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编辑出版,旨在以“预防为主”、“不治已病治未病”为出发点,给广大中老年人一些新的健康理念,科学的自我保健知识和方法,增强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让健康掌握在老年人自己手中,以实现健康、幸福、长寿之美好愿望。
本书分为“健康新视点”、“上医治未病”和“医生进家门”三大部分和“观念篇”、“膳食篇”、“运动篇”、“心理篇”、“生理篇”、“预防篇”、“经验篇”、“治疗篇”和“急救篇”九个篇章。书中的内容,既有我国医学宝藏中传统之经典,又有当今国际医学界最前沿的新成果;既注重了专业性、科学性的要求,又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失为中老年人自我保健的好帮手。
关心老年人健康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一项基本职责,为了让科学的实用的人民大众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养生保健知识广泛传播,使广大中老年朋友掌握基本的预防保健知识,用预防之剑保护健康之神,我们组织中国老年保健方面的权威专家编写了这本保健指南。本书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紧密联系我国当代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细节,倡导“上医治未病”与重视自我预防与保健的最新养生理念,编排合理,深入浅出,希望能成为广大中老年人的良师益友,也是每个家庭不可缺少的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工具书。
得了便秘多吃花生瓜子
北大医院营养部主任医师孙孟里
很多人常常为便秘而苦恼,它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久治不愈也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口苦、口臭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面色晦暗、精神不振、失眠多梦,甚至发生轻度贫血和营养不良。
得了便秘的人在饮食上要尽量有规律,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它们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谷类加工越精细,膳食纤维含量就越少,所以,不要总吃精制米面,应多喝小米粥、豆粥或燕麦粥。此外,一些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豆制品、韭菜、洋葱、萝卜、生黄瓜等,则可以促进肠蠕动,使食物残渣不在肠内过久滞留。
有人认为,便秘了就该吃得清淡些。其实,这样反而不利于排便。适当增加脂肪的摄入,多吃花生、核桃、瓜子、松子可以起到润肠作用。便秘时还要注意忌食烟酒、浓茶和辛辣食品,它们会收缩或刺激肠道,加重便秘症状。
反季节蔬菜,营养不够
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何洪巨
什么是反季节蔬菜
25岁以上的人,还记得自己儿时,一年中总有一段时光是只能吃“冬储大白菜”的。但现在,饮食的季节性概念越来越弱化,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我们的餐桌上也从不缺各种各样的新鲜蔬菜,这都是因为反季节蔬菜的存在。
青椒、豆角、西红柿、黄瓜这些本来只能在夏、秋季节吃到的蔬菜,却出现在了冬季和春季市场上,这就是反季节蔬菜。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是由于蔬菜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温室、大棚栽培的出现。在北方,反季节蔬菜的另一个来源是外地运输供应,供应地区常常是南方等气候适宜的城市。
人们习惯了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等新鲜蔬菜后,每年冬天,白菜、萝卜、土豆等时令蔬菜反而被大家忽视了。其实,反季节蔬菜和时令蔬菜虽然看起来没什么两样,但它在栽培和运输中已经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和营养损失,对人体健康的效果显然不如后者。
化肥和催熟剂影响健康
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规定栽培的反季节蔬菜,品质和正常季节的产品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有些菜农为提前蔬菜上市时间,在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一些禁用的催熟剂,影响了食用安全。有些提早上市的果蔬,形状越变越怪:西红柿上长出一个个长长的尖;个头较大的草莓、西瓜等水果,切开后中间还有空腔。这类果蔬大部分采用了膨大剂、增红剂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使用膨大剂后的果蔬味道变淡,吃起来口感不好,也不便于长时间储藏。
另外,反季节蔬菜以大棚菜为主,大棚中气温较高,不利于农药降解,使它们大部分残留在蔬菜上;光照不足也会使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提高。长期食用这种被污染的蔬菜,会造成慢性或急性中毒。前者指在体内长期积累微量农药,对人的肝、肾造成损害,引起贫血、脱皮,甚至白血病;后者轻则导致头晕、恶心,重则痉挛、昏迷,甚至死亡。
长途运输的蔬菜也会造成一定的营养损失。据营养学家测定,在运输过程中,3天之内,青蒜及葱会失去50%的胡萝卜素,绿豆将失去60%的维生素C。一些食物中天然的抗癌物质和酶在运输过程中也会被破坏。此外,路途中各种灰尘和燃料废气,以及短时间内冷热湿燥的气候变化都会影响蔬菜的营养成分。
挑蔬菜要看外形和颜色
反季节蔬菜具有以上这些问题,是不是就不能吃了?事实并非如此。其实,绝对无污染的农产品几乎是不存在的,“无公害”只是相对而言。只要通过国家的相关检测,就是可以吃的放心蔬菜。所以,我们要尽量购买有明确标志的绿色和无公害蔬菜。
不过,比起吃反季节蔬菜来,选择时令蔬菜和吃本地菜是更好的选择,顺应自然是最好的健康法则。
如果冬天禁不住种类众多的反季节蔬菜的诱惑,也最好多买些洋葱、胡萝卜、茄子等,这类蔬菜中农药残留物较少,尽量少买形状、颜色奇怪的蔬菜。有些蔬菜虽然经过催熟,但果皮或其他地方还会留下青涩的痕迹,买的时候要多留意。吃时可以通过光照、削皮、水烫、爆炒等办法,清除其中的残毒。
人造脂肪危害心脏
黄绵
目前在加拿大市面上销售的食品中,至少有40%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其中,人造黄油、方便面、方便汤、快餐、冷冻食品、烘焙食物、多纳圈、薯片、炸薯条、早餐麦片、巧克力及各种糖果、沙拉酱等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尤其高。
加拿大卫生部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加拿大哺乳妇女的乳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比很多国家的调查数据高。这引起了加拿大婴儿母乳喂养行动协会高度重视。这是由于母亲吃进了太多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它会对婴儿健康造成影响。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一名教授指出,那种一出生就带有很高的反式脂肪酸的婴儿,其体内的欧咪伽3脂肪酸明显低于其他孩子。而欧咪伽3脂肪酸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能帮助大脑和眼睛正常发育。她说,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食品保质期,一些厂家在婴儿食品中也使用了含反式脂肪酸的原料,来代替另一种对婴儿大脑发育非常有益的必需脂肪酸。
什么是反式脂肪酸,它为什么会普遍地存在于食物之中呢?
反式脂肪酸是一种经过人工催化的脂肪酸。我们知道,普通的脂肪酸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及饱和脂肪酸两类,它们的主要结构是碳和氢原子。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害,因为它会大大提高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从而使人们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不饱和脂肪酸则因为不容易升高血脂而被称为“好的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普通植物油经过人为改造变成“氢化油”过程中的产物。经过人工催化,向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植物油中适度引入氢分子,就可以将液态不饱和脂肪酸变成易凝固的饱和脂肪酸,从而使植物油变成黄油一样的半固态甚至固态。其中,有一部分剩余不饱和脂肪酸发生了“构型转变”,从天然的“顺式”结构异化成“反式”结构,就是我们说的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因为它不但能够延长保质期,还会增加食物的可口程度。同时,由于含反式脂肪酸的氢化油脂比普通植物油的熔点高,室温下能保持固体形状,会让食物外形美观,让烘焙食品,如饼干、面包等口感更酥软。此外,对商家来说,含反式脂肪酸的氢化油成本低廉,效果却可以与天然黄油相媲美。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危害比饱和脂肪酸更大。它不仅影响人体免疫系统,还会提高对人体有害的低密度胆固醇含量、降低有益的高密度胆固醇含量。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每增加2%,人们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上升25%。
专家们普遍认为,反式脂肪酸对人的心脏的损害程度远远高于任何一种动物油。早在1981年,就有科学家发现,死于冠心病的人,其脂肪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要高于正常人群。一些最新研究初步表明,反式脂肪酸还可能增加乳腺癌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并有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
P37-40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人最大愿望是长寿;人最高追求是幸福;人最重要的是健康;尤其是老年人,更加渴望健康、幸福、长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关爱老年人,为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做点实事,组织我们编辑了《中老年自我保健指南》一书。
《中老年自我保健指南》的编辑出版,旨在以“预防为主”、“不治已病治未病”为出发点,给广大中老年人一些新的健康理念,科学的自我保健知识和方法,增强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让健康掌握在老年人自己手中,以实现健康、幸福、长寿之美好愿望。
《中老年自我保健指南》的编辑出版,力求权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让中老年人读起来省心、用起来可心。为此,在编辑中,我们请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给予专业指导;请《养生大世界》和《中老年保健》两家杂志社提供翔实、可靠的资料;书中所选编的文稿,绝大多数来自长期从事中老年病研究和临床诊治的专家、教授;在书的初稿完成后,我们又请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李深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周超凡研究员等做了审读与修改。为让中老年人使用方便,我们将本书分为“健康新视点”、“上医治未病”和“医生进家门”三大部分和“观念篇”、“膳食篇”、“运动篇”、“心理篇”、“生理篇”、“预防篇”、“经验篇”、“治疗篇”和“急救篇”九个篇章。书中的内容,既有我国医学宝藏中传统之经典,又有当今国际医学界最前沿的新成果;既注重了专业性、科学性的要求,又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失为中老年人自我保健的好帮手。
《中老年自我保健指南》的编辑出版,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德高望重的原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钱信忠热情为本书题辞;原民政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精心为本书作序;衷心感谢张田、王东、任翼津、王桂华、张钢铁、卢亚美、纪京利、郭琪为本书出版提供的大力帮助。特别感谢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为本书的出版所做出的努力。在此,我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本书的错误、缺陷在所难免,敬请老年朋友们批评指正。
傅双名
2007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