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这十年(2003-2013南风窗精选集)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南风窗杂志社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为了公众利益”

本刊编辑部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南风窗》的标识(logo)上一期就已经变了:蓝底衬着的“聚焦政经,相约成功”的口号,让位给了“一份有责任感的政经杂志”;而本期更多了一句浅白的英文短语一“For the public good”,翻译过来就是“为了公众利益”。这种表达或许平淡无奇,但愿它能久久地叩响读者朋友内心深处的那根弦。

此前,我们想过“Enlighten the people gerlerally”(普遍启迪民众),那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托马斯·杰斐逊一句名言的前半句。未待征询专家意见,便觉得我们身处这个“后启蒙时代”,与读者作为平等的朋友,理应相互启迪,说“启迪民众”未免有点高自标置了。同理,“shapc the national debate”(塑造国民舆论)的提法也被放弃。后来,又有友人建议采用“Public Tribune”(公共论坛)。据说,“Tribune”发源于古罗马“保民官”之义,有“公民权利保卫者”的含义,现转义为“论坛,讲坛”等,如“International Pioneer Tribune”(国际先驱论坛)。但我们想,东西方文化既然有不可通约的部分,《南风窗》作为秉承全球化理念的本土杂志,还是从传统中寻找话语资源比较好。

现在,我们把“For the public good”写到了旗帜上。因为,即便记者只是卑微的历史记录者,他也可以在不失客观平衡的报道中,用具有穿透力的文字驱散表象的迷雾,将与公众利益攸关的事实凸现出来,最终由读者去判断是非曲直。所以说,在这个崇尚严肃新闻的精英时代,我们仍可以在追求理性、公信力、权威性等品质的同时,确立一种不为权力、资本,甚至知识精英所左右的态度和立场。当然,与写作中保持“零度情感”一样,指点江山、针砭时弊同样不容易。客观的环境不论。书生气和文学思维都是新闻写作的大忌,而在学术上兜圈子也会吓跑大多数读者,更何况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改革年代里,利益主体正呈现无限多元化的趋势,公开渠道获得的信息真伪难辨,而受访对象也往往闪烁其词,顾左右而吉他,这时想要做独家的深度报道,就得颇费心神。

以国际报道为例,美国为了名正言顺地出师伊拉克,不惜大肆传播一些未经证实的情报,譬如说“基地”成员曾在捷克与伊拉克人员有过接触。此事被CNN等媒体揭穿后,布什政府并不急于辟谣,反正宣传的效果基本上达到了。又如,《华盛顿时报》仅凭往返于伊斯兰堡和平壤之间的巴基斯坦空军的C-130运输机中途曾停留中国,就断言朝鲜的导弹和巴基斯坦的核武发展背后都有中国支持的痕迹,这纯粹是捕风捉影,难怪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认为此报道不值一评。再如,如今旧账重翻的对波音及休斯两公司向中国“泄密”的指控,如同当年的《考克斯报告》一样,无非是政客的一种政治秀,最终也会不了了之。从以上案例可见,媒体与政治之间不乏相互利用,但也会彼此制约。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少数人,但你却不能永远欺骗所有人,事件最终会水落石出。即使如此,一流的媒体还是冲锋在前,哪怕背景复杂烟幕弹又多,否则,在公众的知情权被漠视的同时,伴随的也将是媒体自身独特品格的模糊化。

还有一些事件错综纷繁,牵扯到多年的恩怨,如巴以冲突。公众利益在这里是不是就是某个民族或国家的利益?很难讲。岳飞不会想到在他冤死于风波亭860年后,有关他是否民族英雄的争论会闹得满城风雨。同样,在最近的特拉维夫自杀性爆炸中一死七伤的中国工人也不能理解,到底是巴勒斯坦极端组织还是以色列沙龙政府该对他们的生存权负责。这时,在这些棘手问题上,客观、全面、细致的报道不失为一种考量的标准。毕竟,媒体的最大功能是报道、分析事实,而不是先人为主地置评。

相对简单的,如为打破垄断部门利益格局呐喊,为党内和乡镇的民主实践加油,为民族复兴的大业献计献策,为一切合法利益受损者(不仅是弱势群体)奔走呼号,或者更日常化一些的,为国内外读者提供精炼的政经资讯,这些都是“For the Dublic good”的应有之意,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实践已有的承诺,也欢迎一切善意的批评。

原载《南风窗》2003年1月下

P6-7

书评(媒体评论)

南方有一条长长的河流,还有长长的海岸线,天然而朴实。

南方没有凌厉的风,枯涩的风,即使是有力的海风,也带着潮湿。

所以,当你打开南方的窗户时,空气中总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气息,向你开放。

我不知道南风窗改变了多少人的呼吸方式,我只能保证,她改变了我的呼吸方式,并让我成为一个无论多少年后回想起那段岁月,都没有后悔的我。

——秦朔 原南风窗杂志社总编辑,现为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这些文字,历经岁月沧桑,今天读起来却依然振聋发聩。美国《时代》周刊曾称《南风窗》为“一份属于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时事刊物”。知识分子当怀忧国之情,更应有洞察未来之智。这个国家发生的一切,印证着这本杂志思考的深度。

——李桂文 南风窗杂志社总编辑

目录

序一 我和你的恋爱刚刚开始/秦朔

序二 历史中的未来/李桂文

守护稀缺的价值

 守护稀缺的价值

 “为了公众利益”

 生活在媒体的世界里

 怎样的经济学,怎样的人民

 宗派、信仰与利益集团

 重申科学的边界

 反思从“话语神话”开始

 自由的沉思

 人要自问:那时我在哪里?

 哈哈镜里的历史

 代表

 大学的责任 媒体责任与公共利益

 第次,看见春天

第三种可能

 第三种可能

 中国社会的瓦解与重构

 一国如何两制

 从效率政府到公平中国

 重新“开眼看世界”

 期待一场新的新文化运动

乡下人的正义

 “五有之乡”的国家伦理

 地方政府公司化思维的正与反

 公款旅游与皇帝的新装

 警惕政改“麻木症”

 权力不足和民主不足

 确定利益边界的年代

 日本“小大楼”的后面

 乡下人的正义

 重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信仰和公权力

 硬球击中了谁?

 做官难!

 悲歌一曲从天落 吃吃喝喝的民主

 人心是怎么变坏的?

 没有比信仰更重要的事

 中国人要找回讲话的功能

 解释历史中的文人小调

吃吃喝喝的民主

 科学的灵魂与包袱

 群众的寂寞感与极权主义

 西方政治正确的“文化大革命”

 “文青化”的中国时刻

 市场、金钱与自由

修复你的童贞

 谁的节日?

 公路边的树

 脆弱的利益

 有一种“抽象愤怒”

 身份

 “社会结构性暴力”的思考

 无人洗肺

 奶粉事件的“阶层分析”

 天灾叩问县级化生存

 年,作为时评家的孟子 修复你的童贞

没有航标的河流

 没有航标的河流

 外交妥协的艺术

 昔日英德,今日中美?

 小国政治的悲剧

 奥巴马的戏,如何唱

 新殖民主义归来

 谁是全球伦理的带刀侍卫?

 别向新加坡看齐

 被转型研究忽略的蒙古国

 为一位库尔德朋友祈祷

 不平则鸣 一鸣惊人

 我是军事评论员,我厌恶战争

 领袖缺席的时代

 另一种厮守

宋朝不远,理想不近

 公众“启蒙”精英

 文化表扬家

 摩天楼的权力政治

 从重建圆明园看“增量历史”

 网络噪音,租界夕阳

 作为文化事件的一列火车

 青春过剩与文化贫困

 梁左若在,何需郭德纲?

 屏幕上的“南征北战”

 “零距离”:让新闻回归民间

 爱电视,爱生活

 全世界最有前途的文化市场在中国

 宋朝不远,理想不近

序言

历史中的未来

李桂文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从2003年春天开始的“胡温十年”,注定是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这十年,中国经历持续强劲的经济增长,从世界第六大经济体跃升为第二大经济体,于是,有人赞叹这是中国的“黄金十年”。但“大国崛起”的背后还有严峻的另一面:改革共识面临破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道德精神滑坡,社会阶层断裂……经济增长在加速,问题的积累也在加速。

这十年,也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的第二个十年,和前十年相比,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发生了更深刻的蜕变,市场逻辑瓦解了旧有的秩序,新秩序的构建在左冲右撞中,仍然遥遥无期。于是,有人说:“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仍然生活在邓小平时代。”

无论如伺命名,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落幕,这个时代已经画上句号。人们甚至部来不及回味,便抱着对新政治家集团的热切期望,急匆匆地投入了下一个十年。

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心理变幻,迅速地忘记过去,满怀热情地去憧憬未来。虽然对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行盖棺论定式的评价,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能做的事情。但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从这个角度讲,总结和评价刚刚过去的历史,并不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过往的十年,《南风窗》和它背后凝聚的~大批知识群体,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和心血,记录、观察、思考着这个国家各个领域发生着的变化。

从十年前《我和你的恋爱刚刚开始》,到十年后《守护稀缺的价值》。我们对这个国家深沉的情感,没有一刻改变和动摇。欣喜,痛苦,挣扎,感同身受。

因为爱,我们书写。我们呼吁加快改革,推进法治,划定权力的边界,让人民更加自由,在制度设计和利益分配上,切实保障人民的权利,保障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我们也警惕,那些一度被国人视之为绝对美好的价值,比如市场、工业化、城市化,一旦被扭曲,也会变得面目狰狞,把中国现代化进程带向危险的境地。

这些文字,历经岁月沧桑,今天读起来却依然振聋发聩。美国《时代》周刊曾称《南风窗》为“一份属于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时事刊物”。知识分子当怀忧国之情,更应有洞察未来之智。这个国家发生的一切,印证着这本杂志思考的深度。

我们深知,知识分子不是政治家,中国的现实有着更复杂的一面。知识分子的价值在于思考现实,所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政治家的价值则在于改变现实,具有直面现实复杂性的强大行动力。我们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同时,也对那些具有雄才大略、勇于破除阻碍、推动国家向前的政治家怀着深深的敬意。

当你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中国的新一轮政治周期大幕已经徐徐拉开,十年转瞬成了历史,但历史中分明隐藏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2013年5月21日

李桂文,南风窗杂志社总编辑。

内容推荐

《中国这十年(2003-2013南风窗精选集)》收录知名政经杂志《南风窗》的十年精华作品70多篇,包括:《守护稀缺的价值》、《第三种可能》、《乡下人的正义》、《群众的寂寞感与极权主义》、《有一种“抽象愤怒”》、《没有航标的河流》、《宋朝不远,理想不近》等。

《中国这十年(2003-2013南风窗精选集)》由南风窗杂志社编写。

编辑推荐

新一轮政治周期大幕拉开,十年转瞬成为了历史,但历史中分明隐藏着这个国家的未来……南风窗杂志社编写的这本《中国这十年(2003-2013南风窗精选集)》是知名政经杂志《南风窗》十年精华作品的选集,收入近百篇佳作,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国际、文化等方面,作者涵盖当今知名学者、专家,为过去十年间中国以及世界之复杂面相提供了一条冷静、理性的解读路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