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功的新书《编外文谈》分三个部分。《书边杂写》多以阅读书籍为引,杂叙杂议,显示出作者由厚读薄再由薄到厚的读书功力。第二部分《文坛艺苑》写人状物、谈理论道,意味无穷。第三部分的《世相漫议》则对现行社会的种种不良现象和风气给予了有力的抨击,犀利之中可见鲁迅的横眉和俯首。多的是对这类不良现象的抨击,少的是含了冷漠淡视的嘲讽,更见作者心肠之热。
书边杂写
《一个人的遭遇》
“赛先生”的缺憾——读《宋应星评传》
传记文学的一个方向——关于《陈独秀的最后十年》
纪实文学“大观”——读《纪实:文学的时代选择》
大江南北
戈壁花
雷锋日记
有一种读物姓“普及”
人权历史的白皮书
一本旧书和一个既往时代
鲁迅研究的又一重镇——林贤治《鲁迅的最后10年》
《老舍与读书》
两本为大众而艺术的书
《余墨文踪》
书中的反思
导读《羊的门》
李佩甫乡土政治小说的姊妹篇——《羊的门》和《城的灯》
一个作家的小说世界——《钢婚》的我读
对一本优秀文学传记的解读——为《茶坊》专版“众说纷纭林巧稚”引
非典时期的阅读——《呻吟声中的思索——人类疾病的背景文化》
个案中的大时代——《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大时代”的文学记忆
搞对与搞错
除了恐怖还有什么
荒诞后面的真实
六十年代生人的独立发言
贺一位朋友的作品研讨会召开
“挂一漏万”与“挂一露万”
文章宜药更宜酒
宋子牛新出《文心雕虫》
谈古论今说酒患
《风中之树》是又一棵树
《水印》
张一弓的一本新书
赠书的朋友
蓝蓝的童话
瓶颈
旅欧指南
小城市大历史
愉快的阅读
臧克家的“绝笔之章”
散读鲁迅
郁闷的时候读鲁迅
在下雪的周末闲读鲁迅
郑风风雨
“愚人节”里的智者对话
一套丛书引出的经典话题
耿君宇和他的《云南映象》
一部时代官场的新读本——张翰秋长篇小说《青红皂白》简评,兼谈官场小说的未来文学走向”
孙犁的教育
文坛艺苑
世相漫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