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歌曲取名《辣妹子》,充满着生机、生活、生趣,令人喜欢、欣赏、佩服,愿为之添辣一丛、一枝、一叶。
以临潼为中心的秦人喜欢世间各种味道。一般来说童年时偏甜,年长则偏酸,后又偏辣,有的甚至自称“辣狂”。
偏辣,首出于三秦大地家家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火红的辣椒,准确地说,是三秦父老那对辣椒特有嗜好的熏陶。按说,吃饭要有菜乃中国人的一种常规,南方人如无菜,米饭就咽不下去,饭与菜同等重要。北方则不同,主要是吃主食,菜肴是很少见的,即使吃也以腌酱之类小菜居多,但辣椒是少不了的。一般人都知道辣椒是一种调味品,是不能单独成菜的。秦人硬是不理这“常规”,吃馍夹辣椒,米饭里调辣椒,可谓“一盘辣椒度春秋”。正因如此,外地人戏称秦人“辣椒是个菜”,并被列为“关中八大怪”中之一怪。
关中是中国出口辣椒的主要产地。其他地方的人给它取了个“秦椒”的名号,内含敬而远之的怯意,可秦人称之为“线辣子”,则有亲近之意。临潼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辣椒。这线辣子长约一柞,色红似枣,细如卷烟。每当秋初,黄色的田野常常露出红红一片,煞是娇艳。入冬悬挂在庭院中风干,把个村舍装扮得格外夺目。辣椒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丙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油、红色素、挥发油及钙、磷、铁等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特别是丙种维生素的含量,居群菜之首。它的果皮和胎座组织中含有辣椒素成分,具有辣味,尤其是制成辣椒干后,辣味更浓。用其佐餐,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兴奋精神,增强血液循环。食后每有面部发赤、浑身出汗的现象,使人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线辣子可配荤素食物煎炒煨炖,或加大蒜砸碎吃,无不是下饭的好东西。将辣子放锅中焙焦研面,加精盐,用热菜油一泼而成的油泼辣子,乃是人人痴情、家家都有的“常菜”,即使豪华的陕菜饭店,餐桌上也必须配置。千禧年的春天,我曾在临潼瑶光楼餐厅宴请流居台湾的一位陕西乡党,桌上就有一罐油泼辣子,乡党端详了许久后说:看见油泼辣子如见三秦人的血脉在异乡是如何流动。由此足见这位乡党的辣瘾、乡愁,真是痴情一片。他把辣子看做自己成长的动力,视为至味,是他精神的寄托。
红亮照人、辣香四溢的油泼辣子更是秦人一种愉悦的享受。每当夕阳西下,关中汉子从地里回到家中,接过媳妇送上的一老碗宽面片,蘸着油泼辣子和醋汁蒜,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气,竟比“斗酒诗百篇”“自称酒中仙”的李白还安逸。没有辣子,三秦父老赴国宴吃山珍海味也斥之无味!记得前多年去临潼渭北一位交情不浅的老农家做客,给他讲了在人民大会堂吃过的国宴,他啥话都不说,只问:“有没有油泼辣子?”“没有。”我回答说。“那有啥吃场?”他那很不以为然的样子,竟使与我同去的一位上海人极为惊愕。
秦人的偏辣,多因为从小愿意寻找刺激的东西,于是亦步亦趋地跟着大人吃辣椒。吃第一口,舌头发麻,皱上眉头,乃至张嘴咝咝吸气。吃第二口,辣火得抓耳挠腮,五内俱焚。第三口吃下去,竞浑身血脉畅通,甚至有意气飞扬之感。就这样,从不敢吃到吃,从少吃到多吃,进而到“不可一日无此君”。其实,辣椒之辣火,正好表达出它的德性来。它不像葱、姜、蒜和芥末的那种辛辣,而是辣得很凶,一进口就像火灼了你的舌头,接着又冲向了喉咙。尤其是辣得很顽固,不是一会就过去,而是长时间在那里辣着你。难怪王力先生说它具有“刚者”之强。王老旷达,我辈岂敢附庸风雅,可听临潼一位挚友讲为了显示自己的“刚”,他在中学时曾与同学进行吃辣椒比赛。方法是每人一罐油泼辣子(约二两),用三个烧饼夹着吃,时间限制为十分钟。其他九人大都吃了三分之一,最多吃了一半,就辣得吃不下去了,而他只用两个烧饼夹完所有辣子,提前三分钟结束战斗,一举夺得“辣子大王”称号。他说:“现在想起因此胃痛了好几天,还辣得大便也十分困难的难堪情景,还真有点后怕。”
世上有些事是很怪的,吃辣子受了罪,还要吃,还要颂。至今,我仍认为辣子是个好东西。其实,中医也认为辣椒性热,助消化,去湿气,易上火。肝火旺盛,就会动情,肺腑之言,赤胆忠心,显而易见。难怪许多名菜都离不开辣椒。有人说陕西人的血液里都渗透着线辣子的味道,干活猛,性子躁,说话火。至于辣椒与革命是否构成因果关系,及至“不吃辣不革命”,我没有作过研究,可人们的饮食与性格密切相关好像也是事实。
俱往矣,秦人已经不属于或不宜于任何狂态的年代与地带了,唯心头尚存或永存一丝忆辣的惘然。文章开头就说过,秦人虽有偏爱,然也爱世间一切味道。从小欲寻刺激,又置身于赏辣、吃辣的环境,能不爱辣?但物极必反,经历过狂辣之后,也应该多少有点忌讳。因为辣火火是不足于应付环境的。辣与甜好像结合起来才好。辣烈太露常常被视为不幸的预兆。可秦人还是弄不明白,世界原本是酸辣苦咸甜各味都有的,世界原本也是多味而又单一的,唯多味方见单一,唯单一方见多味。辣和甜都是多味中均有的,为什么只能偏爱甜而不能偏爱辣呢?
允许我们泛爱各种味道,也允许我们由于心境乃至时空的转换而有所偏爱。爱辣吧,因辣中有生机、生活和生趣。允许秦人在自己的心头仍静静地默存一丝狂辣。P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