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二十四史谋略通鉴/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编委会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了让读者很好地领略中国式谋略中蕴含的智慧魅力,本书特意从二十四史这部中国历史的百科全书中精选了54个悬念迭起,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以此来说明和解释总结出来的54条涉及军事,政治、用人和处世的谋略,希望以真实的历史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领悟谋略的价值和使用方式。此外,本书还在每条谋略的后面补充了古今中外同一类型的经典案例,并配以近200张珍贵精彩的图片,为大家展现了一个中华谋略的世界。

内容推荐

本书从二十四史这部中国历史的百科全书中精选了54个悬念迭起的历史故事,以此来说明和解释总结出来的54条涉及军事、政治、用人和处世的谋略。此外,本书还在每条谋略的后面补充了古今中外同类型的经典案例,并配以300余张珍贵精彩的图片,为大家展现了一个中华谋略的世界。

目录

PART 01 军事谋略

后发制人

◆城濮之战

◇夷陵之战

◇国美后发制人收购大中

伐交克敌

◆张仪伐交间齐楚

◇慕尼黑阴谋

◇马岛战争中的外交战

怒而挠之

◆成皋之战

◇杜伏威智激强敌

◇电报引发的普法战争

利而诱之

◆马邑诱敌战

◇丁斐散牛救曹操

◇楚国利诱灭绞师

示敌以强

◆虞诩添灶退敌兵

◇:伞兵开进奥斯陆

◇檀道济量沙退敌

金蝉脱壳

◆孙坚换巾逃生

◇王守仁的保命术

◇王牌间谍金蝉脱壳

绝粮胜敌

◆官渡之战

◇长平之战

兵贵神速

◆郭嘉献策破乌丸

◇红四团飞夺泸定桥

◇德军的闪电战

卑而骄之

◆白衣渡江夺荆州

◇马燧智救临城

◇周武帝除权臣

批亢捣虚

◆邓艾偷渡剑阁

◇汉尼拔奇袭意大利

攻心为上

◆刘琨吹笳散敌军

◇电波进行的心理战

◇美军第4心理战大队

以守为攻

◆沈璞死守盱眙城

柏壁之战

◇希腊队勇夺欧洲杯

狭路相逢勇者胜

◆勇冠三军白袍将

◇赵奢救阏与

瞒天过海

◆贺若弼渡江灭陈

◇肉馅行动

◇第四次中东战争

围点打援

◆虎牢之战

◇清风店战役

见可而进

◆李靖夜袭阴山

◇武王伐纣

正合奇胜

◆奇正之将李光弼

◇田单大摆火牛阵

擒贼擒王

◆李恕雪夜袭蔡州

◇夜袭洋行

◇击毙杜达耶夫

知难而退

◆耶律大石建西辽

◇敦刻尔克大撤退

先发制人

◆阿骨打起兵反辽

◇以色列空袭核工厂

用少务隘

◆和尚原之战

◇沙苑之战

◇300勇士浴血温泉关

调虎离山

◆朱棣大战滹沱河

◇云梦擒韩信

◇智取大锅盔

各个击破

◆戚继光台州大捷

◇萨尔浒之战

围师必阙

◆平壤之战

◇六营集

亲而离之

◆袁崇焕之死

◇秦国离间赵君臣

PART 02 政治谋略

忍辱负重

◆勾践卧薪尝胆

◇司马迁忍辱作史记

◇王允计杀董卓

防患于未然

◆王翦求田安君心

袁盎辱宦官

◇温峤折帽绝谗言

避嫌远疑

◆卫青的“避远之策”

◇郭子仪开门避嫌

◇年羹尧取祸身死

相忍为国

◆寇恂为国退让

◇蔺相如与廉颇将相和

慎密不出

◆何进寡谋送命

◇刘哗守密议伐蜀

◇贺若弼慎言保身

韬光养晦

◆司马懿装病夺权

◇周亚夫守节不逊

◇李忱装傻即帝位

以身作则

◆王导收人心

◇李朔为朝廷树威严

◇于成龙清廉自守

杀鸡儆猴

◆苻坚除豪强

◇马燧智吓回纥兵

扮猪吃虎

◆高欢夺兵权

◇冒顿忍辱灭东胡

◇巴斯先生的生意经

借刀杀人

◆韦孝宽计除斛律光

◇“红色拿破仑”之死

◇齐达内的红牌

功成身退

◆亦仕亦隐的李泌

◇汤和的保命术

PART 03 用人谋略

唯才是举

◆齐桓公不计前嫌

◇祁黄羊用人无私

◇张俊用老兵

役其所长

◆鸡鸣狗盗出函谷

◇房谋杜断传佳话

◇王旦用人取长

按名督实

◆失败的荆轲刺秦

◇刘备考察庞统

容小过,得长酬

◆袁盎成人之美

◇楚庄王绝缨护臣

◇邴吉不罪车夫

礼贤下士

◆刘备三顾茅庐

◇燕昭王的招贤术

罚不迁列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杨素阵前斩将

赏不逾时

◆有功速赏的刘弘

◇过期不赏伐辽失败

◇一支及时的香蕉

用人不疑

◆李世民不疑大将

◇魏文侯用人不疑

PART 04 处世谋略

言而有信

◆商鞅立木为信

◇齐襄公失信丧命

◇范式守信探友

择木而栖

◆韩信跳槽终成大业

◇马援择主

以迂为直

◆东方朔迂回得重用

◇触龙说赵太后

◇张籍借诗拒军阀

矢志不移

◆班超矢志定西域

◇乘长风,破万里浪

◇勇冠三军的黄须儿

富而有礼

◆石崇斗富终亡身

◇范蠡散金得美名

◇不留财产的比尔·盖茨

过而能改

◆周处改过自新

◇勇于认错的徐阶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克勤克俭

◆搬砖倡俭的陶侃

◇季文子勤俭立身

◇节俭克制汉文帝

处变不惊

◆谢安镇定应变

◇张辽巧处惊变

◇裴度镇静失印得还

有容乃大

◆郭子仪宽容处世

◇苏东坡容人之过

◇你退我让六尺巷

以诚相待

◆鱼头参政鲁宗道

◇诚实应考的晏殊

◇宋濂诚实保平安

试读章节

二十四史中的谋略典故

后发制人之城濮之战

出自《史记·晋世家》

城濮之战发生于公元前632年,它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而进行的一次决战。在这场战争中,楚军在兵力上占有一定优势,但是晋军采取了正确的外交策略,团结了多国的力量,最终在后发制人的谋略指导下击败了强大的楚军,晋国也成为了中原地区的霸主。

周襄王八年(前643),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病死,齐国陷入了内乱之中。一个强国衰落,必然有另一个强国崛起,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楚国趁机向黄河流域扩展势力。就在楚国势力急剧向北发展,填补齐国衰落留下的空间时,中原地区的晋国也加入到了争霸中原的行列。周襄王十六年(前636),流亡在外19年的晋国公子重耳终于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内修明政治,发展经济,富国强兵;对外开展外交攻势,着力提升晋国的大国影响力。这样,晋、楚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大规模的战争一触即发。

周襄王十九年(前633),楚成王为了维护楚国在中原的优势地位,联合了郑、陈、蔡、许等国出兵攻打晋国的盟友宋国,一度包围了宋国都城商丘。危急之中,宋国派出使者向晋国求援。晋国君臣早就不甘心只控制黄河以北一带,当即决定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可当时楚军势大,而且晋国和宋国之间隔着曹、卫两国,这两个国家又都是楚国的盟友,晋军稍有不慎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就在晋文公左右为难的时候,大夫狐偃向晋文公提议可以先攻打曹、卫两国,调动楚军北上,以解宋国之围。周襄王二十年(前632),晋文公率领大军南渡黄河,进攻卫国,接着又攻人曹国,很快占领了曹国都城陶丘(今山东定陶),俘虏了曹国国君。然而这条围魏救赵的计策却没有起到效果,楚成王不为所动,依然全力围攻宋都商丘。这下晋文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不援救宋国,那宋国很可能向楚国投降,晋国在诸侯面前必然威信扫地,可如果出兵援救,肯定会和强大的楚军正面开战,后发制人的战略也就无从谈起。此时,大夫先轸向晋文公献了一条妙计——让宋国把部分国土割让给齐、秦两国,让这两个国家说服楚军撤兵,同时晋国把曹、卫两国的一部分土地补偿给宋国,以坚定宋国抗楚的决心。这个计策一来可以拉拢齐、秦两大强国,二来损失的只是楚国盟友曹、卫的利益,所以晋文公很痛快地采纳了。得到了好处的齐、秦两国派出使者要求楚国退兵,可楚成王断然拒绝了齐、秦的调停。齐、秦见楚国如此无礼,就派出军队助晋攻楚。一时间,中原出现了晋、齐、秦三国联合对抗楚国的局面。

楚成王看到晋、齐、秦三国结成联盟,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率领部分楚军撤退到楚国的申地(今河南南阳),防备秦军南下。接着,他又命令楚国令尹子玉率楚军主力撤出宋国,避免与晋军决战。可刚愎自用的子玉不甘心放弃指日可下的商丘,他派大夫宛春向晋国提议:晋军推出曹、卫两国,楚国才退出宋国。已经掌握了战争主动权的晋文公怎会让楚军安然撤走;他采纳了先轸的计策:一方面扣留了楚国使者宛春;一方面向曹、卫两国君主允诺,只要他们与楚国绝交,就帮助曹、卫复国,希望以此激怒子玉北上决战。子玉眼见使者被扣,曹、卫两国叛楚投晋,果然恼羞成怒,他愤然率领楚军北上,打算与晋军决战。

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选择有利的决战时机,后发制人,晋文公命令晋军主动“退避三舍”,撤到预定的战场——城濮(今河南濮城)一带。在这里,晋军会合了齐、秦、宋等国的军队,做好了决战的准备。而求战心切的子玉没有看出晋军的企图,率军穷追不舍,直扑城濮。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四月初一,晋军和楚军有了零星的接触战。第二天早晨,双方正式拉开了城濮之战的大幕。战斗开始后,晋军下军副将胥臣让部下给战马蒙上虎皮,率先向由陈、蔡联军组成的楚军右翼发动进攻,将战斗力偏弱的陈、蔡联军一举击溃。紧接着,晋军上军主将狐毛故意在车上竖起两面大旗,引车后撤,装扮出退却的样子。同时,晋军下军主将栾枝又命令士兵在战车后面拖曳树枝,扬起漫天的尘土,做出晋军要撤退的假象,以引诱楚军出击。子玉不知是计,命令楚军左翼全力追击。结果楚军左翼陷入晋军重围,最终全军覆灭。子玉眼见大势尽去,只得带领中军撤退,城濮之战最终以晋军获得决定性胜利而告终。

经典案例

后发制人之夷陵之战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东吴袭取荆州,擒杀了刘备部下的大将关羽。不甘心失败的刘备决心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章武元年(221)七月,刘备率领大军沿三峡进军,向东吴发起了全面进攻。为了抵挡蜀军,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领朱然、潘璋、韩当、徐盛等将领共五万人马抗击蜀军。当时蜀军共有七八万之众,又是顺流而下作战,处于有利地位。东吴主将陆逊深知蜀军锐气正盛,而三峡陆路崎岖,其地形对东吴的防御和后勤供应十分不利。于是陆逊命令吴军实施战略后撤,撤退到夷陵重兵布防,堵住三峡口,而把整段三峡的不利地形让给蜀军承担。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陆逊命令吴军坚壁清野,不与蜀军进行正面做战,在相持中静观蜀军变化,寻找后发制人的机会。面对坚壁不战的陆逊,刘备一筹莫展,蜀军困于夷陵长达半年之久。当时正值盛夏,天气酷热,劳师远征的蜀军补给越发困难,士兵疲劳不堪。陆逊察觉到了蜀军的变化,他认为时机成熟,决心发起反攻。陆逊命令兵士每人手拿一把茅草,火攻蜀寨,一旦火势形成,则全军发动反攻。吴军的火攻打了蜀军一个措手不及,连续攻破蜀军40多座营寨,杀蜀将张南、冯习、蛮王沙摩柯以下数万人,刘备在乱军中逃至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然后一病不起。夷陵之战中,陆逊采取了以退为进、后发制人的正确战术,通过防御战消耗蜀军的锐气,然后抓住敌人士气低落、体力下降的时机突然反击,一举破敌,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P8-11

序言

德国大诗人席勒曾经说过:“只要人类存在,谋略和爱情就是永恒的主题。”很难想象一位把生命献给诗歌的文学大豪会如此看待谋略,这样的评价更像是出自罗马执政官弗龙蒂努斯或者是以权谋著称的马基雅维利的口中。和西方人对谋略的粗放认知不同,中国人一直以谋略著称于世,可以说谋略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轴。从社会谋略大师老子的《道德经》,到兵圣孙武的《孙子兵法》;从经济政治两用人才管仲的《管子》,到脍炙人口,战场商场皆可通行的《三十六计》,谋略在中国人的眼中已经不止是决胜疆场,兴邦治国的王者之道,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的经验,成为了人们对事物高瞻远瞩、曲折复杂的一种认识。它可以是韬光养晦的政治权术,可以是运筹帷幄的军事奇谋、可以是人尽其用的伯乐智慧,可以是安家存身的处世哲学。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人的生活之中,谋略无处不在。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领略中国式谋略中蕴含的智慧魅力,我们特意从二十四史这部中国历史的百科全书中精选了54个悬念迭起,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以此来说明和解释总结出来的54条涉及军事,政治、用人和处世的谋略,希望以真实的历史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领悟谋略的价值和使用方式。此外,我们还在每条谋略的后面补充了古今中外同一类型的经典案例,并配以近200张珍贵精彩的图片,为大家展现了一个中华谋略的世界。就像英国人将《资治通鉴》译为“可以资助于行政的一面镜子”,中国的谋略同样是先贤遗留的智慧之匙,可以帮助我们打开一道道现实的困惑之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