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丝(欲望和女权)》从蕾丝的历史展开,以各个时代的历史为依托,介绍从18世纪至今的蕾丝发展历程,分服装史上的洛可可时代、维多利亚时代、蕾丝从内衣向外衣发展、时尚界的复古蕾丝风回潮等几个部分书写。本书从蕾丝与女性的关系着手,探讨蕾丝背后投射出的文化价值,蕾丝作为女性服饰上重要的装饰元素,如何从配角变成主角,如何从柔弱的象征转变为女权力量的符号,最后再从实用角度谈到蕾丝的挑选和保养……本书由李昕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蕾丝(欲望和女权) |
分类 | 生活休闲-时尚娱乐-服饰搭配 |
作者 | 李昕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蕾丝(欲望和女权)》从蕾丝的历史展开,以各个时代的历史为依托,介绍从18世纪至今的蕾丝发展历程,分服装史上的洛可可时代、维多利亚时代、蕾丝从内衣向外衣发展、时尚界的复古蕾丝风回潮等几个部分书写。本书从蕾丝与女性的关系着手,探讨蕾丝背后投射出的文化价值,蕾丝作为女性服饰上重要的装饰元素,如何从配角变成主角,如何从柔弱的象征转变为女权力量的符号,最后再从实用角度谈到蕾丝的挑选和保养……本书由李昕著。 内容推荐 一块漂亮的蕾丝不只是织物,它背后沉淀的是一部女性从闺阁走向社会的历史,映射了女权对于时装界的冲击。《蕾丝(欲望和女权)》是一本关于蕾丝的时尚书籍,但不仅限于对蕾丝织物的介绍,更注重蕾丝背后投射出的文化价值。本书会从时装发展史出发,探究蕾丝在服饰上的功能变化,也会介绍蕾丝从何时开始流行?蕾丝有哪些种类?蕾丝如何制作?蕾丝经历过哪几个重要的时代?历史上哪些名女人与蕾丝有过不解之缘?当代服装大牌如何将蕾丝加入设计中?蕾丝如何挑选?蕾丝如何保养?等各个问题……《蕾丝(欲望和女权)》把蕾丝视作表达女性内心情感的符号,你会看到许多包括伊丽莎白女王和好莱坞明星在内的有趣故事。本书由李昕著。 目录 前言 Part 1 蕾丝与时装史 佛兰德斯贵妇的消遣 蕾丝岛与都铎王朝 拉夫领的奢华矫饰 伦勃朗画笔下的巴洛克萌芽 随王后远嫁法国 国王下令自造蕾丝 洛可可绽放女性之花 拿破仑·波拿巴的时尚复辟 艺术运动催生s型胸衣 Part 2 王室蕾丝控 伊丽莎白一世:用时装说话的女王 路易十四:时尚大帝的蕾丝产业 蓬皮杜夫人的女权标签 玛丽·安托瓦内特:断头王后的奢侈迷梦 女王爱蕾丝 Part 3 蕾丝与时尚设计师 查尔斯·弗雷德里克·沃斯以蕾丝之名 好莱坞设计师人人爱蕾丝 现代时装设计师 Part 4 名媛的优雅符号 迪·卡斯蒂格利纳伯爵夫人 黑色蕾丝的性感蛊惑 克莱奥·德·孟若德 关于蕾丝的想象力 格蕾丝·凯利 窒息在蕾丝裙中 Part 5 蕾丝新娘 蕾丝婚纱变迁史 主室新娘婚纱PK Part 6 千面蕾丝 蕾丝的种类 尚蒂伊蕾丝 布朗德蕾丝 阿朗松蕾丝 爱尔兰蕾丝 比利时网眼花边 瓦朗西安蕾丝 布鲁塞尔蕾丝 霍尼顿蕾丝 附录:20个蕾丝关键词 试读章节 禁欲主义盛行的中世纪,人们始终对蕾丝所带来的诱惑敬畏三分,只有玛丽·博林那样大胆的女性,才敢将其玩弄于衣角。然而情况很快就不同了,玛丽与亨利八世的女儿伊丽莎白改变了这一切,她在位的16世纪中期至末期,一种以蕾丝作为饰边的领饰——拉夫领被发明,这种领饰的直径大小及蕾丝的华丽程度,影射了财富与地位的高下之分。蕾丝自此成为至高无上权力的代表,成为全欧洲最尊贵的织物面料之一,它装点着王公贵族的衣领,衬托着女王苍白而坚强的面容。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让我们先来看看纺织行业在当时的决定性地位吧。从当年工商业发展的状况中可以看到,与服饰有关的行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文艺复兴策源地佛罗伦萨为例,当时城市的最高管理机关是长老会议,议员由工商业行会选举产生,大行会一共有7个:羊毛商、丝绸商、呢绒厂主、毛皮商、银钱商、律师及医生,俗称“肥人”,对应的还有由铁匠、泥瓦匠、鞋匠等组成的14个小行会,称为“瘦人”,共选派代表2人。7大行会中有5个与服装产业有关,如果当年也有福布斯排行榜的话,那些拔得头筹的应该也是服装产业的大富豪,恰如今天LvMH集团(Louis Vuitton Moet Hennessy,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的CEO伯纳德·阿诺特(Bemard Arnault)。既然服装业是当时经济之命脉,也就不难看出人们当年对装扮所投入的热情了。1590年左右,西班牙出版了最早的服装裁剪书,推行了许多样板服装画像(Icon),服装贸易往来更是疏通了各国间的流行情报。这种状况有点像当下的品牌与时尚杂志的关系,原来时装趋势一体化的状况,早在文艺复兴年代就已形成。 众所周知,文艺复兴的文化氛围崇尚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精神,从拜占庭逃难至欧洲的学者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史遗稿带到欧洲,翻译给欧洲学者。人们重新看到了人类童年时代有过的自由理想和对质朴美的追求。考古学家发掘出古希腊人物雕像,让长期处于禁欲主义宗教思想禁锢下的民众发现了生命真实健美的原初面貌。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lmnarroti)和提香(Tiziano Vecellio)的作品成为当时的主流,原始奔放的情感喷薄而出,打碎了伪神学的牢笼。 如此看来,服饰风潮理应复归古希腊时代的宽袍大袖、飘逸自如才对,但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呢?填充了衬垫(Pad)的膨体衣裙大行其道,男服的肩膀、上臀部、胸部和短裤内大量填充衬垫使之饱满,人们戏称之为“方箱服”。女装的臀腹部也用到了衬垫,裙子在紧束的纤腰下突然鼓胀起来,酷似倒挂的大钟。服装风格以怪异夸张为乐。 当时法国人发明了一种名为拉夫的领饰,这种轮状皱领,成环状套在脖子上,波浪形褶皱呈“8”字形回旋成一个圆圈。颜色多为白色或染成黄、绿、蓝等,有时还用金属丝放置在领圈中做支架。据说每制作一个拉夫领需要用到宽23厘米、长达数米的布料。这种宽大的领子卡住了人们的脖子,转动起来非常困难,贵族们不得不在饭桌上配上特制长柄勺,来解决“戴拉夫领就喝不到汤”的尴尬局面。 伊丽莎白一世特别青睐这款新兴的领饰,因为可以用来遮掩她过于纤长的脖颈,于是贵妇们争相仿效。拉夫领起初单纯地用轻纱制作,之后,时髦女性嫌它不够华丽,便把当时最奢侈的蕾丝面料用了上去,并在尖头处镶上昂贵的珍珠。小小改动赋予了拉夫领更高贵的气质,还具备了柔化脸庞的作用,白色面料折射出的光线在脸部周围形成一圈轻柔的光晕,神奇的拉夫领如同一块便携式反光板,随时随刻可制造出PS效果,瘦脸、提亮、美白一步到位。难怪它当初红透欧洲到难收难管的地步。后来拉夫领还出现了种种变奏,人们为了保持低敞领的样式,在敞领上用轻薄透明的面料遮住肩胸,并和脖子上的拉夫领连接起来。更夸张的是一种名为“孔雀屏”的拉夫领,把拉夫领向左右打开,并在脖颈后竖立起来,犹如一把打开的精美小折扇。有时还用金属丝做成半月形或桃形,再罩上轻薄透明的面料,看起来像个小屏风或蝉翼,竖立在领后,其下还有长长的垂纱随风翻飞。这种领饰为女王和贵妇所专用,袖口同样缀以蕾丝和珍珠与之相配。 当时的绘画界也被拉夫领的魅力所感染,画师们苦心描摹华服的每一个细节,力求纤毫毕现。因为太专注于表现时装之美,他们甚至忘记展现人物的内心,干人一面的“拉夫领肖像画”为美学家所不屑,却为时装界留下了珍贵史料。 拉夫领将华美的蕾丝曝露在大众的目光下,高调地彰显着王室阶层的至高权力。与此同时,在华丽外套的重重包裹下,身体的最后一道防线——内衣,也开始大肆使用蕾丝质料,拼命强调女性美和性感气质。当时男女所穿的内衣都由上等面料制作,并且有刺绣和花边装饰,连与内衣相配的睡衣睡帽也镶满蕾丝。白色是贵族专属的内衣颜色,普通人则穿着耐洗耐脏的深红色内衣。P21-23 序言 早在14世纪前期,欧洲尼德兰南部的佛兰德斯地区(今分属比利时与法国)就已出现了蕾丝的踪影。贵族太太们闲暇无事,在家里玩起消磨时光的编织游戏,木梭和棉线交缠蔓延,勾勒出一种崭新的、精美的织物。它曼妙的姿态为其博得了一个美好的名字——蕾丝(Lace)。 因为制作费时且用料昂贵,起初蕾丝只是藏身于闺阁之中,被太太小姐们用做内衣饰边和床褥装饰,不轻易外露于人前。直到巴洛克艺术和洛可可风盛行的16至17世纪,蕾丝才真正斩露头角。这种华丽的小花边从诞生之时开始,就注定要在欧洲大陆乃至全世界掀起一股服饰革新的浪潮。它身上附着女性最隐秘的欲望,却以宗教之名被束缚着,想遮掩却曝露更多。哪怕是全世界最强悍的女人,也懂得利用蕾丝的这种两面性。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Queen Elizabeth Ⅰ)毕生最爱蕾丝花边制成的拉夫领饰(Ruff),时装史学者认为,伊丽莎白的衣饰是她童贞与王权以及欲望的多重象征。伴随着关于她神秘莫测的个性和感情世界的种种想象,蕾丝拉夫领满足了女王崇拜者们的窥视欲望。 遮蔽与裸露,是服装给予女性的一道选择题。对男人而言,穿还是不穿,女性赤裸躯体的形态都在头脑中回旋。在禁欲主义盛行的18世纪,西班牙画家戈雅绘制过一张名为《裸体的马哈》(马哈是西班牙语“姑娘”的意思)的画作,当时西班牙宗教教规森严,赤裸的女性躯体意味着对神明的亵渎。迫于舆论压力,戈雅只得另外绘制了一幅表情、姿态一模一样的《着衣的马哈》,而拒绝在原画上修改。穿衣服的马哈和赤裸的马哈相比,少了青春少艾的纯洁芬芳,反倒多了几分情欲,这或许要“归功”于紧身胸衣的蕾丝花边。有趣的是,无论这位马哈是否着衣,男人们都能在他们瑰丽的想象中完成对女性裸体的窥视。蕾丝,是这个过程中最称职的触媒。 600年后的今天,蕾丝织物依然是欲望与女权的结合体,神秘、性感、优美,纤细却又强势。虽然极简主义时装将蕾丝摒弃在主流之外,但这并不妨碍它依然吸引大众目光。蕾丝是一种女性精神的隐喻。这场关于服装的游戏中,女性被设定为献祭的角色,她们把自己捆绑在欲望的十字架上,用做绑绳的就是蕾丝,男人则迷失在这种隐晦而又直接的诱惑中。表面上来看,女性是被征服者。事实上,委婉承欢是一种自我选择。只需一个眼神,一切就将面临反转,你会发现主导这场游戏的,恰恰是被献祭的女性。正如法国作家阿兰·罗伯一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所描述的:“她的一切愉悦,在于通过一种微妙的镜子游戏,凝视她自己的形象。” 当你手握一枚古董蕾丝仔细观察时,很难不沉湎在它充满想象力的图案中。美国作家布诺妮亚·巴里(Bnmonia Barry)在她的小说《蕾丝占卜者》(The Lace Reader)中写道:“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有蕾丝的图案:冬天的枯枝,天上的云朵,微风吹过时泛起波纹的水面……只要你看得足够仔细,就连野狗蓬乱的毛发之中,都有蕾丝的图纹。” 写这本书,是想同你们一起拾捡起时光中被遗失的细节断片,重温时间赋予蕾丝的故事。希望我拙劣的叙述能编织出零星图纹来辅助你的想象。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