挠、嗅觉敏锐的狼一样的性格,那一幕幕惨烈的真实战斗场景,那一个个性格各异却一心为国家荣誉而战的特种兵,将点燃男人心底深埋的澎湃激情!
编剧,吴燕一:这才是真正的老A。畅快的灵感来自于生活,优秀的文字来自于对生活的体验,独狼的文字正是融汇了这两点,读起来才让人倍感热血沸腾。我敢肯定,一旦这部小说拍成电视剧,势头绝对超越《士兵突击》。
编辑,田田:可做好莱坞大片脚本的小说。随着狼部队走入山洞,精彩好戏马上上演,所有你想看到的恐怖场景一一出现之后,段虎营救总统女儿的情节,让我想到许多好莱坞大片的类似镜头,又是劫车,又是穿越,种种好戏尽在其中,给人看大片的畅爽之感。如果要说这本书最大的卖点,那么我敢说,它完全可以做好莱坞脚本!我有理由相信,这部精彩的作品一定会给当代军事小说注入一种新的力量。
《武警机动队》作者黄明军:一部“原生态”小说。《狼》是一部现代反恐斗争艺术和传奇色彩融会贯通的精彩小说。作者通过营救A国总统女儿玛丽娅这一条故事轴线,完成对全书大局在生物学所谓“原生态”上的两个大手笔:一是尊重现实与客观生活,很好地塑造了“段虎、地狼、雪豹”这些貌似很“生态”的钢铁战士,生动展现中国特种兵的爱国精神与英雄主义、铁血丹心与人世常情;二是描写原始丛林的“原生态”;丑恶的蔓藤、凶残的蟒蛇、红色的鲜血,既描绘了原始森林自然美丽的风光和异国风情,又折射了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和男儿血性。《狼》的这两种原生态源于一种精神,一种为国献身争光的精神,更有一种军魂在闪现。
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军事佳作
殷谦
(当代知名作家、文艺评论家)
这是我为作者独狼(谭国瑞)的第二部小说作序,他的第一部小说《迷失的子弹》我认真读过。而这部小说——《狼:神秘特种兵之铁血征途》,让我对作者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相比之下,这部小说较《迷失的子弹》更加圆润和成熟。看过谭国瑞的几部小说书稿,很难将他的小说与文学联系起来,确切地说他是在讲故事,而我是在听故事,虽然小说没有注入什么文学元素,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足以打动读者。
也许对一个成熟的作家来说,小说的语言也是极其考究的,但我在谭国瑞的小说中看不到这种考究,并且没有小说家策划的叙写技巧,尽管如此,这也毫不影响它是一部好小说。好的小说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在我看来,好的小说并不是华丽的词藻堆积出来的,而是真实、深厚的情感酝酿而成的——好的小说是作者对他人命运和处境的人道关怀,也是作者的道德态度和情感方式的升华。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正是以一种介入的姿态,抑或以一种体现着爱意和同情的伦理姿态来展开叙写的,因此我认为这是一部包含着中国军人伟大情感内容的小说。
读稿伊始,我对这部小说存在一定的偏见,原以为作者是在宣扬一种狼性,或者宣扬一种丛林文化或丛林道德。我向来反对狼文化,凡是为狼树碑立传,大唱赞歌的文字我一般都深恶痛绝。人类如果个个都成了狼,或有了狼性、狼心,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多么凄惨和悲凉。军队要具备必要的狼性是可以理解的,面对自己的敌人,军人确实应该把自己变成一匹狼,因为敌人不可能是一只羊,反而很有可能是一匹更加凶残的狼。《狼:神秘特种兵之铁血征途》中所描述的一支中国特种兵,就是具有“狼性”的兵种,而在那种特殊环境下若没有这种必要的狼性,那么这支特种兵的存在就没有实际意义了,因为他们的代号是“狼”。正如小说中所说的,教官“恶狼”告诉所有队员:“不管你们以前是做什么的,到这里都是一只狼,因为我们的代号就是狼……”,“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你们都要有狼的凶狠、狼的血性,要不然我们就会败得一塌糊涂,不但体无完肤,而且会彻底丢掉中国人的颜面!”这支特种兵是在他国执行一项特殊任务,所面对的敌人是一匹匹毫无人性的狼,所以在这种地方、这种环境、这种时候,唯有将自己变成“狼”才能战胜对方、取得胜利,才能通过鲜血和死亡的较量来换取真正的和平。
《狼:神秘特种兵之铁血征途》围绕讲述一支中国特种兵受命前往动乱A国解救原总统女儿玛丽娅的故事,作者将悬疑小说中具有的恐惑感和紧张感描绘、渲染得淋漓尽致,反讽性的暗示引人思索事像背后的深意,时而机智幽默得令人捧腹大笑,亦复忍俊不禁,使人在一种神秘、兴奋、紧张的强烈体验中思考相信与疑惑、虚伪与诚实、虚假与真实等等重大问题。
小说中有一批这样的“狼”:有足够的胆魄和勇气面对可怕的罪恶和沉重的问题,他们不是纯粹的、残忍的狼,而在更多时候,他们以狼的残暴和凶猛来以恶制恶,而后将温柔和善良的目光投向那些需要温暖和阳光的人,让他们摆脱灾难重获自由。虽然在战斗的时候他们有可怕的狼性,但我们也能看得见他们眼中的泪影,也能感受到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铁血男儿。可见作者谭国瑞是在以理念为基源而智性地写作,并没有为文造情而陷入乏味空洞的沼泽,而是凭借虚拟性的情节和推理性的想象支撑起一个耐人寻味的主题,从而使自己的小说具备了引人入胜的魅力。
这部小说值得一看的理由还不至此,除了故事好,而且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以吸取的精神力量。我认为谭国瑞的《狼:神秘特种兵之铁血征途》里有一种温暖的情感,那就是光明感。英国著名批评家马修·阿诺德曾经说过,优秀的文化都是向上提升人的,都是要提供光明的。在这部小说中我也读到了作者的“光明感”:“父亲一直是个真正的军官,不能因为我坏了他的名声……我一定要挺下来,别人能受的我就可以受,别人不能受的我也要撑住……”,“你们任务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祖国的荣誉和声望,必须胜利!”……这些在我看来都充满一种富有力量感的、自信的、自觉的追求以及创造光明的精神。文化具有核心意义的构成部分就是文学,文学担负着培养优良的情感、道德以及美好、健康的审美趣味的责任,担负着人们追求光明与美好热情的任务。所以,在我们时代的文学作品里,能这样自觉地追求和创造光明的,真是一件稀罕的事。
看多了私有形态的文化写作,常常为此而感到遗憾。他们自私地宣泄个人的情绪和愤怒,比如作品中宣扬暴力与残忍,只要戴上为国家、为民族的帽子就可以无情地施暴或杀戮。他们把毁灭和占有当作快乐的文学,通过对他人的亵渎、蔑视、仇恨、诅咒来安妥自己的灵魂。而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描述过这样一个情节:“不是段虎心狠手辣,这本来就是一个残酷的竞赛……也就是在段虎一脚下去,俄罗斯队员挣扎几下再也起不来的时刻,全场一阵欢呼雀跃,考官也开始鼓掌。”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暗自叹息,以为作者犯了同样一个错误,那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对别人的伤害之上,没有包容和同情的心理。但这样的叹息显然是多余的,作者进而又描述到正当进行“栗色贝雷帽”的授予仪式时,主考官叫段虎上台,“听到考官的喊话,段虎并没有直接奔向主席台,而是快步奔到俄罗斯队员面前,将他扶起……场内又是一阵掌声……”在这个瞬间,作者赋予了人物博大的精神和健康的情感,使人物有了无私的“公有性”,冲出了地域和种族、信仰和时代等因素形成的阻隔,从而在读者的内心世界产生出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观点:所谓文学的境界始终还是决定于心灵的善良和纯洁,决定于人格的境界。
《狼:神秘特种兵之铁血征途》使人们懂得如何去付出爱、如何去获得爱,又如何去捍卫自己做人的尊严,同时告诉人们什么是尊严的价值、什么是爱的意义。小说中充满了柔情和善念,表现了对人类、对世界、对祖国、对万物的深沉爱意。同时在这个温暖的情感基础上,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恐怖行动和恐怖事件的深刻思考和忧患意识,揭示了恐怖主义分子心灵硬化和道德沦丧等一些真相。
当今世界,恐怖主义肆无忌惮地滋生和蔓延,各国采取国际反恐合作等措施共同打击极端势力和恐怖活动,包括各国组成的特种兵、维和部队等国际组织都在制止恐怖主义、种族主义和极端主义。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作者叙述了中国特种兵在国外执行反恐任务的故事,其中充满热情地描述了中国特种兵维护和平的丰功伟绩,以及对自己的祖国那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热爱和忠诚。这部小说不仅是为中国特种兵大唱赞歌,而是向读者展现了一种可贵的精神——维护和平的精神、热爱祖国的精神、打击恐怖主义的精神、克服艰难险阻的精神……这些精神无疑都是一种意义现像和价值现像。作者首先为自己确立了可靠的价值立场和稳定的思想基础,才展开这样充满意义感的小说创作,并赋予作品深远的精神视境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至此,再不赘述,还是各看各的小说,各想各的事吧。
2008年8月7日于北京鸭子桥北里
小分队像狼群一样冲进丛林,双目喷火,特种兵面对强敌,愤怒的子弹呼啸而出,顿时烟火弥漫,弹痕累累;当只剩下一个人、一支枪、一颗子弹的时候,哪怕拼了性命,也要战斗到底!
一群野兽一连兵,一粒子弹一颗星。披荆斩棘潜踪去,赴汤蹈火敌戎清。铮铮碧血经!士兵什么时候能成为真正的军人?我想,当你看到《狼》这部小说时,就会明白,特种兵不是精巧的杀人机器,他们也是有着激情,有着梦想的凡人,血与火的淬炼不会浇灭他们心中猎猎飘扬的军旗。
《狼:神秘特种兵之铁血征途》围绕讲述一支中国特种兵受命前往动乱A国解救原总统女儿玛丽娅的故事,作者将悬疑小说中具有的恐惑感和紧张感描绘、渲染得淋漓尽致,反讽性的暗示引人思索事像背后的深意,时而机智幽默得令人捧腹大笑,亦复忍俊不禁,使人在一种神秘、兴奋、紧张的强烈体验中思考相信与疑惑、虚伪与诚实等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