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居里夫人文选(学生版)(精)/科学元典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能源
作者 (法)玛丽·居里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学生量身打造,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三部分。上篇为阅读指导,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居里夫人的生平及其贡献,并为学生提供切实的阅读建议。另有美国社会活动家麦隆内夫人撰写的《伟大的心灵》,讲述了居里夫人赴美接受1克镭的捐赠过程。中篇精选原著的精华,展现了居里夫人的博士论文,她未丈夫皮埃尔·居里撰写的小传,以及居里夫人的自传。下篇为学习资源,包括扩展阅读、数字课程、思考题、阅读笔记。
作者简介
玛丽·居里(1867-1934),世称“居里夫人”,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居里夫人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目录
弁言
上篇 阅读指导
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物质的背景
伟大的心灵
中篇 居里夫人文选(节选)
居里夫人博士论文“引言”
放射性物质研究简史
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放射性物质的方法
放射性现象的本质和原因
梦想成真,发现镭
成名后的烦恼
实验室:神圣之地
居里夫人自传
下篇 学习资源
扩展阅读
数字课程
思考题
阅读笔记
序言
任定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
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方
式的变化,使我们深切感受
到技术进步的广泛和迅速。
在这种强烈感受背后,是科
技产出指标的快速增长。数
据显示,我国的技术进步幅
度、制造业体系的完整程度
,专利数、论文数、论文被
引次数,等等,都已经排在
世界前列。但是,在一些核
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战略性
产品的生产方面,我国还比
较落后。这说明,我国的技
术进步赖以依靠的基础研究
,亟待加强。为此,我国政
府和科技界、教育界以及企
业界,都在不断大声疾呼,
要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基础
教育!
那么,科学与技术是什
么样的关系呢?不言而喻,
科学是根,技术是叶。只有
根深,才能叶茂。科学的目
标是发现新现象、新物质、
新规律和新原理,深化人类
对世界的认识,为新技术的
出现提供依据。技术的目标
是利用科学原理,创造自然
界原本没有的东西,直接为
人类生产和生活服务。由此
,科学和技术的分工就引出
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充分利
用他国的科学成果,把自己
的精力都放在技术发明和创
新上,岂不是更加省力?答
案是否定的。这条路之所以
行不通,就是因为现代技术
特别是高新技术,都建立在
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基础之
上。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训
练有素的量子力学基础研究
队伍,哪里会有量子技术的
突破呢?
那么,科学发现和技术
发明,跟大学生、中学生和
小学生又有什么关系呢?大
有关系!在我们的教育体系
中,技术教育主要包括工科
、农科、医科,基础科学教
育主要是指理科。如果我们
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毫无疑
问现在就要打好理科基础。
如果我们将来是以工、农、
医为业,现在打好理科基础
,将来就更具创新能力、发
展潜力和职业竞争力。如果
我们将来做管理、服务、文
学艺术等看似与科学技术无
直接关系的工作,现在打好
理科基础,就会有助于深入
理解这个快速变化、高度技
术化的社会。
我们现在要建设世界科
技强国。科技强国“强”在哪
里?不是“强”在跟随别人开
辟的方向,或者在别人奠定
的基础上,做一些模仿性的
和延伸性的工作,并以此跟
别人比指标、拼数量,而是
要源源不断地贡献出影响人
类文明进程的原创性成果。
这是用任何现行的指标,包
括诺贝尔奖项,都无法衡量
的,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具
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公民来实
现。
……

据2020年11月7日出版的
医学刊物《柳叶刀》第396
卷第10261期报道,过去35
年里,19岁中国人平均身高
男性增加8厘米、女性增加6
厘米,增幅在200个国家和
地区中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三
。这与中国人近35年营养状
况大大改善不无关系。
一位中国企业家说,让
穷孩子每天能吃上二两肉,
也许比修些大房子强。他的
意思,是在强调为孩子提供
好的物质营养来提升身体素
养的重要性。其实,选择教
育内容也是一样的道理,给
孩子提供高营养价值的精神
食粮,对提升孩子的综合素
养特别是科学素养十分重要

理科教材就如谷物,主
要为我们的科学素养提供足
够的糖类。科普作品好比蔬
菜、水果和坚果,主要为我
们的科学素养提供维生素、
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科学元
典则是科学素养中的“肉类”
,主要为我们的科学素养提
供蛋白质和脂肪。只有营养
均衡的身体,才是健康的身
体。因此,理科教材、科普
作品和科学元典,三者缺一
不可。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
、中学和小学理科教育,不
缺“谷物”和“蔬菜瓜果”,缺
的是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
肉类”。现在,到了需要补
充“脂肪和蛋白质,,的时
候了。让我们引导青少年摒
弃浮躁,潜下心来,从容地
阅读和思考,将科学元典中
蕴含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
、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融会
贯通,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和行为方式,从根本上提高
科学素养。
我们坚信,改进我们的
基础科学教育,引导学生熟
读精思三类科学书籍,一定
有助于培养科技强国的一代
新人。
2020年11月30日
北京玉泉路
导语
科学元典丛书,销量超过100万册!
华南农业大学胡圣荣教授主译,华中科技大学杨建邺教授指导阅读。
小32开精装本,便于携带;圆脊精装,版式舒朗,提升阅读体验。
名著名译,名家导读,配备优质融媒体学习资源,有助于中学生更好地阅读经典、理解经典、感受经典魅力。
读了本书,能深深的体会到了居里夫人对物理、化学和科学的用心和专心。居里夫人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研究放射性物质的
代表性论文、自传、居里传
、诺贝尔奖获奖演说的文集
,附有诺贝尔奖委员会给作
者的颁奖词、作者生平大事
年表及论著目录和各种奖励
荣誉,以及作者母女两代人
的中国研究生的回忆文章。
反映了作者的科研活动、卓
越成就和人生追求,以及她
的优秀品质、工作精神和处
事态度。生动描述了作者从
小对学习的强烈兴趣、处处
表现出的顽强进取精神,介
绍了她只身远赴异国求学和
工作,在极其简陋和艰苦的
条件下制备放射性元素钋和
镭,推动原子核科学发展,
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
化学奖的过程。既是科学经
典,也是青少年励志读物。
——《中国教育报》
精彩页
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物质的背景
杨建邺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居里夫人文选》主要由居里夫人先后写的三部作品汇编而成:一是她1903年向巴黎大学提交的博士论文《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二是她在1923年撰写的《居里传》;三是应美国记者、社会活动家麦隆内夫人之请而写的《自传》,也是1923年写的。此外,该书还增加了几个附录,对读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博士论文和传记是两种体裁和内容完全不同的作品,前者是科学研究论文,重点是论述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和数据分析以及由此得到的实验结果及其价值等。而传记是为了给并不一定受过专业训练的读者看的,侧重点是传主的生活经历,虽然也介绍一些科学背景、研究方法等科学研究的内容,但一般比较简略和通俗。
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把这三部作品汇集在一起出版,这就满足了各种不同读者的需要,也无疑会使我们对居里夫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对广大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幸事。不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其中的博士论文《放射性物质的研究》是国内首次翻译成中文。
由于居里夫人的生平在其《自传》和《居里传》中都交代得非常清楚,而且是第一手文献,所以本文对这方面的内容不再赘述,仅就其在放射性物质研究方面的相关学术背景作一简介。
19世纪末,正当物理学家们为经典物理学的辉煌胜利举杯祝贺时,也正当一部分科学家宣称物理学的大厦已经最终建成之时,从1895年(正是玛丽和皮埃尔结婚的那一年)起,一系列从未预料到的伟大发现突然迅速地相继涌现。首先是1895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G.Rontgen,1845-1923,190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X射线;接着,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A.H.Becquerel,1852-1908)于1896年3月发现铀元素的天然放射性;再过一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J.J.Thomson,1856-1940,190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又发现了电子……这一系列的发现,在物理学家、化学家面前展示出了一个光怪陆离、变幻莫测的神奇世界,它们完全不能用传统的科学信条来解释。以前,人们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最基本的物质单位,现在却出现了比原子更“基本”的电子!以前,物质质量不能自行改变也是信条之一,现在铀元素的质量却在天然辐射中自动减少!……还有许许多多新的发现,都在冲击着经典物理学大厦的根基,一场激动人心的物理学革命正在酝酿之中。在这激动人心时代到来之时,玛丽和皮埃尔正处在大潮的发祥地欧洲,他们毫不迟疑地投入到这一大潮之中。
由于他们选择的研究方向与铀的天然放射性有关,所以我们着重谈一谈这方面的研究进展。1896年3月至5月,贝克勒尔发现一种人们从未研究过的新射线,其射线源就是铀元素。在5月18日的报告中他指出:
我研究过的铀盐,无论是发磷光的或是不发磷光的,结晶的、溶解的或是放在溶液中的,都具有相同的性质。这使我得到下面的结论:在这些盐中,与其他成分相比,铀的存在是更重要的因素。……用铀粉进行的实验证明了这个假设。
贝克勒尔射线的发现,对经典物理学的震动很大。经典物理学认为,原子如果存在的话,就一定是最小而又不能再分割的粒子,现在铀原子却可以不断地放射出一种射线来,这真是令人惊诧万分;更使人感到迷惑的是铀盐不断放出射线来,射线是带有能量的,这能量从哪里来?能量守恒定律会因此遭到破坏吗?物理学家们忧虑重重。一位物理学家问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瑞利(J.W.S.Rayleigh,1842-1919,1904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果贝克勒尔的发现是真的,那么能量守恒定律岂不遭到了破坏?”
瑞利十分幽默地回答说:
“更糟糕的是我完全相信贝克勒尔是一位值得信赖的观察者。”
此后,贝克勒尔对铀射线继续做了几年研究,但未能取得实质上的进展,这是他自己受到一种不正确思想指导的结果。对此,他后来不无遗憾地说:
“因为新射线是通过铀认识的,所以我有一种先验的观点,认为其他已知物体不可能有更大的放射性,于是,对这个新现象普遍性的研究,似乎不如研究其本质那么迫切。”
对放射性现象研究做出新贡献的是居里夫妇。
P3-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4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