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德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1个剧本和4个短篇小说集。他往往以自己熟悉的小人物为描写对象,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有独特意味的东西,风格平易幽默,带有一种柔和的诗意和动人的魅力。本书收录了他的《磨坊书简》与《月曜日故事集》(《星期一故事集》两部经典著作。它们以风格、情韵与艺术性取胜,足以奠定都德在法国短篇小说创作中的显著地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最后一课/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必读丛书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法国)都德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都德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1个剧本和4个短篇小说集。他往往以自己熟悉的小人物为描写对象,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有独特意味的东西,风格平易幽默,带有一种柔和的诗意和动人的魅力。本书收录了他的《磨坊书简》与《月曜日故事集》(《星期一故事集》两部经典著作。它们以风格、情韵与艺术性取胜,足以奠定都德在法国短篇小说创作中的显著地位。 内容推荐 《磨坊书简》是一部优美的文集,作者以故乡普罗旺斯的人情风物、传说掌故为题材,用充满诗意的笔调,描写资本主义社会里小人物的苦恼和不幸,抒发作者对家乡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的怀态之情。 《星期一故事集》大多都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其中《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详略得当,有着都德一贯的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的风格,主题开掘很深。小学生小弗郎兹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阿梅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该文出世后,被多个国家选入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 《柏林之围》是与《最后一课》齐名的佳作。小说围绕着茹沃上校这个老军人的胜利幻想展开故事,既表现了这个重病老人天真而热烈的爱国情感,也烘托出巴黎被围的悲剧气氛。小说不幸的结局使其具有一种催人泪下的悲剧力,以个人的悲剧反映了普法战争中法兰西民族的悲剧。 都德的近百篇短篇小说,每篇一般两三千字,文笔简洁生动。题材丰富多彩,构思新颖巧妙,风格素雅清淡。为读者所传诵的名作几乎都收在《磨坊书简》与《月曜日故事集》(《星期一故事集》)中。它们以风格、情韵与艺术性取胜,足以奠定都德在法国短篇小说创作中的显著地位。 目录 磨坊书简 刚到磨坊 在驿车里 老磨工的秘密 塞甘先生的山羊 牧羊人之星 跳楼自杀的让 教皇的骡子 守塔人的灯塔 “塞米扬特”号沉船记 海上工人 马丁神甫 一对老夫妻 瞎子毕克休 金脑人的故事 诗人米斯特拉尔 巴拉盖尔神甫 桔子 两家小旅店 去米里亚纳 蝗虫 戈谢神甫的药酒 星期一故事集 最后一课 柏林之围 小间谍 小馅饼 圣诞幽灵 教皇之死 红山鹁的悲愤 试读章节 有一位吹短笛的老艺人叫弗朗塞·玛玛伊,他常来我家闲坐谈天。一天晚上,他边喝着烧酒,边对我说了发生在这附近的一场小悲剧,20年前我这磨坊还是这场悲剧的见证者呢。这位老人的故事令我十分感慨,我在此将这个故事从头至尾讲给你们听。 亲爱的读者,想想吧,坐在一瓶醇厚的美酒前,倾听一位历经人生的短笛老艺人讲故事是多么快乐的事呀。 先生,我们这一带以前从不像现在这样沉闷而无生气。那时,这儿的面粉生意热闹极了,方圆几十里的农民都将麦子送到这儿磨成面粉……村子附近的山冈上到处可见磨坊的风车,无论向哪个方向看,举头就可发现风车的叶片在松树林上方随风转动;一队队小驴驮着口袋沿山间小道走来走去;平时每天都可以听见山冈上传来的鞭子声,叶片上帆布的转动声,以及磨坊雇工的劳动号子声,听见这热烈的声音,真舒服啊……一到周日,我们就成群结队来到磨坊。山冈上的磨坊主们用白葡萄酒来招待我们,磨坊主妇们全都长得很美,像高贵的皇后一般,那镶着花边的头巾与纯金十字架首饰让她们看上去动人极了。我吹着短笛,大家跳起了法朗多拉舞,直跳到深夜时分。您看,这些磨坊为我们这一带送来了快乐和财富。 很快,不幸来了,巴黎的法国人决定在达拉斯贡大道边修一座蒸汽动力面粉厂。人们开始把麦子送去面粉厂,风力磨坊只好关闭了。有段时间,风力磨坊还想跟面粉厂一决高下,但蒸汽的力量毕竟强大得多。就这样,所有的磨坊都被挤垮了……那些小驴队从此不见了……美丽的磨坊主妇们卖掉了她们的首饰……白葡萄酒也没的喝了!法朗多拉舞更无法跳了!西北风还是不停地吹着,可风车却再也转不动了……后来,有一天,镇上下令拆掉那些破磨坊,在原地种植葡萄和橄榄树。 在这场灾难当中,唯有一间磨坊在顶着,在面粉厂的眼皮下,在小山岗上坚强地转动着。它便是高尔尼师傅的磨坊,就是这时我们在此说话的这间磨坊。高尔尼师傅是个老磨工,干这一行当已有60年了,他对当时的事件十分气愤。蒸汽面粉厂开了张,把他都给气晕了。一星期内,他跑遍了全部村子,将大家都聚在自己周围,向大家呼吁,说有人想用面粉厂磨出的面来毒死普罗旺斯人:“都不要去那里磨面,那伙强盗,竟敢用蒸汽做面包,蒸汽是魔鬼发明的东西;而我靠西北风和北风磨面,那可是上帝吹的气呀……”这一类赞扬风力磨坊的话,他还可以说出很多来,但无人听他的。老汉这下可气坏了,把自己关在磨坊里不见人,好似一头孤独的困兽。他连孙女维瓦特都赶走了,这孩子刚15岁,自从她父母去世后,她爷爷就是她唯一的亲人了。悲惨的小姑娘走投无路只好自己谋生,四处流浪打工,任何农活都干。她祖父内心仍然很爱她,他常顶着毒日头,走上十几里路去她干活的农庄看她。他看到她,就掉泪。一呆就是几个小时。 在这一带,大家觉得老磨工是由于吝啬才将孙女赶走的,他孙女到一个又一个的农庄去干活,还要受农庄主的压迫,受尽无数苦难,这也让老汉丢尽了脸。更令人不能接受的是,像高尔尼师傅这样有声望的人,以前如此受人尊重,而现在竟赤着脚,戴顶破帽子,腰缠一条烂带子,在大街上乱逛,如同吉卜赛人……说实话,一到礼拜天,见他那样子进教堂做礼拜,我们这些老人都为他感到难堪,高尔尼自己也意识到了,从此也就不再坐到教堂专座上了。他老是坐在教堂的最后面,靠近圣水缸,和穷人呆在一块。高尔尼师傅的生活中,有件事一直让人猜不透,村里已好长时间无人给他送麦子磨了,可他那磨坊的风车还是照常旋转着。黄昏时分,人们老在山间小道上遇见老磨工,他正赶着驴运面粉。“晚上好,高尔尼师傅!”农民们向他致意,“磨坊生意还行吧?”“不错,孩子们,”老汉欢快地说,“感谢上帝,我这里忙不过来哩。” 这时,如有人问他从哪里接来这么多活,他就把手指放在嘴唇上,严肃地答道:“小声点!我这是在搞出口加工呢……”此外,人们就别想套出更多的话了。你要想走进他的磨坊,做梦吧,就连小维瓦特都进不去……我们从他的磨坊走过时,那大门一直关闭着,而风车那巨大的叶片总在不歇地转动,那头老驴吃着地上的青草,一只干瘦的大猫在窗台上晒太阳,用凶恶的目光看着你。 这一切都显得十分神秘,也引起许多闲话。每个人都依自己的想法去解释高尔尼师傅的秘密。过了一段时间,真相终于显现了,事情经过如下:我常用短笛为年轻人跳舞伴奏,在一个温暖的日子里,我吹笛伴奏时,发觉我的大儿子与小维瓦特恋爱了。我对此并不生气,因为,高尔尼的名字在我们这里依然让人尊敬,而且,维瓦特这只漂亮的鸟儿在我家跳来跳去的,也使我欢喜不已。这两位情人常常在一块,我担心闹出事来,便想把婚事尽快定下来。于是,我去了一趟磨坊,找她爷爷商定……你想都想不到他是如何接待我的。我完全无法让他打开大门,通过锁孔,我对他讲明了来意,当我说话时,那只捣蛋的瘦猫就在我头上呼噜呼噜地喘气,真像一个鬼。 老汉不听我讲完,就粗鲁地朝我乱叫,叫我还是回家吹笛子去,还说什么如果我急着为儿子讨老婆,完全可以在面粉厂的女工中为他选一个……哎,听了这番话我极其愤怒,可我还是懂理,硬把怒气压下去了。我只好回去,将这老疯子独自抛在磨坊里。回到家,我把经过对孩子们说了,这两个孩子还不相信这是真的,他们说要自己再去磨坊跟祖父讲明白,我没法拒绝他们,两位恋人说走就走了。 他们来到山上时,高尔尼师傅才走一会儿,大门锁了,可这老人出去时却把梯子放在磨坊外,孩子们一见这情况,立即动起了脑筋,决定钻进去,查一下这神秘的磨坊究竟在搞啥鬼……的确怪了!石磨的磨腔竟然空着……磨坊里并无口袋,无一粒麦子,墙壁上、蜘蛛_钢上半点面粉都没有,甚至闻不到磨面粉时散发出的那种香味……风车的传动轴上尽是灰尘,那只大瘦猫正躺在上面睡觉哩。楼下的那间房更是十分凄凉和荒芜:一张破床,几件破衣服,一块面包落在楼梯上,屋角处乱放着三四只破口袋,里面有些石灰渣与白灰洒了出来。 这便是高尔尼师傅的秘密!为了维护磨坊的荣誉,让人认为磨坊一直在磨面,他每日黄昏在山间小道上搬来运去的却是一堆石灰渣!可悲的磨坊!可悲的高尔尼!面粉厂从他手中夺走最后一笔生意已是好久的事了,风车还在转动,但磨盘却在白转。孩子们回来后对我说了他们所看到的一切。听着他们的哭诉,我的心如刀割一样……我马上跑出去找乡亲,把事情的真相说给他们听,大家决定,必须当场将各家全部的存麦都送到高尔尼的磨坊……很快,全村人都上路了,我们赶着一支庞大的驴队来到山上,驴背上全驮着麦子,这可是真的麦子! 磨坊的门大开……高尔尼师傅坐在门前一只装满石灰渣的口袋上,正焦虑万分。他刚进家门,察觉到有人趁他不在时进了磨坊,发现了他这可怜的秘密。“我真可悲啊!”他说,“现在我只有一死了之……磨坊这次可丢脸了。”他绝望地哭着,用各种名称呼唤他的磨坊,如同在与一个活人讲话似的。就在这时,驮着麦子的驴队到达了磨坊,我们大家高喊着,就像先前磨坊生意热闹时那样:“嘿!磨面的!喂!高尔尼师傅!”一边喊,一边把麦子堆放在门前,黄澄澄的麦粒撤在地上,撒在四处……高尔尼师傅睁大双眼,一把将麦子抓在他那粗糙的手里,笑道:“真是麦子啊!……上帝呀!……好麦子呵!让我仔细看看。”接着转身对我说:“我就知道你们要来的……面粉厂商都是强盗。”我们想把他抬进村去庆祝一番,他却说:“不,孩子们,我要先喂喂我的磨盘,你们知道吧,这磨盘可有很长时间没吃东西了!”见这可怜的老汉忙上忙下,我们人人眼中都含着泪水,他松开口袋,死死地盯着磨盘。麦粒磨碎了,很细的粉屑向顶棚飞去。 我们大家都很感慨,从这天起,我们从没让老磨工断过活。后来,一天清晨,高尔尼师傅死了,我们这里最后一座风力磨坊的风车也停止了转动,高尔尼去了,无人继任他的工作。先生,这毫无办法!在这世上,旧事物总有结束的一天,风力磨坊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犹如罗讷河上的拖船、大礼服以及大革命前的最高法院一样,彻底地消亡了。 P11-16 序言 中外很多杰出的长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一致认为,在年轻的时候多读一些世界文学名著,是构建健全人格基础的一条捷径。 这是因为,世界文学名著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炼,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轻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 同时,世界文学名著又是一种珍贵的美学成果,亲近它们也就能领会美的法则和魅力。美是一种超越功利、抑制物欲的圣洁理想,有幸在青少年时期充分接受过美的人,不管今后从事什么专业,大多会长久地保持对于丑陋和恶俗的防范。一个人的高雅素质,便与此有关。 然而,话虽这么说,这件事又面临着很多风险。例如,不管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课程分量本已不轻,又少不了各种青春的聚会和游戏,真正留给课余阅读的时间并不很多。这一点点时间,还极有可能被流行风潮和任性癖好所席卷。有些学生好一点,静得下心来认真阅读,但是,茫茫书海使他们无所适从,他们吞嚼了大量无聊的东西,信息爆炸的时代使他们不幸成了爆炸的牺牲品。 为此,我总是一次次焦急地劝阻学生们,不要陷入滥读的泥淖。我告诉他们:“当你占有了一本书,这本书也占有了你。书有高下优劣,而你的生命不可重复。”我又说:“你们的花苑还非常娇嫩,真不该让那么多野马来纵横践踏。”学生们相信了我,但又都眼巴巴地向我提出了问题:“那么,我们该读一些什么书呢?” 这确实是广大学者、作家、教师和一切年长读书人都应该承担的一个使命。为学生们选书,也就是为历史选择未来,为后代选择尊严。 这套“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必读丛书”,正是这种努力的一项成果。丛书在精选的书目上花了不少工夫,然后又由一批浸润文学已久的作者进行缩写。这种缩写,既要忠实于原著,又要以浅显简洁的形态让广大兴趣各异的学生都能够轻松地阅读、快乐地品赏。有的学生读了这套丛书后发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其中哪几部,可以再进一步去寻找原著。因此,精华的提炼,也就成了进一步深入的桥梁。 除了青少年读者之外,很多成年人也会喜欢这样的丛书。他们在年轻时也可能陷入过盲目滥读的泥淖,也可能穿越过无书可读的旱地,因此需要补课。即使在年轻时曾经读得不错的那些人,也可以通过这样的丛书来进行轻快的重温。由此,我可以想象两代人或三代人之间一种有趣的文学集结。家长和子女在同一个屋顶下围绕着相同的作品获得了共同的人文话语,实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特此推荐。 2007年初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