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编定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共收中华典籍3461种。如此浩瀚典籍仅分经(儒家经典)、史(各类史书)、子(百家著述)、集(名家诗文)四类。其后《四库》之名既具有中华经典集成的寓意,同时也具有古代图书分类的含义。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华经典所蕴含的智慧,越来越为世人瞩目。丛书策划者为了消除今人阅读古代文言经典的艰涩,力求使用时人容易读懂的版画图示和读解心得的方式,让读者充分汲取古人成功的养分,使圣贤的智慧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所以丛书得名《家藏四库》。
随文注音,令读者毫无障碍地阅读诗文。配有历代原版的古版画和详尽的图说,以直观的方式注释诗文,更让读者在画意中体味诗情。诗文均配有题解、作者逸事、注释与译文,详细生动地介绍作者著文赋诗时的背景。
捧起本书,回想着我们背诵“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时无邪的岁月,让我们一起走近韩愈,走近那繁华梦残,处在衰落与复兴边缘的中唐。
为了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文,在编辑本书时,针对这类问题做了特殊的设计。首先是题解或作者逸事,在这个栏目里,我们会对作者写作诗文的背景(包括大的历史背景和作者本人的际遇),以及作者的生平逸事,进行详细的介绍,以使读者在读诗文前,就能快速地对诗文进行了解;之后是注音,针对原诗文中的生僻字、多音字、古今异音字等可能影响读者流畅阅读的问题,我们对这些字进行了注音,以便于读者在酣畅淋漓的通读中,更深入地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还有注释,这是帮助读者深刻理解诗文的重要栏目,我们对诗文中出现的生僻的字词、典故都进行了详细注释,务求使读者在阅读原文时,能完全理解诗文的含义;最后是译文,我们谨慎地按原文进行翻译,力求在读者面前,还原出诗文的本真意境,以及蕴含其中的作者情感。
而且,在此基础上,本书还为这些诗文配上了大量的珍贵古版画插图,这些古版画简练却精美,淡雅而古朴,如温婉的珠玉,镶嵌在文中,令读者在优雅的画意中体味诗情,在赏心悦目的图画伴随下,体会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