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第一章 摄影艺术的性质
第一节 作为一种艺术的摄影/3
一、艺术的创造性与摄影艺术/4
二、艺术的审美性与摄影艺术/7
三、艺术身份认同与摄影艺术/11
第二节 摄影时代的艺术震荡/15
一、从“摄影作为艺术”到“艺术作为摄影”/16
二、摄影诞生与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17
三、摄影诞生与文化生产方式的转变/21
四、摄影诞生与艺术主体地位的转变/24
第二章 摄影艺术的特点
第一节 审美性与审美泛化/30
一、视像感性与审美性/30
二、摄影艺术与审美泛化/33
第二节 视像性与视觉理性化/39
一、感性的直观与理性的视看/39
二、视看的两重性与视看的多样性/44
第三节 纪实性与仿真拟像/48
一、写实再现的真实性/49
二、仿真拟像的超真实性/52
第三章 摄影艺术教育的性质
第一节 摄影艺术教育与艺术教育/56
一、摄影艺术教育与一般艺术教育/56
二、摄影艺术教育的审美独特性/59
第二节 摄影艺术教育与视觉艺术教育/62
一、摄影艺术教育与视觉艺术教育的联系/63
二、摄影艺术教育与视觉艺术教育的区别/70
第三节 摄影艺术教育与大众文化/72
一、摄影艺术的公共普及性/73
二、摄影艺术的大众文化性/76
三、摄影艺术的生活审美化/77
第四章 摄影艺术教育的特点
第一节 视看的感性直观性/84
一、视觉形象性/84
二、瞬间直觉性/86
三、视觉机械性/90
第二节 意象的艺术审美性/91
一、意象与仿像/92
二、意象与意境/94
第三节 影像时代的时尚性/98
一、当代文化媒介化与摄影艺术教育/99
二、视觉文化时尚性与摄影艺术教育/100
三、时尚双重性与摄影艺术教育/103
第四节 视觉形象的审美泛化/105
一、影像的增殖与审美的泛化/105
二、日常生活与传统艺术边界的消失/107
第五章 摄影艺术创作与欣赏教育
第一节 再现与表现/11O
一、摄影艺术的再现性/110
二、摄影艺术的表现性/114
第二节 直觉与构思/120
一、审美感受与创作冲动/120
二、概括化与典型化/127
第三节 形式与意蕴/132
一、形式美的追求/133
二、有意味的形式/141
第六章 摄影艺术的技术教育
第一节 摄影艺术教育与技术/146
一、艺术与技术的关系/146
二、摄影技术的发展历程/151
三、技术对于摄影艺术的重要性/153
四、国内外摄影技术教育状况/155
第二节 摄影技术的知识教育/158
一、摄影技术知识教育的重要性/158
二、摄影技术知识教育的方法/160
第三节 摄影技术教育的操作训练/163
一、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163
二、快速反应能力的训练/164
三、创意能力的培养/165
第七章 摄影艺术种类与流派教育
第一节 摄影艺术种类与摄影艺术教育/168
一、摄影艺术的分类原则/168
二、不同摄影艺术种类的艺术教育/170
第二节 摄影艺术流派与摄影艺术教育/175
一、摄影艺术流派的嬗变/175
二、风格各异的摄影艺术流派/177
第八章 摄影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
第一节 摄影艺术教育与人文价值关怀/190
一、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190
二、摄影艺术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192
第二节 摄影艺术教育与生存智慧的培养/195
一、摄影艺术教育与人生理想的建立/195
二、摄影艺术教育与生存能力的培养/196
第三节 摄影艺术教育与生活情趣陶冶/197
一、摄影艺术教育与情感教育/198
二、摄影艺术教育与生活情趣的培养/199
第四节 摄影艺术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201
一、摄影艺术教育与综合素质提高/202
二、摄影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实施/203
第九章 摄影艺术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中国近现代摄影艺术教育/211
一、近代摄影艺术理论的萌芽与发展/211
二、当代摄影教育的发展与演变/214
第二节 摄影艺术教育在中国台湾/216
一、中国台湾摄影教育的历史状况/217
二、20世纪90年代中国台湾摄影教育的转型/218
第三节 摄影艺术教育在美国/219
一、大学摄影教育的兴起/219
二、多样灵活的摄影教育模式/222
图片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