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们散文诗丛(第1辑共8册)(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灵焚//周庆荣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灵焚、周庆荣等著的《我们散文诗丛(第1辑共8册)(精)》:周庆荣《预言》,亚楠《在天边》,爱斐儿《倒影》,李仕淦《旅行者》、语伞《外滩手记》、转角《荆棘鸟》、杨林《天空一角》、贝里珍珠《吻火的人》,共8本。这标志着新世纪散文诗在中国诗坛崛起,是“我们”散文诗群问世以后的重要成果,也是2014年中国散文诗的一个重大事件!

内容推荐

《我们散文诗丛(第1辑共8册)(精)》由著名散文诗人灵焚、周庆荣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的《我们·散文诗丛》第1辑8本。内容如下:

周庆荣《预言》是一部散文诗集,作品精选其最具代表性的散文诗作品集结成册,完整呈现了作者的写作风格。共分为三辑,分别为“今夜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有远方的人”“我们应该这样老去”。作品不仅仅具有精雕细琢的语言,字里行间同样蕴藏着引人思考的元素。

亚楠《在天边》是一部散文诗集。作者以新疆为主题,在不同的时期创作了众多的散文诗作品来描述他眼中的新疆,共分为两辑,分别为“家住新疆”“行走在路上”。作者以散文诗的诗意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新疆画卷,呈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新疆形象。

爱斐儿《倒影》是一部散文诗集,集结了作者写于不同时期的作品,作品按照不同的主题分为五辑,分别为“非处方用药”“废墟上的抒情”“河流的指纹”“地脉”“小月河”。每一篇散文诗作品后附有作者的写作时间,呈现了作者的写作轨迹以及各个阶段的感悟。

李仕淦《旅行者》是一部散文诗集,收录了作者写于不同时期的作品,以不同的主题分为六辑,分别为“你光芒一样的躯体”“黄昏中向我们走来的”“旅行者和旅行者的琴”“时间的四种命名”“天边”。在不同的阶段,作者的关注点不同,因此整个作品集的内容也十分之丰富。

语伞《外滩手记》是一部散文诗集,收录了多篇作者的散文诗作品。诗性的语言,不仅用来抒发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而且被用来描摹作者眼中的万千世界。散文诗作品共分为两辑,分别为“外滩、外滩”“时间之上”。 外滩是作者描写的重要主题,呈现了不一样的外滩风情。

转角《荆棘鸟》是一部散文诗集,所收录的作品并非仅为最近新作,而是精选了作者写于不同时期的散文诗,按照作品所呈现的意象分为四辑,分别为“烈焰”“大地之殇”“幽灵的花朵”“夜雨”。 作者诗性的语言抒写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文字优雅婉转。

杨林《天空一角》是一部散文诗集,作者精选自己散文诗写作生涯中的代表性作品集结成册,并按照写作对象的不同分为三辑,分别为“天空一角”“秋殇”“陌路”“侗乡苍茫”。文末附有写作时间,从另一个侧面呈现了作者写作时的状态以及写作轨迹的延伸。

贝里珍珠《吻火的人》是一部散文诗集,所收录的作品并非仅为最近新作,而是精选了作者写于不同时期的散文诗作品,所有作品按照作品所呈现的意象分为三辑,分别为“大象”“大音”“大风”。 诗性的语言表述着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遣词造句精雕细琢。

目录

《预言》

是脚印,就应该留在时光里(代序)

第一辑 今夜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

 预言

 沉默的砖头

 想起堂·吉诃德

 深夜,突起的心事

 读史

 2010年最后与一只唐白釉盖罐

 我是山谷

 高地阳光

 一截钢管与一只蚂蚁

 乡村铁匠

 归

 荷花与芦苇

 初夏的午后

 夜深时望望故乡

 片段:爷爷

 三人剧

 有理想的人

 冬去春来

 孝地

 时间

 井冈山

 尧访

 英雄

第二辑 有远方的人

 有远方的人

 长城

 一只蚂蚁不去批评它的国家

 松:自语

 数字中国史

 欲望

 土地

 湖笔

 老龙吟

 大梦

 关于黄河

 江山

 沙河的冬天

 给你

 山谷里的黑

 破冰船

 审判

 老屋

 锈水

 梦境:诗人之死

 下一个就是我了

 富春山秋居

 梵高

 华兹渥斯的湖畔

 潮踪

第三辑 我们应该这样老去

 我们应该这样老去

 坐禅

 仓颉造字

 李清照

 书圣张旭

 女娲补天

 夸父追日

 以后的日子为你祝福

 我不能让他的眼神继续悲伤

 风雨雷电

 菩萨的话成为语录

第四辑 我们

 我们(二)

后记 预言,是我的真实

《在天边》

是脚印,就应该留在时光里(代序)

第一辑 家住新疆

 阿里马城

 地火

 岩画

 秋月

 白桦林

 与向日葵一起开放

 乔尔玛

 那拉提的早晨

 接近草原

 注目火焰山

 野罂粟

 马兰

 伊宁

 哈萨克姑娘

 贝伦舞

 爱新舍里镇

 界梁子

 一盏马灯

 黑眼睛姑娘

 阿瓦尔古丽

 老木屋

 果园

 在特克斯看云

 伊犁之美

 可克达拉

 春到赛里木湖

 察布查尔的月光

 空旷的麦田

 塔里木河的早晨

 刀郎歌舞

 帕米尔高原

 和田的夜晚

 薰衣草花开

 夜莺在轻轻歌唱

 维吾尔庭院

 博尔塔拉

 喀拉库里湖

 伊犁河

 天山

 在阿拉套山谷地

 冬之恋

 乌尔禾

 街头老艺人

 阿尔泰山

 额尔齐斯河右岸

 科古琴山

 博格达峰

 初冬的可可托海

 哈巴河的冬天

 巴里坤

 都拉塔的早晨

 圣佑庙

 回家

 老房子

 山中秋色

第二辑 行走在路上

 远行

 在路上

 车过雅玛图

 驼铃

 去金泉的路上

 梦幻喀纳斯

 穿越塔克拉玛干

 还乡之路

 拜城

 高原,高原

 圣地阳光

 青海湖畔

 可可西里

 格尔木

 一地落叶

 雪松

 戈壁红柳

 丝绸之路

 夏特的风

 古驿站

 在波马

 霍尔果斯河

 426号界碑

 行走在边防线上

 三道河子的夜晚

 一首老歌

 格登山的黄昏

 红海沟

后记 边地的守望

《倒影》

是脚印,就应该留在时光里(代序)

第一辑 非处方用

 甘草

 可待因

 穿心莲

 木蝴蝶

 金银花

 人参

 苦参

 丹皮

 见血封喉

 沉香

 向日葵

 珍珠

 看麦娘

 茑萝

 菊花饮

 远志

 定心散

 姜

 紫苏

 曼陀罗

 当归

 豆蔻

 桑叶

 百合

 梅花

 艾

第二辑 废墟上的抒情

 引子

 近景

 中景

 远景

 慢板

 流水

 献诗

 颂歌

 雪落

 雪霁

 暖阳

 星光

 英雄

 城垛

 炮台

 箭镞

 战马

 水罐

 副歌

 余音

第三辑 河流的指纹

 序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跋

第四辑 地脉

 红珊瑚

 绿松石

 金发晶

 砭石

 和田玉

 祖母绿

 钻石

 翡翠

 朱砂

 龙骨

第五辑 小月河

 梦回

 春风过

 风声过

 月色高悬

 忆江山

 浮闲

 零星

 再说废墟

 成熟之后

 剧情

 深秋已至

 这些名字将成为残骸

 垂钓

 呐喊的情节

 落叶以死亡的神色回眸

 关于冷的一部分

 读水

 春草浅

 夏语

 夜袭

 河流与山谷

 倒影

 竹篮正在现实中打水

 这一天

后记

《旅行者》

是脚印,就应该留在时光里(代序)

第一辑 你光明一样的躯体

 你光芒一样的躯体

 最初的苍茫

 黄昏(节选)

 这场春天让我们流泪不止

第二辑 黄昏中向我们走来的

 被秋天的第一滴雨杀死

 黄昏中向我们走来的

 这个冬天

 一个夜晚,雨水匍匐在山坡上哭泣

 我等候的一场雪没有到来

 我们需要独自跪下

 大雾弥漫的这个清晨

 抵达一棵植物的距离

 把大地烧为灰烬

 高过我们的血

 星光就在我们头顶

第三辑 旅行者和旅行者的琴

 旅行者和旅行者的琴(上篇)

 旅行者和旅行者的琴(下篇)

第四辑 时间的四种命名

 给母亲(节选)

 时间的四种命名

 倾听

第五辑 天光

 河流

 天光

第六辑 走过花园

 走过花园(选章)

 天象及其他(选五章)

后记 旅行者的告白

《外滩手记》

是脚印,就应该留在时光里(代序)

第一辑 外滩外滩

 摆渡的人

 外滩,或者光

 外滩,或者路

 外滩,或者镜子

 外滩,或者悬崖

 大地上的事情

 读你

 扉页

 插图

 注解

 黑夜的诗篇

 背景

 启示录

 书的眼睛

 竹枝词

 无题

 雨的书法

 和声

 相

 空墙壁

 隐私

 剪刀的姿势

 对视

 一个苹果的下午

 影子

 回答

 静脉之河

 错觉

 功课

 明天

 这个早晨

 黄浦江熟知一切暗语

 每条路都能找到自己的亲戚

 图书馆

 本命年

 谁能审讯前方

 我和她

 在悬崖上照镜子

第二辑 时间之上

 剪纸

 结绳记事

 青花瓷

 听风

 观潮

 兵器里的冷果实

后记

《荆棘鸟》

是脚印,就应该留在时光里(代序)

第一辑 烈焰

 荆棘鸟

第二辑 大地之殇

 第三日

 火的盛况

 甲骨,甲骨……

 风韵无痕

第三辑 幽冥的花朵

 清明祭

 不安之书

 横渡一张纸

 夜,流淌……

 北方给了我退隐之意

 日光与憧憬……

第四辑 夜雨

 青龙赋

 地狱之夜

 失足落水的灯

 搏杀

后记 在黎明里出场

《天空一角》

是脚印,就应该留在时光里(代序)

第一辑

 天空一角(组章)

 时光散淡(组章)

 借物(组章)

 在酒中相聚

 事物之源(组章)

第二辑 秋殇

 秋殇

 秋夜如水(组章)

 九月花事(组章)

 复制秋天(组章)

 雨雾

 春天的花朵

 春雨

 渐冻爱(组章)

第三辑 陌路

 陌路(组章)

 南洞庭(组章)

 中原

 林中城(组章)

第四辑 侗乡苍茫

 侗乡苍茫(组章)

 龙神溪(组章)

 清明

 雪过芷江

后记

《吻火的人》

是脚印,就应该留在时光里……(代序)

第一辑 大象

 呈现

 孤独

 月光,蝴蝶的影子在浮动

 以植物之名

 关于巴赫第七乐章的联想

 预言

 午夜,瓷或者词的涌动

 乌鸦的原乡

 月色正浓

 天空下的鸟巢

 鸟鸣在黄昏里完成无垠

 你终将从夜晚走出

 都灵之马

 救活夜晚死去的事物

 雾中的玻璃

 午后,梅花引

 空无之美

 印象派

 微凉

 半夏清浅

 无痕

 幻象·一日

第二辑 大音

 低处的羊群

 夜,开片的声音

 火的启示

 红尘

 宿命典籍

 庄生之蝶

 灵魂雅歌

 纸上春秋

 唤醒黑夜

第三辑 大风

 苍茫书

 大风歌

 蝴蝶风暴

 等待黄昏的乌鸦

 跪拜的鸟巢

 途经

 一半火焰,一半寂灭

 半卷红尘

后记 风的故乡

试读章节

灵魂雅歌

今夜,让灵魂在诗歌里散步。

——题记

一、使命

神,一直注视着这片土地。

电闪雷鸣,成为一种使命,随时闪现,完成一次次的人间审判。

所以人的诞生,必然遵从光纤与土地的纹理,遵从沟壑与蕨类的成长期。史前文化已经化作风干的骨殖符号,你无数次地透过黑暗辨识,推演前世的你。风,穿过躯体,沉默;你无解一场红尘,经过。

你在一次溺水事件中,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仿佛对一切依稀觉知,又仿佛无知。当你上岸时,彻底遗忘了溺水事件本身。

西风,依然拍打着神的窄门,拍打出缝隙,光就渗透了过去。神,就在你身边,发出风的呼吸。你径直走向门的此岸,种植一种叫作“麻”的植物,修炼一根通往彼岸的绳索。

你是个从不会尖叫的女人。即使命运西沉,你怀抱一块青石,抚摸它的庄严与冷峻,心脏发出它砸向世界“咚’’的声音。尘埃中有芒刺,鬼火,拾得会继续念佛;鲁迅口诛笔伐,黑格尔则陷入沉思;一块青石继续沉默,乌鸦则泰然处之;而你选择转身,避开恶之花的蔓延。

鸽子依然朝着没有雨水的地方飞翔。

你的使命不是人间战栗。

神,需要你完整地在人间行走。

二、磷火

淋雨的蓑衣,必然潮湿,沉重。  

你在雨中,被一枝植物所注视。

陷落的土地已等不到花期,朝着流水下沉。而你多次做出挽救,一切如此仓促,枉然。

“甲骨文上的讥语,没有被勘破之前,人与神,必受难。”你唯有寻找一簇磷火,照亮黑暗。

你散发,歌舞,一路向西,沿着先人留下的族谱,找寻磷的发祥地。  你对身躯有莫名的热爱,用山泉清洗之后,又在阳光下晾晒,析出水分和瘢痕。

你典藏一块鹿骨,不为占卜,而是铭记你的前世。

当洪水再一次降临,你在一座崖顶找到了磷石。

打磨,生火,照亮人间。

三、麋鹿

在麋鹿的眼眸里,你静坐太久,所以它的忧郁一再深重。

麋鹿,一直是无罪的族类,你笃信。

你抚摸着它的犄角,传递着一个满族镶黄旗下的姓氏。

麇鹿,从不在人群行走,你属性植物,所以甘愿陪它离群索居。就在植物的根部。你多次往复,药食一棵人参,它解除你体内的寒毒。

此后,修为圆满。

麇鹿,一直走在你的前方,为你指路人间。

避开狼虫,灌木,你修就一副端庄而朴素的形容。

钻木取火,是你的生存必然。

当神,一再地靠近你。麋鹿,递交了你也递交了灵芝。

四、仰望

黎明,第一声雀啼。

盛大的仪式即将开始。一场大火赶往人间。

古老的村庄,要在低洼处仰望上苍。

天空有多高?远方有多远?

这是个没有答案的答案。

首先,炊烟与狗吠,飞越栅栏,勾勒水墨画上的第一笔图腾。

后来,村庄婴孩儿的啼哭,是透明的。尘世,一直允许婴儿的啼哭与欢笑。

当大火燃尽泥藻,解除体内的铅毒。仰望,也成为一种最古老的仪式。推开门扉,人群开始学会高瞻远瞩。忍下疼痛,扫去灰烬,仰望变得更加纯粹。

一只白天鹅,飞来,又飞走了,留下它的子孙。

羊群移动,让出一片洁白,人群在天空,就有了一席之地。

五、雅歌

“释放出你体内的我,我就是你苦苦追索的答案。”  必须承认这肇始的恨意,镜子方能浮出水面。

你一直在挖掘一口井,做纵深的生长。

苦味,在舌尖缠绕,盐,也不曾离去。

而你却不曾让美德死去,即使在夜晚的梦中,活在一根藤蔓上,就有了向上的气力,多么璀璨啊,你在井下,向夜晚的星辰发出慨叹。

……

P53-55

序言

是脚印,就应该留在时光里(代序)

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媒体都可以承载每个人属于自己的那种存在。同时,多媒体的发展,也以最快的速度忘却各种存在。

在这有钱就可以出书的时代,已经不会再有人为了自己的一本书出版而兴奋了。然而,我们却如此执着地坚守着与现实只有一个念头距离的愿景,仍然让纸质媒体承载自己的文字与有限的读者见面。并为此,无怨无悔地付出,承受,并说着“热爱”。

 其实,这又何苦呢?许多人可能会如此发问,我们自己也经常会这样自言自语。

“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以下简称“我们”)自宣告诞生以来已经五年了。从这新媒体时代新生事物的消失速度看,“我们”能坚持旺盛的创作与探索活力至今,已经值得欣慰她的“长寿”了。由于“我们”的坚守与行动,影响了这几年中国诗坛的新诗创作走向,改写了近百年来中国现代诗坛的版图与格局,这已经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许多本来只写分行诗的作者都参与到散文诗的创作中来,更有许多原来热衷于在网络博客上晒晒心情文字的写作者,由于“我们”的出现,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文字原来可以找到一种文体来定向发展爱好,从而唤醒了一批散文诗创作的新生力量。甚至可以说,“我们”的存在,成为日益往低俗化、口水化、无审美边界滑坡的当代诗坛的一种“诗性坚守”的象征。著名新诗史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刘福春研究员曾在一次散文诗研讨会上指出:“在新诗无边界审美拓展的创作乱象中,只有散文诗还坚守着诗性的体质。”是的,没有“诗性”,哪有散文诗存在可言?

自“我们”问世以来,涌现出一批好作者、好作品。散文诗逐渐脱离了原有的“是什么”的怪圈,近年来呈现出从来没有过的“自由”和“自信”。其实,一直以来纠缠不休的“是什么”的质疑,隐藏着一个重要的事实背景,那就是散文诗究竟有没有所谓的“传统”?构成一种存在的“传统”,需要一种确切的“身份”与“家系”,可是,我们一谈到散文诗,就是《巴黎的忧郁》《先知》《沙与沫》《地狱一季》《野草》等,这些是“传统”吗?如果是,那么就不会有“是什么”的问题存在了。长期以来,这个问题完全被人们忽略了。几年来,“我们”的创作,基本摆脱了这种深陷怪圈中的认领呼吁,我们相信一条朴素的真理:“存在,就是合理。”我们相信着:忠于自己审美诉求的那些非随意文字,就是自己要写的散文诗。“我们”正在建立从我们开始的、属于自身的,当然也属于未来人们的“传统”。这种“传统”,当然要以作品来确立。除了作品自身,现实世界与未来历史是不会发言的。这就是“我们”编选属于“我们”的这些丛书的初衷。

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英国伦敦掀起了一场“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前卫绘画运动,其运动背景是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往世俗化倾斜,原有的审美艺术精神逐渐被商业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物欲追求遮蔽,所以,唤醒人们生存品质的崇高审美记忆,提倡在充满“美”的世界里生活的重要性成为他们的绘画理念,让“美”充满生活的空间成为他们的追求,从而为绘画史留下了一批“唯美”的作品。中国的当今社会与当年的英国多少有些相似,人们的古典品位与崇高审美情怀正在丧失,物质的获取、占有以及通俗性、低俗化的文化消费成为今天社会的精神主流。英国人通过造型、色彩和装饰性工艺品等方式找回人们的审美记忆。那么,我们究竟能否以语言文字的方式去实现呢?我们采用散文诗这种文体坚守诗歌语言的“诗性”审美传统,努力让自己的母语在这多媒体审美性时代展现其现代审美意味,拓展其新的审美活力,这不也是一种宿命性的作为“美”的守望者的责任担当吗?近年来,由“我们”倡导并持续进行着的以下几个具体的发言与举措,正是“我们”的这种担当的具体表现。

针对当今诗坛的庸俗化、去审美性现象的日益严重,“我们”明确提出“意义化写作”的创作理念。为了回击那些长期以来矮化散文诗的肤浅言论,“我们”努力用自己的作品向人们展现散文诗作为现代诗歌文学的归属性确认。更进一步,“我们”通过“大诗歌”的概念,把散文诗纳入现代汉诗的范畴,让散文诗与分行诗在同一个诗歌现场审美共舞,促成了越来越具影响力的年度选本《大诗歌》的诞生。还有,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散文诗的创作实践,“我们”与以往任何文学群体的封闭性存在都不同,“我们”采用了开放性的组织形式,无论是谁,无论其“名气”如何,只要其散文诗作品,符合“我们”所追求的散文诗美学特质,凡是愿意走进“我们”的,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一员,共同参与这场以“我们”命名的散文诗美学探索。一首歌可以一夜走红,从默默无闻到身价百倍,而再好的一章散文诗作品也不能换来一顿美餐。即使这样,我们仍然会为自己的每一章作品的问世而欣喜数日。多少人破帽遮颜,依然“回也不改其乐”,除了热爱,还有什么能够解释这种痴情?

“我们”编选的这些作品集,都是这种“痴情”的产物。既然大家的写作都是为了那种无法释怀的对于“美”的朝圣,那么,朝圣的路上,他们的脚印应该有人为之珍藏。是脚印,就应该留在时光里,让时光检验并确认这些脚印的深浅、形态、方位、价值。在这物质至上的时代,我们还能拥有这种属于精神的审美身份,这是造物主赐予我们何等奢侈的礼物?!是的,正是这种感恩,才让我们能够继续在寂寞里狂欢。即使一生都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然而我们仍然“衣带渐宽终不悔”。我们相信,只要自己能够“众里寻他千百度”,自己所寻找的那个人,一定会站在历史的“灯火阑珊处”。明天就是东西方两个情人节相遇的日子,其实,散文诗不就是我们每一个作者的“隋人”吗?此生有这种陪伴就够了,就可以让我们在庸常的生活中抵达生命的极致狂欢、极限飞翔。所以,这些作品,一定不会是“我们”的结束,这些作品的自信登场,恰恰意味着:“我们”的路,才刚刚开始!

2014年2月13日元宵节前夜·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2: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