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甘谷史话/甘肃史话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牛勃//马树平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史话的形式,通俗、全面地反映了甘谷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物产资源、民间故事,它既是一部可读性颇强的著述,又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这部书,不但加深了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于故乡的认识,也为省内外、国内外人士了解甘谷打开了一扇窗口。

内容推荐

本书以朴实的文字和图片,如数家珍般叙述了甘谷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物产资源、民间故事,其目的就是要打开一扇嘹望甘谷的窗口。横排纵写,点面块线等多种编纂手法的灵活运用,使本书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参考价值。开卷有益,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心有所得。

目录

甘甜之谷

县情简况/3

华夏第一县/7

丝路重镇/9

唐蕃要冲/10

建置沿革/11

甘谷考源/14

冀县遗址考/15

岁月如歌

羲皇遗痕/19

 话说伏羲/19

 太昊宫/19

 华盖寺/21

 古风台/22

 人面鲵鱼瓶/23

赢秦觅踪/24

 朱圉山/24

 毛家坪/25

 秦武公开县制先河/26

 石作蜀作东鲁之行/26

两汉轶事/28 

 汉阳风采/28

 凉州故地/29 

 甘谷汉简/29 

 扶桑摇金/30

 隗嚣拥兵据冀城/31

 羌人三次大起义/32

三国风云/34

 杨阜设计败马超/34

 蜀魏交戈争冀城/35

 凉州上士话姜维/35

魏晋往事/40

 景元皇帝姚弋仲/40

 冰清玉洁尹夫人/41

 大像山开窟造像/43

 青莲寺造像成塔/44

隋唐气象/44

 唐三彩凤首壶/44

 唐槐/45

 三尹其人/46

 吐蕃攻陷伏羌/46

宋元波澜/47

 尚波于敬献伏羌地/47

 杨文广大败西夏兵/47

 曹玮勇战响厮哕/48

 朝廷开放茶马市/48

 鲁克得礼创修学宫/49

 蔡家黑潭古寺群/50

明清梦影/52

 杨继盛华盖题壁/52

 麻夫子行化乡里/53

 张兆曾坚守伏羌/53

 关里爷与《热什哈尔》/53

 王县令开渠济世/54

 王羌特《孤山再梦》/55

 田五起义/57

 回民离境/57

 永宁镇毁于一旦/58

 伏羌县设立文社/59

 潘钦岳书文传韵/61

 黄虞再清风永驻/61

 侍读学士巩建丰/62

 云台祖师王化兴/64

 李则广风流倜傥/65

 宋廷桢功崇禹绩/67

 廉吏王权一门六举人/67

 参与“公车上书”的伏羌举人/70

民国慷慨/71

 白朗军过境/71

 二马苦害甘谷/72

 红军五过甘谷境/73

 胡宗南移师雪岩山/75

 安远事变/76

 甘谷解放/77

 宋梓解囊建中学/78

 田骏丰募款修新城/79

 安履祥倾心地方文史/81

 何鸿吉情注杏坛/82

 魏绍武赴汤蹈火/83

 谢绍安造福桑梓/85

 吴棣芬击退洋兵/85

 贾鸿逵为和平奔走/86

 李彦致力开辟革命根据地/87

 李恭研究陇右方言学/88

 王树亚挺枪反“围剿”/89

 姚汝崇血洒中条山/90

 原烨、邢华为革命奔走/90

 蔡炯、马德福慷慨捐躯/91

钟灵毓秀

风景名胜/95

 倚天而立天门山/95

 石鼓山/96

 清波照影香台山/96

 薰风十里秀金山/97

 灵凤耸翠尖山寺/97

 风送天香神蜂寺/98

 九墩牧场觅秦影/98

 古坡河边观奇峰/99

 人文蔚起忆书院/100

 南塔今昔/101

 山巅有珠说堡寨/101

 甘谷八景/104

 军事重镇“安远寨”/106

 甘肃古镇“礼辛”/106

文物古迹/108 

 大像山石窟/108

 永明寺/111

 善华寺/112

 金仙寺/113

 亮江寺/113

 木梅寺/114

 慈光寺/114

 觉皇寺/114

 觉天寺/115

 鲁班殿/115

 关圣殿/116

 无量殿/117

 文庙大成殿/118

 永宁观/118

 文昌宫/119

 双明洞/120

 老君洞/121

 朝阳洞/12l

 显龙洞/122

 龙王庙/122

 黄家宅子/123

 贯寺牌坊/124

 渭水峪遗址/125

 灰地儿遗址/125

 礼辛镇遗址/126

 刘家墩遗址/126

 造像碑/126

 造像塔/127

 西汉漆奁盒/128

 东汉铜马/128

 唐朝铜镜/129

 画像砖/129

 善本名籍《诗人玉屑》/130

 二龙戏珠纹瓷瓶/131

 祭红釉玉壶春瓶/13l

物华天宝

民间艺术/135

民间工艺品/147

地方特产/151

风味小吃/154

民间故事

蔡相爷的传说/161

牧童喊出大佛来/162

大佛胡须有来历/163

鲁班爷张果老过仙桥上斗法/164

麦垛山惊现金马驹/165

小蛇变成了大石头/166

巩建丰巧免贡泉水/167

李则广题字贺寿/167

谢俊山谢家桥子遇险突围/168

行业掠影

后记

试读章节

羌人三次大起义

东汉章帝建初二年(77年)夏,烧当羌迷吾聚集众羌,与封养种豪布桥等五万人攻陇西、汉阳,被车骑将军马防、长水校尉耿恭击败,迷吾战败被俘。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年),烧当羌迷唐部被护羌校尉窦林击败,降六千余人,分徙汉阳、安定、陇西,与汉人杂处,繁衍生息。居住在安定、北地、上郡、西河一带的羌人被称为东羌,居住在陇西、汉阳及金城、塞外一带的羌人被称为西羌。汉王朝一贯实行“羌胡相攻”的政策,利用羌人的力量征讨西域,抗击匈奴,将湟中月支人编为“义从胡”,对羌人作战,而在羌人内部故意挑拨滋事,制造矛盾,分化其力量,或使他们守卫边塞,或让他们屯田生产,更多的成为军队。当时围绕冀县的羌人起义先后有三次,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夏,东汉王朝派骑都尉王弘,征发汉阳等三郡数千羌人屯田西域,众羌人怕远地屯田难再返还,行至酒泉时纷纷逃散。东汉王朝命各郡官吏发兵追捕,捣毁羌人庐舍,掠夺羌人财物,激起羌人更大的愤怒。先零别种滇零与钟羌诸种结盟反抗,以粗劣的武器装备,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与东汉王朝相周旋。永初二年(108年)春正月,钟羌数千人在冀西打败车骑将军邓骘、征西将军任尚等率领的五万余人,杀千余人。冬,邓骘派任尚及从事中郎司马钧率各郡兵和滇零等数万人战于平襄,任尚军大败,死八千余人。于是滇零等自称天子,在北地断陇道,杀官吏,百姓死亡者不可胜数。冬十一月,邓骘被召还,留任尚屯兵汉阳,节度诸军。众羌乘胜而起,汉兵屡败,郡县官吏皆无心守战,只得胁迫所属汉民纷纷内迁。而百姓留恋故土,不愿背井离乡。郡县官吏“刈其禾稼,拔撤室屋,夷营壁,破积聚”,想以此来断绝百姓的乡土之思,切断生路,强迫他们起程听命。汉民流离分散,随道死亡,或捐弃老弱,或为人仆妾,激起更大愤慨。

永初五年(111年)秋九月,汉阳人杜琦与弟季贡,同郡王信,与羌人联合在汉阳起义,攻取上邦城,自称安汉将军,东汉王朝大为震动,以封侯赏金为诱饵,诏雇刺客谋杀杜琦。十二月,汉阳太守赵博遣刺客杜习杀害杜琦,封杜习讨奸侯,赐钱百万。杜季贡与王信等据樗泉营。永初六年(112年)夏六月,侍御史唐喜攻杀王信等六百余人,没人妻子五百余人,收金银彩帛一亿以上。杜季贡投滇零。滇零死,子零昌立,用杜季贡为将军,另居丁溪城。

元初二年(115),东汉王朝派征西将军司马钧、督右扶风仲光、安定太守杜恢、北地太守盛包等合兵八千余人,汉阳太守代校尉庞参将羌胡七千余人,与司马钧分道进攻。庞参在汉阳郡勇士东被季贡军击败。司马钧等单独进攻丁溪城,季贡率众佯装逃跑,司马钧使仲光、杜恢、盛包等军抢收羌人庄稼,仲光等不受司马钧节度,散兵深入,被季贡伏兵击败,杀三千余人。仲光战死,司%钧自杀,庞参因战败治罪。羌人骑兵英勇善战,“日行数百,来如风雨,去如绝弦”。东汉王朝前后投入军队二十余万,百姓“弃农桑,疲苦徭役,而未有功效”。后任尚带精锐的羽林缇五营子弟三千五百人亲征,接受诩虞意见,以骑兵对骑兵布阵,在丁溪城击败杜季贡军。

元初四年(117年)春二月,任尚派当阗种羌榆鬼等五人谋杀杜季贡,封榆鬼为破羌侯。秋九月,又遣效功种号封刺杀零昌,赐封为羌王。东汉政府对投降的羌酋,封侯授印,瓦解分化其反抗力量。

顺帝永和四年(139年)夏,并、凉二州刺史对羌人实行残酷镇压,激起且冻、傅难种羌等再度起义。永和五年(140年)夏,东汉王朝以马贤为征西将军,率军十万屯汉阳,并于汉阳、陇道、扶风作坞壁三百所以为防御。羌兵避实就虚,迂回包抄,拉开战线,分散东汉王朝兵力。永和六年(141年)春,马贤及其二子均战死。此时,农民大起义不断发生,东汉王朝心腹地区面临更大威胁,不得不对羌人一面进行镇压,一面进行诱降。汉安元年(142年),护羌校尉赵冲、拓怀起义叛羌,羌人罕种乃率邑落户五千余口降赵冲,并与汉阳太守张贡大败诸种羌,种羌三万余户先后降凉州刺史。建康元年(144年)春,护羌从事马玄叛汉起义,率诸羌逃出塞,为领羌校尉卫瑶击败。赵冲在追击起义羌人时,被伏兵杀死,因其前后镇压羌人有功,永嘉元年(145年),封赵冲子赵恺为义阳亭侯,以汉阳太守张贡代为校尉,与左冯翊大将军梁并招诱离浦、狐奴等五万余户降。至此,陇右平复,羌人起义失败。

桓帝延熹二年(159年),东汉王朝以段颍为护羌校尉,东西羌共起反抗,合力攻凉、并二州及三辅,凉州交通断绝。又改派皇甫规为中部将,持节监关西兵。皇甫规果断地将依恃权贵不遵法度的凉州刺史郭闳、汉阳太守赵熹等全行奏斩。延熹五年(162年),先零诸种羌感悦,“相劝降者十万余口”,凉州复通。秋七月,乌吾羌攻汉阳等郡,汉调兵围剿,永康元年(167年),当煎等西羌再度暴动,被段颍击败。灵帝建宁元年(168年),段颍又在泾阳击败东羌,羌人全部散入汉阳山谷中。二年(169年)五月,段颍派司马田宴出兵,穷山深谷,搜捕围歼。羌人败后复聚,段颍页与司马张恺奋力追击,斩万余口,谒者冯禅招降四千人,分置陇西、汉阳、安定三郡。东羌反抗斗争失败。

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冬,先零羌和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率羌、汉等族及东汉王朝下级官吏,拥戴金城人边章与韩遂起兵,配合黄巾起义,杀护羌校尉冷征。陇右刺史左昌调兵镇压,汉阳长史盖勋极力劝阻,引起左昌愤怒,将盖勋调离汉阳,企图乘机以军事治罪。边章攻陷金城,杀郡守陈懿,盖勋劝左昌援救叛羌,包围左昌于冀,求救盖勋,盖勋领兵解围,护羌校尉夏育又被叛羌包围,盖勋集合州郡兵,力救夏育于狐架(今新兴镇姚谢家坪),被羌兵打败。盖勋收集败兵百余人,设鱼丽阵,为羌精骑夹攻,士兵死伤众多,盖勋受伤,为羌人所俘。羌人服其义勇,不忍加害,送还汉阳。盖勋后为汉阳太守,羌人服其德威,汉阳一时平定。中平四年(187年)年,韩遂杀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拥兵十万进占陇西,杀刺史耿鄙,又破汉阳,杀太守傅燮。汉阳人王国联合氐羌暴动,与扶风马腾、韩遂联合,割据冀城。

P32-34

序言

甘谷地处渭河上游,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据史料记载,秦武公十年(公元688年)置冀县,甘谷成为中华县制的肇始之地。东汉,甘谷是陇右政治、经济、文化的重镇。隋唐,甘谷成为东西通衢,丝绸之路、唐蕃古道横穿而过。宋享“茶马大市”之誉,明称“商旅之家”。甘谷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实为陇上宝地。

甘谷风光秀美,气候宜人,人文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像山石窟为代表的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伏羲文化、秦早期文化、石窟文化、民俗文化异彩纷呈。甘谷辣椒、月季、党参等名优特产闻名遐迩。改革开放以来,甘谷人民乘天时之风,扬地利之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甘谷史话》以朴实的文字和图片,如数家珍般叙述了甘谷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物产资源、民间故事,其目的就是要打开一扇嘹望甘谷的窗口。横排纵写,点面块线等多种编纂手法的灵活运用,使《甘谷史话》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参考价值。开卷有益,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心有所得。

鉴古知今,继往开来。编纂《甘谷史话》,就是要再现勤劳智慧的甘谷人民的奋斗历史,从而激励海内外甘谷籍儿女和所有关心甘谷发展的人士热爱甘谷、建设甘谷的豪情,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努力把甘谷建设得更加美好。

岁月如歌,前程似锦。六十万甘谷儿女正以豪迈的气概开创甘谷美好的未来。

2007年10月

后记

《甘肃史话》丛书为甘肃省重点出版项目,旨在展示甘肃和各市、州、县、区悠久的历史、浓郁的地方文化、秀美的山川和丰富的物华,弘扬甘肃的人文精神,赞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促进经济腾飞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批准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丛书的编纂和出版得以顺利实施。

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周德祥全盘规划和领导了丛书的出版工作。这套丛书高标准、高质量的出版定位,严谨鲜活的文风,图文并茂的装帧风格,是在他一丝不苟的要求下得以实现的。甘肃文化出版社社长谢国西在提出这套丛书的选题构想获到各方赞同之后,精心设计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使这样一套卷帙浩繁、规模庞大的丛书出版工作得以有序进行。作为社长,他承担了巨大的责任,相应的是这套丛书出版的每一具体环节他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省新闻出版局出版处处长罗和平是最早关注这套丛书出版规划的人士之一,早在这套丛书的计划阶段,他就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在丛书的整个出版过程中更做了许多指导性、服务性工作。甘肃文化出版社副社长管卫中是本丛书的项目责任人,他是这套丛书出版工作中最忙碌的人,他拟定了编纂体例,负责组织各册稿件,审改全部书稿,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安排校对、排版、印制,监督图书质量,实施宣传方案,他的热忱、执著、严谨、刻苦的品质,恰巧成为这套丛书最合格的实施人。

省史志办巡视员、省地方史志学会会长张克复对这套丛书的编纂倾注了心力。他对这套丛书的贡献至少在三个方面无人可以望其项背,一是在对这套丛书的推动方面,他运筹帷幄,奔走南北东西,不遗余力宣传呼吁,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终使这一选题喜获各方赞同支持;二是在对各分册主编的遴选方面,本丛书各册主编无一不是当地颇有造诣的文史工作者,无一不对当地文化历史有如数家珍般的了解,张克复慧眼荐举他们担纲各册主编,保证了丛书稿件质量;三是在对书稿文体篇目的确定方面,他渊博的地方文史知识和丰富的编纂经验使得诸多疑难问题迎刃而解,使一些有缺陷的书稿最终达到了史实的确凿、布局的完善和表述的恰当。

《甘肃史话》丛书的出版还得到了省新闻出版局有关领导李玉政、牛养谦、袁爱华、何远志等的支持。省人大、省政协的有关领导也对这一选题计划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部门给予了实质性的支持。全省各市、县党政一把手对这套丛书的出版高度重视,给予了鼎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他们的支持是本丛书得以成功出版的关键因素之一。各市、县主持编写工作的宣传部、人大、政协、文化局、史志办等单位领导同志的周密组织和编撰人员全身心投入的辛勤劳作,保证了书稿的如期完成和文图质量。

《甘谷史话》是《甘肃史话》丛书之一。经过两年的努力,《甘谷史话》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甘谷史话》编纂人员的全部努力,就是想复活甘谷的历史,并将对历史的思索和认知注入其中,为今天和后来的人提供一点参考和借鉴。

编纂过程中,西北师大、兰州大学几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加盟,一是提高了编纂速度,二是他们新的编纂理念让我们感触到历史在年轻一代身上新的折光。

中共甘谷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各位领导对该书给予高度关注,县委书记王子生,县长王振宇百忙中赐序,副县长杨帆等领导多次指导编纂工作,提出许多真知灼见。有关部门领导和企业界人士给予了大力支持,甘肃地质印刷厂领导及员工为该书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

由于史学修养、文字功夫、特别是编纂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的期望、努力和最后的结果之间还是存在一定距离,错误之处不少,挂一漏万,诚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与一块地域悠久丰富的历史和鲜活生动的现实生活相比较,任何文字的表述都是苍白的,都仅仅撷取了几朵浪花。本丛书只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寻访甘肃大地历史文化蕴藏的线索图。有兴致的读者朋友们,不妨以本丛书为向导,顺藤摸瓜,寻幽探隐,以您的新发现,来批评、填补本丛书之缺憾。

《甘肃史话》丛书编委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9: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