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及代表作。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小人物简·爱三十年的坎坷遭遇和勇敢追求,细腻地叙述了女主人公艰难的生存状态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反对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赞扬了妇女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精神,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作品还充分表现了作者的主观理想,抒发了个人热烈的感情,在情节的构建、人物的刻画、心理的揭示和景物的描绘方面,都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简·爱(插图本)/世界文学名著/中央编译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英)夏洛蒂·勃朗特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及代表作。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小人物简·爱三十年的坎坷遭遇和勇敢追求,细腻地叙述了女主人公艰难的生存状态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反对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赞扬了妇女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精神,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作品还充分表现了作者的主观理想,抒发了个人热烈的感情,在情节的构建、人物的刻画、心理的揭示和景物的描绘方面,都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出身贫寒的孤儿简,爱从小寄养在舅母家中,受尽百般欺凌。后来进了慈善学校,灵魂和肉体又都经受了苦痛的折磨,但她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了学业,并且成绩优秀。为了追求独立的生活,她应聘做了家庭教师。由于志趣相投,她和男主人公真诚相爱,在历经磨难后,终于走到了一起。简·爱藐视财富、社会地位和宗教的威仪,她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纯洁的心灵。”她的信念和行动展现出来的力量,深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 目录 译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作者年表 试读章节 那天,出去散步是不可能了。不错,我们早上已经在光秃秃的灌木林中溜达了一个小时,但从午饭时起(如果没有客人造访,里德太太很早就用午饭)便刮起了冬日凛冽的寒风,随后阴云密布,冷雨骤降,室外的活动也就只能作罢了。 我倒是巴不得如此。我向来不喜欢远距离散步,尤其在冷飕飕的下午。试想,阴冷的薄暮时分回得家来,手脚都冻僵了,还要受到保姆贝茜的数落,又自觉体质不如伊丽莎、约翰和乔治亚娜,心里既难过又惭愧,那情形实在可怕。 刚才提到的伊丽莎、约翰和乔治亚娜都在客厅里,此时此刻正簇拥着他们的妈妈。她则斜倚在炉边的沙发上,身旁坐着自己的小宝贝们(眼下既未争吵也未哭叫),看上去很是快乐。对于我,她没让我和他们坐在一起,说是很遗憾,不得不让我独个儿在一旁待着。她真的不能把那些能给小孩带来快乐和知足的特权恩施于我,除非是她亲耳从贝茜那儿听到,或亲自过来看到,我确实在尽力养成一种比较单纯随和的习性,活泼可爱的举止,也就是更开朗、更率直、更自然些。 “贝茵说我干了什么?”我问。 “简,我不喜欢吹毛求疵或者刨根究底的人,更何况小孩子家这么跟大人说话实在不礼貌。找个地方去坐着,不会好好说话就别多嘴。”客厅的隔壁是一间小小的餐室,我溜了进去。里面有一个书架。不一会儿,我从上面拿下一本书来,特意挑插图多的,爬上窗台,缩起双脚,像土耳其人那样盘腿坐下,将红色的波纹窗帘几乎完全拉拢,把自己加倍隐蔽了起来,仿佛坐在神龛里似的。 层层叠叠的绯红色窗幔挡住了我右边的视线;左边则是明亮的玻璃窗,它庇护着我,使我既免受十一月阴沉天气的侵害,又不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在翻书的间隙,我抬头细看冬日下午的景色。只见远方白茫茫一片云雾,近处湿漉漉一块草地和受风雨袭击的灌木。一阵持久而凄厉的狂风,驱赶着如注的暴雨,横空扫过。 我重又低头看书,那是本比尤伊克的《英国鸟类史》。文字部分我一般不感兴趣,但有几页导言,虽说我是孩子,却也不能完全当作空白翻过。内中写到了海鸟生息之地;写到了只有海鸟栖居的“孤零零的岩石和海峡”;写到了自南端林纳斯尼斯,至北角都遍布小岛的挪威海岸: 那里,北冰洋掀起的巨大漩涡 咆哮在极地光秃凄凉的小岛四周 大西洋的汹涌波涛 泻入了狂暴的赫布里底群岛 还有些地方我也不能放过,那就是书中提到的下面这些荒凉的海岸:拉普兰、西伯利亚、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地岛、冰岛和格陵兰,以及那“广袤无垠的北极地带和那些阴凄凄的不毛之地,宛若冰雪的储存库。千万个寒冬所积聚成的坚冰,像阿尔卑斯山的层层高峰,光滑晶莹,包围着地极,积聚了严寒的无穷威力”。对这些惨白色的地域,我有一己之见,但一时难以捉摸,仿佛孩子们某些似懂非懂的念头,朦朦胧胧浮现在脑际,却又出奇的生动。这导言中的几页文字,与后面的插图相配,使兀立于大海波涛中的孤岩,搁浅在荒凉海岸上的破船,以及透过云带俯视着沉船的幽幽月光,更加含义隽永了。 我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弥漫在孤寂的墓地:刻有铭文的墓碑、一扇大门、两棵树、低低的地平线、破败的围墙。一弯初升的新月,表明正是黄昏时候。 两艘轮船停泊在静静的海面上,我知道它们是海上的幽灵。 魔鬼从身后按住窃贼的背包,那情景实在吓人,我赶紧翻了过去。 同样吓人的是,那个头上长角的黑色怪物,独踞于岩石之上,远眺着一大群围着绞架的人。 每幅画都是一个故事。在我这样一个理解力不足、欣赏水平有限的小孩看来,这些故事往往显得神秘莫测,但无不趣味盎然,就像在某些冬夜,贝茜碰巧心情不错时讲述的故事一样。遇到这种时候,贝茵会把熨衣桌搬到保育室的壁炉旁边,让我们围着它坐好。她熨里德太太的网眼饰边,把睡帽的边沿烫出褶裥来,一边熨一边让我们迫不及待地倾听她一段段爱情和冒险故事,这些片段取自于古老的神话传说和更古老的歌谣,或者如我后来所发现,来自《帕美拉》和《莫兰伯爵亨利》。 当时,我膝头摊着比尤伊克的书,心里乐滋滋的,至少是自得其乐,就怕别人来打扰。但哪壶不开偏提哪壶,打扰来得很快,餐室的门开了。 “嗨!阴郁小姐!”约翰·里德叫唤着,随后又打住了,显然发觉房间里空无一人。 “她又去了什么鬼地方?!”他接着说。“丽茜!乔琪!”(他喊着他的姐妹)“琼不在这儿呐,告诉妈妈,她窜到雨地里去了,这个可恶的畜生!” “幸亏我拉好了窗帘,”我想。我真希望他发现不了我的藏身之地。约翰·里德自己是发现不了的,他眼睛不尖,头脑不灵。可是伊丽莎从门外一探进头来,就说:“她在窗台上,准没错,杰克。” 我立即走了出来,因为一想到可能要被那个杰克硬拉出去,身子便直打哆嗦。 “找我什么事呀?”我问,既尴尬又不安。 “该说,‘找我什么事呀,里德少爷?”’这就是我要得到的回答。“我要你到这里来,”他在扶手椅上坐下,打了个手势,示意我走过去站到他面前。 约翰·里德是个十四岁的小学生,比我大四岁,我才十岁。从年龄来看,他长得又大又胖,但肤色灰暗,一副病态。脸盘宽广,五官粗短,四肢发达,手大如扇。还喜欢暴饮暴食,落得个肝火很旺,目光迟钝,两颊松弛。这阵子,他本该待在学校里,可是他妈把他领了回来,住上一两个月,说是因为“身体虚弱”。但他老师迈尔斯先生却断言,要是家里少送些糕点糖果去,他会什么都很好的,做母亲的心里却不愿听这么刺耳的意见,而倾向于一种更随和的想法,认为约翰是过于用功,或许还因为想家,才弄得那么面色蜡黄的。 约翰对母亲和姐妹们没有多少感情,对我则很有恶感。他欺侮我,虐待我,不是一周三两次,也不是一天一两回,而是经常如此。弄得我每根神经都怕他,他一走近,我身子骨上的每块肌肉都会收缩起来。有时我会被他吓得手足无措,因为面对他的恐吓和欺侮,我无处哭诉。佣人们不愿帮我,以免得罪他们的少爷,而里德太太则装聋作哑,儿子打我骂我,她熟视无睹,尽管他动不动当着她的面这样做,而背着她的时候不用说就更多了。 我对约翰已惯于逆来顺受,因此便走到他椅子跟前。他费了大约三分钟,拼命向我伸出舌头,就差没有绷断舌根。我明白他马上就要打我了,一面担心挨打,一面凝视着这个就要动手的人那副令人厌恶的丑态。我不知道他看出了我的心思没有,反正他二话没说,猛然间狠命揍我。我打了个趔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从他椅子那里后退了一两步。 “这是对你的教训,谁让你刚才回答妈妈的时候那么没礼貌,”他说,“谁叫你鬼鬼祟祟躲到窗帘后面,谁叫你两分钟之前眼光里露出那副鬼样子,你这耗子!”我已经听惯了约翰·里德的谩骂,从来不愿去回嘴,一心只想着如何去忍受随之而来的殴打。 “你躲在窗帘后面干什么?”他问。 “在看书。”“把书拿来。”我回到窗前,把书拿去。 “你没有资格动我们的书。妈妈说你是靠别人养活,你没有钱,你爸爸什么也没留给你,你应当去讨饭,而不该同像我们这样体面人家的孩子一起过日子,不该同我们吃一样的饭,穿我们妈妈掏钱买来的衣服。听着:你乱翻我书架,我现在要教训你,让你知道翻我书架的好处。这些书都是我的,连整座房子都是,或者不到几年的工夫就要归我了。滚,站到门边去,离镜子和窗子远点。”我照他的话做了,起初还真不知道他的用意。但是他把书举起,拿稳当了,立起身来摆出要扔过来的架势时,我一声惊叫,本能地往旁边一闪,可是晚了,那本书已经扔过来,正好打中了我,我应声倒下,脑袋撞在门上,碰出了血来,疼痛难忍。我的恐惧心理已经超出了它的极限,种种其他的情感都跟着来了。 “你真是个恶毒残暴的孩子!”我说,“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皇帝!”我读过哥尔斯密的《罗马史》,对尼禄、卡利古拉等人物已有自己的看法,并暗暗作过类比,但绝没有想到会如此大声地说出口来。 “什么!什么!”他大叫大嚷。“她敢对我说这样的话?伊丽莎、乔治亚娜,你们可听见她说了?我会不去告诉妈妈吗?不过我得先——”P1-5 序言 “中央编译文库·世界文学名著”丛书以全新的姿态摆在读者面前。这套丛书有三个特点: 一是大量收入了儿童文学作品,如大家喜闻乐见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爱的教育》、《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一批经典的儿童文学名著,也有近年来脍炙人口的畅销作品,如《小王子》、《绿山墙的安妮》、《小鹿班比》、《吹牛大王历险记》、《海蒂》、《秘密花园》、《小飞侠彼得·潘》、《新天方夜谭》、《安妮日记》等。新与老的儿童文学相结合,丰富了这一文学品种,扩大了儿童文学的天地。 二是力求从原文翻译,如《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十日谈》、《木偶奇遇记》、《好兵帅克》等。转译往往出现删节、漏译和不忠实、不确切的现象,只有通过原文去译,才能消除这些弊端。以往因为知道小语种的人较少,往往通过英文去翻译小语种的文学作品。但英语译者喜欢删节,如《基督山伯爵》的英译本就删去五六万字。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最早也多半从英语转译,错讹甚多。 三是组织了一批著名的翻译家,他们的译本是上乘的。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不得不组织一些新译本。有不少译者抱着认真的态度重译,改正了许多旧译的错误。翻译的境界是无止境的,前人的译作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后来的译者应该提高译本质量,这才体现出重译的意义。当然,倘若译者敷衍塞责,重译未必赶得上前译。总体而言,这套丛书的质量是有保证的。我们抱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每本书都附有一篇序言,阐述每本名著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以助读者理解。与有些人理解的相反,序言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随手就可以写出,不费吹灰之力的。说实话,没有研究的人,花上一两个月也未必能写出一篇有分量的序言。序言不是介绍一下作者的生平,就可以打发过去的,而应该对作品发表言之有物的见解,帮助读者欣赏作品。诚然,序言也不宜写得太长,以说清作品的意义为准即可。 这套丛书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终于和读者见面了,我相信一定会得到读者的欢迎。 2009年12月22日于上海文苑楼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