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赚钱的人是“气球”,只会赚钱的人是“机器”;不会花钱的人是“守财奴”,只会花钱的人是“败家子”。会赚钱又会花钱的人,能“玩转”钱;不会赚钱也不会花钱的人,只能被钱“转”。只有能将钱“玩转”在手掌中的入,才能充分享受金钱带来的幸福,才能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本书从这一认识出发,对古往今来有本事赚钱又懂得如何花钱的商贾巨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剖析,从而揭示出他们秘而不宣的金钱“秘籍”,同时也对日常生活中如何攒钱、如何花钱提供了各种建议,这些建议都是针对当今社会许多人让手中的钱“流失”的状况提出的。相信读完了此书,关于如何赚钱、怎样花钱的诀窍,你也就“运用之妙,存乎于心”了。
富人没有穷观念,相信自己会是有钱人;头脑就是“印钞机”,思路一开财源广来;赚钱要有胆量,富死胆大的,穷死胆小的;有钱人工作是为了享受,没钱人工作是为了生活;有钱人用好习惯赢得财富的钟情;会赚钱的人不做“独行狼”,双赢创共富;投资有道,让花钱成赚钱;花钱之前要算计,精算盘才打得响;花钱的”吝啬真经”——一块钱当十块钱花;钱花在刀刃上,花一分钱拉一分人情;……阅读本书,领悟更多赚钱花钱方面的心理知识。
1.要赚钱先要有“飞龙在天”的渴望
“潜龙”的志向是“飞龙在天”,这就是它的理想。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人的伟大不在于他们在做什么,而在于他们想做什么。只要在心中大大地张开梦想翅膀,人生的收获就会更多。
每个人都想拥有财富,想出人头地,想获取财富,想获得社会地位,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为什么只有极少数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因为他们赚钱的欲望比一般人强烈,而且善加利用自己的欲望。委靡不振的穷人一般很少考虑做自己的事,即使想去赚钱,也很难成功。
2005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排名第5位和第6位的是刘永行、刘永好兄弟,刘永行的个人资产为93.96亿元人民币,刘永好的个人资产为90.96亿元人民币。刘氏兄弟在最初创业时个个都不缺乏野心和雄心。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刘永好本来都在国家企事业单位上班,都有一份好工作,但他们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安于现状,而是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大舞台。
1982年,刘氏四兄弟为改革的美好前景所感召,先后辞去各自的公职,卖掉手表、自行车等家产,筹集1000元到他们曾下乡当知青的新津县顺江乡农村创业。他们从孵小鸡、养鹌鹑开始做起。刘氏兄弟的第一桶金是孵小鸡所得10000元,时间是两个月,这是个短平快的项目,投入小,收获大。随后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扩展赚钱项目,一直发展到经营饲料、电子、房地产、金融和资本运作,多元经营,多管齐下,终成千万富豪。
北京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曾经说过:“人赚钱必须要有激情,没有激情的人赚不到钱。”商界有所成就的人大多是激情昂扬、充满斗志的,尤其是在他们的青年时代。他们有超越普通人的强烈欲望,这种欲望通常是不安分的、高于现实的,需要打破他们现在的立足点才能实现。他们的欲望往往伴随着行动和牺牲精神,这一点普通人恐怕难以做到。
“潜龙”的志向是“飞龙在天”,这就是它的理想。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人的伟大不在于他们在做什么,而在于他们想做什么。只要心中有梦想,人生就会有收获。
海王集团总裁张思民最初在北京中信公司工作,这是一份颇令人羡慕的工作,然而张思民背靠大树不乘凉,按他的话说:“守着一份工作顶多能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状况,要想赚大钱,还是要办自己的公司。”
1988年,中信公司派员赴深圳投资部工作,张思民积极报名并获批准。11月,他怀揣美丽的梦想,携妻离开了首都,离开了刚刚营造好的小家。张思民的梦想来自古希腊神话——海王波塞冬主宰着大洋百川。张思民也要在深圳这一改革的大洋百川中托起一座海山,那就是他梦中构筑的海王集团。
1989年5月,26岁的张思民郑重地向中信投资部递交了辞呈,同年7月8日,属于他自己的深圳工贸公司(海王集团前身)在蛇口石云村住宅楼的3间普通民房里宣告成立。他以个人仅有的3000元积蓄做了投入,开始迈出了财富人生的第一步。
后来,海王公司生产从牡蛎中提炼的海洋生物保健产品。1993年,海王投资2.4亿元建造了包括研发实验室在内的总部。现在,又研制发展出了其他保健产品,并进入了旅游、房地产领域。2000年集团的销售额达到50亿元。2005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张思民以个人资产15亿元人民币居第114位。
梦想是改变人生的一种积极力量,它能让人的潜能发挥出来去改变自己的现状。因此,志在成功的人不但有自己的人生梦想,而且应该尽量地把自己的梦想放大。
吉利集团总裁李书福的成功就是源自他的远大梦想。继装饰板和摩托车开发成功之后,李书福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做出了更惊人的决策:生产小汽车。早在1998年,《关于严格限制轿车生产点的通知》就明确规定:除“三大”(长春、上海、十堰)、“三小”(上海、天津、广州)外,全国范围内不再安排新的轿车生产点上马。就是这一规定令想要进入轿车生产领域的李书福一筹莫展。
“人在年轻的时候要做的事很多,也最有意义。但国家的一些行业政策还没有对民营企业开放。所以我就想请国家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允许我尝试。”李书福很清楚,在汽车这个风险性很高、挑战性极大、充满着世界巨头竞争的行业里,他只不过是一只微不足道的蚂蚁。可李书福已经下定决心。
李书福是有策略的,他分析过,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近20年,从夏利到大众、一汽、二汽,从广州标致到别克、雅阁,从低档到高档,排量越造越高,级别也越造越高,价格越来越贵。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需要三四万元价位的车,因为他们口袋里的钱有限,买不起十几万元的车。
“我的汽车售价也就三四万元,只要成本比别人低,质量比别人好,价格比别人低,薄利多销,我就会有机会。而中国恰恰有这样一块市场没人去开发。”李书福成竹在胸,自己的产品质量不比别人差,但价格可以比别人更低,这是自己的优势。
现在李书福已经将他的梦想一步步地变为现实。无论时空如何转换、环境如何变迁,这位中国民营汽车业的先驱人物,像大多数中国富豪一样,在赚钱致富的过程中坚守着自己的梦想。
很多成功者的成功经历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你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样子,你就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你总是期望那些更高、更好、更伟大的梦想,并且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你所期望的梦想就很容易变成现实。成功永远都垂青那些欲望炽烈、梦想远大的年轻人。
P3-5
民间曾流行一句话“有钱走遍天下,没钱寸步难行”,此话虽未免刻薄,但绝对有它颠扑不破的道理。看一看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吃穿住行,无不需要钱!
“是啊,”也许有些人就会说了,“这些话还用你说,谁不知道?是,我很爱钱,我已经无数次地向钱表白了,可连‘她’的影子都没见着!”如果你有奢望钱来“爱”你的想法,那你就未免太浮躁了,你难道没有想过,如果钱能够像空气一样说来就来,那“她”还是钱吗?!所以,就算你爱钱爱得情真意切,却偏偏不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追求,那你就甭想赢取“她”的“芳心”!
说得似乎有点玄乎了,其实要说的,也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爱钱谁都会;会赚钱,那才叫本事。只要数一下你身边有几位有钱人,你就知道了:会赚钱的人,简直凤毛麟角。或许有些“才高八斗”的人对赚钱嗤之以鼻,那他就先去赚个一千万给大家看看!如果他一下就做到了,那他怎样鄙视赚钱都不必理会,如果做不到,那就“俯尊屈就”,赶紧来补上一课吧!
接下来,对于手里有一定数量资金的人来说,另一课也应该及早补一补了:“有了一笔钱之后,我该怎么花?”是吃掉、喝掉、挥霍掉呢,还是谨慎一点,放到一个谁都不知道的地方去?
第一个选择,自然是败家子干的事,那种大手大脚的做法,其实不能叫做会花钱,而是“作贱”钱。第二个选择呢?难道它就是上上策了吗?不!能攒钱,算不上什么本事。,谁的银行卡里能没有一串数字呢?说白了,那只是存死钱,绝对不是金钱的最好去处。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会花钱的人,那你就了解了解有钱人的“花钱观”:赚钱不是为了存钱,而是为了让钱生钱,钱再生钱!
很多有钱人都有这样的感慨:赚钱容易,花钱难。而穷人呢,则刚好相反。摆阔的往往是穷人,真正有钱的人哪有工夫去满足这些虚荣心?有钱人都忙着怎样赚更多的钱,他们的乐趣是在“玩转”金钱上面,是用最少的钱赚来最多的钱,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是盘活资金,搞活投资,让各种社会资源更高效地运转起来!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金钱同样如此。对于穷人来说,花钱是“逝者如斯夫”;对于富人来说,则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患”。
不会赚钱的人是“气球”,只会赚钱的人是“机器”;不会花钱的人是“守财奴”,只会花钱的人是“败家子”。
会赚钱又会花钱的人,能“玩转”钱;不会赚钱也不会花钱的人,只能被钱“转”。只有能将钱“玩转”在手掌中的入,才能充分享受金钱带来的幸福,才能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本书从这一认识出发,对古往今来有本事赚钱又懂得如何花钱的商贾巨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剖析,从而揭示出他们秘而不宣的金钱“秘籍”,同时也对日常生活中如何攒钱、如何花钱提供了各种建议,这些建议都是针对当今社会许多人让手中的钱“流失”的状况提出的。相信读完了此书,关于如何赚钱、怎样花钱的诀窍,你也就“运用之妙,存乎于心”了。
编者
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