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著的《伊索寓言》作为古代社会文学的精华,它的问世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当我们还原到特定的环境中去研读它,就会深刻挖掘出每一则寓言故事所投射出的社会环境。它通过生动的小故事,或揭示早期人类生活状态,或隐喻抽象的道理,或暗示人类的种种秉性和品行,多维地凸显了古希腊民族本真的性格。形式短小精悍,文字凝练,想象丰富,比喻恰当,形象鲜活,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在结尾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出蕴含的道理。它篇幅小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人类的聪慧和幽默。
寓言本是一种民间口头创作,反映的主要是人们的生活智慧,包括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等方面。
伊索著的《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简意赅,平易近人。它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中得到过启发和乐趣。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比如《一只冠鸟》《狐狸吃葡萄》《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等。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伊索寓言》中的角色大多是动物,它们的行为举止都是人的方式,一般尚无固定的性格特征,如狐狸、狼等,有时被赋予反面性格,有时则受到肯定。这些动物故事无疑是虚构的,然而又很自然、逼真。这与后代寓言形成的基本定型的性格特征是不一样的。
作者通过把动物、植物、江河湖海、日月星辰拟人化来形象地说出某种思想、道德意识或生活经验,使读者得到相应的教育。这些故事寓意深厚,有的教导人们要正直、勤勉;有的劝人不要骄傲、不要说谎;也有的说明办事要按照规律,量力而行;还有不少反映了强者虽凶残但却常被弱者战胜以及各种深刻的人生道理。它教人如何为人处世,让入学会辨别是非好坏。
它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进发出机智的火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不仅是向青少年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教材,而且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令人回味无穷。
乌龟壳的来源
天神宙斯快要举行新婚典礼了,他邀请动物们来奥林匹斯山参加自己的婚礼。
盛大的婚礼在奥林匹斯山顶的大平台上举行。庞大的观礼队伍挤满了奥林匹斯山。宙斯的妻子挽着他,从红地毯上缓步走向山顶平台,大家以羡慕的眼光注视着他们。
只听得二十响礼炮在空中炸响,不计其数的气球满载着祝福飞上了天空。宙斯和他的妻子在山顶起誓:互相恩爱,白头到老。然后,他们互赠礼物,宙斯送给他妻子一套白金镶嵌钻石的首饰,在太阳的照耀下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辉;宙斯的妻子送给他一件鲜红的披风,宙斯穿上它,更显得威武雄壮。
之后,在山顶平台上,举行了一场大型演出联欢会,许多身怀绝技的演员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夜莺的歌唱、猴子的舞蹈、啄木鸟的演奏博得了阵阵掌声,场上的气氛浓重而热烈。大家在狂笑声中祝福宙斯夫妇生活幸福。
最后,盛大的婚礼晚宴开始了,宴会场面相当宏大,覆盖了整个奥林匹斯山。菜肴丰盛,美酒甘甜,大家开怀畅饮,一时之间,奥林匹斯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大家都给宙斯夫妇敬酒,以表达自己衷心的祝福。宙斯望着满山的宾客,不禁为自己感到自豪。他心满意足地靠在椅子上,陶醉在这欢乐的气氛中。可是当宙斯发现乌龟没有来参加他的婚礼时,心里有点不大舒服。旁边的狐狸发现宙斯不大高兴,就试探着问:“尊敬的天神,您好像有点儿心事,有什么是臣下可以为您效劳的呢?”
宙斯对狐狸说:“今天我很开心,这么多人来参加我的婚礼,整个奥林匹斯山都为之震动,我很满意,但还是有没来的呀!”
狐狸连忙问道:“是谁如此不尊重您,竟然不来参加婚礼?让臣下去教训教训它,为您出出气。”
宙斯说:“不用了,也许是它有些急事,来不及赶到这里。你明天把乌龟给我找来,我有话要问它。”
狐狸一听,心里明白了,是乌龟没有来。它嘴里答应着,眼睛四处观望,果然不见乌龟的踪影。
第二天一大早,狐狸就找到乌龟,告诉它,宙斯要它去回话。乌龟慢腾腾地来到宙斯的身前,听候宙斯的质问。宙斯问它:“你昨天为什么没有来参加我的婚礼呢?”
乌龟说:“家可爱,家最好,除了家里,我不喜欢到处凑热闹。”宙斯听了很生气,就罚乌龟驮着它的家行走。从此以后,乌龟的背上就有了一个硬硬的壳,那就是它的家。因此乌龟走得更慢了,但它却能活很长时间,人们把它看作是长寿的象征。黄鼠狼与它的舌头
森林中有一只黄鼠狼,它自高自大,凶狠残忍,十分野蛮。有一天,黄鼠狼发现了一只老鼠,就拼命追赶。老鼠发现有只黄鼠狼在追自己,吓得赶紧就跑,跑着跑着,老鼠看见路边一块大石头下边有一条小缝。
黄鼠狼眼看就要追上这只老鼠了,但老鼠刚好钻进了地缝,黄鼠狼一口咬下去,谁知,刚好咬在了石头上面,只听“嘣”的一声,黄鼠狼的牙齿被硌掉了,痛得它嗷嗷直叫。
黄鼠狼气急败坏,发誓一定要抓住这只老鼠。于是,它就隐藏在地缝附近,一直等到天黑,终于等到了机会,它猛地扑向从地缝中爬出来的老鼠,将它按在自己的爪子下面。
黄鼠狼抓到了老鼠,心里好不高兴,它想:我要一点一点地把你吃掉,慢慢地折磨你,以报我牙齿被硌掉之仇。可是,黄鼠狼的牙齿没有了,怎么才能吃下这只老鼠呢?当黄鼠狼意识到这点时,感到很为难,但是想到这只老鼠给自己造成的巨大损失,黄鼠狼就说:“别看我没有了牙齿,我就是用舌头舔,也要把你舔死。”
于是,黄鼠狼就用舌头一点一点地舔,先舔掉了老鼠的毛,露出了红色的皮,接着又舔掉了它的皮和肉,露出了白色的骨头,直到把这只老鼠舔得一点儿也不剩。
森林里的动物们听说了这件事,都被黄鼠狼的狠毒所吓倒。从此,谁也不敢得罪这只黄鼠狼,一见到它都点头哈腰,或者敬而远之。黄鼠狼的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它说:“别看我没有牙,但是我的舌头好使,谁要是敢和我作对,我就舔死它。”
有一天,黄鼠狼大摇大摆地向山下的村庄走去。刚来到村口,只见有一个铁匠铺正袅袅①地冒着烟。黄鼠狼径直走进铁匠铺,看见有一位铁匠正在打铁,对自己的到来他视而不见,毫不在意。黄鼠狼很生气地说:“喂,那位铁匠,见了我怎么也不打招呼,是不是有点儿活腻了。”
那铁匠奇怪地回头看了一眼黄鼠狼,说:“你这只黄鼠狼有什么资格让我跟你打招呼,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不要影响我工作。”
黄鼠狼异常气愤,说:“我是森林之王,我舌头的舔功是天下第一,你要是对我无礼,我就舔死你。”
铁匠感到很好笑,就指着墙角说:“我那里有一把新打的锉刀,你要是能把它舔掉,我就尊你为王。”
黄鼠狼说:“一把小锉刀有什么了不起,看我怎么把它舔掉。”说着就走过去舔起了锉刀。舔了几下,就把舌尖舔破了,流了好多血。黄鼠狼不信自己就舔不掉这锉刀,便使劲地舔,也不管自己的舌头有多疼,结果把舌头舔掉了。P5-8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类具有思想,并能将其以文字、语言的形式进行传播。古今中外无数思想巨著流传至今,这是我们拥有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笔财富跨越时空,穿越历史,永不贬值。
如今,只需一书在手,我们便可以在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之中探寻深海奥秘;借用狄更斯的眼睛观察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群像;跟随简·奥斯汀的脚步感受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恬静的乡村生活和浪漫的爱情故事……一部部经典,闪耀的都是人类进步的思想光辉,凝结的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它们激励着人类前进的步伐,推动着文明发展的进程,更为后人奠定攀登高峰的基石。牛顿曾说:“如果我看得更远一些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今,如此多的巨人的光辉在前,为我们照亮前方的道路,我们是何其幸运!
阅读经典是青少年获取知识、拓宽眼界的最好方法。同时,好书能够培养青少年丰富的想象力,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可以说,书籍是青少年朋友成长道路上最好的伙伴。根据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我们精心打造此套丛书,愿广大青少年能在阅读好书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广见闻,感受书籍给人类带来的精神愉悦和智慧之光。