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是一个真正具有人文关怀和平民意识的经济学家,他的文章不仅体现出他丰富的学识,更以他正直、儒雅的人格魅力感染读者,让读者站在更高的层面,用更开阔的视野看待身边的事物。本书收录其经济方面的文章几十篇。
茅于轼,中国当前深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1979年,提出择优分配原理,推动了微观经济学的重新构造。1981年,将择优分配推广到动态过程,即在给定始点和终点,寻求过程的最优化,用独特的方法得出了动态最优过程变分问题的解,即欧拉(Euler)方程。1985年起,把道德问题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从经济学的视角提出人与人的平等关系,由此对人权、自由主义、道德、民主等观念作出了深入和深刻的分析解释,对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1993年,与其他四位经济学家共同创办了天则经济研究所,并任所长、理事长,现为该所常务理事。1993年,筹集资金在中国山西省临县龙水头村开展小额贷款的项目,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至今这项活动的范围正在逐步发展。2001年底,创办了取“扶贫”谐音的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并担任董事长。这是一家非营利机构,其目的是为农村青年进城成为合格的家政服务员提供全面的培训,为我国中西部农民走出农村进入城市,从而实现脱贫,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代表作主要有:《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生活中的经济学——对美国市场的考察》、《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此书获1999年Antony Fisher国际纪念提名奖)、《寻求社会致富之道》、《道德、经济、制度》、《微观经济学十讲》、《财富是如何创造的》、《感悟世界——我的新经济观》、《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思考》等。
本书选编了其经济学方面的文章几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