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哲学的故事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英)布莱恩·麦基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哲学是最诱人最有价值的文明成果之一;同科学和艺术一样,哲学的未来可能比其过去更为丰富多彩。本书是一部西方思想史的入门书,主要阐明了主要哲学问题,关注重要的问题,分析伟大哲学家的代表作。

内容推荐

从古希腊至今,西方哲学2500年的迷人故事。

本书主要阐明了主要哲学问题,关注重要的问题,分析伟大哲学家的代表作。作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哲学家、作家和广播人,布莱恩·麦基教授的这本书对思想史加以综述,可读性强,既适合入门汉,又适合哲学系的学生。是一部西方思想史的入门书。

目录

导言

 哲学的召唤

古希腊人及其世界

 前苏格拉底时期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犬儒学派

 怀疑主义学派

 伊壁鸠鲁学派

 斯多葛学派

基督教与哲学

 圣奥古斯丁

 中世纪哲学

近代科学的滥觞

 从哥白尼到牛顿

 马基雅弗利

 弗朗西斯·培根

 霍布斯

伟大的理性主义者

 笛卡儿

 斯宾诺莎

 莱布尼兹

伟大的经验主义者

 洛克

 贝克莱

 休谟

 柏克

法国大革命思想家

 伏尔泰

 狄德罗

 卢梭

德国哲学的黄金时代

 康德

 叔本华

 东西方的部分比较

 费希特

 谢林

 黑格尔

 马克思

 尼采

民主与哲学

 功利主义

 美国实用主义

20世纪哲学

 弗雷格与现代逻辑

 罗素与分析哲学

 维特根斯坦与语言哲学

 存在主义

 柏格森与当代法国哲学

 波普尔

 哲学的未来

词汇表

进一步阅读的书目要览

索引

作者致谢

试读章节

先哲们同时在两个方面告别了传统。首先,他们凭借理性来认识世界,而不是诉诸宗教、天启、权威或传统。这实质上是一个全新的方向,成为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与此同时,他们也劝说他人运用自己的理性进行独立思考,因此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弟子必须赞同他们的观点。这些最早的导师们并不是要灌输一套一尘不染、神圣不可侵犯的知识体系,而是鼓励自己的弟子进行讨论、辩驳、争议,以提出自己的思想。

人类思想史上这两大革命性的进步密不可分,因此才会同时出现。它们为今天所谓的“理性思维”奠定了基础,并促成了人类知识与理解力前所未有的发展。

这样的思想家最早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泰勒斯一般被看作是其奠基者。这位希腊人生活在小亚细亚海岸(如今土耳其)的米利都镇,他与他的同侪便因该镇而被称为米利都学派。我们无法确定其生卒年月,但知道他活跃于公元前580年前后并享有盛名,因为他精确地预测到了公元前585年的一次日食。他还是一个土木工程师,创造过让海拉斯河水改道以便使克鲁索王得以通行的业绩。事物由什么构成?

泰勒斯常常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世界由什么构成?”在他看来,世界本质上是由某种单一元素构成的。如今看来,这种认识无疑令人诧异,因为显而易见,我们知道所有物质都可以还原为能量。但泰勒斯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因为引出这一结论的物理学当时尚未出现。他得出结论说,万事万物都是水的不同形态。他已经观察到水在一定的低温下变成了冰块,在一定的高温下变成了空气。雨下到植物上往往会挥发掉,显然是水的另一种形态。所有生物都需要巨大通畅的进水口来维持生命。(事实上,人体约百分之六十是水)大陆的所有地块都以水为界;因此泰勒斯认为,整个地球漂在水上,从水中浮出并由水构成。

泰勒斯有个弟子名叫阿那克西曼德,公元前610年生于米利都,一直活到约公元前546年。在他看来,倘若地球如泰勒斯所言漂浮在海上,那么大海必然以其他事物为依托,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样便陷入了所谓的无穷倒退之中。为解决这一问题,他提出了一个大胆观念:地球根本无须以他物为依托,它只是悬于太空中的一个固体,与其他所有物体保持着同等距离。阿那克西曼德并没有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他看来,人类生活在平坦的地表上显然是不言自明的,因此地球是圆筒状的。“大地……无所凭依,它之所以静止不动,在于它与其他所有物体保持同等距离。其状……如鼓。我们在它的一个平面行走,其他人则位于它的另一面。”

他的弟子阿那克西美尼则走得更远,在阿那克西美尼看来,地球不仅是平坦的,而且依托于其他事物。他逐渐认识到,地球漂浮在空气中,类似于沸腾蒸锅的锅盖浮于蒸汽之上。必须看到,在身后的许多年里,阿那克西美尼都是一个比阿那克西曼德更受尊重、更有影响力的哲学家。这意味着,阿那克西美尼在这些年代中被一些哲学家视为开山鼻祖,尽管另一位思想家此前提出了一些比他更好的思想。哲学史往往就是这样。它并非直线向前,而是退一步进二步。退回一步,我们尤其能从历史中学到许多东西。

相反者相成

如今,更为人熟知的米利都学派哲学家是赫拉克利特。他生于以弗所,该镇与米利都处在同一海岸,他的鼎盛年在公元前6世纪早期。其两个独特的观点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个观点即对立面的统一。他指出,上坡路与下坡路并非殊途,而是同一条路,青年赫拉克利特和老年赫拉克利特不是两个不同的个体,而是同一个赫拉克利特。如果酒友说你的酒瓶一半是满的,而你却说一半是空的,两者并不矛盾,而是彼此同一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对立面的结合体,或者起码是对立倾向的结合体。  这蕴涵着斗争与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正是矛盾的结合体才构成了世界。没有了矛盾也就没有了现实。这反过来也就意味着,现实本质上是坚不可摧的。万事万物都处在流变之中。这也是同赫拉克利特相关的第二个观点:“一切皆流”。

我们所处的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事物以不同方式成为实体,不同的时刻表现为完全不同的实体,最终还会流变为非实体。我们自身也是如此。宇宙间的一切皆然——甚至宇宙本身亦然。所谓的“事物”根本不是固定不变的物体,而是处在永恒的流变之中。赫拉克利特将之比作火焰:火焰看上去似乎是物体,但它们根本不是。这一思想极其深刻,但也令人不安,因为人类总是把永恒不变、可靠持久、永不消失的东西作为自己的信仰对象。而赫拉克利持却告诉我们说,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东西。变化才是生命和宇宙的规律。这是主宰一切的规律,我们无法逃脱这一规律。

数学为本

毕达哥拉斯或许是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最著名的,其声名甚至在赫拉克利特之上。他生于萨摩斯,我们至此所提到的所有哲学家都出于这·远离海岸的小岛。他在世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570公元前497后。他才华横溢,数学乃其中之一——20世纪的人们大都要在学校里学习毕达哥拉斯定理。正是他提出了数的“平方”与“立方”的慨念,从而把几何学的概念运用于算术。通过他的传布,“数论”一词有了今人所熟知的含义。他也被认为最先发明了“哲学”一词,并最先用“宇宙”一词指称大千世界。他直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他是最先把数学运用于哲学的伟大思想家,从而构成了人类迄今为止最富创造性的思想之一。自其以降,数学便与哲学和科学共生共存,而诸多最伟大的哲学家同时便是伟大的数学家——比如,笛卡儿不仅发明了曲线,而且还创立了整个的分析几何学;莱布尼兹则创立了微积分。这仅仅是两个典范。如今,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地认为,数学在我们认识宇宙的过程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整个宇宙,大至最外在的银河系,小至单个原子的内部,其结构都可以用数学来加以表达,这样的事实似乎不言自明,然而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其中奥妙无穷。也正因此,众多最伟大的科学家,包括爱因斯坦,都倾向于认为,即使不是传统犹太基督教意义上的上帝,起码也有某种神灵存在于宇宙的背后。毕达哥拉斯最早洞察到可以用数学来表示整个宇宙,而他同时也就遁入了某种神秘主义。

毕达哥拉斯把这些哲学洞见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其最重要的思想几乎都被柏拉图加以接受和深化。(为避免重复)暂且在此稍作停顿,以便讲到柏拉图时再深入一步。

P12-16

序言

平常,绝大多数人总是忙忙碌碌无暇思考。不过,我们还是会不时地回过头来提出一些问题。每当此时,我们总是从通常不大会问的基本问题提起。

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以政治学为例,大家一直在随意地使用“自由”、“平等”、“社会公正”之类的字眼,而有人总是会问:“不错,但自由的真实意义是什幺?平等的意义是什么?”这种提问往往使人难堪。这样的人也许还会说:“自由和平等肯定相互冲突吗?如果每个人都随心所欲过自由的生活,整个社会最终难道不会出现许多极不平等的状况吗?消除不平等是不是只能依靠政府干预?如果这样,我们赞同自由平等的说法也就乏善可陈,还不如听之任之。这里面肯定蕴涵着矛盾。”当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谈论问题,他们也就开始了哲学思维。上述例子中所涉及的就是众所周知的政治哲学。

人类所有的实践领域都可以提出类似的基本问题,换言之,任何事情都有哲学。律师们经常谈到罪与非罪、公正、公正判决等等。而当某个律师提出:“我们所说的公正,是不是政治家们所说的社会公正的公正?还是我们所说的是截然不同的东西?”此时,他就开始涉及到法哲学。医生也会自问:“有没有十全十美的健康?如果没有,那么治疗还有什么意义?”此时,他就涉及到了医学哲学。每一个衰践领域都有自己的哲学,对这一领域的基本溉念、原理和方法提出质疑,因此就有了科学哲学、宗教哲学、艺术哲学等等。同样,每一个领域里的最出类拔萃者差不多都对自身领域的哲学问题感兴趣。必须看到,政治哲学家提出“什么是自由”的问题时,他所问的并不只是该词的定义,否则,他完全可以去查词典。他所做的,是要更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理解它在我们的思想和生活中的实际意义,理解它的其他用法、其用法的潜在危险,以及它与平等之类的其他重要政冶概念的关系。他所要阐明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充满着种种疑难。

阐明慨念的工作尽管十分诱人,但只是哲学的表面工作。最伟大的哲学家往往走得更远,对我们最根本的存在和经验提出了质疑。我们发现自身处在世界之中,对于人类本身是如何来到世界上的却无言以对。这个世界最明显的基本特征就是时空构架——三维时间和一维空间,以及大量截然不同的物体充斥其问,其中一部分就是我们人类本身。哲学家们因此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时间?”“现实存在的一切,包括人在内,是否都只是物质,而不是其他东西?非物质的东西是否能现实地存在?如果能,这种存在的本质是什么?”他们提出这些问题,并不只是想对概念加以更深刻地认识,而是要从根本上认识存在,认识人类自身。他们并不想把这样的问题变成宗教信仰问题,或者以权威的说法为依据。作为个人,他们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虽然某些哲学家不是这样,但绝大多数伟大哲学家都是如此。不过,绝大多数哲学家都不会诉诸宗教来论证自己的哲学观点。哲学观点有其自身的证明,这是一种理性的证明,它以理服人,而不是依靠信仰或权威。哲学则试图揭示出理性能够把我们带到多远。

哲学寻求的是对最根本问题的理性认识,重要的哲学问题涉及认识的本质以及探索和知识的本质。我们如何才能解答所有这些问题?我们是否能真正认识(或者说确信)什么?如果能,我们认识的是什么?即使能够认识,我们又如何才能确信这种认识?换言之,我们是否能够知道我们在认识?这类问题差不多是哲学的核心问题。哲学家们提出了有关世界的问题,也提出了有关人类的感觉、经验和理解之本质的问题。因此,从最基本的角度来看,哲学有两个最根本的核心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第_二个问题是:“根本而言,我们如何进行认识?”对第一个问题的研究,亦即对存在和存在本质的研究,构成了哲学的分支本体论研究。对第二个问题的研究,亦即对认识的本质以及认识的对象的研究,被称为认识论。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这两大问题以及由此派生出的所有问题,构成了哲学史的主体,所有重要的分支,如道德政冶哲学、科学哲学、美学、宗教哲学等等,都从属于这一主体。所有这些分支在总体哲学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存在问题、认识问题,却要比这些分支问题逻辑优先。

某些最重要的问题也许永远得不到解答,但是我们事先并不知道这样的结局,因此,对所有感兴趣的问题我们都要涉及。在此过程中,如果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某一问题无可置疑地能够被解答,我们就应该找到相应的解答办法。所有这样的哲学结论都必须有充足的理由才能够相信。得出这些结论不能仅仅凭运气、信仰或直觉。

哲学的标志之一就是强调理性,哲学因此而和宗教或艺术等区别开来。宗教有时也诉诸理性,但是,信仰、启示、仪式和遵守戒律却是不可或缺的,理性不可能自始至终。创造性艺术家与哲学家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寻求真理的活动中,旨在透过事物的表面,更深刻地认识人类的经验;然而,他发表或公开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与哲学家截然不同,他借助了直接的感知和直觉,而不是诉诸理性论证。

哲学与科学的前沿也不尽相同。同样,科学家同哲学家和创造性艺术家一样,投身于寻求真理的探究活动,试图对世界以及人类的经验本质作出全新发现。科学家还与哲学家一样,更关注于为自己的所有说法提供理性论据。科学家与哲学家的主要区别在于,科学家所关心的问题能够根据实验或观察来作出判断;而没有什么实验或观察能够告诉我们时间是否有开端、“权利”是什么,探究这样的问题必须诉诸理性,而不是诉诸科学方法,这正是典型的哲学问题。

哲学、科学和艺术并不相互抵牾,这种认识是十分重要的。三者之间存在着更多的共同性。事实上,正如本书所揭示的那样,科学一开始就是从哲学中产生出来的。哲学、科学和艺术探究的是同一个世界。三者都面对着世界存在和人类存在的神秘性,并试图对此加以更深地认识。三者都经常地运用灵感和批评,三者都会公开自己的发现成果以便让人们共享。但是,由于采用不同的方法遵循不同的途径,三者之间会表现出不同特征。尽管如此,它们的共同目的在于探究人类的知识和经验,阐明其本质,并把结果清楚明白地公之于众。三者相互补充,一个真正全面的人,会发现自己对三者天生就感兴趣。本书讲述的是三者之一哲学的故事。同其他两者一样,哲学是最诱人最有价值的文明成果之一;同其他两者一样,哲学的未来可能比其过去更为丰富多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