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玉皇山南话沧桑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方莉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本文史资料集。文章作者分别从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文物胜迹、交通变化、经济发展、人文往事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叙述,生动全面地再现了玉皇山南的前生今世,把玉皇山南的昨天和今天告诉杭州广大市民以及关心与热爱杭州的读者。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为配合玉皇山南地区综合整治工程,由杭州市上城区政协文史和教文卫体委员会同玉皇山南指挥部,组织专家学者重点在对该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考察、调研、挖掘、梳理的基础编著而成的。书中收录撰写了大量玉皇山南地区的珍贵史料、历史故事和相关图片,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逸闻趣事,拍摄了一批弥足珍贵的现场照片,留住了城市的脚印,唤醒了人们的记忆,传承了历史的文脉,并为玉皇山南综合保护工程提供了具有真实性、特色性和可参考性的第一手文史资料。

目录

序言 薛家柱

绪论

千年沧桑话山南/傅伯星/12

历史遗存多华采

钱王祭天遗郊台——吴越郊台 宋宪章/26

吴汉月墓有浮雕——五代吴太后墓 宋宪章/30

仰贤亭前柏森森——吴越钱元罐墓 严如荣/34

天下无双六和塔一吴越宝塔 李望苗/40

古老白塔矗千年——闸口白塔 曹晓波/46

石龙洞中群“佛”美——南宋石刻造像 宋宪章/54

古寺经幢双入云——梵天寺经幢 曹晓波/58

千栽瑰宝留胜迹——慈云岭造像 宋宪章/62

南观音洞多造像——南宋石刻造像 宋宪章/66

青山处处藏古刹

吴越古刹留珍稀——天龙寺及造像 宋宪章/72

大资福庙驻忠魂——名将张宪之庙 朱祥林/76

梵天寺里见沧桑——吴越古寺 曹晓波/82

古寺闻名称“栖云”——南朝古刹 曹晓波 洪尚浩/88

白云庵掩龙山脚——民国庵堂 朱祥林/96

陶瓷文化出精品

老虎洞内官窑址——修内司窑址 曹晓波/104

南宋官窑博物馆——乌龟山官窑遗址 朱祥林/111

陶瓷精品聚市场——杭州陶瓷品市场 曹晓波/124

古城要津有通途

名人留诗樟亭驿——唐宋古驿站 宋宪章/130

钱塘江上罗刹石——江中巨形礁 宋宪章/134

京杭运河南端口——龙山河入江处 曹晓波/136

第一码头南星桥——浙江第一码头 曹晓波/142

杭城第一火车站——南星桥火车站 曹晓波 洪流/154

巍巍钱江第一桥——钱塘江大桥 曹晓波/160

工运发祥机务段——杭州机务段 曹晓波/172

近代工业留遗产——复兴地区的近代工业 仲向平/176

地灵人杰好风光

古今变迁八卦田——八卦田 朱祥林/184

灵鳗古井与金井——吴越古井 宋宪章/190

座座石桥蕴文化——中河上的古桥 仲向平 陈钦周/192

依山傍水多民居——玉皇山南的民居 仲向平/198

各业会馆觅商情——玉皇山潞的会馆 仲向平 陈钦周/206

江畔琅琅听书声

近代教育开先河——之江大学 徐敏 仲向平/212

此山曾是讲学地——天真山书院遗址 邵婉靓/224

情归南山话名流

玉皇山南风水地——南山陵园的名人墓 丁云川/234

辛亥老人张任天——栖身南山的革命老人 丁云川/236

织锦首创袁南安——栖身南山的织锦创始人 丁云川/240

西湖画工黄宾虹——栖身南山的国画大师 丁云川/244

国学大师马一浮——栖身南山的国学大师 丁云川/250

梅兰芳撰墓志铭——京剧大师亲撰的墓志铭 丁云川/254

广陵曲散沈秋水——栖身南山的史量才夫人 丁云川/260

实业爱国都锦生——栖身南山的爱国实业家 丁云川/264

西子才女王映霞——栖身南山的文坛佳丽 丁云川/268

越剧皇后姚水娟——栖身南山的越剧名角 丁云川/272

后记

试读章节

古寺经幢双入云——梵天寺经幢

曹晓波

我先后三次带朋友去梵天寺经幢,我只是想让杭州人知道,在这偏僻的山脚,还有如此摄人魂魄的古迹。第一次见到梵天寺经幢的人,都让我觉得十分的满足:他们捏了相机,久久地呆若木鸡。然后,围了经幢,一言不发地打转。都惊讶地直呼:杭州还有这么一个地方啊!

梵天寺经幢位于梵天寺遗址东侧的山坡上,一共两座,呈南北向排列。资料说,两幢相距约10米,高约16米。

经幢的底层浮雕“九山八海”,上面依次叠砌了华盖、飞云、腰檐、山花、蕉叶、宝珠、方柱、覆莲、幢顶;束腰浮雕蟠龙。各层的龛内,雕刻了佛与菩萨;各层的檐子上,也雕出瓦、椽、脊、兽、滴水瓦当等。据载,原来的幢顶是一上一下两个石球,仿的是日月同明的宝珠,含的是无所不在的佛光普照。

这样的经幢,当年也是汉白玉一样的皎洁,现在则成了灰白一片。这样的九重宝托,当年的细节都是无可挑剔的完美无缺,现在已经没有一块是完整的。幢腰中的宝托,有的只剩下了二分之一,从半径处齐刷刷地没了。无法想象,这千余年的风吹雨打、雷轰电鸣,竟然会生出根一般的岿然傲立,竟没有一丝的倾斜。

我最近去的那天,日头西斜,藤蔓茂盛,香樟叶青。经幢上光影班驳,似有精灵生起。什么叫支离破碎?什么叫巍然兀立?这就是眼前经幢的境地。夕阳风起,鸦鹊有声,更衬托出经幢的一片平和空寂,暗合了它建筑的初衷。

梵天寺经幢的建筑,晚于梵天寺五十年。据载,建于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此时的吴越国,经历了三代五王,偃武修文,国富民安。面对了北面黄袍加身后攻城掠池,想一统“诸国”的赵匡胤,吴越忠懿王钱弘俶想到的只是“中国之祸,篡弑相寻”,若是人人都想称王,必定生灵涂炭,江南不宁。

钱弘俶愿意称臣宋朝,因为自己的名中有“弘”,与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弘”犯冲,他昭告天下,去“弘”,单名钱俶。除了改名,除了纳贡,钱俶又大兴佛事,祈福天下,以示自己的“无为”。梵天寺经幢,也是这一个时期的见证。

据载,左幢刻的是《大佛顶陀罗尼经》,右幢刻的是《大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经》,两幢身均刻有建幢记。可惜,这表明钱俶意愿的“建幢记”已漫漶不清。文末有“乾德三年乙丑岁六月庚子朔十五日甲寅日立,天下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建”字样。

后来的北宋欧阳修说到这一段时,也感慨:“钱塘自五代时,不被干戈,其人民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可谓盛也!”

隔了铁拦,我远远地用相机的长镜将幢身上漫漶残缺的佛像收近,雕刻的润滑、造像的精美,那些无以伦比的匠人精灵,似乎都附在佛像之上,呼之欲出。

据说山下的居民说,文革时,“红卫兵”也来过,砸过幢身,套了绳子拽这经幢。不知何故,这毁灭性地破坏最终还是放弃了。经幢竟没有訇然倒地,天意?佛意?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梵天寺经幢,它所体现的和平偃武的精神并没有被人忘记。据说,2006年的冬天,山东来了十三个和尚,僧袍袈裟,敲了木鱼铜磬,口颂佛经,沿着经幢,恭恭敬敬地走了三圈。

要是没有盛世,谁还会记起佛事以外的经幢?

P59-61

序言

在一次上城区政协文史研讨会上,杭州老房子专家仲向平先生讲了一句非常得体、中肯的话:在杭州,最适合人居的有两处地方:一处是北山路,它背靠绿阴葱郁的宝石山,面对风光旖旎的西子湖;另一处就是复兴路,它背倚玉皇山、凤凰山,面对烟波浩淼的钱塘江。两处地方同时满足了依山面水和坐北朝南的居住环境条件,极为鲜见,难能可贵。这句话一语中的,完全符合杭州的实际情况,获得与会领导与专家的一致首肯,纷纷点头称是。

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国历朝历代建城造屋从事建筑,大兴土木伊始,必定要对地理环境进行一番精密的踏勘、选址,自古以来都非常讲究风水。风水,并非以偏概全的所谓封建迷信,而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即地理学、勘舆学。中国在这方面的科学,一直领世界之先河,几千年来,积累与传承了浩如烟海、堂奥深深的学问。

风水,表面按字眼来读解,就是风和水,就是气候、地形与河流。中华民族的先民很早就懂得:要生存在这个地球上,要生活得更美好,就要充分利用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条件:风和水。所以,无论是乡村还是后来城镇的百姓,都是傍山建屋、临水而居;即使死后,墓穴也要挑选在风水好的佳境。

经济的发展,商贾城镇的兴起和繁荣,都与交通息息相关。古代的交通主要仰仗河流、大海、湖泊,船舶就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一条京杭大运河,就负载起一个泱泱大国、数亿人口的生存资源与经济血脉以及整个民族的繁衍与发展,挑起了难以估量的华夏财富和文明。由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五大水系,组成半个中国“丰”字版图,并如同红线串珠一般,连缀起北京、天津、济南、扬州、镇江、无锡、苏州、杭州等中国最富饶、美丽的城市。

杭州,除了大运河,更主要是依靠了钱塘江这条母亲河。早在西湖尚没有形成泻湖之前,钱塘江与东海杭州湾相连,波涛连天涌,一直拍击到今天北山路的堤岸,所以才留下秦始皇系缆石的传说。其实,越黄河、过长江、不可一世的始皇帝,就是面对滔滔钱塘江无法渡过,只能在秦望山望江兴叹!直到隋唐时代,才能在钱塘江上摆渡,有了樟亭渡的名称。应该说,杭州的发展繁荣,是从钱塘江开始起步的。

到了五代,吴越王钱锡定都于杭州。他首先在玉皇山南建造罗城,以便保境安民;然后再筑堤挡潮,治理钱塘江,发展生产、发展贸易,包括对海外通商,依赖的就是这条钱塘江。吴越国富庶了,钱氏子孙才开始开发治理西湖,为人间天堂打下初步基础。到了南宋,由于国都南迁,在钱塘江畔凤凰山前建造皇城宫苑、御道天街;在发展钱塘江经济的同时,也把北山路一带作为达官贵人的安乐窝,这才在西湖的北岸大造亭台楼阁、馆榭庙所,使杭州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华贵之城”(马可·波罗语)。再到清末民初,杭州资本主义的萌芽,首先也在钱塘江玉皇山前一带的江干,兴建发电厂、火柴厂、铁路、码头、轮渡、建筑材料行与堆栈等等,形成了杭州这省会城市的规模。

从以上杭州上千年历史的简单综述不难看出,历代统治者与有识之士,之所以看中西湖边的北山路和钱塘江的玉皇山前,就是看中了这两处得天时地利人和的风水。风起水生,风畅水活,这就是优良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有了优越的环境,经济才能飞速发展,人民才能生活得好。

北山路的风水好,早在南宋就名重一时,保椒塔,昭庆寺,岳飞、张宪、牛皋的陵墓都选在那一带,连奸相贾似道等达官贵人的亭台馆榭也建造于此。到了民国,北山路更成了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除了西湖博览会在此召开,多少官宦巨贾的名楼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北山路不折不扣成为一条民国画廓。近每,经过综合治理,北山路已面貌一新,海内外多少成功人士想到北山路安家,就是看中这儿倚山面湖的好风水、好湖山。

以往都说杭州是南宋的国都,杭州一向打的是南宋牌。但南宋盛景已毁于近千年的兵燹战火,在杭州地面的遗存是少之又少,难得有几处像样的建筑和文物。只是近30年才在凤凰山一带发掘出少量几处的地下御道、祭坛、窑址等。但是吴越国时代的白塔、钱王妃吴汉月墓、将台山、慈云岭的五代摩崖石刻等历史文物,却经历了千年的风风雨雨,仍完好地保存在玉皇山南。这丰厚的文化底蕴,为杭州这座历史名城增添了华彩的一笔。可以这么说:玉皇山南,是吴越文化、南宋文化、民国文化保存得最集中最完好的地方。

当今,杭州市委、市政府在综合治理西湖之后,开始治理玉皇山南地区,并且提出了口号:杭州要从西湖时代跨入钱塘江时代。这完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也顺应当今世界潮流。杭州风水本就由西湖和钱塘江相辅相成,现在西湖已成了光彩照人的珍珠冠冕。如果玉皇山南还是一顶乡野斗笠,那就与“人间天堂”太不相称了,因此整治玉皇山南成为当务之急。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原因,遗留到今天的玉皇山南的材料已经不多,广大民众更是知之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现在,上城区政协文史委员会为了配合玉皇山南综合整治工程,组织杭州一批专家、学者,在半年多时间里,撰写了这本《玉皇山南话沧桑》的文史资料集。文章作者分别从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文物胜迹、交通变化、经济发展、人文往事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叙述,生动全面地再现了玉皇山南的前生今世,把玉皇山南的昨天和今天告诉杭州广大市民以及关心与热爱杭州的读者。

笔者应邀参加了本书的编撰,并为之作序。为宣传杭州,作为子民碍难拒绝。但水平有服,错漏之处,希望有识之士多多指正。

是为序。

薛家柱

2008年8月5日 写于钱塘江滨江新苑

后记

玉皇山南,风水宝地。

玉皇山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经济发达,有上苍和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为建设生活品质示范区,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品质中心城区,去年以来,上城区启动了玉皇山南地区综合保护工程。

为配合该项工程,上城区政协以“综保工程,文化为先”的理念,组织专家学者调查研究,查阅史料,发掘考证,对该地区众多的历史文化“碎片”做了认真的梳理和分析,为做好玉皇山南地区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挖掘、展示和编撰工作进行了充分的文化准备,在较短时间内收录撰写了大量玉皇山南地区的珍贵史料、历史故事和相关图片,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逸闻趣事,拍摄了一批弥足珍贵的现场照片,留住了城市的脚印,唤醒了人们的记忆,传承了历史的文脉,并为玉皇山南综合保护工程提供了具有真实性、特色性和可参考性的第一手文史资料。如今,经全体编撰人员历时半年的努力,《玉皇山南话沧桑》一书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众多单位的关心、支持。杨全岁主席多次听取编委会的工作汇报并给予指导;方莉副主席为本书的编撰进行了反复研究和精心筹划;文史委主任瞿旭平负责具体实施工作,主持厘定总体框架,多次带领编撰人员就征稿、实地考察、落实出版事宜等问题和有关单位协商,使编撰出版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玉皇山南指挥部梅建群常务副总指挥对本书的编辑工作给予热情支持和帮助,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并专门抽调人员负责此事;鸟屋实业有限公司和西泠印社出版社对本书的编辑和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此,要特别感谢为本书付出智慧和劳动的著名专家学者。原全国人大常委、著名学者毛昭晰教授亲自参加策划座谈会并给予真诚的支持;杭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作家薛家柱先生拨冗为本书作序并审阅全书;西泠印社副社长、著名书法家刘江教授欣然为本书题写书名。

同时,本书各篇文章的作者对书稿的撰写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尤其是仲向平、徐敏先生,始终参与策划全书,提供大量资料,对编撰出版过程中诸多工作给予了极大支持和帮助;宋宪章先生带病为本书编目统稿,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玉皇山南历史文化千年传承,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挖掘。本书的出版只能是抛砖引玉、拾遗补缺。限于各方面条件和我们的编撰水平,书中难免有疏漏不当之处,恳请方家和读者指正。

《玉皇山南话沧桑》编辑委员会

2008年8月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18: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