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祖父去世后的第二年,1928年,我方出生。1979年初,我回到南通,有机会对祖父奋斗的一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对黄炎培说,提起中国民族工业,有四个人不能忘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 祖父一生创建了许多事业,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声誉,但祖父一概淡然处之,因为他所追求的是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他留下的几句话,使我们终身、代代受益:“我家外面,看似富贵人家,然却不是寻常富贵人家;又似农村人家,然又不是寻常农村人家;是读书为善、守礼务本人家;不喜虚华,不谈势利。” 作者简介 张绪武,1928年生,江苏南通人,张謇之孙,张孝若次子,不错经济师,著有《张謇》《我的祖父张謇》《张謇与梅兰芳》《中国私营经济年鉴1996》等作品。 目录 农家子弟 勤奋好学 借籍风波 初入社会 随军赴朝 尽力乡事 大魁天下 大德日生 力主变法 师生情深 东南互保 变法平议 滩涂开发 东游日本 保卫海权 教育立国 投身立宪 拥护共和 推进立法 通商开放 地方自治 金石相助 水利先行 国际友情 科学人才 主权至上 大生厄运 自爱自重 予为事业生予为事业死 归于山林 即此粗完一生事 会须身伴五山灵 附录 张謇企事业一览表 张謇年表 后记 序言 我不是佛教徒,却很 相信缘分,与绪武同志的 结识就是一种缘分。 1962年我有南通之行 ,正式踏上张謇研究的漫 长道路,但却一直未能与 绪武同志相晤。因为他大 学毕业不久,即去北大荒 ,远离家乡将近30年。其 实,即使当时他在南通或 上海、南京,我也很难从 他那里获知什么有关张謇 的历史与文献的信息。因 为他是在张謇逝世两年以 后出生的,而7岁又失去 父亲,对祖父本来就知之 甚少。何况在20世纪五六 十年代,人们的“阶级斗 争观念”特强,特别是剥 削阶级家庭出身的子女, 哪个不是极力与家庭划清 界限。我研究张謇却不研 究自己的曾祖父章维藩, 也是怕别人说自己为剥削 家庭《歌功颂德》。所以 ,我在南通结识了许多研 究张謇的同行,却偏偏没 有结识任何一位张謇的后 裔。 直至1979年绪武同志 才得以回到家乡工作,是 开放改革的新时代,为我 们提供了结识的机缘;是 张謇研究的共同责任感, 促成我们成为密切合作的 伙伴。整整消磨了将近20 年的艰难岁月,研究者与 研究对象的直系后裔才走 到一起,这种缘分又是多 么值得珍惜。从此,我们 共同策划历次张謇研究会 议,协助组织张謇研究队 伍,促成相关学术论著出 版……绪武同志习惯于把 曹从坡、穆垣等南通本地 张謇研究者称为“老战友” ,我虽非当地土著,大概 也可以忝列为“老战友”吧 !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研 究者,我有幸与许多历史 名人后裔结识,并且在研 究工作进程中经常得到他 们的指点与帮助,而与我 合作关系最为密切且持续 最久者首推绪武同志。他 为人谦虚朴实,热诚直率 ,所以初次见面即如多年 知己,没有任何客套就进 入实质性的工作探讨。最 使我倾服的是他对历史学 者的理解与尊重,绝不从 个人亲情出发,影响乃至 干预客观的学术研究。在 这方面,他与居正的孙女 居蜜博士非常相似,不管 学者对于自己祖辈如何评 价,只要是客观公正的探 讨,他都持理解与宽容的 态度,热情给以资料乃至 经费的资助。如林济教授 多年以前的习作《居正传 》,尽管对传主有较苛刻 的批评,但居蜜仍然赞赏 其勤奋与才情,热情地向 我推荐他来华师攻读博士 学位。学术是学术,亲情 是亲情,两者不可}昆为 一谈,正如政治不可与学 术混为一谈。可以这样说 ,我与绪武同志的友谊建 立在理性基础之上,所以 才能这样深挚,这样持久 。 1979年以后,由于公 务繁忙,绪武同志虽然潜 心研究祖父,但毕竟难以 亲自撰写完整的传记。直 至2004年初,他才稍得 余闲,挤出时间认真读书 ,搜集资料,走访故地, 请教长者,为《人民政协 报》专栏《张绪武心中的 祖父——张謇》撰文,一 周一篇,累计50则。现今 即将出版的《我的祖父张 謇》一书,就是以这50则 记事为基础,几经修改整 理而成。通读全书,可以 全面系统地了解张謇这位 中国近代化开拓者的壮美 人生。传主有一段习惯话 语:“天之生人也,与草 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 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 与草木同腐。故踊跃从公 者,做一分便是一分,做 一寸便是一寸。鄙人之办 事,亦本此意。”在张謇 看来,人生来就是为了做 事;而所谓一二有用事业 ,主要就是为了国计民生 。翁同觫为大生纱厂书写 对联:“枢机之发动乎天 地,衣被所及遍我东南。 ”翁张师生之间相知之深 ,为常人所不能及,实乃 流传千古之佳话。民生二 字为动乎天地之人间枢机 ,大生之创办无非是从“ 衣被东南”做起。从大处 着眼,从实事着手,这就 是张謇永远值得世人学习 的优长之处。 张謇为国计民生办有 用之事,真可谓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我称之为“ 春蚕精神”,这种精神已 经被后裔传承,并且影响 了许许多多仰慕他的有识 之士。最近,绪武同志强 邀我为季直先生大魁捷报 书跋。我字既拙笨,文思 更滞,但话语确实发诸至 诚:“大魁天下不恋官, 实业救国成儒商。鞠躬尽 瘁创伟业,春蚕精神永留 芳。” 谨以此作为序之结语 。 导语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常乐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我的祖父张謇》是张謇之孙张绪武所写,该书以50则记事为基础,几经修改整理而成。通读全书,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张謇这位中国近代化开拓者的壮美人生。张謇为国计民生办有用之事,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领略这种“春蚕精神”精神。 后记 新中国几代领导人都 谈起过祖父张謇。 20世纪50年代,毛泽 东主席对黄炎培说:提起 中国民族工业,有四个人 不能忘记,重工业不能忘 记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 记张謇,化学工业不能忘 记范旭东,运输业不能忘 记卢作孚。 改革开放的90年代, 江泽民主席谈道:“张謇 是前清状元,后转向共和 ,任孙中山临时政府实业 部长,了不起,他办了许 多工厂、学校,为后人留 下很多有益事业。”我也 曾有幸在中央邀请民主党 派领导和民主人士共贺春 节的宴会上,多次听到江 泽民主席向与会者谈起祖 父的有关情况。 改革开放初期,1989 年4月1日(胡耀邦同志逝 世前十五天),我去看望 在家中休息的胡耀邦同志 ,他对我说:“你祖父是 近代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 物,为国家富强、人民幸 福,创建了许多企业,兴 办了许多学校,捐赠、举 办了许多慈善事业,他是 做实事的人。”他们的讲 话是对祖父一生的肯定, 对我们后人无疑也是鞭策 。但就我自己来说,对祖 父的理解是很不够的。 祖父去世后的第二年 1928年,我方出生,本 来可以从父亲那儿听到祖 父更多的轶事。但十分不 幸的是,我方7岁,父亲 就永远离开了我们。不到 两年,抗日战争爆发,国 仇家难,奔波流离,自身 尚无宁日,家中往事更难 以关注。新中国诞生不久 ,我从祖父创建的“南通 学院”毕业,立即奔赴东 北北大荒工作。三十年风 风雨雨,既远离家乡和家 人,也很少有时间阅看有 关历史书籍。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 的春风吹遍了全国,一切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79年初,我回到南通 ,家乡社会环境有了很大 的变化,许多不愉快的事 已经过去,在新的形势下 ,张謇研究已缓缓而起, 我有机会追随各位专家学 者,学习和研究近代史, 对祖父奋斗的一生有了进 一步的了解。 2003年3月,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换届,承蒙组 织关心,我从全国人大转 到全国政协任常委。《人 民政协报》张宝金同志和 刘艳同志热情地找到我, 希望我写点有关祖父的文 章。我有顾虑,因我不善 于写作。但经不起他们一 再鼓励和劝勉,盛情难却 ,我表示先写一两段,如 不尽人意,可以停下来, 他们同意了。未想到《人 民政协报》专为我设立了 《张绪武心中的祖父》一 栏目,我骑虎难下,尽力 系统地阅看了一些书籍, 收集了一些资料,请教有 关专家学者,走访前辈, 亲历故地,写作的过程实 际是自己再学习的过程, 也是在我人生的晚年,补 上了不可缺少的一课。一 周一文,2004年底,不 觉完成了五十则,即现在 《我的祖父张謇》的蓝本 。 我很幸运。我父亲撰 写的《南通张季直先生传 记》(胡适先生喻为“爱” 的工作)和我国著名的史 学家章开沅先生撰写的《 张謇传》终年终日与我为 伴,给予我十分丰富而珍 贵的素材。往往在深夜, 已阅看过数遍的一段文、 一句话,又使我产生了新 的体会,身不由己地又坐 到写字桌旁去。家乡人、 也是我的知友赵鹏君撰写 的《状元张謇》以及其他 专家学者的论著同样给予 我无尽的养料。 前几年,我走向黄海 海边——当年祖父率领千 军万马开垦的地方,茫茫 沧海,风潮依旧。三余镇 书记张剑冰同志对我说“ 通州是国家产棉大区、重 要的棉花基地,至今将近 一百年了,张謇创建垦区 的布局、格局、水利工程 、农田基础设施等仍发挥 着良好的作用,我区尚有 五万多亩滩涂等待着新的 开垦。但因资金缺少,多 年未能如期进行,乡民们 想念张四先生呀!” 20世纪90年代,我到 日本最北端北海道地区, 即1903年祖父赴日取经 的地方访问,札幌市市长 对我说:“中国开放已多 年了,到日本各地谈生意 的很多,但因北海道路途 遥远,气候寒冷,来札幌 市的却很少。因此,回想 到一百多年以前,1903 年,交通更不方便,冰天 雪地,荒芜一片。张老先 生为了国家富强,为了中 日友谊,为了取经,长途 跋涉,顶风破浪,来到这 里,太使我们日本人民感 动了。这块土地上,永远 留下了他的足迹,是不能 磨灭的纪念,我们敬重他 。” 祖父一生志高心坚, 风起云涌,深深地进入了 我的脑海,无形中促进我 更好地完成我这本并不完 美的学习笔记。 深切地希望,各位读 者在饭后茶余,从书中了 解到祖父一些既平凡而又 朴实的故事,并觉得祖父 真是农民的好儿子,我的 心也就平静了。 从祖父为实现我国早 期现代化奋斗一生的事业 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和感 觉到晚清以来几位文哲大 师们的变革思想和与时俱 进的精神。如:龚自珍的 “穷则恩变,通经致用”;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曾国藩、李鸿章的“洋 务运动”;张之洞的“中学 为体,西学为用”;康有 为、梁启超“戊戌变法”的 主张;孙中山“民族、民 权、民生”“共和立宪”的 思想,以及那个时代西方 具有进步意义的“资本主 义”“市场经济”等经验, 这些都为祖父采纳而融合 。如有所不同的话,祖父 更注重于全面科学的组合 和不屈不挠的实践;祖父 不尚空谈,不重功 精彩页 农家子弟 清朝咸丰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即公元1853年7月1日,祖父张謇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常乐镇一个世代为农民的家庭。海门(现为海门市)位于黄海之滨,海岸线长达89.3千米,南临长江,与上海市隔江相望。 珍藏在通州市档案馆的《通州张氏宗谱》记载:祖父的远祖居住在江南常熟县。六百余年以前的元朝末年,一位姓张名建字惟贤的人,因躲避兵乱,从常熟土竹山渡江迁移到通州①的金沙场(镇),他是通州张氏家族的第一世祖。张氏三世祖堂兄弟十人,建家园于金西三姓街(张、季、王三大姓),为当年有名的“十张园”。张氏后裔不断繁衍,有迁往石港、刘桥等地的。祖父这一系第十一世祖之前由金西迁往石港,但何时、哪一代迁往石港的尚未考清。直到乾隆年问,祖父高祖元臣(十二世)、曾祖文奎(十三世)从石港迁入金沙东五里庙河南头总。嘉庆年间,因家境困难,高祖朝彦阖家迁到通州金沙后又迁居通州西亭镇。道光年问,曾祖彭年又奉高祖之命,为侍奉外高祖,阖家迁到海门常乐镇侨居。祖父五兄弟,张誉、张菩、张警、张謇、张警,祖父排行第四。 通州金西三姓街、金沙东五里庙(又名瞿家园)、海门常乐镇三地都有张氏家庙或宗祠,金西的宗祠是通州张氏总的宗祠,三世祖时修建,自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到泰昌元年(1620年)全部建成东三进宗祠、西四进家庙,两棵十米以上的白果树至今依然屹立在园内。1922年祖父在总宗祠旁建张氏小学,并以田养学,张氏子弟免缴学费。同年,三伯祖和祖父将金沙东五里庙当年高祖朝彦鬻于当地瞿姓家的地赎了回来,建立十二世祖元臣(字西园)和十三世祖文奎(字瞿园)的墓地,同时建成金沙五里庙宗祠,并为乡人子弟设立张氏私立小学校。墓祠正南三间供奉张氏十一世、十二世、十三世世祖,左右两侧厢房各两大问为小学教室。常乐镇的宗祠则是祖父为祭奉高祖朝彦和曾祖彭年的家庙,同时也另建了小学。1922年9月,金西三姓街张氏修族谱,其辈行字,前取《诗经》“昭兹来许,绳其祖武”八字,祖父又取《尚书》“慎乃俭德,惟怀永图”八字为续。 通州张氏家族,祖父一系世代为乡农。 高祖在世时,高祖母有一天到河边去淘米,邻居李老太看见高祖母淘箩里的米很少,就赶忙回家拿了约一斗米,倒在高祖母的淘箩里。高祖母过意不去,节约了两个月的米,照数还了李老太。还告诫曾祖,不要忘记李老太的恩惠。后来,李老太儿子过世了,曾祖每年必定拿一斗米送给李老太,一直到李老太去世。 因生活困难,高祖曾向一姓李的邻居借了一笔钱,不久,高祖就去世了。姓李的迫不及待地向曾祖索债,曾祖表示,父亲欠的债,由儿子来还是应该的,但可否宽以时日,但姓李的不仅大怒,而且出口伤人,态度十分蛮横。曾祖忍痛将家中可当的全当了,可卖的全卖了,凑钱将欠债还了。日后,曾祖家境有了很大的变化,邀宋蓬山先生在家中设馆教子女读书,姓李的托宋先生向曾祖说情,可否让他的儿子来附读。曾祖很坦然地说:“从前的事,已经过去,儿子附学,是现在的事,有何不可。” 有一年,祖父出痘,邻居范家儿子也出痘,曾祖体念范家穷苦万分,将家中一条棉被当了四百钱,为他家儿子请医生,买药治病,如同照应祖父一样照顾他家儿子。 以上一些事例说明:我家祖先虽非富贵人家,但重德,是厚道善良之人。 勤奋好学 曾祖彭年年幼时,除随高祖朝彦种田外,更喜欢识字看书,往往田里活还没干完,就走到私塾的窗外偷偷地听私塾先生讲课。高祖朝彦知道了,十分生气,责备曾祖:“家里穷,人口多,哪里来的吃;父亲在田里晒太阳,儿子倒在屋子里乘风凉,哪是道理?”而私塾丁先生却十分赞赏曾祖好学的精神,帮着曾祖向高祖说情。高祖终于被打动了,同意曾祖半天种田,半天读书,直到学完《诗经》,能作七言对时为止。至此,张家终于出了“半个读书人”。曾祖虽对读书学习十分热爱,但因家境条件所限,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因而将希望寄托在儿子们的身上。五个儿子中,祖父不仅勤于田间劳动,也十分喜爱读书,同时聪颖过人,曾祖非常高兴,对祖父的期望更殷切,督导更严格。未想到因此改变了我张氏家族的命运。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