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剖析装病本质,治愈装病患者 ★集各种荒诞离奇、匪夷所思、令人咋舌的装病故事于一体 伪装癌症患者、被侵犯、丧失言语能力、昏厥、进食障碍、低血糖、发烧、自行放血、幻听、谎称亲人离世、AIDS、呕吐、伪造英雄人设、烧伤、割伤、流产、泌尿系统疾病、哮喘发作、呼吸困难、伪造心理疾病、儿童虐待、冒充受害者、网络诈骗、胃肠道出些、失忆、痴呆、白血病、糖尿病 ★一本书即可了解与装病有关的心理学知识 ?做作性障碍(Factitious disorder):伪造疾病,但无外在获益 ?孟乔森综合征(Munchausen syndrome):做作性障碍的一种最严重的亚型,名字起源于孟乔森男爵 ?代理型孟乔森(Munchausen by proxy,MBP):一种虐待行为,即在他人身上伪造疾病 ?诈病(Malingering):以经济获益为目的 ★一部类小说作品,犀利、幽默的文笔,让普通大众也能轻松阅读 ★对于那些想要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装病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份礼物! ★如果我有一个戏精又爱装病的朋友,我会毫不犹豫地把这本书送给他! ★就像“煤气灯效应”一样,这本书也在帮我们分辨某种“煤气灯效应”的人格 ★大师级著作,作者也是这一领域绝对的权威人士 内容推荐 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编造谎话、无病呻吟,常以匪夷所思、令人咋舌的悲惨故事引起他人的关注和同情,甚至利用这些精心设计的骗局获取爱、名声和经济利益。他们就是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口中的装病患者。 本书收录了涉及做作性障碍、孟乔森综合征、代理型孟乔森及诈病的种种疾病骗局。作者基于多年来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向我们阐述了装病现象的起源、分类、动机,以及识别和治疗装病患者的方法。全书以数十个故事、案例、患者自述将这些内容贯穿起来,让我们一睹装病患者“巧夺天工”的骗术,以及那些疯狂的行为背后的隐秘心理动机。 本书不仅适合相关专业人士借鉴和参考,还能帮助患者本人及其亲朋好友甚至普通大众了解并识别相关问题。对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临床社会工作者及任何对装病、诈病、伪造疾病等议题感兴趣的人来说,本书都是不可错过的佳作。 目录 第1章渴求关注的灵魂-001 第2章疾病抑或骗局-023 第3章幻想性谎言癖:谎言大于生命-043 第4章躯体自残:来自内在的敌人-057 第5章发烧的伎俩-073 第6章骗局失控:弄假成真的恶果-085 第7章误诊与喊“狼来了”的姑娘-101 第8章揭开面纱:疯癫背后的动机-113 第9章伪装心理疾病-131 第10章代理型孟乔森:由做作性障碍引发的虐待-155 第11章代理型孟乔森:发现真相以后-189 第12章网络欺骗:虚拟世界中的做作性障碍与互联网孟乔森综合征-205 第13章关爱之人:骗局的受害者-221 第14章道德、伦理与法律议题-237 第15章识别与诊断-257 第16章疗愈:干预与治疗-277 致谢-309 书评(媒体评论) “马克·费尔德曼博士有关代理型孟乔森(MBP)的科普著述立意新颖、文笔鲜活生动且充满激情。这本意义非凡的著作将丰富、翔实的素材进行了梳理与整合,并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对任何一位想要了解别人为什么会装病的人来说,本书无疑都是一份令人受用无穷的馈赠。” ——朱莉·格雷戈里(Julie Gregory) 《病入膏肓:代理型孟乔森受害者童年回忆录》(Sickened: The Memoir of a Munchausen by Proxy Childhood)一书的作者 “在这本少有的“压卷之作”中,马克·费尔德曼博士抓住了装病的本质,深入剖析了扮演病人角色的内在动机。本书清晰地描绘出了‘装病行为’的源头及其种种影响,并为那些不幸被波及的人提供了实用的建议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戴维·G. 福克斯(David G. Folks)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奥马哈分校精神病学系主任 “对曾经被自残者愚弄过的人来说,本书绝对是‘必读之作’。这本书专业门槛并不高,对普通读者十分友好。与此同时,本书内容又十分翔实,临床医生及相关专业人士也能从中获益。另外,本书文字生动、流畅,特别易于阅读。作者马克·D. 费尔德曼博士是亚拉巴马大学的精神病学教授,他对故意制造疾病的患者群体有着丰富的经验与深入的了解,这也是他在该研究领域的第四本著作。基于对这些患者的深刻洞见,他就如何处理疑似装病的患者给出了诸多有效的建议和对策,并为那些愿意放弃欺骗行为的患者提供了成功康复的希望。” ——斯蒂芬·M. 亚当斯(Stephen M. Adams) 在《临床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此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