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名言都是精心筛选出来的,并且每条名言都从背景链接、内涵挖掘、人生导航三方面进行剖析,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思想性。读此书,可以使读者花费较少时间,触摸大量古代文化的精髓;既能带来人生的思考和启迪,同时也起到文化的传承作用。本书中的名言,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可谓人生阅历的重温;对于年轻人来说,尤其是中小学生,是不可或缺的一本好书,不仅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发挥潜能,面对生活,为将来人生的道路打下扎实的思想根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传统名言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何海江 |
出版社 |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名言都是精心筛选出来的,并且每条名言都从背景链接、内涵挖掘、人生导航三方面进行剖析,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思想性。读此书,可以使读者花费较少时间,触摸大量古代文化的精髓;既能带来人生的思考和启迪,同时也起到文化的传承作用。本书中的名言,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可谓人生阅历的重温;对于年轻人来说,尤其是中小学生,是不可或缺的一本好书,不仅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发挥潜能,面对生活,为将来人生的道路打下扎实的思想根基。 内容推荐 中国传统名言,闪烁着哲理的光辉,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浸润濡染着人民的道德、心理,对中华民族起着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本书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从丰厚的中国古代资源中挖掘、选择。本书所选名言,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情真意切,朴素隽永,冷峻深邃,饱含人生意蕴。这些名言,或揭示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探求读书的乐趣,或寻求处世的原则,或赞美生命的活力,或沉思浩淼的人生等等,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它既让我们增长历史知识,汲取丰富的养料,陶冶情操,获得美的享受,又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目录 一、孝敬父母 1.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4.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5.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6.人之孝行,根于诚笃。 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9.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10.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 11.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12.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二、尊师重道 1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7.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9.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可复。 20.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1.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阴。 22.识时务者为俊杰,昧先见者非明哲。 2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4.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6.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2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8.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29.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三、团结友爱 30.天地和而万物生。 3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3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6.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呢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37.交友者,识人不可不真,疑心不可不去,小嫌不可不略。 38.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 3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0.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41.博弈之交不终日,饮食之交不终月,势力之交不终年,惟道义之交,可以终身。 42.与善人居,如人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4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四、立志勤学 4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7.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48.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49.有志方有智,有智方有志。惰士鲜明体,昏人无出意。兼兹庶其立,缺之安所诣。珍重少年人,努力天下事。 5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1.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宏,志远则旨永。 5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3.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54.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 55.志高品高,志下品下。 56.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57.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58.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59.人之知识,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 60.君子之学,博于外而尤贵精于内,论诸理而尤贵达于事。 6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62.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6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66.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 6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68.人之学如渴而饮河海,大饮则大盈,小饮则小盈。 69.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70.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 71.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72.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7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7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7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77.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78.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 79.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80.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81.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8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3.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 84.头悬梁,锥刺股。 85.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86.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87.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88.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五、自强不息 8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9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1.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92.不自强而功成者,天下未之有也。 93.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94.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95.天上若无难走路,世间哪个不成仙。 96.湾头正堪泊,淮里足风波。 97.坚金砺乃利,玉琢器乃成。 98.从来好事天生险,自古瓜儿苦后甜。 99.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100.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0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10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05.为学犹掘井,井愈深土愈难出,若不决心到底,岂得见泉源乎? 106.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10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0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六、谦虚礼貌 109.满招损,谦受益。 110.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111.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112.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113.不学礼,无以立。 114.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 115.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116.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117.礼之用,和为贵。 118.入境问禁,入乡问俗,入门问讳。 119.见人背语,勿倾耳窃听。人人之室,勿侧目旁观。到人案头,勿信手乱翻。 120.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121.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七、诚实守信 12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2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2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125.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126.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 1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28.言必信,行必果。 129.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130.百乱之源,皆出嫌疑。 131.诚则始终不忒,表里一致,敬信真纯,’往而必孚。 13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3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八、严己宽人 13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36.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3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38.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 13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4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2.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4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144.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45.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146.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147.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14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九、人贵有耻 14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50.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151.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152.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15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5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15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5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57.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158.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159.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十、见义勇为 160.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 161.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16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63.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164.忘其故身必死。必死不如乐死,乐死不如甘死,甘死不如义死,义死不如视死如归。 165.丈夫不作寻常死,纵死常山舌不磨。 166.飞蛾爱灯非恶灯,奋翼扑明甘自陨。 16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68.见义不为,无勇也。 十一、整洁健身 169.一身动则一身强。 170.且夫出舆人辇,命日魇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日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日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日腐肠之药。 171.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日虎,二日鹿,三日熊,四日猿,五日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172.夫血脉之藏于身也,犹江河之流地。江河之流,浊而不清;血脉之动,亦扰不安。 173.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 174.醉浓饱鲜,昏人神志。若蔬食菜羹,则肠胃清虚,无滓无秽,是可以养神也。 175.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176.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上却病法;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上却病法。 177.少思虑以养心气,寡色欲以养肾气,勿妄动以养骨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薄滋味以胃气,省言语以养神气,多读书以养胆气,顺时令以养元气。 178.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 十二、求索创新 17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8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82.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 183.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 184.大凡学问,闻之知之,皆不为得。得者,须默识心通。 185.苟知问学犹饮食,则贵其化,不贵其不化。记问之学,人而不化者也。 186.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 187.骨日切,象日磋,玉日琢,石日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188.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189.广积未必皆当,而思之自得其真。 19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91.变通革弊,与时宜之。 192.惟有识,则是非明;是非明,则取舍定;不但不随世人脚跟,并亦不随古人脚跟。 193.善学邯郸,莫失故步。 194.蓄极则泄,闷极则达,热极则风,壅极则通。 195.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 196.夫以一世之变,欲以耦化应时,譬犹冬被葛而夏被裘。 197.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 198.不特推陈出新,饶有别致。 十三、敬业尽责 19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0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01.五指之更弹,不若拳手之一抵;万人之更替,不如百人之俱至也。 20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04.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20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06.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十四、勤劳节俭 20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208.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 209.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10.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21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12.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213.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214.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215.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2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17.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 218.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219.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20.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2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十五、见利思义 22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23.多行不义,必自毙。 224..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225.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 226.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 227.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孰贪得孰失,孰幻孰真,达人当自辨之。 22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9.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十六、清正廉洁 230.勿吐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23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32.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23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34.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事,日广收、慎用、勤教、严绳;治事不外四端,日经分、纶合、详思、约守。 235.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 236.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 237.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238.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贰,可以兴矣。 23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4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241.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尚虞不足。 242.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十七、爱国爱民 24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4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45.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24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4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4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249.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250.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 25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5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25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54.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十八、天下为公 25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56.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 25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58.为国忘私仇,千秋思廉蔺。 259.公生明,廉生威。 260.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261.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262.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263.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附录 1.国内部分大学校训 2.国内部分城市精神表述语 3.中国古今名人座右铭 试读章节 北链接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说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的发展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中国历史上至今没有哪个帝王的影响能够超过他。孔子之前的圣人言行由孔子集其大成,孔子之后的圣人,无超越孔子之上的。 本句出自《孝经》。《孝经》以孝为中心,集中阐发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孝亲思想与道德伦理哲学。孝经中认为“孝”是人所必须遵守的天经地义的伦理道德规范,所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内涵挖掘 孝道,是德行的根本,教化的出发点。中国字具有强烈的表意性,是举世无双的。“孝”字上部取自“老”字,下部取自“子”字,意指上下两代人融为一体。孩子未成年时,上一代抚养教育下一代;当上一代年老时,下一代则肩负起重任,反哺老一代。就这样代代相传,上自无始,下至无终。中国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而今,除了中国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外,其他的都不复存在了。重视家庭教育、重孝是原因之一。 人生导航 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是一个“孝”字贯串。孝道,是所有道德行为的根源,一切教化都在此基础上产生。身体发肤都是父母给予的,懂得孝顺的子女就不能让身体轻易地受伤害,更不能毁伤,这就是尽孝的开始。如果一个人一旦树立了自己的志向,并且遵循为人处世的原则,平时处处反省自己的行为,能立身行道,使自己的品德不断提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利于社会,父母亲更会感到无上荣耀,那就是尽孝所达到的最圆满的境界了。孝道包括了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第一步就是从孝敬父母开始,拓展开来,对亲人、对朋友、对一切人都关爱,而对自己的国家尽忠,以德化育万方,是大孝和至孝。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背景链接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关于仁者爱入、广泛地爱护大众而亲近贤人的思想,把爱人与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并总结而成著名的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内涵挖掘 尊敬孝顺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别人的儿女身上。 人生导航 儒家“仁政”的基本精神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心和爱心。人是情感的动物,人们首先爱自己的父母,然后将对父母的爱,推己及人、由近及远,去爱别人的父母,乃至于天下百姓,其中所蕴含的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就是尊重人以及承认人的尊严及价值,表现了推己及人的人道主义和为大众献身的牺牲精神。人要有广阔的胸怀和宽厚的道德,把一己之爱的小爱推广、扩展到爱一切人及自然万物的博爱。 3.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 北链接 出自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孟子的《孟子·离娄》。孟子(前372~前289),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圾(孔子之孙),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后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内涵挖掘 孟子主张把仁爱精神推广到所有的人,主张人人亲其亲,长其长。有血缘关系的人是亲,同事是亲,同学是亲,朋友是亲,合作伙伴是亲,甚至竞争对手也是亲;长,也不仅仅指长辈,只要在某一方面优于自己的人都可称为长。孟子认为,如果每个人都怀着仁爱之心,关心和自己亲近的人,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就天下大治,太平无事了。如果每个人都怀着一颗仁爱之心,不问年龄,不分贵贱,亲其亲,长其长,那世界又怎能不会是美好的人间!P1-3 序言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是我们中国能够立足于世,生生不息,世代相传智慧的结晶。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变迁,但真理和智慧却是亘古不变的,就像四季变化、万物生长。推崇高尚品德,遵循自然规律,正确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和谐社会和自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古圣先贤、仁人志士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公民要提高素质、学生要健康成长,都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名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读书贵在变化气质,志当高远且善,读古人经典名言并深刻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礼,身体力行,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学习中国传统名言可以增加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养做人应有的责任心,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进而利益他人,服务社会。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面临着许多的抉择,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就能做出正确的抉择而少走弯路。 中国传统名言,闪烁着哲理的光辉,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浸润濡染着人民的道德、心理,对中华民族起着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规定为18个德目,即: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人贵有耻、见义勇为、整洁健身、求索创新、敬业尽责、勤劳节俭、见利思义、清正廉洁、爱国爱民、天下为公。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体系,也是本书的纲目。立足于此,我们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从丰厚的中国古代资源中挖掘、选择。本书所选名言,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情真意切,朴素隽永,冷峻深邃,饱含人生意蕴。这些名言,或揭示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探求读书的乐趣,或寻求处世的原则,或赞美生命的活力,或沉思浩淼的人生等等,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它既让我们增长历史知识,汲取丰富的养料,陶冶情操,获得美的享受,又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这些名言都是精心筛选出来的,并且每条名言都从背景链接、内涵挖掘、人生导航三方面进行剖析,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思想性。读此书,可以使读者花费较少时间,触摸大量古代文化的精髓;既能带来人生的思考和启迪,同时也起到文化的传承作用。本书中的名言,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可谓人生阅历的重温;对于年轻人来说,尤其是中小学生,是不可或缺的一本好书,不仅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发挥潜能,面对生活,为将来人生的道路打下扎实的思想根基。 中国传统名言为人们喜爱,人们或将其作为座右铭,或定为家族的家风,或作为企业文化,或奉为校训,或成为城市精神表述语。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国之脉,将继续传承下去。正如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发表演讲《把目光投向中国》,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结束语,获得热烈的掌声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也正为世界所认同。 何海江 2009年5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