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读懂金融学的第一本书)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英)麦基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财富》杂志鼎立推荐的75本商务必读书之一,《金融时报》评选的史上最佳10部金融作品之一。

《读懂金融学的第一本书:<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由麦基著,刘睿译,本书在金融史上的地位不言自喻,在世界各地流传了近200年依然畅销不衰。它不单是一本金融投资领域的超级经典,也是一部有关人类愚行的编年史和总记录,如十字军东征、圣物崇拜等历史事件,洋洋大观,荟萃一堂,令人深思。在投资理财渐渐成为大众行为的今天,具有极为广泛的现实意义和警世价值,被商业投资从业者誉为必读“圣经”。

内容推荐

是金钱导致了癫狂?还是癫狂制造了幻想?有市场就难免投机欺诈,有群体就不乏妖言惑众,股市楼市如此,邪门运动如此,商场战场亦如此……

《读懂金融学的第一本书:<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由麦基著,刘睿译,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金融发展史上的经典场景:法国的“密西西比计划”、英国人的“南海泡沫”、荷兰的郁金香狂潮……这些事件充分展现了人类原始的贪婪本性。时至今日,“羊群效应”与集体疯狂仍是解读金融世界与投资心理的关键词:互联网泡沫、金融海啸、楼市及商品狂潮,等等,都是“历史不断重演”的最佳例证。

体悟《读懂金融学的第一本书:<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所揭示的群众投机心理,反观当下金融经济现象,是你不可错过的阅读经典。

目录

第一章 金融大投机之密西西比阴谋

约翰·劳的传奇生涯

法兰西皇家银行的诞生

密西西比计划初现端倪

一桩血腥的凶杀案

全民性癫狂的回光返照

怀疑风潮愈演愈烈

法兰西的怒火

法国人的觉醒与约翰·劳的凄惨下场

第二章 金融大投机之南海泡沫

横空出世的南海公司

“南海泡沫之歌”

迷狂中的清醒

赌徒们的最后一搏

末日审判

疯狂的终结

第三章 金融大投机之郁金香狂热

颠倒众生的“绝世奇花”

狂潮与深渊

第四章 骗子、谎言与近代预言家

耸人听闻的末世天劫

米兰大瘟疫与“魔鬼投毒”事件

莫名其妙的“伦敦大洪水”

受人尊敬的预言家们

大名鼎鼎的魔法师梅林

奇人尼克松

第五章 圣物崇拜

盲目的圣物崇拜

不分贤愚的“纪念品”

第六章 疯狂的圣战——十字军东征记(上)

圣地的召唤

彼得的密谋

神圣的“煽风点火者”

一群狂热的乌合之众

打着圣战旗号的侵略者大军

初战失利

卷土重来的“新一代十字军”

成了惊弓之鸟的拜占庭皇帝

尼西亚攻城战

反击

鏖战安条克

圣天使的鼓励

第七章 疯狂的圣战——十字军东征记一中一

进攻方的胜利

围城之战

两种文明的对抗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的起源

圣贝尔纳与两位皇帝的壮志雄心

拜占庭皇帝的阴谋

一盘散沙的十字军“联军”

罗曼蒂克的骑士风度与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英法联军的圣地之行

欧亚雄狮之战

凄凄惨惨的第四次东征和战果辉煌的第五次远征

第八章 疯狂的圣战——十字军东征记(下)

君士妇一丁堡引火烧身

臭名昭著的“儿童十字军”

虎头蛇尾的第六次东征

一次非同寻常的皇族联姻与第七次远征

第八次东征

最后的东征

圣地迷狂的终结

试读章节

约翰·劳的传奇生涯

有个人,他在1719—1720年的那场大骗局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以至于我只能以这个始作俑者——约翰·劳的生平琐事,作为密西西比大阴谋的开场白。

有历史学家说,约翰·劳这是个十足的大骗子,是个居心叵测的阴谋家、小人,也有人说他是个疯子……大多都是这类负面的描述。这并不奇怪,就因为他的一个计划,致使许多人为此赔上身家性命,那些悲惨的经历被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而骗子、疯子这样的指责可谓是仁慈了。

但之后人们却发现,如此的指责对于他来说是不公正的——约翰·劳既不是骗子,也不是疯子。他既没有设计骗人,也不是罪犯。他自己本身也是受害者,是可怜的替罪羊。

公平地看,约翰·劳本人其实是个极优秀的金融专家。他比同时代的任何人都要熟悉金融问题,而且对信用的理论和原则可谓了如指掌。甚至来说,他所建立的金融系统会如此快速地坍塌,也并非他一人的过错。那些推波助澜、渴望快速攫取金钱财富的人们,协助他建立这个金融货币体系的人们,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约翰·劳没有料到整个国家、整个人群竟会陷入如此巨大的贪婪的狂潮中。他也没料到,信心,可以像怀疑一样,无限制地增长、膨胀;而希望,有朝一日也会转化为恐慌四处蔓延,最终吞没一切。那么他又怎么能够预见到,法国人会像寓言中所描绘的那样,在金钱的疯狂驱使下,在野火燎原一般的欲望中,杀掉那只曾为他们下了那么多金蛋的鹅呢?

他的命运就像第一个从伊利湖向安大略湖冒险划船的人一样。当他出发时,河面上还是如此地风平浪静,水流轻缓,仿佛一块明镜。知道这个时候的航程是既顺利又惬意的,这时候,有谁能阻碍这如飞的一叶扁舟呢?

然而,就这瞬息间,殊不知波浪尽头竟是个大瀑布!水手兀自沉浸在美妙的航行中,对前方的危险一无所知。而当他意识到此时的处境时,已经为时太晚!以前载着他畅游的湖水如今竟成了要命的龙潭虎穴。他想折回原路返航,可是水流实在太湍急,可他那渺小、微弱的力量在面对这森严巨大的自然之力又是何等的无助。时间一点点地流逝,这一人一船距离那雷霆震怒一般的瀑布越来越近。终于,一个浪头拍下,水手连人带船跌进万丈深渊——他的身体、他的小船旋即被嶙峋的岩石撞成碎片。万马奔腾一般的水流裹挟着可怜的碎片坠人谷底,翻滚出一片片雪白的泡沫。很快,这泡沫就消失了,天地间重新归于平静,平静得好像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惨剧。

约翰·劳和法国人的关系可能就是如此,约翰是那个可怜的水手,而法国民众,就是那看似无害却满布旋涡暗流的滔滔湖水。

1671年,约翰·劳出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的一户富裕人家。他父亲既是个金匠又是一个银行家。他凭借在做买卖时积攒的一大笔财富,买下了劳里斯顿和兰德尔斯顿的两处地产,因此被人称为“劳里斯顿的劳”。

本章的主人公约翰·劳是家中的长子,刚满14岁就被带到父亲的会计事务所中做了3年学徒。在那里,约翰勤奋地学习着商业知识,也一步步地了解了苏格兰银行业的操作规则。就算工作很辛苦,约翰也乐在其中——年纪很小的时候,约翰就已经在算术方面显露出了非比寻常的天赋——这一点在他日后的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17岁的时候,约翰已经有大人的派头了。他身材健美,脸上虽然因出天花而有些瘢痕,却无损他英俊的容貌。朝气蓬勃的面貌,看起来充满了智慧,十分讨人喜欢。但也因为这个,他开始变得不安分起来——在女人堆中约翰备受青睐,可谓无往而不利,女人们都管他叫“俊俏的劳”。为了“不负”小姐太太们送给他的这个略显轻佻的“外号”,约翰开始刻意打扮自己,派头十足又极度的自信。但对男士们来说却不是一个好事,他们也送了他一个外号:“浪荡子约翰”。在1688年父亲去世后,约翰·劳彻底抛开了会计事务所的繁冗琐事,带着父亲留下的遗产来到伦敦,打算在这个花花世界闯荡一番。

很快他就变成了伦敦赌场中的常客。但是他和一般的赌徒不一样。一方面是他身上有作为年轻人特有的狂妄和自制力匮乏,以及喜好排场和奢侈的生活习惯。而另一方面,他虽然表面上喜好挥霍,放肆张扬,却并不是个通常意义上的“花花公子”。得益于他的天赋异禀,在每一次下注之前他都在头脑中做了周详的数学计算,为此他从不轻易下注,而是依照计划稳扎稳打——钞票从赌桌上源源不断地落人他的腰包。为此,几乎所有的赌徒都疯狂地崇拜他,相信只要跟随他就能在赌桌上翻盘赢大钱!

就这样这个来自苏格兰的年轻男子,出手阔绰又潇洒风趣,就和在家乡一样,受到了伦敦上流社会社交界,尤其是那些名嫒们的欢迎。约翰不仅赌场得意,在情场上,也是个常胜将军,纵横花丛中进退自如。

但是幸运不会一直停留在他身上。9年放荡、奢靡的生活,让他慢慢失去了往日的机敏,开始滑向失控的边缘。他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赌棍”。在赌桌上,不同于之前小打小闹,他的赌注押得越来越大,不同于之前的精打细算,他那装满数字概率的脑袋越来越迟钝。终于,有一天他输了一大笔钱,只有抵押地产才能付得起那一大堆令人头痛的债务,最终他只能看着父亲留下的财产成为别人的囊中物。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债务危机还未解除,他四处留情的性格终于也为他惹上了麻烦,一桩“桃色事件”把他拖向另一个深渊。因为他与一位维丽丝女子的情爱纠葛,招致了一位威尔逊先生的敌意,为了把事情做个干净的了断,两人约定了一场决斗。约翰当然不甘于做个胆小鬼,他意气风发地接受了挑战,并在决斗中成了赢家——威尔逊先生当场毙命。原本只是一桩风流韵事,当下却变成了刑事案件,当天他就被逮捕归案,威尔逊先生的家人以谋杀罪的名义起诉了他。他原本会被判死刑命丧于此。但考虑到威尔逊先生也有过错,于是约翰落了个过失杀人罪,判决也被减为罚款。但这样的从轻处理让威尔逊的家人心生不满,重新提出了上诉。戏剧性的是,在出庭当天,约翰奇迹般地失踪了。而没有人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也没有向任何人说起过。

这样的一个结果引起了舆论的不满,人们甚至发起了反对司法官员的活动来表示抗议,连报纸杂志上也对此做了全面的报道。在报纸通缉文书上,是这样描述约翰的:“约翰·劳船长,26岁,苏格兰人士;精瘦,身高约6尺以上;皮肤黝黑,相貌端正;脸上有麻点,大鼻子,声音洪亮……”

但即使是这样,约翰还是成功地抵达了欧洲。在这块古老的大陆上,他整整游历了3年,并开始致力研究各国货币政策和金融业务。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到了夜晚,他依然流连于各大赌场。

据说在1700年,他回到了爱丁堡,并在那里出版了一本名为《组建一个贸易委员会的建议和理由》的小册子。当然,对于那时候的人们来说,这样的小册子并不能够赢得足够的重视。P2-5

序言

由英国作家查尔斯·麦基所撰写的英文原著《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李绍光译名)曾经风靡一时。1842年,也就是这本金融著作问世的第二年,就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风潮。各方人士的竞相热捧,让这本书在世界各地流传了近200年而依然不衰。《财富》杂志曾经将它评选为鼎力推荐的75本商务书籍之一,而《金融时报》也将其评选为史上最佳lO部金融作品之一。这样一本书注定是一个经典。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于1995年从伦敦访问回国时将这本书首次带到了中国国内,他曾如此评价:“这本书既具有极大的可读,陛,又给人以教益。”这也更加巩固了该书在金融史上的地位。

这本书不仅仅在投资理财方面给读者展示一些相关的历史经历,也可以让我们就此窥得人类愚行的历史。

在400年前的荷兰,人们为了郁金香而神魂颠倒,甚至变卖家业。这样一种类似洋葱头的鲜花让无数人,不论是权贵还是平民,都竞相购买。

在300年前的法国,一场举国轰动的“密西西比计划”让整个法国经历了一次大的变革。人们可以从一无所有的流浪汉转眼间就成为尝尽美酒佳肴的暴发户,而一切美景有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下一秒就会被打回原形。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金钱的追求就从未停止过,股票基金投机的风潮也从未消停过。在那个时候的英国,就连一向以严谨保守著称的英国绅士也陷入了“南海泡沫”。斯文和优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疯狂和歇斯底里。人们可以为了突如其来的财富而喜极而泣,也可以为了一夜之间一贫如洗而痛哭流涕。上自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无一幸免。

在1000多年前的欧洲,民众之间掀起了一股前往耶路撒冷的风潮。贵族骑士纷纷穿上铠甲,拿着长矛投入到大军的行列。百姓庶民则抛家弃子,义无反顾地抱着解放“圣地”的目标踏上了东征之旅,甚至有些妇女儿童们也尾随其后。在“圣战”大旗的指引下,一批又一批的欧洲军队踏上了东征之路。他们或许是出于对“圣地”的崇拜,又或许只是受金钱的驱使。不论如何,历时几百年的十字军东征对历史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原著作者对这些史实进行了深刻而生动的描写,读着这些文字就仿佛看到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生活在我们周围。这其中发生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现今的生活相似,这或许就是这本书一直如此畅销的原因吧。

综观这些往昔的历史,人们或喜或泣,无一不在向我们讲述那段已然过去的岁月。这其中或许有艰辛,也有迷茫,但是历史就因为它的不可挽回而越发显得迷人。套用《投资组合管理》创办者彼得·伯恩斯坦对此的评价:“世事越是变迁,情况看上去越是恒久不变。”虽然现在已经过去了千百年,但是类似的事情还在人们中间上演着,只要人们还存有对于金钱的执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9: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