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择从外部冲击与经济波动视角全面分析和研究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并对未来经济发展进行判断和预测,对于人们更加科学分析和判断经济形势、运行机制以及政策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全书分为“导论”、“资贷危机、全球经济走向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汇率变动、世界经济再平衡和中国经济转型”等12个部分。
0 导论外部冲击与周期波动:RBC模型与中国经验/001
0.1 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外部冲击与经济波动/001
0.2 外部冲击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特点和新矛盾/003
0.3 真实周期理论与中国经济波动:逻辑分析框架的冲突和转型/004
0.4 本书的研究框架和主要结论/008
0.5 未来政策:在保增长、调结构和促民生中寻找稳定发展的平衡点/012
1 次贷危机、全球经济走向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016
1.1 次贷危机的发生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冲击/017
1.2 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途径及作用机制/024
1.3 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实际影响/030
1.4 中国经济摆脱次贷危机冲击的应对之策/037
2 汇率变动、世界经济再平衡和中国经济转型/042
2.1 汇率变动态势及其可能的演变趋势/042
2.2 汇率变动与世界经济再平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054
2.3 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面临的内外挑战/059
2.4 促进经济调整和转型的政策选择/065
3 货币供应冲击、趋势性通货膨胀与经济波动/069
3.1 货币供应冲击的特征事实/069
3.2 价格波动与趋势性通货膨胀/075
3.3 货币政策效应的时滞性、投资拉动与经济波动/078
4 通货紧缩与产能过剩/086
4.1 通货紧缩概念的界定/086
4.2 背景分析和本轮通货紧缩的若干特征事实/088
4.3 本轮通货紧缩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096
4.4 本轮通货紧缩成因分析/103
4.5 中国经济应对本轮通货紧缩的政策选择/115
5 经济波动中的区域经济新变化/120
5.1 外部冲击下的区域经济运行态势/120
5.2 新变化形成的国内外因素分析/126
5.3 外部冲击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新趋向/132
5.4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稳定运行/136
6 宏观调控及其政策调整/140
6.1 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141
6.2 理解本轮经济波动/146
6.3 中国宏观经济的困境与巨大发展潜力/164
7 粮食问题与中国经济波动/172
7.1 中国粮食市场波动的特征与成因/172
7.2 中国粮食市场波动的效应分析/185
7.3 中国粮食持续发展的意义及政策选择/194
8 土地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205
8.1 背景分析及研究方法/205
8.2 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实践历程/211
8.3 土地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研究/216
8.4 完善土地政策,促进经济增长/227
9 能源问题与中国经济增长/239
9.1 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239
9.2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效应分析/251
9.3 对策与思路/264
10 股市波动与中国经济/270
10.1 本轮中国股市波动的特征与原因分析/270
10.2 中国股市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分析/278
10.3 中国股市发展展望/281
10.4 中国股市稳定发展的意义及政策建议/284
11 经济波动中的房地产市场问题/301
11.1 房地产市场波动的特征与成因/301
11.2 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互动效应/313
11.3 房地产与国民经济波动效应的实证分析/321
11.4 房地产市场稳定持续发展及其对策思考/332
12 奥运会、世博会与中国经济发展/345
12.1 奥运会、世博会与经济的关系/345
12.2 奥运会、世博会前、中期的中国经济/346
12.3 奥运会、世博会之后的中国经济/354
附录1 全球金融危机实质及其对中美经济的不同冲击效应/365
附录2 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展望和对策/373
附录3 次贷危机和金融风暴对我国实体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380
参考文献/394
后记/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