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研究“企业信息融合及其相关技术”的专著,书中概括了作者近年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参与的江苏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
本书可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专业的教师、研究生与高年级本科生,以及企业经营、决策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概括了作者近年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参与的江苏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立足煤炭企业,用系统的观点,多角度地研究了面向企业的信息融合。该书主要内容包括:信息融合的发展概述,概念原理,结构模型与常见方法,给出了信息融合的一般应用与相关技术;从企业信息来源、特点、信息流分层三个方面对企业信息展开了详尽分析,建立了企业信息流的分层模型,进而给出了企业信息融合概念和研究内容,建立了网络环境下现代企业信息融合的分层分布式模型,分析了模型特点,并以神经网络为工具,对融合模型进行了描述;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理论、证据理论等信息融合方法,在分析各自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基于信息融合的观点,采用小波理论、神经网络、证据理论等工具,围绕提升机制动系统故障诊断进行了实验研究;针对煤矿地面车场,提出了多媒体融合监控的概念,介绍了融合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建立了融合监控的结构模型,对来自轨道传感器、图像传感器两路传感信息分别进行时域融合,然后再进行空域融合,从而给出最终判决;运用证据理论与证据决策,给出了动态联盟伙伴选择的一个具体算例;引入模糊理论和面向对象思想,从理论上对面向对象的煤矿多媒体数据库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多媒体数据模型和基于内容检索的数据库系统结构;分析了企业Intranet模型和技术体系,建立了企业Intranet的体系结构,并在此体系结构模式下,结合项目实践,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煤矿多媒体智能管理系统;介绍了企业信息融合系统开发的理论方法与平台支持,包括形式化方法、范畴论以及开发平台specware,针对信息融合系统存在重复开发的现象,提出形式化信息融合通用模型。
本书可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专业的教师、研究生与高年级本科生,以及企业经营、决策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及其他对企业信息融合的研究和应用感兴趣的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