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规划界一直以来学习西方的规划理论,从“功能分区”到“公众参与”;甚至于“新城市主义”,我们似乎从来没有试图用自己的城市理论解决自己的城市问题。前所未有的挑战给了我们百年难遇的理论创新机会,我们需要能够创造美好中国城市的规划理论。笔者在做规划学生的时候就知道城市规划不仅仅是物质规划方案,城市规划后面有更重要的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当前,市场经济正在逐步代替计划经挤,动态演变的转型经济和转型经济所构造的社会和政治结构是塑造目前中国城市化的根本因素,能够创造美好中国城市的规划理论必须建立在理解那些根本因素所合成的城市建设制度上。
第一章 市场经济下的城市规划
1.1 什么是城市规划?
1.2 城市规划方案的成败
1.3 城市建设中的市场失效
1.4 “规划师规划城市,开发商建设城市”
1.5 市场经济下的城市规划
第二章 经济制度改革过程中城市建设的市场化
2.1 经济转型中住房和土地体制的渐进式改革
2.2 政府功能的转变:地方发展政体
2.3 渐进式城市土地改革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房地产业的成长
2.4 渐进式经济改革下的城市改造
2.5 城市建设市场化的程度
第三章 挑战之一:缺乏有效开发控制的城市规划
3.1 多元丰富与杂乱无章
3.2 城市整体利益与市场个体权利
3.3 开发控制和不确定性
3.4 同样是市场推动、没有总体规划指导,为什么周庄是优美的,而“城中村”是丑陋的?
3.5 总体规划并不能保证城市建设完全按照规划实施,开发控制能够确保城市的有序开发
第四章 挑战之二:试图推动经济发展的城市规划
4.1 规划滞后的快速城市发展
4.2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兴起
4.3 城市规划的基本功能
4.4 城市规划如何积极塑造城市:供给与需求
第五章 经济制度转型中的城市建设制度
5.1 塑造城市的是城市建设制度,规划只是其中之一
5.2 案例分析:新加坡“牛车水”建设和改造中的城市建设制度
5.3 城市建设制度的演变:从计划走向市场
5.4 土地模糊产权下的城市发展
5.5 美好城市的建设在于完善的城市建设制度
第六章 新的城市规划理论:通过市场机制达到城市发展可持续
6.1 深入认识土地市场
6.2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6.3 城市规划定义土地产权:引导市场的手段
6.4 城市规划引导市场达到规划目标
6.5 发展中国的城市规划理论
参考文献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