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春等编著的《红色中枢》是一部关于中共中央中枢机关的真实历史记录,首次解码众多领袖人物的才情往事和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首次解说中共中央许多重大决策的过程和细节,以鲜见的尺度和准确的史实公开尘封多年的历史真相。
本书是对20世纪中共中央行政中枢追本溯源、细节刻划的解读,是目前第一本对外公开出版的专门讲述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办公厅和对外联络部人物和历史的通俗纪实性读物。这几个部门是中共中央的行政中枢。平淡标题下是被藏掖起来的最接近历史真相的红色解读,是荡气回肠的历史震撼和感动。读之,你会有感悟,有启迪,有思考…… 本书是迎接党的十八大的重点献礼图书。
《红色中枢》记述了1921年至1954年党中央最高中枢——中央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办公厅和对外联络部等中央机关鲜为人知的历史,描写了中央机关的精英和领袖们,在历史大变革的浪潮中,如何进行和参与最高决策以及他们的才情往事;介绍了他们与时代前进的历程中感人至深的逸闻趣事;歌颂了他们战斗、忠诚的革命品德和无畏、忘我的英雄气概。
《红色中枢》由孟庆春等编著。
第一篇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简称中宣部,是党中央主管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的部门,是我党成立最早的中央机关之一,其作用十分重要,被誉为“时代的号角”。
1.罗章龙进入党中央
2.第一任部长罗章龙
3.共产国际派来了彭述之
4.激情的李立三成为新星
5.王明两进两出中宣部
6.五个月内四换部长
7.罗绮园自首也没保住性命
8.张闻天的觉醒
9.宣传部部长张闻天成了党的“总负责”
10.张闻天与刘英的婚恋
11.吴亮平接待埃德加·斯诺
12.传奇人物——凯丰
13.“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徐老
14.中宣部里的文化人
15.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后经过
16.延安的秧歌舞是怎样兴起的
17.凯丰在七大的落选
18.才华横溢的“大秀才”和原子弹
19.转战陕北的逸事
20.好开玩笑的副部长廖承志
21.陆定一在进京路上翻车
22.昙花一现的中宣部电影处
23.新来的大学生们
24.凯丰第三次出任副部长
25.十三则逸事
第二篇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组织部简称中组部,是党中央在组织工作方面的助手和参谋,为干部管理的权威首脑机关。
1.党的三大确定了党中央机关的基本体制
2.毛泽东出任第一任部长
3.毛泽东夫妇的住处就是中组部办公室
4.组织秘书尹宽
5.李维汉办交接手续,遭遇马日事变
6.难当的组织部长
7.李维汉安排长征去留人员的遗憾
8.长征途中最难忘的一件事
9.博古与康泽较量
10.南方游击区是如何同中央接上联系的
11.江青到延安后组织问题审查了两个月
12.陈云用自己的大皮帽换了毛泽东的破布棉帽
13.中组部逸事
14.傅连暲入党风波
15.鲜为人知的救助周恩来的故事
16.中组部那几孔土窑洞总有些孩子进进出出
17.“他可以爱你,你也可以爱他”
18.王明争干部分配权
19.组织部的传奇母女——夏娘娘与夏之栩
20.严重扩大化的“抢救运动”
21.彭真发展萧军入党,前后历经六年时间
22.彭真再回组织部
23.五马进京,高饶第一次发难
24.饶漱石大闹中组部
25.饶漱石被揭露,邓小平兼任中组部长
第三篇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中央统战部全称是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是党中央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部门。统一战线是我党胜敌的三大法宝之一,统战部负责联系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进行海外统战工作,号称“团结联合的旗帜”。
1.“不知道原来是祸从天降!”
2.毛泽东说:“原来是个小伙子嘛!”
3.王观澜与王明的争论前后
4.金茂岳“谋害”王明事件
5.毛泽东“既来之,则安之”说法的内幕
6.副部长柯庆施被“抢救”
7.统战部暂时消失
8.为筹备新政协,重建统战部
9.确定大名单和秘密接送新政协人员
10.沸腾的李家庄
11.秘密为党中央号房子
12.统战部是筹备建国的主力
13.秘书长齐燕铭的故事
14.“坐牢”的副部长——廖承志
15.西藏谈判中的李维汉
16.李维汉与民族、宗教人士搞统战
17.毛泽东说:“他提出要11万元,我们就给他12万。”
18.由邓小平介绍结婚的徐冰部长
第四篇 中共中央办公厅
中共中央办公厅简称中办,为党中央、中央直属机关和地方党组织服务的办事机关,涉及秘书、财务、内勤、警卫等具体工作,号称“党中央的中枢机关”。
1.任弼时在延安建造中央办公厅大楼
2.毛泽东搞“促进”,办公厅大楼成了新房
3.建筑中央大礼堂
4.毛泽东与中办机要科1
5.接待中外记者团的较量
6.秘书处在七大召开前后
7.“革命的老毛驴”——李富春
8.中央办公厅的往事
9.师哲和江青吵架掀翻了桌子
10.杨尚昆两次被折腾
11.师哲的两次感叹
12.曾三敌区“抢宝”
13.特会室护党产
14.一张珍藏的照片
15.王光美初见刘少奇
16.米高扬的显摆与疑惑
17.赖祖烈为周恩来之弟出过钱
18.香山“劳动大学”发生的趣事
19.田家英与戚本禹的看书与管书
20.毛泽东与中办工作人员孩子的故事
21.毛泽东和江青看望田家英
22.毛泽东与中央办公厅几则小故事
23.组建中央档案馆
24.毛泽东带着办公厅的人员偷偷上餐馆
25.赖祖烈随毛泽东访苏
第五篇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简称中联部,成立较晚,是党中央负责对外与交往联络工作的部门,号称“党际交往的总管”。
1.王稼祥回国述职,出任中联部部长
2.王稼祥拒绝斯大林和日共的要求
3.“是一家人,又不是一家人”
4.中联部干部迅速成熟起来
5.中联部的外语水平可以与外交部相媲美
6.“学习部长”
7.上下级之间的故事
8.有个外宾喊:“周恩来万岁!”
9.带病工作的部长与医生
10.六十多个兄弟党来参加八大
11.不插话和重落实
12.参与创办《和平和社会主义问题》的斗争
13.“王稼祥知道了也就行了”
14.毛泽东说:“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15.“三和一少”外交方针的风波1
16.“嘿,没想到他冲着我还笑呢”
1.罗章龙进入党中央
1923年年5月,刚刚成立才两年的中共中央决定下月在广州召开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国共合作等重大问题。毛泽东等人以“钟英’’(中央的代号)的名义给各地组织发出了会议通知。
中共北方区委接到党中央的通知后,区委书记李大钊和区委委员兼管组织工作的罗章龙立即组织北方区委进行了讨论。
北方区委在党的二大组织了轰轰烈烈的铁路工人大罢工,在全国影响很大。其中罗章龙是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罗章龙,原名罗阶,湖南人,是新民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早在1915年初夏他就与毛泽东相识。当时他在长沙第一联合中学读书,5月中旬一天.到司马里的长沙第一中学玩,在学校会客室门外墙上,发现一则署名‘‘二十八画生”的征友启事,这则启事是用八裁湘纸油印的,古典文体,书法挺秀。他细细一看,启事中还引用了《诗经》的话:“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内容是征求志同道合的朋友,其文情真挚。他看后颇为感动。返校后,立即写了一封信寄去,署名“纵宇一郎”。三天后,他收到了回信,大意说:接到你的信,空谷足音,跫然色喜,愿前去会晤。于是两人约定于第二日(星期日)到定王台省立图书馆见面。第二日,雨过天晴,空气清新宜人。上午9时左右,罗章龙带着同学陈圣皋到达定王台省立图书馆,只见这里人数众多,但在走廊处有一位年轻人似乎在等人,他们上前,互通姓名,得知对方姓毛名泽东,字润之,就是征友的“二十八画生”。然后,罗章龙和毛泽东进了院内,两人坐在一条长石上.一直谈到图书馆中午休息时才分手告别。就这样,罗章龙认识了毛泽东。两人常常一起游玩和交流思想,成了好友。随后,长沙各校不少青年学生加入他们的谈话交友行列.包括毛泽东在第一师范的好友蔡和森和女校的向警予等人。
两年后。众人决定共同发起组织新民学会。1918年4月14日,在毛泽东的组织下,众人在岳麓山周家台蔡和森的家里举行了新民学会成立会,湖南的先进青年们有了自己的组织。
很快,这些学生会员们就要毕业了,面临着升学、找工作的问题。毛泽东等人先派罗章龙东渡去日本.但是没有成功。8月,新民学会的蔡和森、李维汉、李富春等人赴法国勤工俭学;9月,罗章龙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院德文班。
在北京大学,罗章龙学了两年预科和四年本科。第二年,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列强把德国在山东青岛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来,国人愤怒,北大学生决定举行游行示威,北京各大中院校响应。5月4日,北京学生3000多在天安门集会。罗章龙等人率领北大游行队伍到达天安门时较晚,随即就随着游行队伍前去赵家楼,找巴黎和会上的卖国贼曹汝霖算账。众人到达曹宅时,铁门紧闭,罗章龙和几位同学翻窗子爬进曹宅,在几个人向军警解释时,另外几人悄悄打开大铁门,学生们立即潮水般涌进大门,但众人没有找到曹汝霖,只发现巴黎和会的另一卖国贼章宗祥。于是一拥而上,把他痛打了一顿。由于没找到曹汝霖,罗章龙和同学们气愤地把屋子里的一些挂画扯了下来,用火点了起来。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点燃了五四爱国烈火。
五四运动后,罗章龙和在北大读书的邓中夏、张国焘、罗汉等30多人又参加了激进的学生组织曦园,不久,罗章龙和邓中夏等人秘密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罗章龙担任书记。1920年5月,共产国际的使者维金斯基和翻译杨明斋来到了北京,他们与北大教授兼图书馆馆长李大钊面谈后,要求会见五四运动中的一些北大学生。李大钊就找了罗章龙、张国焘和刘仁静等几个人与他见面。这次谈话后,他们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开始了在北京的秘密建党活动。
党的一大后,李大钊、罗章龙等人组织了中共北方区委。1921年11月.罗章龙等人组织北方各地工人举行声势浩大的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取得胜利后,又组织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京绥铁路工人罢工、正太铁路工人罢工,推进了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在党的二大后,1923年2月.他们又组织了二七大罢工。在运动中,罗章龙成为了著名的工运领袖,并且兼任了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
这次在北方区委会议上,李大钊、罗章龙等人讨论了北方区参加三大的事项,对北方区选派代表出席的事项进行了安排,根据北方区内党员人数比例,确定代表人数为10至20名党员中选派一人;以产业工人为主体。其次为从事工农革命运动的主要负责人和省、区的书记。会后,他们向所属铁路、矿山和北方区各大城市的党组织发出通知,说明中央即将召开三大的意图,要求各支部重视这件事,及时选派代表。
通知发出不久,北方区委又接到“钟英”给李大钊和罗章龙的信,内容是了解北方区参加三大的准备情况,要求李大钊和罗章龙都出席三大,便于党中央全面了解北方区的情况。P2-4
历史就像一个巨大的洪流,驱使一代又一代人奔腾向前。20世纪前半叶中国,经历着一个风云狂飙的巨变。在这个历史巨变的浪尖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挥斥方道,叱咤风云,带领无数的先进分子浴血奋战,为创建人类最美好的社会而奋斗,谱写着人类历史上一曲最激荡动人的壮丽之歌。
他们站在中国历史洪流另一极的最高处,身处红色中国的中枢机关,是一群大智大勇的时代精英、忠诚无畏的钢铁战士、才情进发的杰出实干家。他们立党为公,一心为民;他们坦荡无私,各具英雄气概。他们是人类历史上最优秀人才的集合体,身居陋室,却创造出最出色的时代思想,谋划人类最智慧的战略,布置史上最罕见的战阵;他们远离千里之外的战场,却运筹帷幄掌控着决战风云,是最杰出的军事指挥家。他们从不同阵营汇聚而来,是最出色的智囊,又是史上最有效率的行动执行者。他们搏击时代的风雨,用划破时空的号角声集结队伍,用最杰出的才智改写人类的历史,与伟大的时代一起书写着中国共产党的辉煌篇章。
他们是中共中央最高决策中枢、智囊团和中国革命的发动机。
本书记述了1921年至1954年党中央最高中枢——中央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办公厅和对外联络部等中央机关鲜为人知的历史,描写了中央机关的精英和领袖们,在历史大变革的浪潮中,如何进行和参与最高决策以及他们的才情往事;介绍了他们与时代前进的历程中感人至深的逸闻趣事;歌颂了他们战斗、忠诚的革命品德和无畏、忘我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