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虎、袁持平编著的《左传中的100个故事》一书的思想倾向基向基本上属于儒家。其中有保守的一面,也有进步的一面。从保守的一面来看,作者面对剧烈的社会变革,态度非常矛盾。书中对旧制度的崩坏和旧贵族的衰微,流露出深深的惋惜之情。出于这样的立场,作者极力维护代表血缘宗法和等级关系的旧礼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左传中的100个故事/小故事大智慧丛书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谭虎、袁持平编著的《左传中的100个故事》一书的思想倾向基向基本上属于儒家。其中有保守的一面,也有进步的一面。从保守的一面来看,作者面对剧烈的社会变革,态度非常矛盾。书中对旧制度的崩坏和旧贵族的衰微,流露出深深的惋惜之情。出于这样的立场,作者极力维护代表血缘宗法和等级关系的旧礼制。 内容推荐 谭虎、袁持平编著的《左传中的100个故事》从《左传》中选出100个精彩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穿越历史、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传达出古代先人的智慧、勇气和精神,引领青少年读者感受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智慧。不仅能提高青少年的阅读能力,还能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目录 1.郑庄公的手段——陷其不义 2.掘地见母 3.“亲”,到底该不该“灭”? 4.不得人心者的下场 5.曹刿论战 6.周郑交质 7.彬彬有礼的战胜者 8.让天子威严扫地的一场战役 9.民为神主 10.齐桓公伐楚 11.宫之奇谏假道 12.一根筋的太子 13.为忘恩负义买单的晋惠公 14.不卑不亢的阴饴甥 15.宋襄公迂腐的交战规则 16.重耳之路 17.仇人你敢信任吗? 18.有功不受禄的介之推 19.展喜言谈却齐军 20.晋楚争霸之战 21.烛之武退秦师 22.一次精准而又悲伤的预测 23.荒唐的晋灵公 24.九鼎的轻重 25.一封来自郑国的信 26.外交的手段 27.谦谦君子的勇气与风度 28.忠臣典范 29.吕相绝秦 30.君子坦荡荡 31.知错能改的晋悼公 32.了不起的师旷 33.智斗范宣子 34.救人的智慧 35.范宣子减负 36.忠君不如忠于国家 37.智救朋友 38.拆毁宾馆围墙的使者 39.倾听民意好处多 40.深谋远虑 41.刀锋边缘的生存 42.身处末世的先贤 43.不爱新宅住旧宅 44.劝谏要找到切人点 45.伍员奔吴 46.和与同,大不同 47.宽猛相济的治国艺术 48.一次绝妙的刺杀 49.哭来的救兵 50.孔子的勇气 51.出于道义的遗命 52.不得自由的国君 53.名字预示的内乱 54.不攀高枝的郑太子忽 55.误国的少师 56.次数和次序引起的战争 57.从抬脚的高度看出胜负的神人 58.引祸杀身的齐襄公 59.因鹤丧国的国君 60.左右为难的太子 61.不厚道的申侯 62.君王利益的牺牲品 63.背信弃义的下场 64.退一步海阔天空, 65.不信邪的叔兴 66.不拘一格用人才 67.重信的晋文公 68.晋文公教化百姓 69.商人的爱国之举 70.秦国的刻骨之痛——崤之战 71.万事德为先 72.如何才算死得其所? 73.阳处父因强丧身,宁赢明哲保身 74.有勇无谋的赵穿 75.士会归晋 76.骄傲的代价 77.有去无回的狩猎 78.大度的华元 79.一只甲鱼引发的血案 80.狼子野心 81.听取意见的学问 82.一次惨烈的攻城战 83.一场祸乱的平息 84.夹缝中的生存 85.睦邻兴国 86.华丽的大屋和没有人的朝堂 87.品质如玉的子罕 88.有礼的贵族们 89.善于秋后算账的郑厉公 90.笑傲疆场 91.秉笔直书的太史们 92.以德报怨的郑国人 93.子产的智谋与口才 94.大公无私的子产 95.别让对方成为“困兽” 96.楚昭王和他的臣子 97.兴国在于爱民 98.宜将剩勇追穷寇 99.奢靡之风不可长 100.楚国白公之乱 试读章节 30.君子坦荡荡 祁奚在晋国为政约六十年,为四朝元老。他忠君体国,急公好义,誉满朝野,深受人们爱戴。 然而由于时代所限,祁奚在政治上并无卓越的业绩可称道。当时,秦、楚、齐、晋争霸正酣,晋国内忧迭起,本是政治家施展抱负的大好机会,正当壮年的祁奚理应有充足的精力参与国家事务。但数十年间,却是祁奚政治生涯的空白时期。究其原因,恐是晋公室宗族势力较弱所致。 历史上,晋宗法血缘关系比较松弛,经过多次晋宗族相残事件后,异姓和异支的卿大夫贵族逐渐把持了晋国朝政。至景公、厉公以后,晋同姓大夫仅剩栾氏、郤氏、羊舌氏、祁氏四家了。景公和厉公采取的是重用异姓卿族,压制同姓宗族的政策,厉公杀三郤,亡郤氏;平公时灭栾氏;到晋顷公时,晋公室益弱。可见,景公、厉公以后,同姓大夫正在逐步退出晋国政治舞台而让位于“六卿”。 虽然祁奚在政治上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但祁奚荐贤却成为千古美谈,为人所称颂。 祁奚请求告老退休,晋悼公问他谁能接替他的中军尉职务。祁奚推举解狐,而解狐是他的仇人。解狐也是晋悼公的大夫,他为人耿直倔强,公私分明,晋国大夫赵简子和他十分要好。 据说解狐有个爱妾,深得解狐的喜爱。可是有一次有人告诉解狐说,他的家臣和这个爱妾私通。解狐也抓了他们的现行,怒不可遏,就把俩人吊起来拷打,并把他们赶出了解府。 后来,赵简子领地的国相职位空缺了。赵简子就让解狐帮他推荐一个精明能干、忠诚可靠的国相。解狐左思右想,觉得只有他原来的那个家臣比较合适,于是就向赵简子推荐了他。 赵简子找到那人后,就任命他为自己领地的国相。他果然把赵简子的领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赵简子十分满意,夸奖他说:“你真是一个好国相,解将军没有看错人啊!”这时候那人才知道是解狐推荐了自己。 现在祁奚也一样推荐了解狐。可是当晋悼公要任命解狐为中军尉时,解狐却死了。晋悼公又问祁奚还有谁能胜任,祁奚回答说:“我的儿子祁午可以任中军尉。” 这时大夫羊舌职死了,晋悼公问祁奚:“谁可以接替羊舌职的职位?” 祁奚回答说:“羊舌赤可以。”于是,晋悼公让祁午做了中军尉,让羊舌赤辅佐他。 祁奚以公而无私赢得了朝野内外的赞誉,他的言行也随之成为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准。 君子认为祁奚在这件事情上能够做到推举贤人。推荐他的仇人,而不诬陷;推荐他的儿子,而不是偏袒他;推举他的下属,而不是结党。《商书》说:“没有偏袒不结党,君王的道义就会坦坦荡荡。”这话大概是说的祁奚这样的人了。解狐得到推举,祁午和羊舌赤得到官职,这正是由于祁奚能够推举贤人。恐怕也只有贤人,才能推举跟自己一样的人。《诗经》说:“只因为他有仁德,才能推举像他一样的人。”祁奚就具有这样的美德。 关键词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小启示 能像祁奚这样,不管是仇人也好,自己的亲属、部下也罢,只以德行和才能作为推荐的标准,这样的人古往今来实在是少之又少。在新时期,社会更需要这种坦坦荡荡、不偏不党的君子,推荐、遴选出有益于国家的各种人才。 31.知错能改的晋悼公 鲁襄公四年六月,晋悼公参加鲁襄公和诸侯在鸡泽的会盟。 晋悼公的弟弟扬干在曲梁扰乱军队的秩序,卿魏绛杀了给他驾车的人。晋悼公知道了发怒道:“会合诸侯,是以此为光荣。扬干却受到侮辱,还有什么侮辱比这更大?一定要杀掉魏绛。” 羊舌赤回答说:“魏绛这个人一心为公,侍奉国君不避危难,有了罪过也不逃避惩罚,他大概会来说明的,何必劳驾君王发布命令呢?”话刚说完,魏绛来了,把信交给仆人,准备抽剑自杀,被人劝阻了。晋悼公读他的上书,上书说:“以前君王缺乏驱使的人,让下臣担任司马的职务。下臣听说‘军队里的人服从军纪叫作武,在军队里做事宁死也不触犯军纪叫作敬’。君王会合诸侯,下臣岂敢不执行军法军纪?君王的军队不武,办事的人不敬,没有比这再大的罪过了。;下臣畏惧触犯死罪,所以连累到扬干,罪责无可逃避。下臣不能够事先教景全军,以至于动用了军法,下臣的罪过很重,岂敢不服从惩罚来激怒君王呢?请求回去死在司寇那里。” 晋悼公看完,光着脚就走出来,说:“寡人的话,是出于对兄弟的亲爱,寡人有弟弟,没能够教导他,而让他触犯了军令,这是寡人的过错。您不要加重寡人的过错,谨以此作为请求。” 晋悼公认为魏绛能够用刑罚来治理百姓了,从盟会回国,在太庙设宴招待魏绛。任命他为新军副帅。 关键词 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 小启示 作为一国之君,晋悼公认为自己的弟弟受到侮辱,打算杀掉侮辱弟弟的人,在封建社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难能可贵的是,事主魏绛一番大义凛然的上书,从严明军纪、律法的高度对整个事情的经过进行了说明,表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忠于自己的职责,并勇于承担责任,使晋悼公突然意识到,魏绛才是真正有利于自己统治的忠臣.弟弟的事和自己君位稳固的事两边一权衡,哪边更重要就无需多考虑了,所以才有了光脚出来认错的一幕,并给魏绛升职,可见晋悼公还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P60-6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