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分类
作者 白媛媛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父母到底该怎么办?怎样教育孩子?怎样和孩子相处?本书采用最新的亲子教育方法,让所有的父母亲眼所“见”非同一般的教育方法和相处之道,以期为各位家长朋友带去更为有效的教子技能。众所周知,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与孩子相处,在父子、母子相处过程中运用本书潜移默化的方法,既可以省时,又可以将教育化繁为简。另外,通过书中的方法,让亲子教育变得感性,而不是知识性和系统性,父母可以脱掉“长辈”的外套,换上“轻松”的锦衣,充分感受身为父母的幸福。

内容推荐

孩子比大人能忍,并不是他们不气愤,而是他们深知自己的无能为力。父母让孩子把所有的感情——积极的和消极的——都表达出来,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人人都需要赞美,需要被认可;大人如此,何况孩子。说教和指责只会让孩子心里更难过,在孩子的感情被说教和指责否定时,那么他就会用行动表达他(她)的不满。

本书立足于细微的生活细节,从对孩子的沟通、赞美、惩罚、指导等方面出发,指出与孩子相处的简单方法,成功地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情况,协助父母维护孩子乐观积极、善解人意、聪明幽默、勇敢豁达、坚强独立、富有责任心的品质。

目录

第一篇 家长如何“听”/1

 PART ONE 如何面对孩子的感情宣泄/3

NO.1 听听自己的声音,听听孩子的声音/3

NO.2 做个“镜子”/4

NO.3 孩子,我怎么听你说话/6

NO.4 不难堪和真诚/14

 PART TWO 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感情/19

NO.1 肯定孩子的感受/19

NO.2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战争/24

NO.3 如何帮助孩子面对失落和记忆/26

NO.4 如何帮助孩子面对内疚/30

NO.5 如何帮助孩子面对嫉妒/34

NO.6 情绪测试/38

 PART THREE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情绪化/43

NO.1 积极主动化解矛盾/43

NO.2 遵守时间/45

NO.3 不做任性的小孩/48

NO.4 改掉缠人的毛病/51

NO.5 过于情绪化要不得/54

NO.6 与情绪化孩子的沟通/57

第二篇 家长如何“说”/61

 PART ONE 如何鼓励孩子/63

NO.1 赞美之度/63

NO.2 赞美之用/68

NO.3 赞美是相互作用的/73

NO.4 赞美作用/77

 PART TWO 如何让孩子知道怎么做/79

NO.1 最常听到妈妈讲过去的故事/79

NO.2 语言虐待/82

NO.3 批评、威胁和恐吓一点用处都没有/87

NO.4 提示/90

NO.5 如何帮助孩子不撒谎/92

NO.6 为什么孩子会撒谎/98

NO.7 我们不是侦探/101

NO.8 日常用“语”/103

 PART THREE 如何对孩子进行引导/107

NO.1 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107

NO.2 不说谎的孩子招人爱/112

NO.3 怎么说不听话的宝宝/117

NO.4 怎么说粘人的宝宝/126

NO.5 简单、有效的“话”/129

NO.6 练练怎么说/131

第三篇 家长如何“做"/141

 PART ONE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敏感/143

NO.1 敏感宝宝爱哭鼻子/143

NO.2 害怕的宝宝爱哭/145

NO.3 任性宝宝爱哭/148

NO.4 助害羞的宝宝面对害羞/149

NO.5 帮助害羞宝宝克服胆怯/152

 PART TWO 如何维护孩子的自尊/159

NO.1 如何不伤害孩子自尊的同时引导孩子/159

NO.2 如何体谅孩子的自尊/161

 PART THREE 综上所述/168

NO.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68

NO.2 不浪费一分钱/171

NO.3 丢掉“粗心大意”/174

NO.4 注意力是孩子的财富/178

NO.5 保留责任心/186

NO.6 测试/189

第四篇 父母的时间+孩子的时间=一天日常生活/193

NO.1 幼儿园门前大战/195

NO.2 工作日父母与孩子接触的几个小时/196

NO.3 电视机开关之争/200

NO.4 蔬果大战/204

NO.5 孩子情感的第一次转折点/206

NO.6 孩子的友谊/208

NO.7 先用语言“收买”孩子/216

NO.8 亲子游戏/223

NO.9 会玩的孩子/227

附录:

教育新旧观点大比拼/229

试读章节

很多父母都明白和孩子沟通的重要性,但如何沟通却成为父母和孩子之间最大的问题。经常会听到父母这样说:“孩子根本就不理我,我一说话,他(她)就和我顶嘴。”

其实,父母和孩子沟通很简单,主要记住两个原则就行了——不难堪和真诚。

什么是“不难堪”?简单说就是让孩子和你沟通时是快乐的,不害怕,不难过。经常和孩子交流的父母知道,在大人看来是小事情也可能引起孩子的烦恼。所以,父母一定要认真对待孩子的烦恼,即使有时在我们看来孩子的烦恼并不是大不了的事情。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首先要让孩子感到快乐,设法释放一部分他们的压力。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想和孩子沟通,但孩子一听,甚至我们还没有开口,他(她)就知道我们是要责备他(她),显然,作为父母,如果有人也是长期责备我们,我们同样也会产生愤怒和焦虑情绪,何况孩子,他们对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显然不如成人,那么他们所唯一能应对的就是拒绝,或者冒火。这样的沟通还不如不沟通。

当然,并不是说有压力就不快乐,如果能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奋斗的成果,也能使他们快乐。而大多数父母和孩子沟通时是怎么说的呢?

“你现在为什么成绩下降?”

“你不好好学,将来会后悔的!”

我们要么纠缠于孩子目前的窘境,要么用孩子根本不能理解的将来来恐吓他,能有效吗?我们大人也有压力,也要奋斗,为什么我们能够开朗乐观呢?不是我们喜欢压力,而是我们能够看到今后的成就,所以就有精神动力,就能感受到快乐和生活的意义。如果我们把这一点教会孩子,或者是感染给他们,结果会是迥然不同的。

是这样?

甜甜和爸爸妈妈在办公室被班主任训斥。

老师:“考试作弊,你把她带回去,我教不了了。”

而甜甜的父亲铁青着脸,母亲涕泪交加:“王老师,你放心,回家我好好教育她,您别生气,再给她一个机会吧。甜甜,干什么呢?快过来跟老师道歉。”

而甜甜这时有些难过,但渐渐地,甜甜有些无所谓,慢慢地表现出一些愤怒,接着跑了出去。

甜甜的心中有火,而这怒火并非是班主任请来了父母,而是父母在班主任面前“拙劣”的表演直接导致的。孩子往往觉得,维护父母的尊严比维护自己的尊严更重要。

还是这样?

父母:“老师,您看我们先回去商量一下,可以吗?”

父母回家后:“我读书时也想过通过更轻松的办法获得好成绩,因为好成绩能让父母高兴,可后来证实让父母高兴的不只是好成绩。”

甜甜:“其实我也不想作弊,当时我作弊主要是要验证同学说的作弊的几个原因。”

父母:“哦?”

甜甜:“真不是我抄别人的,是某某问我答案。”

父母:“你一定很为难,不知道该不该借给她抄。”

甜甜:“谢谢爸爸,我感觉轻松多了。”

第二天甜甜跟班主任承认了错误。

批评孩子是应该的,但孩子需要的是不太难堪的方式,否则他是会相当抵触的,结果家长想和孩子沟通的目的根本无法实现,最终还会导致家长更冒火,孩子更叛逆。简单一点说,就是要给孩子留一点面子,特别是在外人面前。  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哪有那么多想法,自以为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孩子是一个集天地灵气于一身的人,他对你的内心变化有着难以名状的敏锐。”你想想,孩子呱呱坠地,他(她)就开始揣摩、模仿你的语气和动作,“孩子骗得了父母,父母骗不了孩子。”

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父母的真与假,所以,对孩子真诚地、不敷衍地说出你的真感觉或许对孩子来说更好。父母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装”,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家长装着很大度,“妈妈觉得你尽力了,一点都不遗憾。”那是典型的欺骗啊,谁被欺骗会舒服呢?你倒不如告诉他,“你肯定很难过,是吗?妈妈也有些遗憾,你是没有尽力,或者是有什么困难?我觉得你可以考得更好的,有什么问题我们一起来谈谈,好吗?”

你直接告诉孩子自己的忧虑,与孩子进行坦率的沟通,这样孩子反而会少了很多揣摩和担心,少了很多压力,他(她)觉得你在说真话,那么他(她)也就愿意和你说真话,沟通就这样简单。下面假设自己是小强的父母,你会怎么做呢?

小强,九岁,怒气冲天地回到家里,自从他知道这个暑假全家人不能到青岛度假开始就一直这样不高兴。

是这样?

爸爸:“你生气也没有用,生气也不能出去玩。以后会有机会出去玩的,这次去不成是因为爸爸工作的原因,爸爸工作还不是为了你们生活得更好嘛。爸爸也想出去玩啊,可是没有办法。你想发火我比你更想发火。”

小强:“每次都这么说,我再也不相信你的话了。”

还是这样?

孩子的感受:对旅行取消了很生气,很失望,用怒气向大人表现他的这种失望。

父母的沟通方法:父母可以帮助他的,只要对他的感受表示理解,让他感受不难堪和真诚。

爸爸:“你看上去很失望。”

小强:“当然了。”

爸爸:“你盼了好久了,却又不能去了。”

小强:“是啊。”

爸爸:“也许你会担心朋友开学见到你问你为什么没有去?也许你会因此觉得没有面子,也许是你答应了朋友给他们带礼物,现在却实现不了,你觉得自己失信于人了。”

然后小强说:“是啊,不过,可以以后出去玩。”

他的怒气看起来消失了,之后叫他做什么他都很合作。在过去,只要小强生气地回家,一家人都会跟着心烦,因为他会激怒家中的每个成员,直到深夜他睡着之后家里才能重回宁静。这个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它在哪些地方产生了作用?

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感中时,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他们不会接受任何意见或安慰,也无法接受任何建设性的批评。他们希望父母能够理解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希望父母明白在那个特别的时刻他们的心情。而且,他们希望不用完全说出自己的遭遇,父母也能够理解他们。

如果孩子说:“奶奶今天骂我了。”父母不必急着追问细节,也无需说:“你做什么事惹奶奶生气了?不然奶奶是不会生气的,一定是你先做错事了,对不对?”父母甚至不用说:“是吗?我也很生气。”需要父母做的只是向他们表明父母理解她的痛苦、气愤、委屈和尴尬。

P14-17

序言

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相同的,都是那么浓烈、纯粹、难以言表。并且,又都是矛盾的。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时经常会有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感觉,觉得怎么疼爱孩子都不够,可是也会担心自己的溺爱会宠坏孩子:父母想满足孩子所有的愿望、让孩子拥有所有美好的东西,又怕孩子因此变得贪婪、不懂得珍惜;在孩子撒娇时,想留住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可是又希望她快快长大;看到孩子活泼大胆,心头欢喜但是又担心孩子不懂礼貌;看到孩子淘气,表面训斥孩子,心里又是一番心疼,十白孩子伤心。

这些矛盾往往演变为教育孩子时的犹豫:我们一方面想教育孩子成熟懂事,一方面又不想破坏孩子天真的美好;一方面不愿意自己变成唠唠叨叨的家长,一方面又不得不为孩子的未来唠叨;一方面想找到简单实用的方法,一方面又没有时间去寻找。

每位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很娇嫩、很可爱,一般的教育方法都舍不得用在孩子身上。让父母感到苦恼的是:父母到底该怎么办?怎样教育孩子?怎样和孩子相处?既然父母都是这么在意孩子的感受,总要自己亲眼所见、验证以后才会放心,觉得可靠、可行。本书就让所有的父母亲眼所“见”非同一般的教育方法和相处之道,其中采用最新的亲子教育方法,以期为各位家长朋友带来更为有效的教子技能。众所周知,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与孩子相处,在父子、母子相处过程中运用本书潜移默化的方法,既可以省时,又可以将教育化繁为简。另外,通过书中的方法,父母可以脱掉“长辈”的外套,换上“轻松”的锦衣。让亲子教育变得感性,而不是知识性和系统性。

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没有标准的父母,也没有标准的孩子,本书立足于细微的生活细节,从对孩子的沟通、赞美、惩罚、指导等方面出发,指出与孩子相处的简单方法,成功地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情况,协助父母维护孩子乐观积极、善解人意、聪明幽默、勇敢豁达、坚强独立、富有责任心的品质。当父母读完这本书后,孩子自己能够扮演主角之时,父母教育孩子的目的就真正达到了,这本书的作用也就实现了。同时希望父母能在孩子的教育上举重若轻,使大人和孩子更加和睦,使家庭生活更加幸福。

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4: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