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国家强盛之基、民族兴旺发达之本。它是个极其浩大的、涉及全社会的、需要世世代代共同奋斗的伟大工程。而健康教育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有益于人民的工作。本书就是进行健康教育的优秀教材。本书从保健、心脑血管、肝肺、消化道、颈腰椎等方面向你阐述了健康的冲要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健康锦囊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北京广播电视报社健康生活精粹编委会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健康是国家强盛之基、民族兴旺发达之本。它是个极其浩大的、涉及全社会的、需要世世代代共同奋斗的伟大工程。而健康教育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有益于人民的工作。本书就是进行健康教育的优秀教材。本书从保健、心脑血管、肝肺、消化道、颈腰椎等方面向你阐述了健康的冲要性。 内容推荐 健康的身体是智慧、知识和财富的载体,是幸福的源泉。没有健康的身心,就难以达到知识渊博和智慧超人的境界,财富和幸福更无从谈起。全民的健康展示着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前代人的健康又能遗传予后代子孙。 昔日,孔明授锦囊于赵云,三计解了赴江东之危,使刘备龙凤呈祥,荣归荆州。今日,请当代“孔明”——30多位医学大师献计,授予广大读者,以保身心健康,并解疾病之危。此妙计者,皆是现代最先进的、高精尖的科学技术,既能防病,又能治病,能使您体魄健壮、精神焕发、寿敝天地。此妙计括之有三:即预防、 “三早”、科学观。 目录 保健篇 把健康的钥匙握在自己手中 健康教育是最好的疫苗 健康自我管理有五把金钥匙 睡得香 让您更健康 吃什么 怎么吃关系着民族的命运 睡眠如同营养一样,缺了就得病 学会早期预防方可延年益寿 心脑血管篇 关爱健康从“心”开始 预防高血压应当从中青年开始 冠心病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了 血管病变是悄悄发生的北 先天性心脏病幼儿第一杀手 每12秒钟就有一人患脑中风 肝肺篇 善待您的“心肝宝贝” 还您一个健康 不良的饮食习惯成为损肝第一杀手 肝病患者重在自我保健 莫忽视肺癌的早期信号 消化道篇 把好消化道这个“门户” 夏季慎防肠道传染病 得了痔疮千万不要忍 男女篇 关爱男性健康别让男人做难人 前列腺疾病早期发生并不可怕 乳腺癌筛查越早越好 准妈妈的营养是两个人的健康保证 糖尿病篇 不容忽视的富贵病——糖尿病 注意尿毒症的早期信号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眼部病变 颈腰椎篇 颈椎病预防大于手术 颈腰椎病正威胁着久坐人群 治疗颈椎病方法应恰当 其他篇 桑拿天需防热射病 年轻时耳鸣预示年老耳聋 银屑病治疗要得当 肿瘤病人如何看待和接受治疗 心理健康也得讲点艺术 牙齿缺失后应及时修复 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 把健康的钥匙握在自己手中 2007年医疗卫生绿皮书《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No.3))披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我国慢性病人数为1.6亿人,相当于每10人中有1.3人患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趋势令人堪忧中国人的健康。 亟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王陇德副部长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学习卫生科普知识。但从整体隋况看却不容乐观,我国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还不高,一部分群众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沿袭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保留一些生活上的陈规陋习;一些伪科学的所谓保健功能和手段还在一些地方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加强对人民群众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分辨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进步与落后的能力,破除陈规陋习,反对封建迷信,推动全社会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慢性病患病人数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一、老年人口增加是慢性病上升的基础 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增加,是慢性病发病数快速上升的基础。因为慢性病的发生,需要一定的体内病理变化的积累过程。虽然目前慢性病的发病年龄有所提前,但绝大多慢性病仍然发生在45岁以后。我国人民预期寿命的延长,使大部分人存活到了慢性病的高发年龄,因而发病数较以前增加很多。 据统计,45岁以上的慢性病患者占慢性病患者总人数的86%。中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已由1991年的76%上升到2000年的82%,数量约6400万人。10年中,支气管肺癌、肝癌、乳腺癌、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交通伤害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二、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大量增加 王陇德副部长谈道:2002年百位营养学家关于“国人十大营养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位居前五位的问题分别是肥胖(87%)、营养与心脑血管疾病(82%)、糖尿病(75%)、高脂血症(71%)和热量过剩(70%)。 目前我国有近3亿人超重和肥胖,其中18岁以上成年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1992年至2002年的10年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人数增加了1亿人,其中18岁以上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上升39%和97.2%。同时,超重、肥胖已成为城市儿童、青少年突出的健康问题。 儿童期营养过剩,易发生肥胖。因为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长脂肪细胞个数,所以,儿童期肥胖比成人后果更严重。肥胖不但影响体能,而且影响智商。家长千万要注意,不要给孩子吃以肉类及油煎为主的快餐,也就是所谓的“垃圾食品” Ounk Food),经常吃这些食品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 肥胖在45岁以上的机关干部群体中的情况更为严重。据对北京的一些单位干部的体质测定,超重率达66%,肥胖或明显肥胖的人占40%,体能较差的达60%。 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高血压患者1.6亿人。1991年至2002年,我国患病人数增加了7000多万人。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头号杀手。 截至2002年止,我国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18岁以上居民患糖尿病率分别达到6.1%、3.7%和1.8%。与1996年相比,大城市人群患病率上升28%。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糖尿病将给中国居民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造成高血腊和肥胖的主要原因 王陇德副部长分析指出:造成高血脂和肥胖可能有多种原因,如遗传、酗酒等,但这些因素只涉及部分人群。从宏观角度讲,大多数高血脂和肥胖是由于摄入和消耗的不平衡引起,也就是吃得过多而消耗过少。这是引致这类问题的主要矛盾。 摄入和消耗不平衡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性食品,也就是肉类食品的消耗量快速增长,1992年与1965年相比增长了3倍,20世纪90年代增长更快;与此同时,植物性食品的消耗量大幅度下降,如1992年与1982年相比,薯类下降了50%,从而引起膳食结构失调。中国人比较讲究吃,俗话称“饱一饱口福”、“撮一顿”等。吃起来津津有味,吃得很舒服,可体重一斤一斤往上长,问题可就大了。 当前我国人群面临三重因素叠加作用 1.营养过剩。据北京、南京等地对15—39岁死者尸检结果,心脏冠状动脉硬化的早期病变率已达75.2%,其中狭窄超过50%者已占23.1%,表明营养过剩所引致的高血脂、心脏的冠状动脉病变从年轻时就已经开始。美国对16—18岁死于车祸者检查,68%已有动脉粥样硬化。 2.长期处于食物不足状态下,或近期内曾有过较长时间这种现象的人群,身体有一种特殊功能,就是储存能力特别强。这种能力使人在能得到食品时,善于把热量储存起来,以备食物不足时动用。生活条件的改善可能在数年或数十年内发生,而特殊能力的改变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这类人群在生活条件改善后很易发胖。 3.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越来越缺少运动。出门有汽车,上楼有电梯,进商场有滚动电梯,造成日常消耗能量越来越少。居民职业性体力活动水平为轻、中和重度的比例差不多各占1/3,半数以上的劳动者在工作中以坐和站立为主,行走时间很短,许多成年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久坐少动的活动上。 运动过少促使危险因素增加 王陇德副部长说:摄入过多和消耗过少这两者中哪一个是造成高血脂和肥胖的更重要的原因呢?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中原有的一些活动都被现代化的工具所代替,身体消耗能量明显减少。据调查,我国人群锻炼率明显下降,1983年为21.8%,1998年降为12.2%。消耗的减少,摄入的增加,使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当前基本运动消耗不足的人占了绝大多数,因此,现阶段矛盾的主要方面应是消耗过少。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每年全球有200多万人因为缺乏体力活动而死亡。每个国家有65%—85%的成年人由于没有足够的体力活动而健康受损。 人类是以肌肉运动为中心的机体,肌肉是体内糖和脂肪代谢的最大转换者。肌肉也是体内重要的免疫和调节神经物质的主要来源。因此,运动过少会影响身体多方面的功能。 美国的调查显示:35%的冠心病、32%的结肠癌和35%的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经常处于静态生活方式中和缺少体力活动。美国已决定:医生指导下的减肥开支可列入减税项目,因为他们认为肥胖是病。有些公司对医生指导下的减肥有效者给予奖励,因为减肥后慢性病减少,公司可以少支付医疗保险费用。P4-P7 序言 健康的身体是智慧、知识和财富的载体,是幸福的源泉。没有健康的身心,就难以达到知识渊博和智慧超人的境界,财富和幸福更无从谈起。全民的健康展示着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前代人的健康又能遗传予后代子孙。因此,健康是国家强盛之基、民族兴旺发达之本。它是个极其浩大的、涉及全社会的、需要世世代代共同奋斗的伟大工程。而健康教育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有益于人民的工作。本书就是进行健康教育的优秀教材。 昔日,孔明授锦囊于赵云,三计解了赴江东之危,使刘备龙凤呈祥,荣归荆州。今日,请当代“孔明”——30多位医学大师献计,授予广大读者,以保身心健康,并解疾病之危。此妙计者,皆是现代最先进的、高精尖的科学技术,既能防病,又能治病,能使您体魄健壮、精神焕发、寿敝天地。此妙计括之有三:即预防、 “三早”、科学观。 。 预防是保证健康的第一妙计。首先要树立预防疾病的理念。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主席为卫生工作制订的四大方针,第一个就是“预防为主”。“预防为主”的理念已经得到了近六十年的充实与发展。《健康锦囊》一书,从各个角度讲述了预防医学的科学道理。如自然环保,防治污染,食品、药品的安检,发展体育运动,精神文明建设等等,都是为了健康,预防疾病。 “三早”,是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是第二妙计。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警惕,定期检查身体,及时发现疾病,作出正确诊断,早期治疗就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例如: “I期乳腺癌90%以上可以治愈”。晚期发现,治愈率就大大降低了。因为早期身体的抵抗力尚强,病势较弱,治疗时对身体损害较轻,康复较快,晚期就完全相反了。 科学观,是指用科学观认识人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疾病。健康长寿是人生的愿望,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从青少年开始,就注意自我保健,持之以恒地锻炼身体,调理心理,使其处于健康状态。一旦发现疾病,既不要恐惧,也不要悲观,以我为主,积极对待。主观上作到:心态平稳,精神振作,饮食合理,起居规律,努力改善自身的内部环境,除掉致病因素,提高免疫机能。客观上,主要是和医生密切配合,正规治疗;不可乱投医、乱用药,绝大多数疾病是可以治愈的。 若能真正掌握囊中妙计,必能获得身心健康,幸福长寿。 陈振相 二零零八年二月于北京香山 后记 本书出版后,在北京地区引起读者热烈追捧。也有不少读者来电来信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为此,再版时从定价到版式、装帧设计均做了较大改进。我们又约请曾在解放军总医院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陈振相教授通读审阅书稿并重新作序。在此一并表示深深地谢意! 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广大读者的最大愿望。本书最终的目的,是使大家对健康长寿有个新观念、新做法和新活法。 希望广大读者继续提出改进意见。 编者 2008年4月1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