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李兰芬,广东新会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宗教哲学、中国宗教学学科史、儒家宗教问题以及王弼、汤用彤思想等的研究。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波士顿大学世界宗教与事务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奥地利Innsbruck大学基督教哲学系等机构的访问学者,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发表的研究论文主要有:《历史变迁中的宗教传统与宗教研究》《儒家思想对中国宗教的作用及其世界意义》《论汤用彤在现代玄学研究中的作用》《近现代中国宗教研究兴起的几个相关问题》《回到真切(Direct)的个体体验——从奥古斯丁及安萨里的忏悔录说起》《“体无”何以成“圣”?——王弼“圣人体无”再解》《理学的另类解读——析汤用彤〈理学谵言〉》《被质疑的哲学——以清末民初四位学人的看法为例》等。 目录 前言 王弼玄学论集 王弼对汉儒思想的继承和批判 “体无”何以成“圣”?——王弼“圣人体无”再解 玄远之幕的飘落——王弼《论语释疑》的命运 玄思的魅与惑——王弼玄学再探讨 汤用彤玄学研究论集 论汤用彤对魏晋玄学的理解 文化坚守者与学问家的张力——以汤用彤为例 理学的另类解读——析汤用彤《理学谵言》 析汤用彤对中国真精神之玄解——再谈《理学谵言》 汤用彤文化保守情怀下的“身体”观——以《理学谵言》的思想为例 附录 去玄的玄学解读——简评耿宁先生的王弼研究 被质疑的哲学——以清末民初四位学人的看法为例 后记 内容推荐 本论集共分三个部分,十一篇论文。 第一部分:“王弼玄学论集”含四篇论文,是关于王弼与儒家思想关系的分析。一是讨论汉儒对儒家思想发展所起的作用及带来的问题,及王弼通过对三种经典的注解,对前面士人(汉儒及清谈士人)留下问题的解决努力。二是讨论王弼在解决儒家圣人问题上,玄思方式的特点。三是透过王弼对《论语》的注释,揭示王弼的努力给儒学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四是分析王弼玄思带给儒家经典解释的魅力及困惑。 第二部分:“汤用彤玄学研究论集”共五篇论文,讨论汤用彤魏晋玄学研究与儒家思想的关系。一是总论汤用彤魏晋玄学研究的贡献及可能带来的问题。二是从近现代中国学术的转折上,分析汤用彤的文化保守情怀与其作为学问家之间的矛盾。三是从汤用彤最早论文看其如何透过朱子及阳明,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及做玄学解释的侧重。四是首重分析汤用彤对儒家思想的玄解,是从精神层面上体现的。五是同样分析汤用彤最早的论文中,如何透过身心关系问题的玄思理解,体现其学问、人生与现实产生矛盾的可能。 第三部分包含两篇论文,为本论集的附录。其中一篇是分析汉学家耿宁先生对王弼玄学的评论。强调耿宁先生将王弼玄学的玄思作用,置放在儒学发展的历程中考察,特别指出宋儒与之有关系。另外一篇是将玄思的魅力与困惑问题,带至近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分析。透过蔡元培、傅斯年、王国维、欧阳竟无四位学人对“哲学”的理解及问题,提出玄思的问题仍然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