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浪漫红尘(徐志摩与陆小曼)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韩佩珊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初见

一九二四年五月八日,是老诗人泰戈尔的六十四岁生日。

于一个月前访华的泰戈尔,将在北平度过让他跨向六十四岁的这一天。而新月社,则在这一天以英文演出老诗人的诗剧《齐德拉》来为他祝寿。

此时的北平,是流露着许多生气的。西方的风吹过太平洋,吹到了“中华民国”北方的这座城市。许许多多与西方合办的新式学堂建立起来,许许多多的剧院戏院也都开始上演西方戏剧,许许多多妇女脱下了紧束的旗袍换上了大裙摆的伞裙。街头巷尾,商贩们不知疲倦地吆喝着,甚至常常是带着笑的。孩子们天真无忧的眼时而瞥向路边的糖人儿,却一还是没有告诉身旁的大人他们心中所想。妻子搀着丈夫的手,丈夫手中握着报纸却并不急于看战事如何。混乱政局下军阀的割据统治并没有影响到北平的一派平和。然而不平和的,则是这片平和下渐渐觉醒的思想与文化。

此时的新月社,一年前刚刚在北平成立。建立的初衷,是希望与几个“爱做梦的人”在艺术上“开一条新路”。而新月社的名字,便是徐志摩从泰戈尔老诗人的诗集《新月集》中取得。同时,徐志摩在《新月的态度》中表示,“新月”二字,意在以“它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这些“爱做梦的人”多半是留美留英的新式知识分子。而梁启超、胡适、徐志摩、余上沅、丁西林、林徽因等人都是新月社的成员。

此时的徐志摩,大概可算是新月社的负责人。从发起到取名,再到现在举办或大或小的活动,无一不是徐志摩在其中操持着。他常常坐在内室角落的那方几案旁,挺直了腰板,一边嘬着茶一边看着新月社里忙碌的人们。每每此时,他的眼睛总是显得那样明亮,因为他所见的景象里有希望。然而究竟是对于什么的希望呢,是人生是理想还是新文化萌芽的成长。想到这,他又总是自顾自地摇一摇头,然后对自己笑一笑,因为他自己也说不清那究竟是怎样-一种希望。

此时,正是正午。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映出窗格的纹路,透出一种暖洋洋的舒适感。也许,这正是打个瞌睡的好时候。可是,睦邻剧院里却忙成一片,挂横幅的挂横幅,扫地的不断清理地上的杂物,挂幕布的踩在凳子上听着指挥。这里,丝毫不见那种午后的慵懒。只因这里今夜将要上演一部著名的诗剧。

徐志摩则坐在观众席的正中央,看着剧院的工作人员和新月社的几个人一起布置现场。他很少对布置指指点点,只有偶尔会提醒工作人员某物摆放得不当。他既是新月社的负责人又是这晚诗剧的主角,可是显然,他并没有义务坐在这里。他只是碰巧早早来了剧院,又无事,便坐在这里罢了。

“志摩,用午饭了没?”耳畔是熟悉的声音,徐志摩回头一看,正是这场诗剧的导演张彭春。  “还没有。早餐用得晚了些,还不饿。仲述可用午饭了?”徐志摩泰然答道。仲述乃是张彭春的字。

“自然是没有。不如我们兄弟二人一齐用了午饭吧。”张彭春提议道。

于是张徐二人便到睦邻剧院旁新开的骨头馆去吃午饭,张彭春的心情似是很好的,一直夸口这骨汤味道纯正。而徐志摩却带着那么一丝常人无法洞见的惴惴不安。只因这为着祝寿而排演的诗剧《齐德拉》,是由徐志摩和林徽因分别扮演剧中的主角。而粱思成,则担任布景绘制。徐志摩对于林徽因,虽然再不热烈追求,两人以好友身份安然相处,可是此时与林徽因同台分饰男女主角,心中实在无法不起波澜。然而这隐秘的波澜,张彭春自然是没有察觉的,只以为徐志摩在观众席的静坐是出于他诗人的本性。

“却说今日,陆小曼是要来的吧?”张彭春把话题从骨汤转移到今晚的盛会上。

“说好了会来的。能请到她,还是靠着胡适和她的交情。想这老诗人也是没见过她的。只听胡适说,陆小曼却是去听了老诗人的讲座。”这时的徐志摩,回国尚不算久,与这名闻九城的女子尚不相识。可是这陆小曼三个字,到底是听过的。当年有“南唐北陆”一说,唐是指唐瑛,而陆则是指陆小曼。

“其实以这陆小曼的颜色,演这女主角其实也是够格的。却听说她今晚只是来当职员的。”张彭春说着放下了勺子,似乎是吃饱了的。

P3-5

目录

第一卷 人生若只如初见

 初见

 小曼

 志摩

第二卷 愿我如星君如月

 惜春

 品剧

 王赓

 秋枫

第三卷 为君奏琴忽弦断

 曝信

 流言

 冬至

 亲吻

第四卷 相思相见知何日

 邀请

 赴欧

 思恋

 斡旋

第五卷 重逢宛然为君笑

 重逢

 离婚

 秘密

 相拥

第六卷 飞红万点愁如海

 成婚

 乡居

 入沪

 迁居

第七卷 金谷飞絮何时休

 浮华

 恨晚

 裂隙

 作别

第八卷 到老不作寻仙梦

 绝望

 永诀

 后事

 守望

序言

她,一袭薄荷绿色的西式改良旗袍,踩着宝蓝色的细高跟鞋,耳际插着一朵在昏黄灯光下看起来是深红色的花。

他,英俊而瘦削的面庞,鼻梁上架着圆形镜片的细框眼镜,身上穿着一身稍微带着些褶皱的素色长衫。

她,安静地站在剧院门口,为前来看戏的观众发放说明书。

他,刚刚下了黄包车,在拥挤的人潮中挣扎向前只为凑近看清她的脸。

终于,她看见了他,他的目光亦没有回避。

咫尺的距离,相望的瞬间,她与他,在那样的对视里,都忘了自己。

我总算遇见了你,却是在我们看起来不是最好的年华里。

相信爱情皆有命定。不是一见钟情。那是你脑海中长久萦绕的一个魇,抛不开,放不下。她在你的意识里已经住了太久,可是,你始终看不清她的脸。直到,你隔着拥挤的人潮,遇见她。

你知道,她就是那个人。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可惜,相遇时,那个人已为人妇。纵然是诗性裹身之人,也终究是生活在凡俗之中,现实的层面不得不顾忌。他也只能发乎情止乎礼。

然而,徐志摩与陆小曼又同是胡适的友人,王赓与徐志摩又同拜在梁启超门下。有了这层关系,纵然彼时尚不相识,再见面的机会也不会少。

于是,寂静而又漫溢着暖意的午后,他们同胡适一同去看戏,然后在品评时发现对方说出自己正想要说的话。

于是,在谈笑中不知不觉到来的傍晚,他们一同在王家的饭桌上,语意相合,然后在道别时发现她竞记得他离京的日期。

于是,在北京枫叶飘红的爽朗秋日里,登山之时,她失足跌倒,情急之下,她叫的竞然是他的名字。

我见佳人知有情,殊不知佳人待我亦如是。

君有情,妾亦有意。可是,诸多限制,却终是无法日日相见。只得寄双鱼兼作尺素,将缱绻情思写在字句里寄给彼此。却不曾想,那书信竞阴差阳错地被王赓读了。

上海城的潋滟风光里,他和她有婚外情的绯闻顿时传开了去。像是在弹一首悠悠恋曲,却弹断了琴弦。舆论的矛头,皆指向陆小曼。流言蜚语不曾停歇,她被丈夫匆匆送回北京。

她的苦无处可诉,只得化作与他相见时的两行清泪。而他,一个诗人,在这样的时刻竞然词穷,只得用一吻去回应她。松树胡同的墙角里,他们终于言明爱意。

而此时的徐志摩,权衡取舍,终于决定远赴欧洲,避一避风头。  而彼时的陆小曼,陷入了一个人的战斗。父母不理解,旁人不理解,丈夫更加不会理解。无数个难眠的时刻,她一手撑着深不可测的夜,一手把对徐志摩的思念写成一行行墨色日记。远隔着半个地球,她时常觉得徐志摩就在隔壁的院落里。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世间有情人,大抵亦有默契在。陆小曼的思念漂洋过海,总归是让远在西半球的徐志摩感受到了。他亦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去。可是,终是身不由己。终于,那个清晨,他收到了通知他可以归去的信函。

坚强又执着的她,可爱亦可敬。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眉。”千言万语化作相见时一声举重若轻的呼唤,他终于归来。

经历了流言的中伤,摆脱了父辈的偏见,穿越了刻骨的思念,他们终于相拥。

婚礼上,证婚人梁启超的证婚词针针见血。可是,处在羞赧与为难中的新人并未领悟其中的衷心劝告。

红袖添香,温暖相伴,一流冷涧,两畔青草。他们在硖石过了一段郎情妾意快乐似神仙的日子。

然而,兵荒马乱的年月里哪里容得下安稳的幸福。很快,他们便因为战事的牵连辗转去了上海。没有了经济支持的他们过得很苦。可是,徐志摩谋到了教席,他们终于又有了自己的家时,陆小曼却开始沉浸在了上海滩十里洋场的浮华里不能自拔。

繁华的上海,须得美人陪衬。舞会,演戏,打牌,猎奇,陆小曼无一不爱。三层洋楼,管家司机,陆小曼的排场已非常人可比拟。从商之人或可以承担这样的开销,可是放在一介书生徐志摩肩上,不禁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

爱情有烟花璀璨的罗曼蒂克,可是也有一针一线的柴米油盐。家庭的重担全都压在徐志摩一个人肩上,爱情的天平也难免就此偏了。

喜欢是乍见之欢,而爱是久处不厌。旷日持久,他们开始对彼此有了怨怼。她抱怨他不再如从前那般宠着她,只知道对她管手管脚。他开始慨叹她不肯体谅自己,不能理解自己,不愿以一颗向上的心面对生活。

爱会生长,也会枯萎,所幸从未死去。

然而,他们在埋怨和失望中越走越远。徐志摩北上入京任教,陆小曼固守上海的繁华不肯离开。可是,到底是爱侣,纵然相隔千里,书信也是一封接着一封,未曾断绝过。

徐志摩常常搭邮政的免费飞机回上海看望陆小曼,可是,相见之情景总是不如所想,除却争吵,还是争吵。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琴声转急,顿挫抑扬,却还是在高潮处崩殂。

徐志摩返沪。他同陆小曼仍是免不了争吵。他劝她戒烟,她一时冲动掷了烟枪去打他。他的心顿时冷了下来,夺门而去。陆小曼心乱如麻,又遇母亲的责骂,更是偏激,书了一封言语刻毒的信等待着徐志摩。

然而,她不知道,这封信等回的,是自己一个人疗好伤,决心宽恕她要温柔待她的丈夫。世上最让人心灰意冷之事,莫过于你已经放下所有怨怼决定宽宥和珍惜的时候,却发现对方根本不领你的情。

他终于不再忍耐,拿了行李便要回北平。

他这一走,再也没有回来过。

知道他殒命的消息,她当场昏厥。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他逝去了,她的一部分也随着他死去。当她再度苏醒,死去的,是她身上那些深陷于浮华而拔不出来的触手,而复生的,是坚忍执着的她。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能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纵然徐志摩已然死去,可是陆小曼深信,只要他的作品依然传承,他就不能算是完完全全死去了。她拒绝了王赓复婚的请求,至死没有再嫁,只是费尽心力地出版徐志摩的作品。

陆小曼,纵然曾经任性骄纵,却是世间少有的痴情女子。遇见爱,她不顾世俗非议,毫不犹豫地舍弃了前途无量的夫婿王赓。失去爱,她亦执着坚守没有半点动摇。她爱他,不可替代,不曾放弃。如小曼者,可谓有情人耳。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世间之爱情,大抵相似,仓央嘉措这一首诗便可囊括其中。

然而世间之爱情,又千奇百怪,各有不同,只因其间无数细节和感动,放不下,忘不了,说不完。

听,琴声渐起,她与他初遇……

内容推荐

韩佩珊所著的《浪漫红尘(徐志摩与陆小曼)》一书描写了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故事。

徐志摩向陆小曼求爱时,一个是使君有妇、一个则初为人妻。从恋爱到婚后,徐志摩给陆小曼写了许多书信,后整理有《爱眉小札》。见证了一段顶着来自家庭和社会非议的轰轰烈烈的爱情,也让世人看到了一位诗人在情感世界中的浪漫与纠缠。

当“才子佳人”终于如愿以偿结为夫妻,随之而来的是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喜欢是乍见之炊,而爱是久处不厌。渐渐他们开始对彼此有了怨怼。及至坠机悲剧发生,徐志摩死后,陆小曼却与翁瑞午同居……她拒绝了王赓复婚的请求,至死没有再嫁,只是费尽心力出版徐志摩的作品……世间之爱,千奇百怪,放不下,忘不了,说不完。

编辑推荐

一段不被时间改变、不因际遇转移的纯粹的爱情故事,这在爱情被物质化、功利化的当今时代、当今世界尤其显得珍贵与震撼。爱情一直是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主题,而真实的爱情故事比爱情小说更真诚也更具震撼力,

韩佩珊所著的《浪漫红尘(徐志摩与陆小曼)》讲述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故事,徐志摩对陆小曼用情专一,可是徐志摩死后,陆小曼却与翁瑞午同居,陆小曼依然相信爱情?还是我们没有参透爱情的真谛?而他们轰轰烈烈的爱情我们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言语来评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7: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