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年的共同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于2010年建成。在这个拥有19亿消费者的自贸区内,中国和东盟十个国家90%以上的产品贸易关税是0。开放市场带来了新商机,抢抓商机需尽快行动!
《看好东盟新商机——行动》的编著,是为了连续每年有一本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书呈献给读者,便于企业家、政府官员、研究人员了解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最新情况。本书由著名东盟商务专家许宁宁编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看好东盟新商机--行动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作者 | 许宁宁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经过十年的共同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于2010年建成。在这个拥有19亿消费者的自贸区内,中国和东盟十个国家90%以上的产品贸易关税是0。开放市场带来了新商机,抢抓商机需尽快行动! 《看好东盟新商机——行动》的编著,是为了连续每年有一本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书呈献给读者,便于企业家、政府官员、研究人员了解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最新情况。本书由著名东盟商务专家许宁宁编著。 内容推荐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互为近邻。密切相互间经济互利合作,是巩固和发展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必然选择,这也必将惠及整个东亚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共同携手发展,发展才最有效率。我们需要将创新合作与务实合作相结合,将全面合作与深入合作相结合。今天的合作正是打造明天的美好,让我们为美好而行动!相信《看好东盟新商机——行动》为各有关方发展与东盟经贸合作能起参考作用、助手作用。 《看好东盟新商机——行动》的编著,是为了连续每年有一本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书呈献给读者,便于企业家、政府官员、研究人员了解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最新情况。本书由著名东盟商务专家许宁宁编著。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新商机层出 中国与东盟关系现状、趋势、对策 中国与东盟20年收获 中国与东盟2011年贸易额创历史新高 东盟和东亚正在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 积极与东盟经济共同体结合实现行业对接 东南亚国家加大吸引外资 减少敏感产品比例有利于扩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 中国-东盟双向投资渐入佳境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空间大、前景好 中国企业走进东盟潜力大、商机多 科技合作成中国-东盟深化关系新亮点 构建中国与东盟睦邻友好的文化价值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1年十大新闻评选揭晓 《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出版聚焦新商机 中马经贸合作商机无限 中企投资柬埔寨面临新机遇——柬埔寨投资说明会在北京召开 2011年中国为柬埔寨第二大外资来源国 柬埔寨的重点产业 泰国打造一站式服务吸引中国投资者——投资泰国圆桌会议在京召开 泰国的重点产业 中国企业走进新加坡拓展新商机——走进新加坡投资说明会在京召开 新加坡的重点产业 缅甸经济开放为中国企业带来商机——缅甸投资说明会在京召开 缅甸的重点产业 中国就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提出建议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大湄公河次区域商务理事会达成昆明共识 大湄公河次区域商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昆明共识 “广西通道”助力拓展中国-东盟合作之路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湛江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第二部分 积极行动,抢抓商机 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现状、趋势及建议 近九成企业看好东盟投资前景 中国企业走进东盟要注重产品质量和诚信 中国企业走进东盟需以质取胜 企业走进东盟需了解我国对外投资重点 走进东盟的企业需加强自身文化建设 中资企业在东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中国与东盟携手促进中小企业合作 中国工程机械出口东南亚分析 中国家电企业扩张东盟狙击日韩 中国皮革行业看好东盟商机 中药产品出口,东盟成为最具发展潜力市场 东南亚钢铁业发展前景广阔 纺织制衣业:缅甸投资环境 纺服贸易:中国与东盟已成竞合之局 东南亚水电投资与风险规避 中国与东盟各国港口物流合作空间巨大 中国企业在文莱投资、贸易、承包工程注意事项 中国企业在柬埔寨投资、贸易、承包工程注意事项 中国企业在印度尼西亚投资、贸易、承包工程注意事项 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贸易、承包工程注意事项 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投资、贸易、承包工程注意事项 中国企业在缅甸投资、贸易、承包工程注意事项 中国企业在菲律宾投资、贸易、承包工程注意事项 中国企业在新加坡投资、贸易、承包工程注意事项 中国企业在泰国投资、贸易、承包工程注意事项 中国企业在越南投资、贸易、承包工程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 企业案例 中国企业走进东盟投资成功的基本经验 中化国际东南亚发展纪实 中国葛洲坝集团东盟发展记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在东盟的发展之路 落户东盟的北京同仁堂 宝钢深谋远虑展宏图 华为海外拓展的新加坡往事 新希望集团“走出去”经验谈 邵商闯东盟——关于邵东人在东盟投资合作的情况调研 记上海建工在柬埔寨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越南化肥项目建设纪实 中国工商银行走进印度尼西亚 海尔:中国家电品牌在泰国 中国商人马来西亚再掘金 中老友谊的篇章,中国企业的样板 东南亚的中国矿主 第四部分 重要文献 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11-2015) 中国-东盟合作(1991-2011) 纪念对话关系20周年——第1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联合声明 温家宝在第十四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纪念峰会上的讲话 中国与缅甸关于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菲律宾共和国联合声明(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联合新闻公报(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联合声明(全文)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通过《内比都宣言》 附录:媒体访谈 后记 试读章节 人民网记者:您刚刚也提到说有那么多的商机,我们的企业走出去不仅是量的问题,也是质的问题。所谓的质,就是我们的投资能否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目前有一种看法,认为我们部分企业的不当行为直接影响了投资形象,您如何看? 许宁宁:中国政府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主要是基于使我们更多的企业参与全球经营和区域经营,走出去可经风雨、见世面,来不断提高我们企业的竞争力,走出去能更多分享国际市场,占有国际市场。中国企业经过这些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逐步具有了走出去的条件,好比资金方面、产品方面、技术方面、经验方面在逐步的形成,当然经验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它有逐步形成的过程,人才方面也不是非常充足,不像西方的一些跨国公司,具有庞大的人才队伍,具有市场开发的丰富经验。 目前中国企业一方面想走出去,也具备一定的条件,另一方面面临着怎么在走出去时,“路费”最省、效果最好、少走弯路。东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标地区之一,主要有如下因素。 第一,我们山水相连,交通方便。第二,相互之间的经贸互补性强。第三,中国和东盟已经建了自由贸易区,中国和东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区的《货物贸易协议》、《投资协议》、《服务贸易协议》,这都为中国企业走进东盟创造了很好条件。第四,东盟地区的华人很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第五,东盟地区现在政局稳定,正致力于发展经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东盟国家也十分欢迎中国企业前往投资。 这些是中国企业选择东盟作为走出去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国企业现在在东盟的十个国家都已经成立了中资企业协会,充分说明了在这些国家的中资企业越来越多了,包括在文莱这个30万人口的国家也成立了中资企业协会。 在新加坡我们有将近200家中国公司股票上市,新加坡是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最多的国家。与云南相邻的三个国家越南、老挝、缅甸,中国是缅甸的第一大投资国,2011年是老挝的第二投资国、是越南第五大投资国。中国是柬埔寨第一大投资国,是泰国的投资重要来源国,2011年中国企业在泰国申请投资项目较上一年增长1.6倍。 在走出去方面,有的企业从事制造业产品生产;有的从事工程承包;有的从事其他服务领域,如房地产开发、经营商场或小商店;有的进行资源性开发,如矿产资源的开发、农产品资源的开发、海产品资源的开发。走出去的形式多种多样。 东盟每个国家都欢迎中国企业去投资。中国领导人在访问东盟国家的时候或者在出席中国—东盟领导会议的时候都讲到,鼓励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中国已经在东盟建了五个中国经贸合作区,其中泰国有一个、越南两个、印度尼西亚一个、柬埔寨一个。中国总理表示到2015年在东盟的所有国家都建一个中国经济合作区。“建区”有中国政府资金支持,中国政府的资金支持主要用于建经济合作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为了鼓励企业走进东盟,专门设立了拥有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我是这个基金的顾问,好的投资项目可申请该基金。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需要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投资政策、投资环境。有的投资是开矿等资源性开发的投资,东盟有关国家可实施鼓励矿产品开采后在当地进行加工的政策。最近印度尼西亚就开始执行新的政策,限止矿石直接出口。尤其需说的是,在同类型资料性项目开发方面,中国企业投资就被指责为掠夺资源,而其他国外公司则是正常开发。 在东盟投资建水电站方面,政府一上来可以充分进行环评,我们可以共同请一个第三方来做环评报告,如果环评报告没通过的话,你可以提出来,没通过我就不投产、不动工。如果当初通过了环评,你后来又借口环境问题而停止项目,这个投资损失谁来承担,这样谁还敢去投资。所以东盟有的国家的投资政策、投资项目管理部门的工作、投资环境值得改善,你不能一味地说就是你中方企业的问题。 许宁宁:另一个方面,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企业走出去,走进我们的邻邦东盟,我们必须充分注意我们的经营形象、经营行为,你不能以大国自傲,大小国家应一律平等,你财大气粗的样子将使人反感。 在投资方面,要考虑到惠及当地民生,要考虑到长期行为。当然作为经营者来说,以追求利益为最大的需求,但是你出国代表的是中国形象,即使你追求短期利益的话,也要考虑到守法经营。 在走进东盟的时候,中国企业之间要注意不要自相残杀,恶意竞争,否则最后不仅仅是你这个企业很难成功开发一块国外的市场,享受自贸区经济一体化的成果,而且也给中国形象抹了黑。 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做好可研报告,要选好投资合作伙伴,要对投资国的情况、政策、法律、民俗有充分的了解。在经营方面、开拓市场方面,要注意人乡随俗,注意这个国家的市场特点。 我们很多企业习惯开发本国的大市场,因为这个大市场有13亿消费者,到东盟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也许500万人口,或者是不到3000万人口,新加坡500万人口,马来西亚3000万人口,就觉得市场开发的不过瘾,加之体制也不是很熟,以致缺乏长期开发市场的经营策略。对此,中国企业应有长远眼光。 中国企业走进东盟潜力很大,商机很多,但是一定要提高我们对外投资的能力、素质、形象,这样才能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9亿消费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发展,并且借道东盟去开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马来西亚商家对全球的伊斯兰教市场包括中东很熟悉,有清真食品的认证资格,而中国没有,通过跟马来西亚商家的合作,可以有利于我们的清真食品、装饰品进入更广阔的中东市场。新加坡是重要的国际贸易窗口、国际会展中心之一、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我们可以在新加坡设立贸易公司,借助新加坡开发国际市场,可以通过与新加坡企业合作开发欧美市场。通过缅甸,我们可以比较近地进人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这一南亚市场。东盟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建立了自贸区,通过在东盟的投资,生产产品可“零关税”或低关税进入这些国家。所以中国企业要有这种战略眼光:进入东盟不仅仅是进入6亿消费者的东盟市场,而且能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最后,给中国地方政府提点建议,建议积极协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指导中国企业走出去,通过展览、会议、研讨会、组织出访考察等来协助中国企业了解更多东盟国家情况和建立商务关系。P37-39 序言 经过十年的共同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建成。由中国和东盟十个国家组成的这一世界上消费者最多的自贸区拥有19亿消费者,中国与东盟相互间贸易90%以上的产品是零关税。 我之所以用上述这一基本知识作开场白,是因为自贸区已经建成的近三年来仍有不少企业家、政府经济部门官员在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哪里?”、“什么是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具体是怎么回事?”。 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缺乏了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企业在向东盟出口时因没有使用《原产地证》而白白交了关税,意味着你的企业、你主管的行业或地区在对外发展中没有利用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利政策…… 然而,仅仅了解自贸区形势还远远不够,重要的是行动!企业应尽快根据中国与东盟相互开放市场的发展,制定相应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地方政府经济部门应尽快结合本地区情况,提出抓住自贸区商机的工作意见并组织实施: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商会应尽快与东盟国家行业机构对接,以行业对接促进产业合作,实现区域内产业升级。 尽快的行动,可达到“以时间赢空间”,抢抓商机可获得更大的市场面积,获得更多的投资合作。 行动快但又应防止欲速不达。必要的可行性研究则不可忽略。行动快还需要与发展的长期性相结合,不能只图一时之快。行动中应有远见,行动中应塑好形象,行动中应提倡互利合作。 大处着眼、实处着手,是我们获得新发展的基本行为。今天的世界经济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正让市场供求不时发生新的变化,让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的经济关系正变换着新的姿态。在我们所处的东亚地区,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日本—东盟自贸区、韩国—东盟自贸区的运行,内陆与港澳、大陆与台湾有关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中国与新加坡、日本与印度尼西亚等众多双边自贸协定的执行,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总体上来说机遇大于挑战,关键是要善于抓住机遇。 东亚经济一体化正呈方兴未艾之势,中国—韩国自贸区已开始谈判,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于2012年年内启动。以东盟主导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框架)更是一个涵盖众多国家的庞大自贸区,即将隆重推出,起而行之,令人注目。跟上形势的变化,顺势而为,方能借势取利。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互为近邻。密切相互间经济互利合作,是巩固和发展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必然选择,这也必将惠及整个东亚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共同携手发展,发展才最有效率。我们需要将创新合作与务实合作相结合,将全面合作与深入合作相结合。今天的合作正是打造明天的美好,让我们为美好而行动! 后记 本书的编著,是为了连续每年有一本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书呈献给读者,便于企业家、政府官员、研究人员了解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最新情况。 本书的编著也是在“忙里偷闲”中进行的。近一年来,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在促进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合作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着力推动双方行业对接、产业合作,积极协助中国云南、广西等一些地区与东盟国家发展经贸合作,为香港与东盟合作出谋献策,务实促进中国与东盟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双方企业合作,读者可从书中配发的照片中了解我处的部分工作,下面仅举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在促进双方企业合作方面的一些例子: ——开展了2011年中国走进东盟成功企业评选活动并举办了颁奖会议。 ——召开了章光101系列产品走进东盟推介会、中国—东盟中小企业贸易中心项目推介会、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暨消费品博览会东盟推介会。 ——与柬埔寨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了柬埔寨投资说明会,与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共同召开了投资泰国圆桌会议,与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共同主办了走进新加坡投资说明会,与缅甸驻华大使馆共同主办了缅甸投资说明会,为中国企业家分析商机。 ——应邀在老挝国家工商会为老挝企业家做中国—东盟自贸区商机报告并解答问题,应邀在金边市与柬埔寨中小企业协会的企业家座谈,协助中小企业在自贸区中发展;应邀在中国多地、多个全国性行业商会年会上为中国企业家做东盟商机报告,互动交流。 ——应邀在缅甸仰光、在老挝万象、在北京、在广东等地考察企业,现场提供商务咨询;一些企业家也先后到访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共同探讨企业贸易、投资合作。 ——就一些项目有重点组织双方企业洽谈合作。 正因为从事了这一系列工作,使得我对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有着深刻的亲身感受。在实际工作中研究,收集资料,并写成书、文章,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只是需搭上许多业余时间而已。相信本书为各有关方发展与东盟经贸合作能起参考作用、助手作用。 许宁宁 2012年8月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