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远书(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止庵 |
出版社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止庵,本名王进文,随笔与传记作家。一九五九年生于北京。有《惜别》、《周作人传》、《神奇的现实》、《樗下读庄》、《神拳考》、《老子演义》等二十余部著作,并编订《周作人译文全集》、《周作人自编集》、《张爱玲全集》、《鲁迅著译编年全集》(与王世家合编)等。 后记 《远书》出版在十年前,此番重编,撤去插图,删掉 若干意思不大的,又增添一些后来写的,旧版偶有脱文, 亦据原稿补足。此外尚有一事,顺便一说。我出的书里, 旧版《远书》印数最少,但顶数它惹的麻烦多,即某文所 云“止庵与黄裳之间一场尴尬的笔墨论战”是也。若论起 因,是我不合在《远书》里有番议论:“譬如黄裳,我说 ‘读得不多’,其实读得不少,因为总的来说不很喜欢, 又不能直说,只好这么讲了。他的书说实话我只觉得两本 好,即《清代版刻一隅》和《来燕榭题跋》,其余都不大 以为然,有时甚至有点儿反感。一是思想上往往很‘左’ ,一是文字上常常抒情。尝想写‘两论’,关于黄裳与孙 犁,后来放弃了。黄裳很有书的学问,但他只有光谈学问 时才好,若是说别的则经常是代表集体说的,这时的他也 就丧失了自己。我不大信服他的见识。”不过我写的书原 本不大有人看的,这册《远书》怎么到了黄裳手里,其问 路径亦多少知晓,且按下不表。反正招致黄裳写了《漫谈 周作人的事》一文,在上海某报刊出。这之后一位彼此共 同的朋友忽然传来黄裳口信:希望此事到此为止。当下我 回话说,黄先生向来自许心仪鲁迅,我也是;鲁迅写过一 篇《我还不能“带住”》,我很喜欢,那里说:“现在我 还没有怎样开口呢,怎么忽然又要‘带住’了?从绅士们 看来,这自然不过是‘侵犯’了我‘一言半语’,正无须 ‘跳到半天空’,然而我其实也并没有‘跳到半天空’, 只是还不能这样地谨听指挥,你要‘带住’了,我也就‘ 带住’。”我骨子里自有法家气,不如还是学学鲁迅罢。 这才写了《“没有好久”之类》一文,登在北京的报上。 自此一来二去,所谓“论战”持续将近三年,虽然各自不 过写了寥寥数篇,黄裳的文章好像长点儿,我则拢共只有 几千字而已。现在回想起来,并无多大意思,但也未必“ 尴尬”——这或许是沿袭《红楼梦》里的“尴尬人难免尴 尬事”,不过用在这儿,却未免是旁观者自作多情了。然 而外间至少有三篇文章历述此事经过,却一概不知晓上面 讲的一节,那么算是为好事者提供一点补遗材料,亦无不 可。 二〇一八年四月百日 目录 题记 致谷林二十八通 致李君维六通 致李世骥四通 致钟叔河一通 致朱金顺二通 致王世家一通 致陈学勇二通 致顾农六通 致储钰泉一通 致陈子善一通 致王亚非二通 致戴大洪八通 致谢其章三十六通 致扬之水二通 致张佩瑶二通 致张抗抗三通 致考萍萍三通 致王稼句二通 致徐峙立二通 致小川利康三通 致张杰一通 致李焱九通 致杨华一通 致李静二通 致史航二通 致谢刚一通 致杨慧林一通 致陈建军一通 致叶格杰一通 致虹影一通 致洁尘二通 致李大星一通 致颜桥一通 致尹安贵一通 致赵心宪三通 致董宁文四通 致张际会六通 致黄福群二十七通 致李森一通 致刘宏四通 致顾文豪八通 致刘景琳二通 致刘铮三通 致熊娉婷一通 致赵林一通 致金文蕙一通 致陈蕙慧一通 致杨小洲一通 致汪成法二通 致徐明祥一通 致于晓明一通 致肖毛一通 致江慎六通 致子非鱼兮一通 致段炼六通 致眉睫五通 致周蓓二通 致云也退一通 致卞琪斌三通 致王志宏五通 致季惟斋五通 致邓晶晶一通 致朱璐二通 致朱自奋一通 致孔德婧一通 致于彤一通 致郭礼绵一通 致黄江苏五通 致胡紫薇一通 致刘琼一通 致王雪霞一通 致曹雪萍一通 致王倩一通 致李楠一通 增订版后记 精彩页 致谷林二十八通 谷林先生: 您好。谢谢您的信。我这两天想,或许《书边杂写》该有个姊妹篇,即是将您的信编录一集,谈书谈人,意味之深长隽永与《书边杂写》正是相当,亦让后人得见好文章也。我一向觉得好文章都是非正统和不规矩的,所以于尺牍、日记、札记、题跋特别留意。似乎比专门写的文章更有意思些呢。 先生比我于废名,真让我有大欢喜。我最喜欢的新文学家之一便是此翁(虽然他写《桥》《莫须有先生传》和那些随笔时年龄并不太大),尤其喜欢他文章中的“理趣”。说实话,“理趣”是比“情趣”更有趣也更难的。他的作品我也是尽量找来读——一九四九年之前的几乎都好,之后的几乎都不好,最后十几年他真的完了。这太可惜。 我自己从前是写诗的,因为先生书中不怎么谈诗,想着恐怕是不大喜欢,就没寄呈诗集,这回不揣冒昧寄呈一册罢。先生看不入眼,弃之可也。 我有个已酝酿十年的计划,即写一本谈《庄子》的书,我于《庄子》确有很多一己之心得,向来(自向秀、郭象以至当下)没人说过,如无他事,今年想着手弄了,大概得花两三年时间,然绝非“巨著”,一小册子而已。 匆匆,不多写了。恭颂 安好 止庵 一九九六年三月五日谷林先生: 来信接读。因忙着为先父的论文集看校样——有五百四十来页,迟复了,请谅。此书夏秋之际可以面世,虽是论文集,但我于编法上花些心思,所以有文人书之意,并不一本正经,届时当奉上一册。先父另一本书《诗选》,亦已看过数校。 您的尺牍、题跋实在太有意思,前信提议编录一集,先生且一考虑。现今散文界有“老生代”一说,乃是搞理论的人的“创意”,如果姑且借用这眼光,我倒在一个层面(至少一个层面)上看出先生文章较之同龄人(都是老前辈,恕我冒昧)特别的好处来,即我前次所写小文中说的精致。精致者,用心,且这用心真有所得之意也。我觉得人生大约有两次容易肆意,一在青年(“少年不识愁滋味”),一在老年(“老夫聊发少年狂”),结果恐都不好,故而精致之于老年文章难矣哉。先生所作不多,出书更少,我于此甚感珍惜——惜其不多,少;珍其好,且作者以此为重,以读者为重,以爱读您的文章的人为重。我觉得这是很可贵的。张中行亦为我所尊敬,然稍嫌写得多了些,出书更多,书中篇目一再重复,为我这种爱买书的人所不免惋惜。坊间新有其《月旦集》《横议集》等,皆为《负暄》三种所收文章重新遍选。然而预告中的《张中行作品集》第五卷为《负暄》三种,第六卷为《月旦集》《横议集》,不知将如何发付耳。 以上所谈,与去年拙作一文中意思或有联系,即将此剪报一并寄上。 春天来了,然则又是风沙蔽日,先生多多保重。恭颂安好 止庵 一九九六年三月二十日 谷林先生: 信得。谢谢您提携后进的厚意。《关于猫》先已读到,我很佩服您写得那么空灵、有趣。前些天在电话里向一位朋友介绍此文,我说其中的功夫恐怕要好多年才修炼出来,而一股生趣则是天然,想学也学不了。 关于《庄子》的书想写已有十年,还是“尽量参透”那样一种路数,但大致也有自己的框架。我读《庄子》花过大气力,写过几万字的笔记,总想整理出来。我用心读过的书不算多,真觉得有意思的就用类似“格物致知”的笨法子把它读懂,常常看了几十万字才写成千把字的小文章。最近为写一篇关于张爱玲的随笔就把她的全集重看了大半(小说、散文均重读过),此文自己觉得稍有意思,先将原稿寄呈先生求正罢。另外有些在报刊陆续刊出,上月《青年文学》有三篇,稍集中些,亦复印一份寄上。 最近又开始重读胡适著作。我最爱读他的古典文学考证,这般做学问,实实在在,又多有创获。从前批判胡适,结果浮夸之作泛滥,此亦是报应罢。 匆匆,恭颂春安 止庵 一九九六年三月三十日P2-5 导语 在互联网交流的今天,还有人写信和收到信吗?这部书信集涉及交谊,阅读,写作,编书,治学,偶亦臧否人物,议论世事,或通情愫,或叙事实,或谈学理,有真性情,具真见识,虽信手写来,却是上好文字。 止庵,本名王进文,随笔与传记作家。一九五九年生于北京。有《惜别》、《周作人传》、《神奇的现实》、《樗下读庄》、《神拳考》、《老子演义》等二十余部著作,并编订《周作人译文全集》、《周作人自编集》、《张爱玲全集》、《鲁迅著译编年全集》(与王世家合编)等。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止庵先生写给扬之水、谷林等友人书信二百余通。基本上谈书、谈艺,偶有谈论人物。学者通信,文字简练不矫饰,可读,也可见心性。作者自谓:我看影印的前人手札,不少有如知堂所说“或通情愫,或叙事实,而片言只语中反有足以窥见性情之处”;书法、信笺、印章、格式,往往亦颇可观。惟付诸排版铅印后,形式之美丧失殆尽。因想起正好鱼目混珠:字丑纸劣得以藏拙,发E-mail亦无所谓矣。我编这本小集,理由之一即在于此。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