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楚王国大传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晓华
出版社 岳麓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楚王国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一流大国。

星索飞旋,日来月往。楚王国薪火虽然早已灰飞烟灭,可是在楚王国薪火传承的岁月里发生的许多经典故事,如奇袭蒲骚、割发盟心、毁家纾难、围许救郑、问鼎中原、惟楚有材、班荆道故、割头避敌、七哭秦廷、三子让王……今天读来仍然能点燃我们心底的火种。

内容推荐

楚王国兴衰五百年,纵横五千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辉煌篇章。可是五百年的光荣与梦想,五千里的薪火与斜阳,被秦军的魔剑收进了历史的行囊。

《楚王国大传》试图钩沉拾遗、联珠缀玉,用时光的金缕链结生命的火花,将楚王国的典型人物和闪光事件编织成美丽的花环,具体、形象、生动地复活楚王国近五个世纪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献给思古忧今、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人们。

目录

第一卷 汉水惊雷

 第一章 称王

 第二章 第一刀

 第三章 伐交兼施

 第四章 骄兵必败

 第五章 灭罗

 第六章 呜呼东征路

 第七章 灭申败蔡

 第八章 抢妻

 第九章 割发盟心

 第十章 对决

 第十一章 墓祭

 第十二章 喜得王子

 第十三章 期许来世

 第十四章 王叔恋嫂

第二卷 争霸中原

 第十五章 与齐争霸

 第十六章 与宋争霸

 第十七章 泓之战

 第十八章 与晋争霸

 第十九章 太子弑父

 第二十章 初霸中原

 第二十一章 一飞冲天

 第二十二章 内讧

 第二十三章 蹊田夺牛

 第二十四章 霸主风范传千秋

 第二十五章 血洗萧城

 第二十六章 八个字的盟书

 第二十七章 丧门星的诱惑

 第二十八章 第一次弭兵会

 第二十九章 鄢陵之战

 第三十章 五子拜玉

 第三十一章 白骨生肉的教诲

 第三十二章 惟楚有材

 第三十三章 第二次弭兵会

第三卷 国运维艰

 第三十四章 弑君

 第三十五章 晋楚和亲

 第三十六章 章华台

 第三十七章 大福不再

 第三十八章 纳媳逐子

 第三十九章 逃亡

 第四十章 鸡父之战

 第四十一章 一棵桑树酿大祸

 第四十二章 诛佞臣

 第四十三章 反楚同盟

 第四十四章 郢都沦陷

 第四十五章 秋后算账

 第四十六章 三子让王

 第四十七章 白公乱楚

 第四十八章 向东扩张

 第四十九章 变法

 第五十章 狐假虎威

 第五十一章 灭越

 第五十二章 合纵

第四卷 王国末路

 第五十三章 楚怀王中计

 第五十四章 楚怀王一再中计

 第五十五章 屈原遭逐

 第五十六章 汨罗水

 第五十七章 庄辛应召

 第五十八章 春申君相楚

 第五十九章 无妄之祸

 第六十章 王国陨落

试读章节

第一卷 汉水惊雷

第一章 称王

公元前704年夏天,蝉鸣烟柳。

随国速杞原野上旌旗如云、剑光如电、杀声如雷、矢石如雨,两支军队在战斗、在拼搏、在厮杀。

万箭穿心的将军仍怒目圆睁,紧握长剑扑向敌方。身负重伤的士兵仍捉住穿透敌人心脏的长矛不肯倒下,创口喷出的热血在飞溅、在流淌、在燃烧。

喋血的戈矛疯狂地毁灭着鲜活的生命。死者开膛破肚,血淋淋的心脏还在跳动,白花花的肠子还在颤抖,头颅与身体已经分离。田野上、沟洫里,到处是残头断臂。

脱缰的战马拖着残缺的战车碾压着挣扎的躯体。马蹄将鲜血与热土抛上空中,血腥污染了空气,血雨打湿了征衣,血光惊呆了鬼神,血色染红了大地。

几个回合,战场失衡。一支军队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了下去,得胜之师围着一乘戎车欢呼雀跃。

戎车是国君出征乘坐的战车,连国君的战车都丢了,惨。

突然,老天大变脸,天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泻而下。不管是狂欢的还是逃命的都成了落汤鸡。

这是一场上了《左传》楚国与随国的生死大战。随师溃逃败绩,楚师大获全胜。

忍耐了三年的楚人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三年前,周桓王举兵伐郑,繻葛一战,周桓王带箭收兵。诸侯打败天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全天下都知道。楚子听了暗自高兴,心里盘算周平王东迁以来王室衰微,诸侯攻伐不已。如今位列周朝卿士的郑庄公竟与当朝天子大动干戈,天子负伤败阵,真是天下大变!我先君受封伊始,为周朝镇守南土,恪尽职守,蛮夷莫不结伴而来称臣纳贡。放眼天下,不谷堪称周王朝的优等诸侯。然而我国一直位卑言轻,至今不能参与中国政治。何不借机以问候为名,要求周王为不谷加官晋爵?楚子想到这里全身热血沸腾,马上命近侍把大夫斗伯比召进宫来。

楚子为何口称不谷?因为春秋年间的诸侯都这么自称。

有周一代,周王自称天子,拥有整个天下。他将同姓兄弟和异姓功臣划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然后册封他们到各地去管理大小不等的土地和多寡不一的臣民,建立自己的国家,这些国家统称为诸侯国。

所谓天子,就是天帝的儿子,天下诸侯的老子。诸侯不论爵位高低,国土大小,一律要向周天子朝觐称臣,纳税进贡。

楚人鬻熊曾拜周文王为师,学习《周易》。鬻熊深得师传,颇有造诣,著作《鬻子》传播易学享有盛名。周成王选拔文、武二王时的名人之后,封鬻熊曾孙熊绎于楚山之侧,建都于丹阳,拥有丹水与淅水交汇处方圆五十里的土地,为四等子爵国家。因地当楚山楚水,即以山水之名为国名,命国号为楚,楚山与荆山相连,故楚国又别称荆。其君主称楚子,其居民称楚人,贱称楚蛮或荆蛮。

楚族原为季芈(mǐ)的后裔,国族以芈为姓。自鬻熊之后,世代楚君尊熊为姓。当朝楚子姓熊,名通,字达。他是楚先君熊仪之孙,熊坎之子,熊眴(xuàn)之弟。熊眴字蚡(fén)冒,蚡冒死后传位于子,熊通弑蚡冒之子代立,他是从侄儿手中夺得君位的。熊通身材颀长,腰圆膀宽,剑眉凤眼,目光炯炯,丰颐浓髯,直鼻通天,骨子里透着一股强悍。他头戴紫貂冠,身穿矩领右衽直裾宽袖五彩凤纹镶边绛红袍,腰束一条猩红的绅带,足登豹靴,气宇轩昂。楚子熊通文武全才,不但熟读经史,而且武功盖世,一把长矛使得出神入化。他是楚国的君主,更是楚国的战神。熊通践位三十四年,已经是五十好几的人了。他不满足于四等子爵,雄心勃勃、积极进取、千方百计想提高楚国的爵位,改变位卑言轻的局面,好名正言顺地参与中国政治,过问天下大事。

大夫斗伯比应召入宫,近侍将他领进暖室。楚子正在暖室一边浏览《军志》一边等候斗伯比,他见斗伯比进来便将《军志》卷起放在案头。斗伯比向前行过拱手礼,说:“主公召臣有何吩咐?”

楚子示意斗伯比坐下,近侍赶忙搬过一张凭几放在楚子对面,并用袖子拂了三下以示敬意,又在凭几旁加了一张座簟(diàn)。还没等斗伯比坐定楚子就说:“不谷打算请周王加封爵位,大夫认为谁可负此重任出使京都洛阳?”

斗伯比听了问话,捋了捋山羊胡说:“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使命。主公知道,王室向来是不轻易加封的,异姓晋爵更为鲜见。若要加封,须有王室重臣的提议和王室同姓诸候的支持方可见效。如果我们自已去向周王请求加封,那是徒劳的。以臣愚见,汉水东岸的姬姓国家随国最大。如果能够搬动随候到周王面前美言几句,请求为我国加封,或许有点希望。”

“随候为汉东盟主,如何才能搬动他呢?”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臣寻思只有出兵伐随,迫使随国与我结盟。我国先打入以随国为首的汉东联盟圈,然后设法让随国以汉东宗主的名义替我国向周王请求加封。”

“好主意!事不宜迟,马上出兵。”

“如今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劳师远出,十分艰辛。不如先做些准备,待来春伐随不迟”斗伯比望着铜炉里烧得通红的炭火说。

楚子熊通是个急性子,办事雷厉风行,敢做敢为,说干就干。当他听到斗伯比来春伐随的建议,便起身迈步窗前,临窗远眺,一场瑞雪将楚山楚水覆盖得严严实实。巍巍荆山包裹在幽银的天幕里,一切生灵都禁锢在冰雪下。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哎,冬天,冬天,恼人的冬天!一个桎梏人心的季节。”

与楚子熊通相反,斗伯比个儿不高,性格不温不火。他头戴虎皮冠,身着交领右衽直裾宽袖五彩祥云镶边玄青袍,腰间束一条绛红的绅带,足登豹靴,面色清癯,颏下蓄着山羊胡,一双深沉有神的眼睛不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熟读经史,对世事有惊人的洞察力,颇有谋略,又长着两只大福耳,人们都认为他是斗氏家族中能干有福的长者,因而尊称他为斗伯。斗伯比是楚子熊仪的孙子。熊仪有两个儿子,熊坎与熊缗。嫡子熊坎就是熊通之父,他继承了君位。庶子熊缗被封于斗。按照宗法,继承君位的嫡子继承父姓,食采的庶子转而以封邑别氏,或以父字为氏。因而熊缗以邑为姓,姓斗氏。其父熊仪字若敖,斗氏又以父字为姓,称若敖氏。熊通与若敖氏斗缗关系不错,熊通篡位时得到叔父斗缗的帮助。熊通三年攻灭权国,在权国故地创设了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个县——权县,封斗缗为县尹。没过多久,权人像武庚策动管、蔡叛乱一样策动斗叔叛乱,熊通亲自带兵平乱,斗缗兵败自杀。斗缗娶郧国公主为妻,生有三个儿子。斗缗兵败时三个儿子尚未成年,楚子熊通怜而未予株连,让他们随母移居郧国。长大回国后楚子熊通予以善待,兄弟三人都成了楚国的大夫。

老大斗比,人称斗伯比,多谋善断,是楚国的智囊。

老二斗丹以武著称,是楚国的一员猛将。他从小喜欢摆弄两只铜锤,练得一身神力,每次参战叫阵他都要晃动手中的两只铜锤,人们送他一个绰号:“丹锤子”。

P1-4

序言

楚王国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一流大国。

楚王国薪火在公元前704年——公元前223年的岁月里燃烧,传承了二十二王四百八十一年,约五个世纪。

最初,楚王国薪火局限在丹阳方圆五十里的弹丸之地。全盛时期,楚王国薪火照亮了中国纵横五千里的土地。

楚王国兴衰五百年,纵横五千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辉煌篇章。可是五百年的光荣与梦想,五千里的薪火与斜阳,被秦军的魔剑收进了历史的行囊。

星索飞旋,日来月往。楚王国薪火虽然早已灰飞烟灭,可是在楚王国薪火传承的岁月里发生的许多经典故事,如奇袭蒲骚、割发盟心、毁家纾难、围许救郑、问鼎中原、惟楚有材、班荆道故、割头避敌、七哭秦廷、三子让王……今天读来仍然能点燃我们心底的火种。

云梦汤汤,九嶷苍苍。楚王国薪火传播的城池虽然早已沦为历史遗迹,可是在楚王国薪火传播的土地上生活过的许多历史人物,如奋斗不息的楚武王、情有独钟的楚文王、尚武重德的楚庄王、可恨可怜的楚怀王、才貌双全的桃花夫人、视死如归的司马戍、矢志报仇的伍子胥、忠君爱国的屈原、贪得无厌的囊瓦、天字第一号的谗臣费无极……今天提起仍然能激荡我们的爱憎情怀。

据说楚王国的史书叫《檮杌》,恐怕连太史公都没见过。它很可能毁于秦朝的焚书之火。因为列国史书大都不见留传,这应是一次大的灾难导致它们集体毁灭。秦朝焚书的主旨之一就是要彻底销毁六国遗民念念不忘记载本国薪火传承的历史典籍。惟有藏在夹墙里的鲁国《春秋》躲过了这场劫难。现存汉以前有关楚王国的记载散见于《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吕氏春秋》以及诸子之书。《史记》是上古史的集大成,其中记载楚王国历史的《楚世家》不足一万五千字。

《楚王国大传》试图钩沉拾遗、联珠缀玉,用时光的金缕链结生命的火花,将楚王国的典型人物和闪光事件编织成美丽的花环,具体、形象、生动地复活楚王国近五个世纪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献给思古忧今、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人们。

长期以来,楚王国历史只是学者研究的书斋文化,人民大众知之甚少。《楚王国大传》尝试让楚王国历史走出书斋,走出高文典册,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人民大众的心灵。假如本书能带给读者丁点快乐,丁点知识,丁点启迪,便没有辜负当年楚王国一片兴旺的薪火。

本书的出版得到作者所在单位和岳麓书社的大力支持,谨致谢忱。

陈晓华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0: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