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参阅了现代中外最新资料,系统地、科学地编写而成。
全书共8章,包括“音及音高”、“记谱法”、“节奏节拍”、“速度与力度”、“音程”、“和弦”、“调式”、“转调及调式交替”等,附录有“我国古代十二律及其名称”、“锣鼓字谱和符号说明”谱例尽量选用中外名曲和各民族的优秀代表作品,以扩大读者的知识视野和音乐修养。
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基本乐理是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是整个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基本乐理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以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和古典音乐为范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指导我们现今的艺术实践,这样才能学得活,领会得深,记得住,用得上。
基本乐理虽说是一门音乐理论课,但在技能的掌握上要求具有一定的熟练程度。因此,在书面、口答、钢琴练习时,必须有一定量的保证。本书在章节划分、次序编排、理论阐述等方面,都作了一些新的探求。
第一章 音及音高
第一节 音的性质/1
第二节 音列与音级/2
第三节 音的分组/2
第四节 音域及音区/3
第二章 记谱法
第一节 音符/5
第二节 变音记号/14
第三节 省略记号/15
第四节 演奏法的记号/19
第三章 节奏节拍
第一节 节奏节奏型/23
第二节 节奏的非常划分/24
第三节 重音节拍拍子小节/27
第四节 切分音/29
第五节 单节拍和单拍子单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29
第六节 复节拍和复拍子强拍与次强拍复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32
第七节 混合复节拍及混合复拍子混合复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34
第八节 变换节拍和变换拍子/36
第九节 交错节拍 自由节拍 1/4拍子板眼及板眼符号/36
第十节 声乐曲中的音值组合法及组合法中的例外情况/40
第十一节 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41
第四章 速度与力度
第一节 速度/43
第二节 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44
第三节 力度/46
第四节 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47
第五章 音程
第一节 音程旋律音程和声音程/49
第二节 音程计算法/50
第三节 音程的性质/51
第四节 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52
第五节 单音程与复音程/55
第六节 音程的转位/55
第七节 等音程/57
第八节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58
第九节 音程在音乐中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59
第六章 和弦
第一节 和弦/69
第二节 三和弦/71
第三节 七和弦/72
第四节 和弦的原位及转位/73
第五节 等和弦/74
第六节 构成和识别和弦的方法/75
第七节 和弦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75
第七章 调式
第一节 调式音阶调调性/77
第二节 调式音级及其特性/77
第三节 多声部音乐中的调式关系/78
第四节 五声调式/80
第五节 同主音调五种五声调式的比较/82
第六节 五声调式音级的特征/83
第七节 六声部式/84
第八节 七声调式/87
第九节 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音级的名称和标记/92
第十节 同宫系统各调/93
第十一节 包含升号的调包含降号的调调的五度循环/95
第十二节 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99
第十三节 大调式/100
第十四节 小调式/102
第十五节 音级的标记和名称/103
第十六节 音级的特性/104
第十七节 调/105
第十八节 特种自然大小调/107
第十九节 定调/109
第二十节 调式的多样性及其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111
第八章 转调及调式交替
第一节 转调/115
第二节 转调的意义/116
第三节 转调的类别/116
第四节 调的关系/119
第五节 交替调式/121
第六节 调式变音及半音阶/126
第七节 移调/131
附录
附录一 我国古代十二律及其名称/135
附录二 锣鼓字谱和符号说明/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