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也称小小说。这样称呼的理由,主要是它虽为小说,却篇幅特短,由于篇幅短而要在形式上遵循一般小说所不必兼顾的规划。这个集子里的微型小说,都是按照形式精致和内容丰富的标准精选出来的,或主题新颖,或意蕴动人,或构思精巧,或文字颇有余味。爱好小小说的你,愿你在这本庄晓明编著的《空中之网》中有所收获,把握生活,开拓视野,汲取优秀思想的营养。
微型小说又叫小小说,它以篇幅短小、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而著称。市面上的微型小说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既有值得典藏和细细回味的稀世珍品,也有生活琐事胡乱堆砌成的无聊之作,缺乏深刻的内涵与让人回味的魅力。这就需要我们睁大慧眼,去寻找、甄别好看的微型小说,用好看的精品充盈我们的精神生活。庄晓明编著的《空中之网》是百年百部微型小说经典之一,甄选中国百年百部最好看的微型小说,辑录成书。《空中之网》中所选小说内容丰富,风格迥异,具有较高的艺术魅力。
从前有一个魏国人,他倚着一棵树,在空中支了一张渔网。又在网下搭了一个茅棚,日夜守着。
一位路过的禅师饶有兴趣地问道:“先生,您这是——”
“我是在捕鱼。”
禅师若有所悟地走了。
一位远方的弟子闻讯赶来:“先生,您这是——”
“我是在守候孤独。”
先生确实老了。弟子叹息着告辞。
一位正游学东方的哲学家,特意翻越了三座大山,前来猎奇:“先生,您这是——”
“我是在寻找自我。”
这位哲学家回国后,在他体系庞大的著作中,加入了最饶有意趣的一章。
一位正流浪四方的诗人请求在茅棚留一宿,他对着风中晃动的网眼说:“先生,您这是——”
“我是在打捞岁月。”
诗人如被闪电击中,向空中扔出他的笔,长啸而去。
关于这个魏国人的种种离奇的传闻,甚至引起了魏国宫廷的注意,首席大臣立即解读道:“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已证明他是一个反叛者,逮捕他。”
这个魏国人闻风,匆匆卷起渔网,逃往邻国去了。
P1-2
《百年百部微型小说经典》编选者邀我作个序。对于微型小说这一文学样式我很喜欢,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微型小说的杂感,就是为其鼓与呼的,现不妨摘录于下,以示对这浩浩百卷的出版给予热烈的祝贺。
尽管人们可以对“微型小说”这一名称提出不同的意见,微型小说的存在却是一个事实。
它是一种机智,一种敏感,一种对生活中的某个场景、某个瞬间、某个侧面的忽然抓住,抓住了就表现出来的本领。
因而,它是一种眼光,一种艺术神经。一种一眼望到底的穿透力,一种一针见血、一语中的的叙述能力。
它是一种情绪、怅惘、惊叹、留连、幽默,只此一点。
它是一种智慧。简练是才能的姐妹。微型小说应该是小说中的警句。含蓄甚至还代表了一种品格:不想强加于人,不想当教师爷,充分地信任读者。
它是一种语言,举一反三,一以当十,宇字千斤重。
它又是自成体系的一个世界,并不窘迫,并不寒伧,肝胆俱全。
它是谦虚的,它自称微型,自称小小。
它又是困难的,几百字,赤裸裸地摆在严明的读者面前,无法搭配,无法藏头露尾,无法搞障眼法。
它是一种机遇,踏破铁鞋无觅处。它也许是一种命运吧!命运啊,这一生,你能给我几篇像样的“微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