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随着青铜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中华民族进入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时代。这个时期,华夏文明的各个源流开始汇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诞生并定鼎中原。从此,原始的部落生活开始解体,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应运而生,华夏民族的主体已基本确立。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通今,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有责任了解祖先的历史。为此,我们特意精选了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近百则小故事,将它们结集成书,并配以精美的插图。希望每一个打开这本书的孩子,能够追寻着祖先的脉络,了解历史、感受历史,并用心思考历史、领悟历史。
女娲造人、黄帝战蚩尤、傅说拜相、烽火戏诸侯……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谱写了多少精彩动人的历史故事,造就了多少影响后世的历史人物!
本书通过大图美绘的全新形式,讲述了远古至青铜时代近百则鲜活生动的小故事,让孩子充分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轨迹和伟大智慧。而丰富的历史常识、翔实的背景资料,使故事性与知识性相辅相成,让孩子真正感受一脉相承的华夏文明!
女娲造人
盘古开辟了天地后,那些残留在天地问的浊气慢慢演化成虫鱼鸟兽。从此,天上百鸟飞鸣,地上群兽奔跑,水里鱼虾嬉戏,草中虫豸跳跃,为寂静的世界增添了许多生机。
不知什么时候,世界上出现了一位人首蛇身的女神,她的名字叫女娲。女娲一个人在广阔的天地中游走,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寂寞。日子越久,这种寂寞越强烈,连她自己也不知是为什么。这一天,女娲来到一个池塘边,池塘里的水很清澈,女娲看到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突然豁然开朗。是啊,为什么她总觉得寂寞?原来是因为世界上缺少一种像她一样的生物!
想到这儿,女娲马上动起手来。她从池塘边挖了一些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小小的东西捏成了,它的模样和女娲差不多,女娲将它放在地上,它居然活了!女娲见了满心欢喜,接着又捏了许多这种小东西,并将它们取名叫作“人”。
这些“人”是仿照女娲的样子造出来的,气概举动自然与其他的生物不同。他们在女娲的身边欢呼雀跃了一阵,慢慢走开了。
女娲的心一下子热乎起来。她想把世界变得热热闹闹,便不停地工作起来。她捏了一个又一个,但世界太大了,女娲的双手都捏得麻木了,大地上的人仍然很少。这样下去怎么行呢?于是,女娲折下一条藤蔓,伸入泥潭,沾了好些泥浆向地上甩去。那些泥浆掉在地上,也都变成了一个个小人。女娲高兴极了,她不停地挥洒着藤蔓,就这样,大地上到处都有了人。这些人有的爬到山上,有的跑到水边,有的走进森林,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后来,女娲觉得有些累了,便停止了工作。她决定四处走走,看看那些人生活得怎么样。这一天,女娲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那里安静极了,地上躺着许多人,一动也不动。女娲俯下身,发现这正是她最早造出的那些人,他们已经鬓发斑白,死去了。
女娲见到这种情形,不禁暗暗着急。自己这样辛苦地造人,人却不断地衰老死亡。这样下去,要是想让世界上一直有人,岂不是要不停地制造?这可不是办法。于是,女娲便仿照万物,让男人和女人结成夫妻,繁衍后代。人类就这样延续下来了。
母系氏族社会
“女娲造人”的神话,反映了早期人类社会的生活状况。大约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社会进入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子女只知道自己的母亲,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亲。“女娲造人”的神话正是这种社会生活的体现,它真实地反映了远古时期人类对母性的崇拜。
燧人氏钻木取火
在远古时期,人们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到了夜里,四周一片漆黑,各种野兽的吼声此起彼伏,人们蜷缩在一起,又冷又怕。由于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的食物,因此经常生病,寿命也很短。
天神看到人间的生活这样艰辛,心里很难过。于是,他降下一场暴雨,只见雷电交加,随着“咔嚓”一声,一道闪电劈在树木上,燃起了大火。人们从来也没有看到过这种情景,吓得四散奔逃。
不久,雨停了,人们从藏身的地方钻出来,惊恐地看着还冒着火光的树木。这时,一个年轻人突然发现四周野兽的叫声没有了。他想:“难道野兽害怕这个发亮的东西吗?”于是,这个年轻人勇敢地走到火边,“好暖和啊!”他兴奋地喊起来。听了他的话,人们纷纷围拢过来。这时,有人发现不远处有许多烧死的野兽,散发出阵阵香味。他们捡起来尝了尝,味道好极了。人们这才明白,这一切都是火带来的。于是,他们捡来树枝,点燃火,保留起来。每天都有人轮流守着火种,不让它熄灭。可有一天,由于看守火种的人贪睡,树枝燃尽,火熄灭了。人们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
天神看到了这一切,便在梦里告诉那个年轻人:“在遥远的西方有个燧明国,那里有火种,你可以去那里把火种取回来。”年轻人醒来后,决心去寻找火种。
年轻人翻过高山,涉过大河,穿过森林,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来到了燧明国。可是这里没有阳光,不分昼夜,四处一片漆黑,根本没有火。年轻人又累又饿,便坐在一棵叫做“燧木”的树下休息。这时,他突然发现眼前闪过一点亮光,仔细一看,原来是几只大鸟正在啄燧木上的虫子。只要它们一啄,树上就闪出明亮的火花。年轻人心中一动,他立即折下一些树枝,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了火光。年轻人高兴极了,他兴奋地回到家乡,为人们带回了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钻木取火的办法。从此,人们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惧中了。
人们被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智慧折服,推举他做了首领,并称他为“燧人氏”,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人工取火的意义
人工取火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它使人类第一次有了支配自然的力量,促进了人类体质和社会的发展,并最终将人类与动物分开。从此,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进入了文明的新纪元。燧人氏也因此得到人们的尊崇,被奉为“火祖”。P4-7
早在一百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已经留下了我们祖先生活和劳作的印记。他们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开始,在漫长的时光中,一直与大自然进行着不剧不挠的斗争,虽历经艰辛,却从不退缩。在他们前仆后继的努力与奋斗中,蒙昧的黑暗走向终结,文明的曙光开始闪现。
两千多年前,随着青铜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中华民族进入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时代。这个时期,华夏文明的各个源流开始汇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诞生并定鼎中原。从此,原始的部落生活开始解体,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应运而生,华夏民族的主体已基本确立。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通今,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有责任了解祖先的历史。为此,我们特意精选了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近百则小故事,将它们结集成书,并配以精美的插图。希望每一个打开这本书的孩子,能够追寻着祖先的脉络,了解历史、感受历史,并用心来思考历史、领悟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