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武警特别行动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久辛
出版社 人民武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特别行动,献给人民特别的深情;

特别行动,献给祖国特别的忠诚;

特别行动,带给罪犯致命的打击。

本书将带你走进许多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让你真正领略中国武警的神韵和风采。

内容推荐

伊拉克,这片曾孕育出灿烂人类文明的土地,被战火无情地蹂躏后,现在又笼罩在恐怖活动的阴影中,绑架、抢劫、汽车炸弹……令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人人自危。2004年2月,我驻伊拉克使馆人员奉命奔赴这片战乱频仍的国土,进行复馆工作。如何保证7位使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我特警官兵奉命出征。优中选优挑选出来的6名武警官兵,用忠诚和智慧,在战火中为复馆人员撑起了一片宁静的天空,在180多个日夜里,7位工作人员毫发未损,安然无恙,创造了中国警卫史上又一个奇迹。本文记述的,就是6位勇士出警伊拉克的神秘经历。

目录

出警伊拉克

在巴格达出生人死——赴伊警卫官兵口述惊心动魄的亲身经历

霸王花千里卧底写传奇——女子特警队员敬晓玲、叶丹化装侦察纪实

中国武警押解囚犯的故事

中国押运兵的神秘故事

中国监狱看押兵秘闻

来自铁路隧道守护部队的报告

古墓群里的战斗

中原剿匪

滇西大缉毒

异国旗下的中国哨兵(上)——共和国外使警卫五十周年纪实

异国旗下的中国哨兵(下)——共和国外使警卫部队纪实

布什访华警卫揭秘

APEC“安保”工作中的武警官兵

我为祖国守石油——来自河南、河北、山东、天津、黑龙江五省石油城的报告

与“死神”周旋的人们——武警部队处理废旧弹药纪实

武警特种兵野外生存训练纪实

我护“神舟”上九天

SOS,高速公路救护队

石家庄大爆炸发生以后

紧急救援:CISAR万里出征

试读章节

武警部队的史册上将永远记住那一天:2004年2月17日。6位武警官兵护送复馆小组工作人员到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入住蔓苏尔饭店,正式开始了在伊拉克的警卫任务。同时记录下的,是首次出国执行警卫任务的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保卫小组的6名武警官兵:经验丰富的席栓柱,英勇果敢的李亚光,百步穿杨的苏军,飞檐走壁的丁秀国,机智勇敢的王志刚,防爆排险能手武好。

首次代表武警部队出警国外,既是责任,更是荣誉。谁去?特勤分队官兵个个摩拳擦掌,一场比武随之展开。

首次代表中国武警出国担负使馆警卫任务的6名队员,是武警部队经过相当苛刻的程序,从众多素质全面的武警特种作战分队队员中挑选出来的。作为武警特勤中队的一员,他们是万里挑一的精英,是武警部队特种作战分队用各种手段锻造出来的金刚勇士。每名队员都知道,能参加这项任务将是无上光荣的。消息一发布,全中队就热闹开了。干部、骨干、老兵、新兵,大家都跃跃欲试。“谁英雄,谁好汉,比武擂台上看一看。”

有10年军龄的副中队长李亚光,从战士到干部都在特种作战分队,是一位军政素质全面的警官,尤其以擒敌技术和手枪射击见长,他的入选当之无愧。二期士官苏军当兵8年,在特战分队呆了8年,在全中队特等射手中是大腕儿级人物。比武那天,只见他手托狙击步枪,沉着冷静地向目标射击。发发命中,“50环!”他无可争议地入选。一期士官丁秀国,是全总队公认的攀登高手,飞檐走壁是他的绝活。比武时,他面对16米高的四层楼房,如猿猴一般,仅用8秒就轻松完成,全中队没人敢和他叫板。王志刚是全中队有名的“机灵鬼”,不但擒拿格斗、武器操作样样精通,而且头脑灵活、身手敏捷,无人可比。排爆专家武好从事防化专业已经多年,是本专业的业务尖子,他的地位无人可替。一位被淘汰的少尉警官深有感触地说:“被淘汰我并不感到遗憾,因为这次担负的是一项极特殊的任务,来不得半点马虎。这6位战友的确技高一筹。我祝愿他们不辱使命,胜利凯旋。”

为了让这些千挑万选的精英确实挑起大梁,执行任务中能够独当一面,在警卫组长席栓柱的带领下,从2003年9月开始,警卫小组就进入了“战备”状态,断绝了与外界的接触,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准备工作中。从专题教育到专项训练,从武器装备的准备到生活物资的筹备,都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准备。专门邀请外事人员到部队授课,掌握了很多关于伊拉克的风土人情和驻外警卫工作常识。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炎炎烈日,6个人都泡在作战研究室,活跃在训练场,有时为了研究一种战法而忙到深夜,对执行任务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情况他们都要设想周全,做到心中有底。

语言不通,情况不明,偌大的巴格达危机四伏,警卫分队如何迈出第一步?

2004年2月17日,中国驻伊大使馆复馆小组警卫组长席栓柱和他的5名战友几经周折,终于护送小组7名工作人员安全进入巴格达。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狼藉,被炸毁的汽车和倒塌的房屋到处都是,各处都有美军军车,每个大楼前都有一群人拿着枪。入住蔓苏尔饭店后,他们迅速对饭店的内部环境和周边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各楼层的房间、电梯,他们也要一一检查,不放过任何可能带来危险的细节。甚至要记住每一个出入饭店人员的面孔,一旦发现可疑人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同时,随着使馆工作人员出行频率的增加和对伊局势的了解,哪条路线安全,哪个地方危险,他们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为了保证在出行途中人员和车辆的安全,警卫队与复馆小组反复商议了行进途中的安全防卫预案。如车辆的编队、排序、警卫人员的分工,途中观察情况的方法,停车加油时的特殊防卫,大使下车时的贴身警卫等。席栓柱说,每次出门的时候,一换上军装,枪拿到手里,心理压力特别大,一要确保中国外交人员的安全,二要确保自身安全,“可以说,他们的生命都在我肩头”。

席栓柱一直记得他们第一次外出执行任务的情景,那是他和苏军第一次护卫中国驻伊大使孙必干前往拜会伊拉克临时政府的外交部长。一路上,他们都在紧张地观察外面的情况,一个特别突出的感觉就是眼睛不够用。碰到堵车.或者有穿着长袍的乞丐靠近汽车,他们都很紧张——谁知道哪辆车上装着汽车炸弹?谁知道长袍子下有没有藏着武器?

武好也记得值勤的第一个晚上,他和另一个战友一直处于高压状态。外面时常传来枪声。每次枪响后,哨兵都会把灯熄灭,然后趴在窗口向外观察,用电台互相沟通。哪怕白天值勤,他们心里一刻也没放松过。他第一次外出执行任务是到巴格达后的第三天,陪同一名外交官到临管会送照会。他把手枪保险打开,坐在副驾驶位置上,通过后视镜观察左右两边。在执行任务的两个多小时里,枪一直在手里紧紧握着。有人劝他放松一下,他说:谁都可以放松,我们警卫一刻也不能放松。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0: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