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孙中山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尚明轩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孙中山从革命起来,从革命中离去。不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创者,而且在近代世界史上也是一位时代的伟大人物,他追求真理,与日俱进,尤其是晚年,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促使中国革命走向新的高潮,他一生清贫俭朴,逝世后所留人格,堪称时代的楷模和表率。

本书就是一本关于记录孙中山一生的简明传记。

内容推荐

孙中山结束了一个时代。

孙中山开创了一个时代。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事础,记录了孙中山的一生活——“贫困的农家子”、在黑暗中探索、从“医人”到“医国”、创建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的创建、和宋庆龄的结合等……

目录

修订说明

前言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

 1>“贫困的农家子”

 2>在黑暗中探索

第二章 踏上民主革命的征途

 3>从“医人”到“医国”

 4>创建革命组织

 5>伦敦蒙难

 6>惠州再举义旗

第三章 成立中国同盟会

 7>中国同盟会的创建

 8>“与保皇派大战”

第四章 推翻封建帝制,创建中华民国

 9>愈挫愈奋的武装起义

 10>中国第一个总统

第五章 坚决捍卫共和国

 11>宣扬民生主义和实业救国

 12>艰难的反袁斗争

 13>和宋庆龄的结合

 14>求索,再求索

第六章 掀起国民革命高潮

 15>革命思想的重要发展

 16>改组国民党,开辟国共合作之路

 17>首次国共合作

 18>“永绝反革命的根株”

第七章 抱病北上,巨星陨落

 19>为谋国家和平统一北上

 20>哲人其萎四海同悲

结束语

附录一:宋庆龄关于若干历史事实的一封信

附录二:孙中山年谱简编

附录三:本书征引主要书目

试读章节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爆发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了近代的阶段,也就是民主革命的时期。

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开始后26年,即1866年的11月12日晨4时(清同冶五年的农历十月初六寅时),孙中山出生在广东省南部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

孙中山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日新的粤语谐音为逸仙),别号中山。

他流亡国外期间,为从事秘密活动,曾经化名中山樵、高野长雄、陈文、陈载之、中山二郎、吴仲、高达生、杜嘉偌等。革命者无意间称他为孙中山,民国后成为社会上的习惯称呼。他自署本名孙文,有时把“孙文逸仙”并用;英文名Sun Yatsen。孙中山创建了中华民国,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了杰出贡献,民国后国民党内及民间已有尊称他为国父者。为了表彰和纪念其伟大功勋,国民党常务委员会于1940年3月做出决议,同年4月1日国民政府通令全国正式尊称他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的家庭中,除有父、母和祖母黄氏(1792—1869年)外,有同胞兄妹四人,他排行第三,上有哥哥孙眉(字德彰,1854—1915年)和姐姐孙妙茜(1863—1955年),下有妹妹孙秋绮(1871—1912年)。

凄风苦雨的年代

孙中山自述:“文之先人躬耕数代。”他的祖父孙敬贤(1789—1850年),初薄有田产,后家道中落,成为一个没有土地的佃耕农,经常用番薯糊口。为了生活,他的父亲孙达成(1813—1888年)在16岁的时候就漂流到澳门打工,先是学裁缝,后又在一家鞋铺当鞋匠,最后在32岁才返回翠亨村务农,并与附近的隔田乡(今崖口乡)杨胜辉的女儿、一位温雅端庄又善良的农村姑娘杨氏(1828—1910年)结婚。到孙中山幼年时,全家男女老幼7口人居住在村边一间简陋的泥砖屋里,只靠租种两亩半田过活,孙达成还兼作村中更夫,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尽管一家人终岁辛勤劳动,还是缺衣少吃,只能勉强维持着半饥半寒的穷困生活。

因为生活困难,孙中山幼年的时候没有鞋子穿,经常赤脚走路;很难吃上米饭,以番薯为主要食粮。由于在村边的那间破烂小屋中实在容纳不下逐渐长大的孩子们,他有一段时间,晚上只好借宿邻居杨成发的家中。生活的艰辛在童稚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痕,他后来曾不止一次地坦率对人讲:他是苦力的儿子,他自己也是苦力,是和穷人一起长大的。

如此艰苦的生活环境,使孙中山的童年充满了辛酸和苦难,没有欢乐和幸福。但是,生活的困苦并没有压倒这个聪颖活泼的孩子,他时而沉浸于游水、捉鱼、踢毽子等玩耍之中,时而也跑到附近武馆看三合会员们练武,或伙同小朋友在山野间模拟太平军与清军打仗的游戏。

贫困的生活,迫使孙中山的哥哥孙眉年刚15岁,便到邻乡南萌村地主程名桂家里做长工。1871年,又被迫背井离乡,跟随舅父杨文纳等人漂洋过海,冒险跑到遥远的檀香山(当时华侨对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的泛称)谋生。开始在一家菜园里当工人,不久转到一个农牧场做雇工。靠着智慧和勤劳,使他在这块正在开辟的土地上,由艰苦地开垦荒地,到经营畜牧业,在1879年左右,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富裕的农场主,成为了华侨资本家。

当孙眉的经济富裕后,他寄回的侨汇成为孙家主要经济来源时,其经济地位也就随之改变,家庭生活大有改善,孙达成方才不再充当更夫,并有时雇工从事耕种了。

孙中山出生那年,是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6年,太平天国天京(南京)陷落后两年。这时的中国,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正加速着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清政府在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和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的两次鸦片战争中,先后惨遭失败与屈辱投降,使中国一方面在政治上开始丧失了独立地位,领土的完整遭到破坏,司法、海关等各种主权受到侵犯;另一方面在经济上也开始丧失了独立性,逐渐沦为国际资本的附庸,诸如丝、茶等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外国侵略者所控制,走上依赖外国资本的道路。

不过,在此同时,富有革命传统的中国人民也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及其仆从——中国封建势力的不屈不挠的斗争。1851年爆发的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虽因天京陷落而失败,但各地人民起义武装仍坚持着艰苦的斗争。

香山县,位于富饶美丽的珠江三角洲南部,濒临南海,南达澳门、香港,北通广州,交通便利,有独特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它地属亚热带气候,三冬无雪,四季常花,拥有许多肥沃的沙田,物产丰富,是珠江三角洲上的一颗明珠。相传“香山”二字,是由于该县山中盛产“沉香”而得名。

翠亨村是香山县东南部的一个小小村落,濒临波澜壮阔的珠江和南海,群山环抱,峰峦挺秀,村前清溪潺潺流过,绿树成荫,虽非风景胜区,景色也相当宜人。它西北距县城石岐29公里,南距澳门37公华里,东南方隔着水域与香港遥遥相对。当时全村的居民约六七十户,大部分耕地为杨、陆两姓地主所占有,贫富极度悬殊;并且地多沙碛,土质硗劣,耕作落后,粮食产量甚低,是一个山高皇帝远的穷乡僻壤小山村。P1-3

序言

一个民族不会忘记自己的历史,也不会忘记引导人民前进的伟大历史人物。

近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为了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严重压迫下解放出来,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无数的革命先行者苦心积虑地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寻求祖国独立、民主、统一和富强之路,并且为实现他们当时所能提出的革命理想而英勇奋斗。中国人民是永远尊崇和缅怀这些优秀人物的。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赫然醒目的名字一一孙中山,就是他们之中杰出的代表。

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干多年,到了18世纪末的清朝中期已经十分腐朽。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有的封建主义压迫加上新来的帝国主义侵略,使祖国灾难日益深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法生活下去。革命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了。经过1851至1864年的太平天国革命和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革命风暴席卷全国,一浪高过一浪。在这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中,孙中山登上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舞台。他是第一个振臂高呼“振兴中华”的倡导者,这一响亮口号曾经深深打动和激励几代中华儿女。他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曲折和艰苦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最后一个王朝,缔造了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实现了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孙中山为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他在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起过巨大推动作用的革命家。并且,他在世界上也享有巨大的声誉,是受人们景仰的具有崇高威望的世界性的伟大政治家。不仅如此,孙中山还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他追求真理,坚持革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发展自己的思想。尤其是晚年,他果敢地吸取历次革命斗争失败的教训,毅然抛弃某些过时的观念,“适乎世界的潮流,合乎人群的需要”,将其思想和实践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他把三民主义做了新的发展,实行革命的“联俄、容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中国国民党,建立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革命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一次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从此,兴起大革命的风暴,成功地打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推动了国民革命战争的发展,促使中国革命走向新的高潮。

为了改变中国衰败落后的命运,孙中山献出了毕生的精力。近4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目的是力图使祖国摆脱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枷锁,并尽快从中世纪进入近代先进国家之林,与世界先进国家“并驾齐驱”。他亲手规划设计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蓝图,体现了作为革命领导人的宏图大志和远见卓识。他有着放眼世界的博大胸怀,向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希望世界各民族能够和睦相处,携手共进。他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留给后人许多值得回味和思考的历史遗产,其中有不少理论与构想在现今仍然有着很强的建设性与指导意义,它将永远是中国人民的珍贵财富。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丰功伟绩,将永垂青史。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不会动摇的。

但是,在对孙中山的评价同题上,不同的社会集团、政治派别和人物从不同立场和角度作出了种种截然相反的答案,在社会上产生了令人迷惑难解的负作用。因此,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根据翔实史料和认真研究,介绍、分析和总结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实践和革命思想,全面地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孙中山,对于我们了解近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复杂斗争过程,并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无疑是很有帮助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今天,当十三亿中国人齐心协力,立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主义及革命思想,学习他的与时俱进、不断进步的精神,深思他在世时对中国、亚洲以至世界的发展所揭示的真理,从中得到启迪和力量,会有助于人们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聪明和才智。

本书就是试图从上述角度撰写的一本孙中山的简明传记。

书评(媒体评论)

《孙中山传》是建国以来第一本比较完整的孙中山评传。孙中山的革命一生在不大的篇幅中得到了较为完整的反映。作者将孙中山放置在一定的历史范畴内,对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者给予应有的评价,既不苛求,也不溢美,符合历史的真实。作者以丰富翔实的资料为基础,还到孙中山曾经生活与战斗过的地方进行访问调查,胥强了历史的实感。

——张磊

孙中山是伟大的人物,却又是普通的革命者。他不为个人,不谋私利,为革命远涉重洋奔走呼号,斗争道路极琪艰难险阻,思想发展顺应了世界进步的潮流。他不断地从革命斗争中,总结和吸取了失败的经验教训。经一次挫折,得一次提高,最终完成了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伟大转变。书中各章一面写孙先生的革命斗争,一面写他的思想发展,这对我们认识这一伟大的革命人物是有帮助的。

——邬和镒

此书首先把孙中山与时代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不把他看成孤立的一个人。在论述上既肯定孙中山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又不否认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这样才真实、可信。而用将近一半的篇幅描写孙中山的后期,详尽地论述了孙中山晚年思想上的重大转变是此书的另一个特点。

——盛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23: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