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出身显贵的纳兰公子,因鄙弃官场的尔虞我诈,在入仕的路上自我搁浅。
这是一本传记。作者在解读纳兰性德的作品时,将词人的一生融入其中。讲述了他的爱情、友情和对人生的理解。
《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容若词传》由王一倩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容若词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王一倩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出身显贵的纳兰公子,因鄙弃官场的尔虞我诈,在入仕的路上自我搁浅。 这是一本传记。作者在解读纳兰性德的作品时,将词人的一生融入其中。讲述了他的爱情、友情和对人生的理解。 《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容若词传》由王一倩著。 内容推荐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出身显贵的纳兰公子, 因鄙弃官场的尔虞我诈, 在入仕的路上自我搁浅。 他那一腔不屈的抱负, 只能化成绵绵的情思, 寂然吟出。 他敏感多情,自诩是“天上痴情种”, 在凄美的辞藻里苦恋自己的爱人; 他是金戈铁马中的一片浮萍, 在战乱纷争中逐水飘零; 他“纯任性灵,纤尘不染”, 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内心却伤痕累累的词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容若词传》由王一倩著。 目录 序言 卷一 深情缠绵的爱情词 十年青鸟音尘绝,往事不堪思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 旧事惊心,一双莲影藕丝断 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卷二 字字泣血的悼亡词 知己一人谁是?已矣 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 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唱罢秋坟愁未歇 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卷三 肝胆相照的友情词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莫被寒云,遮断君行处 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杀软红尘里客,一味醉生梦死 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 匆匆刚欲话分携,香消梦冷 卷四 铁血饮马的边塞词 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试倩玉箫声,唤千古、英雄梦醒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 塞草霜风满地秋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卷五 五味杂陈的人间词 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 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 冷处偏佳,别有根芽 后记 试读章节 “待得秋实,你娶我可好?”沈宛心里默念,因娇羞怎敢说出口,心内却似满盘皆输的棋局,早已甘心附去。 “待得又一年桃红,嫁我可好?”容若痴痴想,却怕惊了表妹尚是年少烂漫的心,心儿却像飞驰的野马,早已奔她而去。 你未曾出口,我何曾开言,春花秋月下,天地似是默许了这未曾出口的婚约。 春朝夏暖有尽时,唯有明月与清风依旧。 自沈宛选秀入宫,天涯生离相隔以来,恍恍惚惚似有十年光阴。十年音讯似泥牛入海,杏杏不知。 沈宛,若你为寻常人家妻,大概拼了命,容若也会求得佳人在侧,任旁人蜚语流言;可你偏偏是一朝天子的侍者,而且他又是那个对容若护爱有加、恩荣俱与的人君!这叫容若如何与你互诉衷肠?纵有秋叶相捎,又几时能飘得出那门禁森森的皇城! 青鸟啊,枉你为传递情意的使者,十年光阴,竟未得沈宛音信半分;枉人间情众对你殷勤地嘱语,你竟忍心负了有情人儿心意两片,生别离,不得闻。再忆再思之际,已是情念翻涌如海,往昔甜蜜时光历历在目。如今只身孤影,竟如刀割生剜,痛不忍思忆。 容若抬头望向浩渺苍穹,不忍心痛,那曾如沈宛姣容的满月,竟也被思念撕成一把豁豁牙牙的残镰,空悬着他干瘪的思念。 无情的何止这如刀的黑夜,清清冷冷凄凄,刈割心间仅存的暖意。不忍思不忍忆的惧怕,才是胜过黑夜的仇人,它偏偏寻最痛的、最脆弱的地儿,肆意下手,容若差点被它凌迟。 寒月伤情,不看也罢,待得卷帘入室,偏又是何处的柳絮拼了命地翻飞入内,打开了容若不曾紧闭的记忆闸门:沈宛曾穿柳度花,丝丝长发如那摇摆缠绵的柳枝,绑系住了年少容若的心;如今已是物是人非,就连青柳亦不堪愁成了“白发”,四散飘扬,碎了容若的初心! 想念的灵动眉眼似在眼前,痴恋的皓齿朱颜可曾老去了模样。别离没有使情意变淡,反而使它更加缱绻。本以为时光淡忘了的往事,谁料,早已被岁月酿成了烈酒,不喝自醉,不闻自狂。 自从与纳兰相知、相许开始,她便像一棵树深深地植于纳兰心头,狠狠地扎下根去,发芽,长大,平平淡淡的岁月里成长着他们的记忆,而后便永久地定格成一幅画。画里,也有落叶,也有花开,那是三分谈笑,二分思念,一分微嗔,剩下的是半生相忘于江湖。 在这寒冷的夜里,纳兰只是放胆让自己回忆着。在他心目中,沈宛一直是个尊贵的灵魂,为他所倾慕。随后,认识的人愈多,愈觉得她是他人生行路中一处清新的水泽。 为了她,他吃过不少苦,这些都不算。他太清楚他们之间的困难。遂不敢有所等待,几次相忘于世,总在山穷水尽处蓦然想起,算来即是一种不舍。 他知道,他们无法成为伴侶,他更无法为她抵挡凄苦的风雨。但他相信,即使世事将他们分开,沈宛一定以诗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他也能用词的悬崖瓦解宿命的悬崖;即使沈宛无法安慰他,他难以关怀她,但是她一定不会忘了,在菲薄流年里,曾有一只青鸟飞过春天的纳兰府。 不曾停歇的情涛,总难免落一身萧索,过往的不是不爱,而是愈爱得深愈陷泥淖。这些,纳兰都知道。但如今的他,活得疲了,转诸锱铢或酒色,不再怪罪十年前那如雨的流星,不再怨恨当年桃花深处的那惊鸿一瞥,不再辜负这悲沉的宿命,不再曰复一日吐哺地等她归心。偶尔,情难自禁时,像今夜,踏月而行,在这里款款立命,任凭回忆一丝丝一缕缕绕着手。但,忆着,忆着,心里一层一层地结了冰。月光像厉鬼的舌头,舔着他心内不受控的思绪。 难道,这又是一个情愁出轨的夜晚? “我醉了,你怎么还不来?”容若终于抑制不住心内的愁绪,摔帘而入。 留着那月,那夜,渐渐地,被人们睡黑了。 P5-7 序言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其父纳兰明珠,博览经史,精通汉满语言文字,曾官至加太子太傅,显赫一时。受父亲影响,纳兰从小好学不倦,熟读通鉴和古人文辞,少年时就因诗之超然、词之俊婉,为世所周知。纳兰不仅精文翰,骑射亦擅,二十二岁就被授为三等御前侍卫,追随康熙帝左右,深得隆遇。 本来,摆在纳兰面前的是一条仕宦可至将相的万里云街,但他个性桀骛不驯,鄙弃官场的尔虞我诈,痛恨同僚的附庸风雅,无视功名利禄的诱惑,在入仕的路上自我搁浅。于是,他那一腔不屈的抱负,只能化成绵绵的情思,寂然吟出。这个过程无异于在病弱的残躯上一丝一丝地抽剥他那悲壮的天质,扯不断的凄婉、剪还乱的离愁、沥不尽的悲绝、锁不住的相思都是思想的灵羽,潮水般涌来。理想抱负在它们的裹挟下也骤然炸裂肆窜,文思却如野马一样飞驰起来。纳兰一直不知道,其实,这也是一种重生。 虽然官场让纳兰厌世,诗词却让他不肯轻生,他的词,一字一景,一行一波,一首一體。细品每一句,不像是宫墙幽院内深沉的吟咏,却像是远远近近的声声梵唱,让那情路上迷了津渡的心,不顾迢迢的山水,不顾渺渺的烟波,甘愿落在西楼的梁上,修剪清净的岁月。 现实中纳兰孑然一身,诗词中他更是踽踽独行,他鄙薄因袭模仿、随人移踵,所以他的词不仅有一种繁华落尽后的超然,还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孤傲。既然,灵魂无法与现实媾和,就要学会独噬寂寞。既然,性情无法与今世默契,就要懂得悄然陨落。因此,纳兰性德把自己养成了乱世中的一个传奇:他横刀立马,在清代文学史上独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疆土;他敏感多情,自诩是“天上痴情种”,在凄美的辞藻里苦恋自己的爱人;他是金戈铁马中的一片浮萍,在战乱纷争中逐水飘零;他“纯任性灵,纤尘不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内心却伤痕累累的词人。 三十一岁正当壮年,纳兰带着无法释怀的才情,在寒疾的催促下,郁郁而终。他的一生虽短,但他末负“清代词人之冠”的美誉,更未负“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盛赞,留下了三百多首词。词集《侧帽集》《饮水词》传写遍于村校邮壁,海內文士,竞相模仿。 纳兰性德的一生成于悲情止于悲情,他的词大致可分为五类:爱情词、悼亡词、友情词、边塞词、人间词。爱情词,记述了一生中最令他刻骨铭心的缱绻深情、无奈分手与生离死别。他把相思寄于词,铸就了一份跨越时空的缠绵与浪漫;他感慨人生的无常和爱情的渺茫,创造出千丝万缕愁情叠加的复杂的情感意境。 纳兰性德一生所交之友,与一般贵冑子弟不同,其挚友多为困郁不得志的汉族布衣文人。然而,纳兰性德多同情他们的境遇,爱惜他们的才学,所以他既为友人仗义疏财,又为其创造了施展才华的空间,这使得容若之居——渌水亭,成为当时京城文人雅客齐聚之所。 而纳兰性德挚友中,最让他挂怀的莫过于他的妻子。如果说曾经在他的爱情词中尚存一丝清新的喜悦之情,那么随着妻子的亡故,他一贯的洒脱和豪迈也一并消遁,只剩沉痛和哀思了。长久,便形成了哀婉凄美的词风。 如果认为纳兰性德只是一个呼朋唤友的多情的贵冑公子,却有失偏颇。从二十二岁(1676年)第一次护卫康熙出塞开始,随后九年的十三次保驾,就足以让他领略边塞的风光和感受出征的苦寒。因此,他笔下的边塞词充满了雄浑郁勃之美,其境界阔大,景物壮观,不乏豪迈的气度。 可以说,纳兰性德伤感凄切的爱情词与悼亡词,充满着对爱人的痴恋与追忆;其友情词饱含着对朋友的热血相待;而其边塞词中不乏金戈铁马,却又情思袅袅,其人间词既有繁华后的落寞,又有年轮易老的悲情。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词作,都充斥着词人的满腔深情,真可谓“一往情深深几许”。 后记 这本书需要一个后记。 如果说,出版的意义是要对自己的创作进行编辑的话,这本《一生一代一双人,相思相望不相亲一一纳兰性德传》让我处心积虑。 但是在完成它以后,我又惯性地陷入忧郁的状态,觉得曾经的千言万语不说也罢。看看诗词在现代社会的处境,想想所剩不多的固守着孤夜寒窗的纳兰词信众,到底意义何在?不由自主,心情在谷底行走。有这样的情绪,毕竟还是沉不住气的小溪境界吧。在那些胸怀瀚海、与天地共吐纳的人心中,再怎么浮躁的时代,都不会改变内心的清静。处境和意义等何需鼓舌申辩?一切答案,不就在孤夜的寒窗里吗?而寒窗“苦读”不也是为了“趣味”吗?人世间的趣味,生命的趣味,与哲人闲闲对答的趣味。 这么想,也就可以关闭门户,安安静静地把墨磨下去。 还是回到这本书吧,为什么要选择纳兰词去解读?因为,纳兰词像云腾腾地蒸出的紫雾,瞬间能将人的心俘虏,让人在狂野与守旧之间受苦,在混沌与清明之间轮回,在痴恋与遗忘里缠缚,在神圣与庸俗的夹缝里喘息,在背弃与归航间踯躅,在绝望与憧憬中不断匍匐;因为,纳兰词字里起风,行间涌涛,仿佛翻滚着一波一波的情浪,倾泻着一场又一场的相思雨,流入人的胸臆当中,让人常常眼眶湿润…… 但是,爬梳纳兰词后,在“爱情”“悼亡”“友情”“边塞”“人间”这五卷的分界出现的时候,我依然还没找到与纳兰对话的切入点。这些负载着不同意义的关键词,仿佛沙漠中流浪的骆驼队,不知将夜宿何处?然而,我始终相信,凭借纳兰词在词界的盛名,凭借纳兰沥血蚀骨的吟写,每一卷的每一首都能让人刻骨铭心,我只要做一个记录者,盈盈,说出他的心语,即可。 纳兰词中丰沛的为情掷地之声,虽然已过了几百年,但是依旧回响在那些活得心平气和的人身上,也回荡在人世间的须弥山上一一那座被人称诵、膜拜,又无人能攀越的诗词之巉岩高峰。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不管步子多么妩媚,也只能在山外仰望、徘徊、游走。偶尔,雾迷情窦,向纳兰投石问路,谁料,他亦摇头苦笑作答:“云深不知处。” 还好,天籁俱在,我们可以继续向前走。 不否认,在寻找纳兰的过程,常常感觉他从另一个时空缓缓信步走来,看见他的剑眉隐于鞘,双目如判然明珠,鼻梁似秀峰,不轻易出语的唇,还算圆满。那一刻,我所在的凝固时空好像被解冻了:记忆冲淡,藩篱消隐,心绪缥缈。纳兰却默默地将曾经超重的情感包袱,卸下来,暂时由我看管。日子像虚构的一样流淌着,耐不住鬼魅的寂寞,我打开了包袱,才发现里面竟是一本出轨的集子一一《饮水词》和一沓不受控制的稿纸,纸角还在拍飞。我遂抱出来,摊在地上。也许它们已吮了数百年的雨,有些字竟然长出了霉芽儿,舀一舀,刚够一碗汤。我等纳兰来,与我共飨。 不长不短,一年来,我一直在这些苦闷的文字游戏中砍砍杀杀,最后辑成五卷,倒是各寓其旨,也各具声调,它们的确给我带来了秘密的欢愉,文字真的让我成瘾。 感谢这段与纳兰对饮的时光。 我虽不能同他一起邂逅人物、搬演故事、萌发情愫,然后放下浮浮沉沉的世间,但是我能帮他捡回文字里那一挂悲欢,掌灯刻在自己的骨头上,变成不可磨灭的甲骨文,辗转反侧的时候,一直记着那一股疼。 我虽不能与他促膝,但是我得到了最好的机会,衔文字结巢,与他同眠。我们悄悄立誓,要一生一世结伴而行,把生命、爱恋、哀伤、孤独、死亡全部交给诗词看管,只为文学守贞…… 当然,书还是要收尾的,今天我不得不潜回一年前,带回在诗词里苦苦痴守挚爱的纳兰,以及搁浅在他的意识流域内的我自己。 一本书的结束是另一本书的开始,急着赶路的人,若你看到纳兰带泪的字、染血的词,咔嚓咔嚓,请沿虛线剪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