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昆虫记全集(卷3古典珍藏本)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法)法布尔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也是一部跨越文学与科学领域的不朽经典,百余年来一直誉满全球。它是“对昆虫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法布尔以高超的文学造诣将—个个小生命描绘得惟妙惟肖,揭示了它们的习性、婚恋、繁衍和死亡等方面的知识。在探究昆虫的同时,也渗透着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万物的热爱。

在《昆虫记全集(卷3)》中,法布尔以细心独到的观察,探究了石蜂、蜂虻、褶翅小蜂等寄生性蜂的生活习性、寄生行为以及各种昆虫的进食方式、产卵方式等。

内容推荐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大师、文学大师法布尔贡献给世界的不朽杰作,书中,法布尔以“哲学家的思想,美术家的眼光,文学家的感受”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美好世界。字里行间透露出法布尔先生对生命的热爱与尊崇。

《昆虫记全集》自问世以来,一版再版,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阅读浪潮。它不仅被看作是一部研究昆虫世界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在西方,这部不朽杰作在100年前已被列入大中学教材,成为青少年必读经典。

在《昆虫记全集(卷3)》这一卷中,法布尔以细心独到的观察,探究了石蜂、蜂虻、褶翅小蜂等寄生性蜂的生活习性、寄生行为以及各种昆虫的进食方式、产卵方式等,语言平实优美、生动有趣,如涓涓细流一样娓娓道来。

目录

第一章 土蜂与猎物蛴螬

第二章 精明的进食法

第三章 奇特的蛴螬

第四章 关于土蜂的“进化论”

第五章 强盗寄生虫

第六章 必须修正的寄生理论

第七章 石蜂的不幸命运

第八章 卵蜂虻的“亲吻”与钻探

第九章 钻探工褶翅小蜂

第十章 不一样的钻探工

第十一章 超级变态的“二态现象”

第十二章 步甲蜂的本能习性

第十三章 奇特的三种芫菁

第十四章 单一与多样化的食谱

第十五章 用针戳一下进化论

第十六章 分配口粮依照性别

第十七章 形形色色的壁蜂

第十八章 无秩序与有规则的性别分配

第十九章 如何控制卵的性别

第二十章 调换产卵的顺序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土蜂与猎物蛴螬

假如说动物界是依靠力量来支配其他臣民的,那么,在膜翅目昆虫中首当其冲的非土蜂莫属。从体格来看,有些土蜂能够与戴菊莺相提并论。戴菊莺是北方的一种小鸟,橙黄色的头顶,在秋雾初起的时节,它们到农家小园中啄食菜芽生的虫子。那些最大、最威武的带刺蜂,像熊蜂、木蜂、黄边胡蜂等,到了土蜂跟前,也要逊色很多。在这个蜂类巨人族中,我们地区有花园土蜂,它长约4厘米,羽翼张开后的宽度达10厘米;还有痔土蜂,体格与花园土蜂不相上下,由于小腹末端有棕红色的毛刷竖立着,十分引人注目。

大块的黄斑长在黑色的躯体上,羽翼硬硬的,像琥珀色的洋葱片,会反射紫光;腿节又粗又壮,上面生着一排排短毛,很粗糙;骨架大大的,脑袋结结实实的,外边套着一层坚硬的头壳;行动迟缓,反应愚笨;飞起来要花上不少力气,无声无息的,但飞不了多远。这即为雌花园土蜂的大致情形,为了完成艰巨的劳动工作,它全副武装。它懒洋洋的爱人——雄土蜂则显得更华贵,穿着更堂皇,举止也更高雅;不过,伴侣强壮的主要特征,在它身上并未失去。

昆虫收藏爱好者初次发现花园土蜂时,恐怕没有谁不会感到害怕。如何才能捉住这个大家伙,如何才能不被它的针蜇刺呢?假如螫针的威力与巨大的体格成正比,那么,被土蜂蜇刺的伤口肯定十分可怕。只要黄边胡蜂拔剑而出,就会刺得人疼痛无比。若被土蜂这个大家伙刺了会如何?在撒捕昆虫网的那一刻,你的大脑里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足有拳头一般大小的瘤,还有烙铁烙过一般的烧灼痛苦。于是,你就会停手、退缩了,并庆幸自己没有引起这个危险的大家伙的注意。

不错,我必须承认,我第一次发现土蜂时,也打过退堂鼓,当时我虽然是多么期望用这种奇妙的昆虫来丰富我刚开始的收藏。但被胡蜂与黄边胡蜂蜇刺过的惨痛经历,让我显得过于小心谨慎。由于经过了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今天,我已经完全摆脱了起初的畏惧心理,发现一只土蜂暂居在菊花的花冠上,我会无所畏惧地用手指尖把它捏住。土蜂虽然看上去身材魁梧,令人望而生畏,但我并不会更多一分小心谨慎,它仅仅是外表貌似勇猛而已。对此,我想教一教刚起步的昆虫捕捉者。实际上,土蜂的性情是非常温顺的,它们的螫针与其说是刺人的,不如说是劳动或手术工具,一般只用来麻痹猎物,在万不得已时,它们才用以自卫。另外,它们行动迟缓愚钝,你几乎每次都避得开它们的螫针,并且就算不小心被蜇刺,轻微的疼痛也算不得什么。一般地说,捕食性膜翅目昆虫的毒液并不厉害,它们的武器好比柳叶刀,是用来做精细外科手术的。

在我们地区的其他土蜂当中,我要说一说双带土蜂。每年9月间,我都会在自家的篱笆里,发现双带土蜂全神贯注地在枯叶下的软土堆里挖掘。另外有沙地土蜂,附近小山丘上的沙地里是它经常光顾的处所,它的体型比花园土蜂、双带土蜂要小,不过,它更加常见,让我拥有连续观察的必要条件,所以,它为我提供了有关土蜂习性的最基本的资料。

我翻阅以前的笔记,找到了1857年8月6日在依撒尔树林的记录。在这个阿维尼翁附近有名的间伐林中,我重点观察研究了铁色泥蜂。我大脑中充满着昆虫学研究计划,又要开始重新度过那个和昆虫相伴整整60天的假期。什么托里切利管,什么马里奥特瓶,都滚一边去吧!我如今不再是教师,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学生时的黄金年华,我是一个痴迷昆虫的学生。犹如一个锄茜草的农民预备开始劳作一般,我出发时把一个结结实实的挖掘工具扛在肩上,这种工具被当地人称为“鹤嘴锄”;我背上的皮袋子里装着盒子、瓶子、玻璃管、小铲子、放大镜、镊子等工具,还有一把防晒的大伞。这时恰是酷热的仲夏,蝉都受不了炎热酷暑,不再吟唱。青眼虻要躲避骄阳,我的丝伞顶上成了它的庇护所。其他的一些双翅目昆虫,比如距虻,体色晦暗,它们竟然莽撞地爬到了我的脸上。

我暂时休息的处所,是林中的一片空沙地,一年以前,我就发现,这片地是土蜂爱光顾的区域,绿橡树丛遍布沙地,在茂盛的灌木丛下,成堆落叶覆盖着松软的沃土。我良好的记忆力帮了我的大忙。随着酷热稍稍缓和一些,不知从何处飞来了几只双带土蜂。它们越聚越多,我丝毫也不敢懈怠地关注着它们。在我可以观察到的区域里,双带土蜂的数目大约就有一打。它们体格不算大,动作相对比较温柔,辨别出它们是雄性并不困难。它们接近地面,缓慢地飞行,向四面八方飞过来、飞过去,来来回回。稍远处,还有一只停在地面上稍作休息,用触角拍打着沙土,仿佛想发现土里是否有动静;随后,它又继续来来回回地飞行。

它们在等待什么呢?它们不停地来来回回飞行,究竟是要找寻什么?食物?不是。因为附近就长着刺芹,有几法寸长,在这个不少植物都被烈日几乎烤化了的夏季里,土蜂经常享用的美味佳馔就是这种饱满的头状花序植物;不过,没有一只土蜂在刺芹上停留,没有一只土蜂注意刺芹流出来的蜜汁。它们目前关心的不是花蜜,而是地面,是它们曾经辛勤挖掘过的沙土地;它们目前最期待的是雌蜂出现。一旦雌蜂破茧而出,就会从布满灰土的地底下钻出来。三四只雄蜂,甚至更多只雄蜂,就会拥上前去,连雌蜂掸灰尘、擦拭眼睛的一丁点时间都不给,雄蜂们就开始争风吃醋地斗争。对膜翅目昆虫的爱情游戏,我已经见怪不怪了,我不会搞错。一般地说,都是先破茧而出的雄蜂守护在窝巢旁,紧张关注着地下雌蜂的动静,只要雌蜂破茧而出并爬上地面,雄蜂就展开爱情的追逐游戏。这就是这些雄蜂在一个区域不停来来回回飞行的缘故。假如我有足够的耐心,或许还能观察到土蜂的婚礼呢。

P5-8

序言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大师、文学大师法布尔贡献给世界的不朽杰作,书中,法布尔以“哲学家的思想,美术家的眼光,文学家的感受”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美好世界。字里行间透露出法布尔先生对生命的热爱与尊崇。本书自问世以来,一版再版,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阅读浪潮。它不仅被看作是一部研究昆虫世界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在西方,这部不朽杰作在100年前已被列入大中学教材,成为青少年必读经典。

译者

2011年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法布尔以其科学家的细腻洞察力和文学家的丰富情感撰写的传世佳作《昆虫记》,生动展现出与人类相处的另一个生灵世界——昆虫,它们的生存、游荡、多姿、多彩,让整个世界充满神奇,充满生机。此书读起来赏心悦目,妙趣横生,给人以欢愉的享受、智慧的启迪。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刘嘉麒院士

法布尔,一个所有自然爱好者都该尊敬的人,在没有摄影图片的情况下,他仅用优美的文字和精致的插图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精彩绝伦的昆虫世界。作为自然摄影师,拍摄昆虫十余载,我深知《昆虫记》中的大多数场景都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漫长的等待才能观察到。这套丛书最大程度地为读者呈现出原汁原味的《昆虫记》,细细品来,你会发现昆虫世界是如此地精彩,它们才不是闲逛乱飞、只知道大吃大喝的家伙。在法布尔的放大镜下,每只昆虫都敞开心扉讲述自己的传奇,它们把看似本能的本领发挥到了极致。

——中国著名生态摄影师 唐志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3: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