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孩子,他们除了应该知道格林、安徒生之外,更应该了解身边的世界,了解不同国家的人们的生活,而亲近生活最好的途径就是阅读。我们不仅要把流传百年的经典捧到孩子面前,更要把当今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介绍给他们,谁能说这些作品不是明天的经典呢?这些优秀的作品为孩子打开了一扇窗,把世界带到他们心中。
获得国际大奖的小说是不可多得的、适合各个国家儿童阅读的文学佳作,通过它们,读者们能够欣赏到不同国家和地区获得国际知名青少年文学奖项表彰的优秀作品,深深震撼我们的不仅是这些故事本身,更是这些故事中蕴涵着的深刻意味。坚强、勇敢、友爱、善良,这些人类应具有的优秀品质,在这些作品中无处不在。这些作品主题深刻,具有很强的启迪性,其中有些已经成为与格林、安徒生童话齐名的经典。
《小鹿》作者玛·金·罗琳斯用优美的语言写了一个凄美的故事。男孩裘弟的塑造,完全可与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相媲美,告诉孩子童年的美好、珍贵与短暂。
《小鹿》是玛·金·罗琳斯的成名作。这本书在1938年出版,立刻成为美国当年的畅销书,并在第二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 这部作品还被选入美国中小学教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好莱坞后来将《小鹿》拍成同名电影,那迷人的景色加上格里高利·派克的出色表演吸引了众多的观众。
《小鹿》这本书写什么?
从前,在巴克斯特垦地的中央住着一户人家——这就是裘弟的家。裘弟有严厉的妈妈、宠爱他的爸爸,还有一只陪伴着他一起长大的一岁的小鹿。垦地的动物和植物是裘弟的朋友,他跟踪野蜜蜂寻找蜂窝、在沼泽地看鹤群跳舞、跟着爸爸打黑熊老缺趾、在妈妈的餐桌上朵颐大肉,当然还和他的小鹿“小旗”在丛林里奔跑、在被窝里说话、在一起度过每个日夜。
可是,垦地的生活并不总是无忧无虑,被野兽袭击的时候,在暴风雨侵袭的时候,在好朋友“草翅膀”死去的时候,还有在饭桌上没有足够食物的时候,裘弟隐隐感到这世界是多么奇妙又残酷啊!
终于在裘弟童年的最后一天,他不得不含着泪打死了他的小旗。爸爸贝尼告诉裘弟说:“没有人背叛了你,孩子,是生活背叛了你。”“你再也不是一岁的小鹿了。”
第十八章 裘弟的怀念
八月的炎热虽然无情,但这个月份对人却是仁慈的,使人很有闲暇,工作很少,而且用不着急急忙忙去干活。下了几场雨,玉米已成熟了,玉米秆渐渐干燥,不久就可收割起来晾晒了。贝尼估计他将有一个好收成,说不定一亩能有十个蒲式耳。甜薯藤长势繁茂。喂鸡用的班图黍也即将成熟,它那长长的穗头就像高梁的穗头。沿着围栅种植的向日葵,花盘已经长得像汤盆那么大,葵花子也是用来喂鸡的。扁豆产量非常丰富,那已成了主要的食物,人们把它们与某些野味的肉烧在一起,几乎每天都吃。一大片长势良好的豆藤,晒干后可做冬季几个月的饲料之用。花生地的收获并不那么理想,但由于老缺趾咬死了传种的大母猪贝茨,已没有太多的小猪需要用花生米来育肥了。巴克斯特家那几头猪已神秘地回到家里,跟它们一起来的还有一头年轻的传种母猪,它身上的烙印,已由福列斯特家的改为巴克斯特家的了。贝尼接受了它,因为这是他们有意与他讲和的礼物。
红丝带甘蔗长得很好。巴克斯特一家人寄希望于秋季和霜降时节,那时候甜薯已出来了,一头头猪杀好了,玉米磨成了粉,甘蔗榨出汁,熬成了糖浆,到了那时候,丰富的供给就会代替贫乏的饮食。即使在目前最贫乏的季节,食物还是够吃的,可是吃的东西没有那时候富于变化,也没有那时候丰盛,更没有那种有着储藏丰足的宽慰感觉。他们现在天天吃玉米面和面粉,很少有肥肉吃,全靠贝尼偶尔猎取来的鹿、火鸡或者松鼠的肉。有一夜,贝尼在院子里捉到一只很肥的负鼠,就掘了足够一顿吃的新鲜甜薯,跟负鼠肉烤在一起,作为一次特殊享受。这是一顿奢侈的美味,因为甜薯很小,还没有成熟。
太阳无情地烤着丛莽和垦地,大块头的巴克斯特妈妈在大热天里感到非常苦恼。虽然消瘦,但手脚灵便的贝尼和裘弟,对气候的反应,仅仅是觉得动作越来越迟缓,而且越来越不想动弹而已。在清晨,他们一起干完日常的家务:给母牛挤奶,喂马,劈好炊煮用的木柴,上凹穴挑水,然后一直休息到傍晚。巴克斯特妈妈只在中午烧一顿热的午餐,然后用灰封住炉火,晚餐吃的都是冷食,其中包括午餐剩下的食物。
裘弟常常怀念逝去的草翅膀。草翅膀活着的时候和他厮混在一起,如今在裘弟的心灵深处,还存在着草翅膀亲切友善的形象,这使他能经常向他倾诉心里话,虽然在事实上这已经不可能了。但是,小旗神奇地一天天长大,使他有了足够的慰藉。裘弟认为它身上的斑点已开始消退——这是小鹿成年的标志,但贝尼却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无疑地,它在智力上成长得很快。贝尼说过,在丛林的野兽中以熊的脑子最大,其次就得算鹿了。
巴克斯特妈妈说:“这畜生真像耗子伯伯那么精灵。”但贝尼说:“怎么啦,裘弟他妈?你怎么不害臊,又咒骂起它来了?”说着向裘弟眨了眨眼。
当小旗还没有被关起来时,它已学会了拖动门外的鞋带以提起门闩。不论白天或者黑夜的任何时候,它都能跑进屋子。它用头撞下裘弟床上的一个羽毛枕头,叼着它在屋子里到处乱扔乱抛,直到枕头破裂方才罢休,这就使羽毛接连好几天在屋中每一个角落飘荡,甚至会刚巧粘到一盆软饼布丁上去。它已开始跟狗嬉戏。老裘利亚相当老成持重,当小旗用蹄子踏它时,它最多也不过摇摇尾巴。列泼却狺狺吠叫,绕着小鹿打转,假装要扑上去。这时候,小旗就踢起两只后蹄,愉快地抖动它的短尾巴,摇晃着它的脑袋,最后莽撞地跳过板条钉的栅栏,顺着大路疾驰而去。它最喜欢和裘弟玩,他们在一起扭打,互相用头猛抵角力,而且并排赛跑,直到巴克斯特妈妈提出了抗议,说裘弟愈长愈瘦,简直变成了一条黑蛇。
八月末的一个傍晚,裘弟带着小鹿到凹穴里去挑做晚餐用的干净水。路上开满了种种鲜花,漆树花正在怒放,粉条儿菜高举起它们的枝梗,上面长着兰花似的白色或橙色的花朵。法兰西桑椹已开始在细长的枝条上成熟,它们是淡紫色的成簇的小珠子,很像百合花梗上的蜗牛卵。蝴蝶栖息在芬芳的野香子兰初生的花蕾上,它们缓缓地开阖着双翅,好像在等待那嫩苞为它们开放,让它们去采那里面的花蜜。成窝的鹌鹑的叫声又在豌豆地里回响,清越、甜润而又和谐。太阳下山比以前更早了些,在那一长排围栅的犄角上,从西班牙人的旧路折向北方,然后一直经过凹穴。橙黄色的阳光斜照在低矮的栎树上,把那些从枝丫上悬挂下来的灰色西班牙苔藓。变成了辉煌的帷幕。
裘弟突然把手放到小鹿头上,同时收住了脚步:一个戴着头盔的骑士,正骑着马在穿越那些苔藓。裘弟向前跨了一步,马同骑士都消失了,仿佛两者都是由并不比苔藓更厚的物质组成。他后退一步,骑士和马又出现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当然,这就是草翅膀说的那个西班牙骑士了。他自己也拿不准,究竟是不是害怕。他真想跑回家去,他心中仿佛在对自己说,今儿个他可真的见鬼了。但是,他身上有他爸爸的特性,他强迫自己慢慢向前走去,向那鬼影出现的地方走去。不一会儿就真相大白,原来是纠结在一起的树枝与苔藓创造了这一形象。他可以分辨出哪儿是马,哪儿是骑士,哪儿是头盔,他的心脏猛跳一下后顿时轻松了,但却又感到失望。还不如不知道这情况的好,就这么跑开去,相信它,不是更有味道吗?
他继续向凹穴走去。香月桂还在开花,香气充满了整个凹穴。他又怀念起草翅膀来。现在他永远无法知道,夕照中的西班牙骑士,究竟是那个西班牙精灵,还是草翅膀看到的另一个更神秘的、也更真实的西班牙人。裘弟放下那担水桶,走下那远在他出世前贝尼就在两岸挖掘出来的、通到凹穴底部去的狭窄小径。
他已忘却了他的使命,在岸坡脚下一棵山茱萸树的带状阴影里躺了下来。小鹿在周围嗅了一阵,然后卧在他身旁。从他躺着的地方,他可以看到整个凹穴。在他头上,凹穴的边缘浴着夕阳,好似有一个看不见的火环在凹穴周围燃烧。松鼠由于他的到来曾经沉默了一会儿,现在又开始咬着树皮,吱吱叫唤,而且在好些树顶上跳来跳去。它们由于那白昼的最后余光而疯狂,就像它们常常由于白昼开始时的曙光而疯狂一般。当它们跳跃到棕榈树上时,棕榈叶发出了沙沙的声音,但栎树的枝叶却几乎没有发出表明它们经过的响动。在那稠密的橡胶树和胡桃树中,总是看不见它们,而且也几乎听不出它们的声音,除非当它们顺着树干爬上爬下,或者溜到枝丫尽头,蹿到另一棵树上去。鸟儿在枝叶中发出甜蜜的叫声。在远处,一只红乌悠扬地啼啭,慢慢地越来越近,直到裘弟看到它飘落到巴克斯特家的饮水槽旁边。一群斑鸠打着旋飞下来,略微饮了些水,又飞走了,回到邻近松林中它们栖息的地方。它们的翅膀在沙沙发响,仿佛它们那尖尖的、泛着玫瑰色的灰翅膀是很薄的小刀,在切削着空气。
裘弟的目光忽然发现在岸坡边上有什么在骚动:一只母浣熊正领着两只小浣熊走下来,到了石灰石的水槽边。那母浣熊小心翼翼地在一连串的水槽中摸鱼,而且先从较高的那个水槽开始。现在裘弟有了延迟回去的最好理由,因为他必须等到被搅浑的水澄清了才可去担水啊。母浣熊在水槽中找不到什么使它感兴趣的东西。两只小浣熊中的一只,爬到家畜水槽的边沿上,好奇地朝里面张望,母浣熊“啪”的一声把它打走,使它脱离了危险。母浣熊走下岸坡,它一忽儿隐没在高大的羊齿丛中,一忽儿又在念珠豆的枝干中间,露出它那仿佛是戴着黑面具的脸。那两只小棕熊也在它们妈妈身后向外窥视,那对小脸儿简直与它们妈妈的脸一模一样,它们那两条毛茸茸的小尾巴也和它们妈妈的一样,非常明显地卷了起来。
P247-251
金麦田里的后来
对儿童的事,我们要很善意。不能指着草说:“这是最漂亮的花!”只有指着花时才能说这是花,尤其是指着漂亮的花时才应当说这是漂亮的花。这是一个守则,不遵循者属于没有人的眼睛,没有人的品行,社会要指责。
这里的草和花都已经不是原来的意思,而是比方着究竟把什么放在儿童的眼前,让他们看见。是感受鲜艳,还是吞噬陋败?是欣赏着最有价值的,还是只会看着装疯卖傻嬉笑不已的,结果影响其一生的口味、口气乃至呼吸?我说的草和鲜花,就是我介绍过的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一首诗里的意思: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去,是看着草,还是看着花,那就是他后来的面貌,后来的人生。惠特曼的这个比方真是贴切,诗意,善意,哲学。我们要记住,孩子是每天往前走的,把什么放在他们的面前,那么就是在让什么成为他们的后来。
我现在要指着这些书说:“它们是金麦田!”我的意思是,它们是有金颜色、金颗粒、金味道的,它们不止是能让你饱餐,还含有一个很大的时代词语——安全。这些金麦田里的金颗粒都是干干净净的,你可以慢慢嚼碎,安心咽下,它们能给孩子今天的营养,还能很可靠地营养后来。它们是无数孩子(他们每一天往前走去,成为大人)生命里不可或缺的,它们是全世界最健康的食粮,是金食粮!
我很善意,不瞎指。我的守则是对后来负责!
另外一个美国人叫塞林格,他小说里的人物说要当一个麦田守望者,不让小孩们掉进悬崖。如果我们让童年走进的是金麦田,那么他们还会掉进悬崖吗?其实让金麦子般的儿童文学来引导童年,那么童年的路途、一生的路途很可能会绕开悬崖而安稳,对此我们可以很信任。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儿童文学阅读知名推广人 梅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