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住酒店,开着奔驰,打着电话,张罗同党,不费气力地从国库大宗捞钱3350万元——创造神话故事的刘云一伙,最终成了毁灭自己的掘墓人……
畅游网络的他,偶然邂逅酷似初恋情人的女孩,20年来隐藏的情感似山洪暴发般倾泻。他发誓一定不能再次错过这美好的爱情,不惜一切帮助女孩,谁知,当一切结时留下的只是悲哀……
为了逃避法律的打击,她居然在4年里进行了无数次地整容。与通缉令上的照片比对,完全是判若两人……
警界核心系列读物,犯罪与反犯罪实录。全书共分“情案”“财案”“重案”和“奇案”四部分内容,收录了现实生活中的20种类型的案件。
2007年2月12日,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五,村里的孩子们已经蹦蹦跳跳,唱着童谣,期盼着过年了。古朴的江西省万安县到处洋溢着一派吉祥喜庆的气氛。然而,这天晚上,家住万安县城搞长途客运的老板刘大富却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兴冲冲赶赴的一场约会,却使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2007年2月12日,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五,村里的孩子们已经蹦蹦跳跳,唱着童谣,期盼着过年了。古朴的江西省万安县到处洋溢着一派吉祥喜庆的气氛。然而,这天晚上,家住万安县城搞长途客运的老板刘大富却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兴冲冲赶赴的一场约会,却使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无头尸惊现松树林
万安县窑头镇潭口村上罗组是一个偏僻的江南小村庄,这里风景秀丽,居住着淳朴善良的村民。
2007年2月12日晚9时许,靠马路边的一户村民家中,几个村民正围在一起玩着扑克牌。突然,从屋后传来一阵“咚咚咚”的响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也打扰了这几位村民的牌兴。村民们一边埋怨一边决定去看个究竟。
借着应急灯的光,村民们来到屋后,隐约看到有个人迅速逃向松树林中。村民疑惑着继续向前走去。在距离房屋约20米远处,靠近松树林的一个树坑里,只见一名男子仰卧着,一动不动,一双只穿着白袜子的脚格外醒目。“不好,有人受伤了!”村民们走近一看,树坑旁边有一把沾着血迹的屠刀,地上到处是血,再仔细一看,发现那男子的脑袋却不翼而飞。村民们惊惶失措,吓呆了:原来刚才发出的沉闷声是有人用屠刀在砍人头。村民当即打电话报了警。
这是万安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发生杀人分尸案,作案手段残忍,时间又临近年关,影响极为恶劣。接到报警后,万安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窑头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县委政法委书记胡影秋,县委常委、公安局局长王先明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现场就在靠路边这户村民的屋后,离村主干道的水泥公路约50米。人们在水泥公路上发现一大滩血迹,小路上一前一后遗留着两部摩托车。树坑里死者的颈部被砍断,无头,鲜血淋漓,惨不忍睹。周围没有发现死者的脑袋。
死者的脑袋又到哪里去了呢?
六小时锁定凶手
死者是谁?是仇杀、还是财杀或情杀?是谁胆大包天,如此凶残地杀人而且分尸后弃尸荒野……一系列的问题等待着民警们去寻找答案。
当晚9时20分,警方紧张的侦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条条线索从四面八方汇集,民警的视线慢慢在扩展。
13日凌晨1时许,死者的身份已查清。刘大富,44岁,万安县城人,经营江西万安县至福建石狮的长途客运班车,家境富有,社会交往复杂。经查证,现场遗留的其中一辆摩托车是刘大富的。
办案民警在调查中了解到,死者在12日晚上8点还在县城里与朋友一起吃饭,为何一个小时后就会身首异处,死在离县城20多公里外的乡下小树林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各路信息也一条一条地反馈。死者社会交往虽然复杂,但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仇家,也没有发现与别人有过争吵。死者身上所带的现金、银行卡并未取走,表明不是杀人劫财。上山搜捕的群众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只有设卡的一个卡点民警反映:有人开着摩托车冲卡,他手上还提了东西,由于夜晚太黑,看不清是什么,追了一下也没有追上,但驾驶员身上干净,不像是作案人。案件一时陷入了困境。
随着办案民警调查的进一步深入,现场访问的民警们取得了重大进展:遗留在发案地的另外一部摩托车是居住在距现场不远的罗秋华所有。案发后,罗秋华来到现场围观,并对在场的其他村民说,他的摩托车放在家门口被人偷走了,想不到在发案现场找到了,他还说可能是打架的人先到他家偷车子,然后骑到松树林中打架的。
细心的侦查民警觉得罗秋华的话非常可疑:罗家距离案发现场大概有300米左右,罗氏三兄弟的住房就在一起,他们家养了好几条狗,都特别凶。按理说狗这么厉害,摩托车放在门口被偷掉的可能性极小。另外,如果是凶手会先到现场的一个村庄上去偷一部摩托车,然后再去现场杀掉人,而且被害人的车也在附近,这很难解释!民警们当机立断,对罗家进行全面布控。当晚,在罗秋华家的楼梯间灶膛内发现了藏匿的血衣血裤,罗氏兄弟俩有重大作案嫌疑!
凌晨3时许,案情进一步明朗,警方确定:此案是罗家老大罗冬华与妻子陈香英所为。此时,距离报案时间仅6个小时。
客车上的风流孽情
罗冬华一家是随着国家“七五”重点工程——江西万安水力发电厂的建设,在上世纪80年代由库区武术乡移民至潭口的。同是移民的陈香英,自小长得聪慧漂亮,长大后更是成了众多小伙追逐的对象,虽然门槛踏破,但陈香英还是看中了住得不远、长她七岁的罗冬华。陈香英不顾罗家家境贫寒,毅然选择了嫁给罗冬华。日常生活中,罗冬华对妻子百依百顺。从来不与妻子争吵,大大小小的事都依着她。婚后,两人一直恩恩爱爱。一年后,两人有了爱情的结晶——儿子出生了。几年后,陈香英又生了个儿子。罗冬华与妻子商量决定,把儿子放在家中,夫妻俩一起去福建晋江打工赚钱,贴补家用。几年下来,凭着自己的聪明能干和吃苦精神,罗冬华掌握了一手精湛的制鞋手艺,在一家鞋厂当上了主管。陈香英也在相隔不远的另外一家厂子找了一份工作。这样,两口子的日子渐渐地越过越好。
2003年暑假,儿子放假了,陈香英回到老家接儿子去福建玩,搭乘上了刘大富开往福建晋江的客车。一路上,在拥挤的车厢内,刘大富对带着小孩的陈香英关怀备至,帮她搬行李,让好位置给他们娘儿俩坐,途中又免费给她饭吃,下了车又给她联系回厂的车子,因此陈香英对刘大富有了好感。儿子在晋江玩了一个多月,要开学了,罗冬华让陈香英把小孩送回万安。无巧不成书,刘大富巡视完班车线路正要赶回万安,陈香英再次遇上了刘大富。正是这次,陈香英漂亮,能说会道,时时博得刘大富的好感,两人在车上谈笑风生,在频频的眼神交流中,刘大富与陈香英慢慢地产生了一种暧昧的情调。长途客车单调的气氛却隐藏着暗送秋波的这对男女激动不安的春心。这次,两人发生了性关系。
随后,刘大富为陈香英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手机成为他们情丝不断的“红娘”。几天后,陈香英又赶赴福建晋江打工。这次,刘大富也应约而去。有一次就有第二次,而刘大富对陈香英的感情日益加剧。于是,刘大富隔三差五地随车到晋江找陈香英厮混。宾馆、公园、广场,都变成了他们鬼混的场所。有这么一个男人呵护自己,对成天在工厂里上班、生活枯燥无味的陈香英来说,很满足。
以后的三年中,陈香英无论在哪里,每个月至少都要与刘大富联系一次。刘大富头脑灵活,生意场上做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自己只生有一个女儿,膝下无子。每每和陈香英亲热后他都会发出叹息,多次要求陈香英与罗冬华离婚,带着其中一个儿子与他结婚,他承诺会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对待她带来的小孩。陈香英本就对丈夫心存愧疚,更不敢轻易答应刘大富。一段时间后,刘大富见她没有反应,又说:“要不你给我生个小孩吧,你虽然结扎了,我可以出钱到大医院去让你做输卵管复通手术,然后我们一起生个儿子,这样,既对得起我们的感情,以后又可以继承我的家产!一举两得。”陈香英回答说罗冬华肯定会阻挠。刘大富又给她打气,说只要陈香英考虑好了,在万安县无论是走法律程序还是私下了结,他都摆得平,不怕罗冬华不同意。毕竟与罗冬华有着十几年的夫妻感情,陈香英一直没有答应,但两人仍然保持着不正当的关系。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