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许诺(全新修订)/桐华言情经典》为桐华言情经典,历时一年全新修订。
将爱情写到极致的上古爱情故事。
今生做过最骄傲的事,就是对你爱的承诺。
上古时代,中原的神农、东南的高辛、西北的轩辕,三大神族三分天下。神农国西南的深山里,居住着被神族奴役的百黎族,他们在兽王的帮助下开始反抗神族的统治。兽王最终被神农王驯服,在神农王的教导下他成了神农国的将军赤宸,他有着野兽般的残忍和真诚,既狡诈又单纯,武力超群,战无不胜。在命运的安排下他与轩辕族的王姬轩辕妭相遇,两人从相知到相爱,桃花树下,他们对彼此许下爱的诺言,决定放下一切,厮守终身,却终难逃脱家族的羁绊和肩上的重担。
《曾许诺(全新修订)/桐华言情经典》是著名作家桐华回归言情力作,“山经海纪”书第一部。
上古时代,神、人、妖,万物混居于天地之间。
三大神族:中原的神农、东南的高辛、西北的轩辕,三分天下,三足鼎立。
轩辕王姬轩辕妭化名西陵珩周游天下,在博父国为民众灭了烧了几十年的地火,也认识了古怪男子蚩尤,也开始了自己曲折的命运。
时值炎帝病逝,三大神族平衡被打破,面临重新分割天下的状况,神农内部纷争不断,其他两族有的跃跃欲试有的虎视眈眈,天下即将大乱。
阿珩与蚩尤深知幸福不易,约定每年九黎桃花树下见,谁知天意弄人……
记载着千古宝藏的河图洛书突然出现,三大神族争抢,陷入混战……
蚩尤与阿珩,阿珩与少昊,甚至神农王姬云桑与高辛将军诺奈,轩辕王子昌意和若水女首领昌仆,他们的关系不仅仅是个人的爱恨,还关系到家族安危,王国兴衰,及天下苍生的幸福,他们在做自己还是做注定的角色中辗转徘徊,艰难抉择。
一 我本楚狂人
神农国位于大荒最富饶的中原地区,是大荒中人口最多、物产最富饶的国家。
在神农国的西南,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毒虫瘴气、猛兽凶禽横行,道路十分险恶,和外界不通,被视作蛮夷之地。这里居住着九夷族,九夷族的习俗和外面的部族大相径庭,十分野蛮落后,被神族列为最低等的贱民,男子生而为奴,女子生而为婢。
一百多年前,九夷族不甘人族的残酷奴役,一百多个山寨联合起来反抗,因为有恶毒的妖兽为九夷助阵,竟然令前去平乱的十几个神族大将铩羽而归,最后惊动了炎帝。神农族第一高手祝融主动请缨前去降伏作乱的妖兽。
云海中,一行十来个神将驾驭着各种坐骑飞驰。
放眼望去,九夷山连绵千里,在缭绕的云雾中,山峦叠嶂,峭壁耸立,一座座黛青的山蜂,数数点点、远远近近、深深浅浅地漂浮在白色烟海中,一阵风来,忽而似有,一阵风去,再顾若无,犹如一幅水墨丹青。
一个瘦小的黑衣神将笑道:“没想到贱地九夷竟然有这般好风光,难怪说九夷贱婢容貌姣好,是人族豪门大户最喜欢用的奴婢。以前年年都有新奴婢,可被那头畜生一闹,九夷已经上百年没有进献过奴婢,听说如今一个真正的九夷贱婢都能换到一株归墟海底的蓝珊瑚。”归墟海底的珊瑚对人族而言只是斗富的物品,可对神族而言却是疗伤圣品,他说着话,眼神闪烁,显然另有打算。
他身旁的蓝衫男子提醒道:“别被眼前的风光迷惑住了,九夷山中多险恶,我们神族不怕猛兽凶禽,可恶瘴巨毒能侵蚀灵体,不能不防,榆罔王子的下属陶岳中了那头畜生布下的瘴气,至今灵力都未能完全恢复……”
当先而行的男子冷哼一声,蓝衫男子反应过来说锴了话,立即噤若寒蝉。冷哼的神将长得颇为英俊,只是眉目问纠结着一股暴戾,让人不敢多看。他脚下踩着有大荒恶禽之称的毕方鸟,身上穿着一袭黑色战袍,胸前绣着一朵硕大的烫金五色火焰徽印,见此徽印就知道他是神农国的第一高手祝融,榆罔虽是王子,可祝融神力高强、兵权在握,向来不把榆罔放在眼里。
瘦小的黑衣神将叫黑羽,善于逢迎讨好,知道祝融心思,冷笑道:“不是瘴气毒物厉害,而是王子的手下们太没用!上百年连一头灵智未开的畜生都杀不死,还折损了好几员大将。这次祝融将军亲来,那畜生连明天的日出都休想见到。明日紫金殿上,将军把畜生的头往所有大臣面前一扔,还不羞煞榆罔!”
祝融眼中隐有笑意,却冷声斥道:“别胡说八道!我只是奉炎帝之命行事,你们都要全力以赴,等杀死了畜生,想要什么赏赐,我就给什么,区区的归墟珊瑚算什么?” 众位神将都喜笑颜开、高声谢恩。起先说话的蓝衫男子叫蓝阗,行事谨小慎微,说道:“九夷山高林密、地形复杂,那头畜生熟悉地形,十分善于躲藏,即使以神族的灵识都搜不到他,所以之前的神将们追杀了他上百年都一直没有杀死他,如果他不露身,往这上百座山里一躲,只怕我们一时半会压根找不到他。”
众位神将面面相觑,都看向了黑羽,黑羽惶恐不安地低下了头,生怕祝融会问他计策。
不想祝融冷笑道:“我早已经想好对付他的方法,对付野兽,自然要用兔子布置一个陷阱,我们守着陷阱等畜生自己送上门。你们去把九夷族的壮年男子都抓起来,限畜生太阳落山之前出现,太阳落山之后,每过一炷香就杀掉十个男人,直到畜生出现。”
蓝阒满面惊骇,其他神将也神情大变,黑羽却谄笑着说:“果然是将军最英明!这头畜生是九夷的贱民放出来的,那就还是要用九夷的贱民收回去。属下听闻今日是九夷的跳花节,贱民们不行婚配之礼,却男男女女都要聚集到跳花谷,像野兽一样苟合,我们现在赶去,连抓人都省了。”
蓝阗结结巴巴地说:“神族不得滥杀人族,如果炎帝、炎帝知道了,可了不得……”
“炎帝能知道吗?难道你要去告密?”祝融冷眼盯着他。
蓝阒立即跪下,“属下对将军忠心耿耿。”
祝融冷哼一声,下令道:“我们就去看看贱民的跳花节。”
“是!”众神齐声应诺。
九夷的深山中。
因为树太高,林太密,虽然外面阳光十分灿烂,可在这山坳中,恍如昏暝。九夷族的巫王跪在厚厚的腐叶上,面朝大山,神情恭敬。
他叩拜几次后,对着大山高声而呼:“百兽的王啊,请您倾听我的祝祷!”
野风阵阵,山涛澎湃,没有回应。
巫王也早习惯,从来没有人真正见过兽王,没有人知道他是猛虎,还是巨熊,他们只是世世代代坚信他的存在。巫王神情悲凄地说:“百兽的王,您赶紧逃吧!炎帝派了火神祝融率领神将来杀您,祝融是神农族第一高手,听说他掌管天下之火,一个火星就能摧毁一座城池,从神到妖,没有一个敢冒犯他,您也难以抵挡,赶紧逃吧!”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一堆野果山栗砸在巫王身上,打得他额头流血。
“吱,吱,呲,呲……”几只猴子吊在树梢上荡来荡去,一边凶神恶煞地龇牙咧嘴,一边砸巫王,显然在赶他走。
巫王却不躲不闪,反而跪行了几步,用力磕头,哭泣着说:“百兽的王,您本在山中自由来去、无拘无束,我们九夷是贱民,本就该男儿为奴、女儿为婢。一百年前是我们痴心妄想,才把您拖入了这场滔天大祸,如今神族对您震怒,派火神祝融来诛杀您。祝融神力无边,可以让天倾倒、地塌陷,传说九百年前东海边的浮玉山出了一个妖龙,领着上千个小妖怪作乱,炎帝派了一百多个神族大将都没能降伏妖龙,才刚成年的祝融请求出战,竟然一个地火阵就把所有妖怪都烧成了粉末。”
巫王怕兽王听不懂,不惜冒着亵渎兽王的罪孽,说道:“您生在深山、长在深山,不明白真正的神族高手的厉害。如果把您比作山中最凶猛的虎豹,这次来的猎人就是世间最厉害的猎人,您要知道再凶猛的虎豹也斗不过本领高强的猎人。百兽的王啊,求您离开九夷吧,我们自己愿意为奴为婢,我们愿意供人驱使奴役……”
他苦口婆心地哭求,猴子们却依旧无知无觉地陕乐戏耍着。
巫王又磕了几个头,踉踉跄跄地向林外走去,四个壮年男子急步上来,扶住他,“巫王,兽王走了吗?”
巫王说:“我已经讲得很清楚,我们不要他的庇佑了,请他离开。”
四个男子的脸色都晦暗下来,巫王说道:“你们不要再痴心妄想了,来诛杀兽王的神可是火神祝融,天下有谁敢和火神作对?难道你们真想我们九夷的兽王死吗?”
四个男子齐声说:“宁可我们死,也不能让兽王被神族杀死。”
巫王点点头,“昨日,我已经派巫师带着一百名男子和一百名女子去给山外的贵族们进献奴隶,听闻炎帝十分仁厚,只要我们不再作乱,肯定会宽恕我们的罪孽,放弃诛杀兽王。”他强自振作了一下精神,拍拍四个小伙子的肩膀,含笑说:“今天是跳花节,你们可都是九夷的勇士,各个山寨的姑娘都等着你们,快去跳花谷见自己心爱的姑娘,多生几个小勇士!”
四个男子虽然勇猛,却从未去过山外,九夷族叉天性单纯,听到巫王吩咐,他们都放下了心事,彼此推搡着,说说笑笑地赶向跳花谷。
P3-7
宇宙混沌,鸿蒙初开时,天下只有一位帝王,那就是劈开天地,创造了这个世界的盘古大帝。
那时候天与地的距离并非遥不可及,人居于陆地,神居于神山,人可以通过天梯见神。神族、人族、妖族混居于天地之间。
盘古大帝有三位情如兄妹的下属,神力最高的是一位女子,年代过于久远,名字已经不可考,只知道她后来建立了华胥国,后世尊称她为华胥氏。另外两位是男子,一位神农氏,驻守中原,守四方安宁,另一位高辛氏,驻守东方,守日出之地汤谷和万水之眼归墟。
盘古大帝仙逝后,天下战火频起,华胥氏厌倦了无休无止的战争,避世远走,创建了美丽祥和的华胥国,可她之所以被后世铭记,并不是因为华胥国,而是因为她的儿子伏羲、女儿女娲。
伏羲女娲恩威并重,令天下英雄敬服,最终制止了兵戈之争,被尊为伏羲大帝、女娲大帝。
伤痕累累的大荒迎来太平,渐渐恢复了生机。
几千年之后,伏羲大帝仙逝,女娲大帝悲痛不已,避居华胥国,从此再没有人见过她,生死成谜,伏羲女娲一族日渐没落。
此消彼长,随着伏羲族的没落。中原的神农,东南的高辛成为两大霸主,表面上仍然恪守当年在伏羲女娲大帝面前签下的血盟,互不侵犯,可暗地里都野心勃勃,想吞并对方。
在大荒的西北,有一座不出名的山,叫轩辕山,山脚下居住着无人注意的小神族——轩辕族。一次盛大的祭祀仪式后,轩辕族的大长老力排众议,推举了族中最年青的英雄为首领,可即使大长老都没有预料到这个少年会完成什么样的伟业。
不过几千年的时间,少年率领着名不见经传的轩辕族迅速壮大,等神农和高辛意识到他的危险时,已经错过了消灭他的最佳时机,只能无奈地看着轩辕族一跃成为第三大神族,势力已与神农、高辛两个上古神族并列。
三大神族,为首的是神农族,也就是当年奉盘古之命驻守中原的神农氏的后代,首领被称为炎帝,炎帝神农氏以仁治国;其次是高辛族,是当年驻守东南方的高辛氏的后代,首领被称为俊(Shun)帝,俊帝以礼治国;最后是新近崛起的轩辕族,统辖西北,首领被称为黄帝,黄帝以法治国。
自此,中原的神农、东南的高辛、西北的轩辕,三分天下,三足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