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明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基本原理(上中下)》拟分为上、中、下三卷出版。上卷为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即原本的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理论;中卷为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所继承、丰富、发展和创新的国际问题基本理论;下卷为对这些基本理论的专题研究。三卷紧密联系,从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基本原理的创立、奠基、成熟,到之后的继承、丰富、完善、发展和创新,不仅囊括了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基本理论的方方面面,而且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理论创立和发展的历史,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基本理论的完整体系。
《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基本原理(上中下)》在认真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国际问题的基本理论,对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这些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比较完整、系统的解读。尤其书中大量引用的原著,对于科学准确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国际问题基本理论、科学准确理解这些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性、科学准确理解这些理论俄国化和中国化的进程,对于建立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理论体系、形成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对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处理一切国际事务,都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基本原理(上中下)》由李慎明主编。
序言/1
上卷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问题基本原理
概 论/3
一 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理论的基本特性/3
二 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19
三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问题基本理论点要/25
第一章 观察分析国际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75
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77
二 唯物主义辩证法/83
三 唯物主义历史观/93
四 自然和社会和谐理论/107
五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115
六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理论/123
七 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131
八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143
第二章 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155
一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157
二 国际贸易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63
三 西方列强对华的贸易/172
四 自由贸易和关税保护/185
五 国际投资/196
六 国际价值和国际价值规律/201
七 世界市场/204
八 资本主义全球化和国际合作/210
第三章 世界货币和国际金融/217
一 世界货币的产生和作用/218
二 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的产生、性质和作用/225
三 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汇率变化/242
四 国债和国际债务/245
五 货币和国际金融危机/247
第四章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58
一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260
二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和国际同期性/273
三 必须注意中间危机和经常萧条/281
四 资本主义工业周期各个阶段上的相关因素/289
五 经济危机对工人生活和工人革命运动的影响/314
第五章 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328
一 资本的集中和垄断/329
二 殖民地和殖民制度/332
三 殖民地国家的发展/338
第六章 世界战争与和平/347
一 战争的根源和目的/348
二 战争的性质/365
三 取得战争胜利的条件/374
四 暴力、战争的作用和影响/381
五 制止战争,维护和平/397
六 暴力恐怖活动/400
七 世界霸权主义/405
第七章 世界民族和宗教/415
一 民族问题/416
二 宗教问题/425
第八章 世界人权和民主/438
一 价值观理论/440
二 人权理论/446
三 自由理论/451
四 平等理论/465
五 民主理论/480
第九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492
一 社会主义革命的产生和发展进程/493
二 社会主义革命能否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498
三 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式/504
四 工人阶级参加选举活动和议会斗争/516
五 生产资料所有制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与变革/526
六 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国际联合/535
七 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542
八 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变化和改革/543
附录 细目/554
中卷 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
概 论/599
一 列宁的继承和发展/599
二 毛泽东的继承和发展/631
三 邓小平的继承和发展/656
四 江泽民、胡锦涛的继承和发展/672
列宁的继承、发展和列宁主义
第一章 观察分析国际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707
一 唯物主义世界观/707
二 唯物辩证法/713
三 唯物主义认识论/718
四 唯物主义历史观/724
五 阶级和阶级分析/727
六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731
七 辩证唯物主义时代观/736
第二章 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740
一 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740
二 世界市场/742
三 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747
第三章 世界货币和国际金融/750
一 金融国际化和金融资本国际统治/750
二 资本国际流动和资本输出/758
第四章 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761
一 帝国主义的形成和性质/761
二 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766
三 帝国主义的腐朽性/771
四 私人垄断向国际垄断和国家垄断演化,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774
五 帝国主义与机会主义/778
六 帝国主义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反帝斗争/781
第五章 世界战争与和平/789
一 战争的目的和根源/791
二 战争的含义和性质/800
三 民族战争的含义和性质/808
四 帝国主义战争的含义和性质/814
五 无产阶级革命战争的含义和性质/822
六 战争的作用和结果/828
七 对战争应有的态度/839
八 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844
九 制止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847
十 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和平外交政策/862
第六章 世界民主和人权/866
一 自由平等理论/867
二 民主和人权理论/871
第七章 世界民族和宗教理论/879
一 民族的性质和发展/879
二 民族自治、民族自决和民族解放运动/884
三 宗教理论/889
第八章 世界社会主义革命/892
— 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必然性/892
二 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在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896
三 世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和方式/898
四 俄国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905
五 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908
六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912
七 社会主义利用外资和实现租让制/915
斯大林的继承、发展和对社会主义的捍卫
第一章 观察国际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920
一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920
二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924
三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926
第二章 世界主要矛盾和世界格局理论/934
一 世界主要矛盾理论/934
二 世界两大阵营和两个平行市场理论/936
三 世界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理论/940
第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945
一 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资本主义包围中生存和发展的理论/945
二 两种制度在对立斗争中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理论/948
三 两种制度合作中的制度因素的理论/951
第四章 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理论/956
一 落后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理论/956
二 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必要性的理论/958
三 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及其性质的理论/963
四 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和市场开放的理论/967
第五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和经济全球化/974
第六章 战争与和平的理论/979
一 战争根源的理论/979
二 战争的性质和对战争态度的理论/990
三 战争的目的、后果和作用的理论/992
四 决定战争胜否的原因和条件的理论/997
五 和平的性质和维护和平的斗争的理论/999
六 关于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的理论/1005
第七章 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理论/1009
一 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的形成和性质/1009
二 帝国主义对东方殖民地掠夺和东方殖民地反帝斗争的理论/1014
第八章 世界民主自由和平等理论/1018
第九章 世界民族和宗教/1021
一 世界民族问题的产生和发展/1021
二 资本主义世界民族矛盾/1027
三 国际民族冲突的性质、特点和解决/1029
第十章 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036
一 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道路/1036
二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世界意义/1040
三 十月革命胜利与时代的根本转变/1041
四 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和最后胜利/1045
第十一章 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1049
毛泽东的继承、发展和毛泽东思想
第一章 观察国际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052
一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1052
二 唯物辩证法/1062
三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1079
四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084
五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1092
六 阶级分析方法/1098
第二章 关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理论/1101
一 帝国主义的形成和性质/1101
二 帝国主义世界性的掠夺和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1104
三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1112
第三章 世界战争与和平/1121
一 世界战争的含义和根源/1121
二 战争目的、性质和对战争应有的态度/1127
三 战争的结果、作用和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1132
四 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1135
五 对“二战”后世界战争与和平形势的分析/1140
第四章 世界主要矛盾、世界格局和国家之间的关系/1149
一 世界主要矛盾和世界格局/1149
二 国家间的关系/1151
三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1155
第五章 世界自由和民主/1160
第六章 世界民族和宗教/1163
第七章 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167
一 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和方式/1167
二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1173
三 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外资和学习西方技术/1176
邓小平的继承、发展和邓小平理论
第一章 观察国际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184
一 唯物主义认识论/1184
二 唯物主义历史观/1186
第二章 当今时代的性质、基本特征/1188
一 世界主要矛盾/1188
二 世界格局/1190
三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193
第三章 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1195
一 现代战争的根源/1195
二 对现代战争爆发可能性的估计和加强战备理论/1196
三 制约战争的和平的力量在发展/1199
第四章 反对霸权主义和中国对外政策/1202
一 反对霸权主义/1202
二 中国对外政策/1204
第五章 国际关系理论/1209
一 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209
二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系/1211
三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1215
四 要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1219
第六章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225
第七章 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228
一 社会主义革命的内涵/1228
二 社会主义的实质/1231
三 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观/1235
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237
第八章 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1240
一 对外开放/1240
二 利用外资、先进技术和开展国际合作/1248
三 对外开放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1252
第九章 世界人权和民主/1258
一 人权观/1258
二 民主观/1261
第十章 各国政党之间的关系/1264
江泽民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章 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理论和方法/1268
第二章 世界主要矛盾和格局/1274
第三章 和平发展与国际合作理论/1283
第四章 国家关系理论/1292
第五章 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1305
第六章 反对霸权主义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理论/1315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322
第八章 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理论/1335
胡锦涛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章 观察分析国际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351
第二章 和平与发展理论/1357
第三章 世界主要矛盾、格局和新安全观/1364
第四章 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理论/1371
第五章 反对霸权主义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理论/1380
第六章 中国对外政策/1385
第七章 共建和谐世界理论/1394
第八章 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1401
第九章 科学发展观理论/1413
附录 细目/1430
下卷 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基本原理与当今实践专题研究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今我国全球战略/1497
一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产生和基本思想逻辑/1498
二 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基本特征和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本质/1511
三 世界历史发展的未来和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1522
四 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特征和人类本性的回归/1534
五 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斗争/1542
六 当今世界历史发展阶段的性质和基本任务/1554
七 当今世界历史发展阶段我国面对的形势和正确的国际战略/1566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秩序/1578
一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著作/1579
二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秩序/1592
三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秩序/1613
四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跨国公司及其政治作用/1630
五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世界经济危机及其政治后果/1642
[专题三]马克思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理论与当今霸权主义/1652
一 殖民主义体系的产生和瓦解/1652
二 列宁和帝国主义理论的重大革命/1663
三 帝国主义的产生、本质和主要特征/1670
四 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内涵/1680
五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变化/1687
六 资本输出的新内涵和新作用/1708
七 帝国主义列强分割世界的新发展和新霸权主义/1721
八 帝国主义历史地位的当代视角/1732
[专题四]马克思主义战争与和平理论及当今时代的性质/1748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战争的基本理论/1748
二 列宁关于战争的基本理论/1763
三 当今战争性质、种类和形式的变化/1777
四 和平的性质和争取和平的斗争/1789
五 中国领导人的战争观与和平观及有关时代的理论/1799
六 美国在战争中崛起的马克思主义视角/1814
[专题五]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与中国化/1849
一 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式和道路理论及其中国化/1849
二 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内容理论及其中国化/1859
三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及其中国化/1870
四 社会主义民主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及其中国化/1877
五 社会主义国际环境建设和反对霸权主义/1892
[专题六]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新视野/1906
一 金融危机及其与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关系/1906
二 商品和市场经济与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关系/1917
三 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世界性、同期性和国际传播/1934
四 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和对经济平衡与发展的作用/1945
五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抵御机制/1957
六 关于中国经济与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关系的再思考/1960
[专题七]马克思主义劳动者解放和全面发展理论及当今科学发展观/1964
一 解放劳动者:伟大的理论和伟大的事业/1965
二 异化劳动:乾坤颠倒和人性的回归/1971
三 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最高境界/1985
[专题八]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1993
一 发展的本质、形式和动力/1993
二 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实现和谐发展/1997
三 社会主义建设与科学发展/2006
[专题九]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理论与当今党的思想建设/2010
一 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2010
二 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定将共产主义事业进行到底的决心/2027
三 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不断提高斗争智慧/2043
附录 细目/2052
后记/2061
索引/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