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始终随着大气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而发展着。本书将近年来的新技术、新方法尽可能多的收集进来,在前一版的基础上,除了对个别文字表述欠当之处作了推敲修改外,只是补充了少量的新内容。补充的新内容主要取材于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经实际检验证明是有效的若干新技术方法,包括有着较强预报能力并已在我们开发的中期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业务系统中投入使用的综合相似统计方法、应用卫星资料作台风路径客观定量相似预报的方法等;另外,在第六章中增加了“晴空回波分析”方面的内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现代天气预报技术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孔玉寿//章东华 |
出版社 | 气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始终随着大气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而发展着。本书将近年来的新技术、新方法尽可能多的收集进来,在前一版的基础上,除了对个别文字表述欠当之处作了推敲修改外,只是补充了少量的新内容。补充的新内容主要取材于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经实际检验证明是有效的若干新技术方法,包括有着较强预报能力并已在我们开发的中期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业务系统中投入使用的综合相似统计方法、应用卫星资料作台风路径客观定量相似预报的方法等;另外,在第六章中增加了“晴空回波分析”方面的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国气象局“九五”重点教材。全书介绍了现代天气预报的若干最新技术,内容包括: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发展的基础、特点和趋势;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技术;若干诊断量的分析应用;基于统计学和人工智能的预报新技术;气象卫星和雷达探测的应用以及天气预报业务自动化等。 本书既注重基本原理的介绍,更侧重于实于应用技术的阅述,不但可作为高等院校大气科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广大从事天报预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和业务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发展的基础和特点 1.1.1 发展的动力 1.1.2 发展的条件 1.1.3 发展的特点 §1.2 现代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趋势 1.2.1 美国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 1.2.2 我国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数值预报及其产品应用技术 §2.1 概述 2.1.1 数值天气预报在大气科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2.1.2 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作用和意义 §2.2 数值预报产品的接收和预处理 2.2.1 数值预报图的接收和预处理 2.2.2 数值预报产品格点资料的接收和预处理 §2.3 数值预报误差的分析和订正 2.3.1 产生数值预报误差的主要原因 2.3.2 数值预报误差的分析和订正方法 §2.4 数值预报产品的定性应用方法 2.4.1 数值预报产品定性应用的基本方法 2.4.2 数值预报产品定性应用示例 §2.5 数值预报产品的定量应用方法 2.5.1 数值预报产品统计释用的一般方法 2.5.2 相似预报法 2.5.3 动力释用方法 2.5.4 卡尔曼滤波方法的应用 §2.6 综合集成方法 2.6.1 综合集成方法的基本思路 2.6.2 综合集成方法的基本技术 §2.7 我国中期数值预报产品的编报方法 2.7.1 电码形式 2.7.2 编码规则和说明 2.7.3 举例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若干诊断量的分析应用 §3.1 Q矢量分析 3.1.1 Q矢量及其物理意义 3.1.2 垂直运动的诊断 3.1.3 锋生锋消的分析 §3.2 位涡思想的应用 3.2.1 位涡及其分析方法 3.2.2 位涡思想及其应用 §3.3 条件性对称不稳定 3.3.1 基本概念 3.3.2 CSI的定性判断技术 3.3.3 CSI的定量分析技木 §3.4 强对流天气分析预报中新近引入的几个参数 3.4.1 粗Ri数 3.4.2 螺旋度 3.4.3 能量-螺旋度指数 3.4.4 雷暴大风指数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统计学和人工智能的现代天气预报技术 §4.1 多层递阶预报方法 4.1.1 多层递阶预报的基本原理 4.1.2 输入变量因子的选取和处理 4.1.3 预报模型的输出 4.1.4 模型输出结果分析 §4.2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4.2.1 灰色预测模型 4.2.2 灰色预测模型的应用 §4.3 气象预报专家系统 4.3.1 WFES的结构 4.3.2 WFES的工作原理 4.3.3 WFES与一般程序的区别 4.3.4 知识库的建立 4.3.5 推理控制策略及其实现 §4.4 人工神经网络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4.4.1 ANN的基本工作原理 4.4.2 BP-ANN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4.5 相似预报的人工智能方法 4.5.1 基本思想和关键技术 4.5.2 相似预报自动化智能系统的实现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气象卫星图像资料的应用 §5.1 基本原理及简单识别 5.1.1 基本原理 5.1.2 云和云系的识别 5.1.3 地表的识别 5.1.4 气象卫星图像资料在天气预报过程中的应用 §5.2 云型分析及水汽边界 5.2.1 中尺度云型 5.2.2 天气尺度云型 5.2.3 根据云型特征确定天气系统的位置 5.2.4 与斜压槽有关的云型分析 5.2.5 一些重要的水汽边界 §5.3 锋面、波动和中纬度气旋 5.3.1 锋面云系特征 5.3.2 天气尺度波动 5.3.3 中纬度气旋 §5.4 热带天气的分析 5.4.1 ITCZ和热带云团 5.4.2 热带对流层上部槽(TUTT)和东风波 5.4.3 热带气旋云型概念模式 5.4.4 热带气旋中心的定位方法 5.4.5 热带气旋的强度估计方法 5.4.6 热带气旋移动以及登陆后暴雨的预报 §5.5 对流尺度天气的分析预报 5.5.1 对流云型概述 5.5.2 地形引发的对流云型 5.5.3 对流尺度相互作用 5.5.4 有组织的中尺度对流系统 5.5.5 对流性天气预报的一般思路:“卫星预报漏斗” §5.6 应用卫星资料估计降水量 5.6.1 降水估计方法简介 5.6.2 Scofield和Oliver降水估计方法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天气雷达图像资料的应用 §6.1 基本原理 6.1.1 雷达气象方程 6.1.2 雷达资料的显示方式 6.1.3 雷达回波分析申存在的问题 6.1.4 多普勒天气雷达 §6.2 雷达回波的简单识别及分析方法 6.2.1 云回波和降水回波 6.2.2 雷达回波分析方法简介 §6.3 雷达探测强雷暴 6.3.1 基于雷达反射率的强风暴探测 6.3.2 基于风暴结构的强风暴特征 6.3.3 基于多普勒雷达的强风暴探测 §6.4 气旋和锋面降水的雷达探测 6.4.1 中纬度锋面气旋中尺度雨带 6.4.2 静止锋雨带 6.4.3 锋面系统的多普勒径向速度模型 §6.5 热带天气系统的雷达探测 6.5.1 台风 6.5.2 热带申尺度对流系统 §6.6 晴空回波的分析 6.6.1 晴空回波的来源 6.6.2 可探测到的风现象 6.6.3 地物杂波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天气预报业务自动化 §7.1 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 7.1.1 MICAPS的基本结构 7.1.2 MICAPS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7.2 天气预报自动化智能系统 7.2.1 系统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7.2.2 系统采用的主要技术及其原理 §7.3 先进的天气信息交互处理系统 7.3.1 系统的基本组成 7.3.2 系统的扩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附录:本书缩写字母及代表意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